中国穆斯林的宗教民族学

副标题:无

作   者:赵秋蒂著

分类号:

ISBN:9789866475245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是中國伊斯蘭氛圍最濃郁的地方,故有「中國小麥加」的美名。伊斯蘭來到中國西北地區,經過漫長歷史的洗禮,醞釀出中國獨特的穆斯林宗派多元化現象,此一現象,不同於伊斯蘭在其他地區包括中國境外與中國內地發展的樣貌,是專屬於中國西北穆斯林社會的特色,其中尤以臨夏為典型。這些並存的宗派分別是:7世紀伊斯蘭進入中國以來歷經千餘年在地化而形成的「格底木」、17世紀末蘇非教團由西亞阿拉伯世界帶入中國的各個「門宦」、19世紀末受到伊斯蘭中土宗教復興運動影響而產生的「伊赫瓦尼」、20世紀30年代從伊赫瓦尼分支而出的「賽萊非耶」、以及20世紀初中國穆斯林創建的「西道堂」,臨夏穆斯林社會的脈動與宗派的運作和互動牽連甚深。本書進入民族學與宗教學的領域,探究宗派多元特色展演的歷史縱深與當代實踐,期使透過對臨夏穆斯林社會的觀察與研究,用靜態的書寫佈局描繪複雜且持續運作的情狀。

目录

緒論
第一節 什麼是宗派?
第二節 中國穆斯林與回族
第三節 研究回顧
第四節 論述當代中國穆斯林宗派的意義
第一章 宗教學與民族學論述
第一節 宗教改革、宗教復興;世俗化、在地化
第二節 宗教中的我群他群意識
第三節 宗派現象的歷史觀察
第四節 宗派認同的民族學意義
第二章 宗派形成與發展的歷史
第一節 穆斯林落居中國西北
第二節 蘇非傳承、門宦形成
第三節 伊赫瓦尼、賽萊非耶
第四節 中國穆斯林宗派裂解的歷史解釋
第三章 宗教生活與宗派實踐
第一節 受宗派主導的臨夏穆斯林生活
第二節 宗教節日及其相關活動的宗派差異
第三節 宗教社會網絡中宗派的運作
第四節 宗派的衝突與團結
第四章 宗派的互動、分歧、移轉
第一節 跨宗派的相處互動
第二節 婚姻中的宗派問題
第三節 宗派認同的移轉
第五章 臨夏宗派多元化的意義
第一節 傳統宗教的「新興宗教」化
第二節 宗派化的政治、社會與經濟意義
第三節 宗派多元化的歸納分析
結論
引用書目
附錄
後記
· · · · · · ( 收起)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中国穆斯林的宗教民族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