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资源法论丛.第5卷

副标题:无

作   者:吕忠梅,徐祥民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503653278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共刊载文章十余篇,主要内容有:   高利红的“动物是形成法律主体概念的参照物”一文认为,人的类本质的形成,是与动物相比较、相区别而概括出来的。人对自己主体性的突出,无不把动物作为潜在的或蝉腹龟肠的比较对象,对动物的贬抑和对人的高扬恰呈对照。   “中国氟石出口贸易管制法律问题研究”一文,试图从中美两国在中国氟石出口贸易管制问题上的分歧出发,阐述WTO新一轮谈判中涉及的重要问题--贸易与环境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美国黑人为主力军发起了“环境正义运动”、导致了“环境正义立法”。文同爱在“美国环境正义立法评介”文中认为,美国的环境正义立法注定是走不远的。   “论民法上的环境人格权制度”一文从民法上环境人格权的法律定位入手,探讨了环境人格权制度的特征、内容和救济问题,是依托于民法理论、环境保护理念和实践、私人利益保护目标的制度构想。   论文“环境法的理性”遵循法历史学和法哲学的路径,运用概念分析的方法,对理性进行了考究和阐释。由此得出绪论——现代性视野下,环境法的理性为“中庸理性”。工以环境法的主体、环境法与民法的关系为分析对象,论说了中庸理性在环境法上的体现。

目录

卷首语
[基础理论研究]
 动物是形成法律主体概念的参照物
 传统法律的革命:论人类中心主义法理念的消解——以生命的起源和权利的发端为视角
 无过错污染受害者补偿救济的理论与制度选择——一种社会法的观察视角 
 法经济学视野中的环境权
 论我国环境法权威瑕疵的成因与防治 
[国际环境法与比较环境法研究]
 中国氟石出口贸易管制法律问题研究
 美国环境正义立法评介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与国际法的发展:历史回顾、重新审视与评述
 论跨国公司环境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及承担形式
[制度研究]
 论民法上的环境人格权制度
 因果关系推定研究——以环境侵权为视角
 我国环境收费制度的现状分析及其立法完善
 论环境纠纷仲裁
[学位论文精选]
 环境法的理性
 论排污权
环境资源法研究所简介
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简介
稿约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环境资源法论丛.第5卷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