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圣书之美》是《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名家讲堂》20卷丛书之一。收入《圣书与美》中的文章分为三大类,首先是“作为文学的圣经”。这一部分专论圣经本身的文学性质及其文学经典品质,兼及西方历代学者对圣经文学品质的认识和研讨,尤其当代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何竟声称圣经为“仅次于莎士比亚戏剧的文学经典”。其次聚焦于“圣经与世界文学流变”,分门别类地考察了圣经对古今中外文学的深远影响。最后作者瞩目于“当代文论脉络中的圣经批评”。首先综合观察当代多元化圣经批评的全景,涉及后现代主义哲学如何为之提供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的基础,形形色色的文学理论如何致使圣经研究发生了从历史批评向文学批评的范式转型——从历史过程转向文本自身,从浅层心理转向深层心理,从作者意图转向读者接受,从封闭思辨转向文化批判,从单一阅读转向综合解析。其后依次考察了现当代神话学、修辞学、符号学,以及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为圣经批评提供的新视野和新路径。继而运用弗洛伊德—荣格的精神分析理论,对两篇圣经名文《挪亚诅咒迦南》和《罗得与其女儿们》做出深层心理学的解读。最后一组文章议及意识形态文论在圣经批评中的运用,先议若干理论问题,再逐一勾勒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生态保护主义为当代圣经批评实践带来的观念更新。
目录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名家讲堂》出版前言王向远1
自序
作为文学的圣经
作为文学的圣经
圣经的文学经典品质
“仅次于莎士比亚戏剧的文学经典”
——哈罗德·布鲁姆论“J书”
圣经叙事批评的反思和展望
圣经叙事中的重复艺术
认识“虚构”——基于圣经叙事的考察
圣经与世界文学流变
古犹太流散写作与希伯来经典
古犹太文人创作残篇的特质和地位
《神曲》的圣经言说策略
莎士比亚戏剧的终极关注
圣经透镜中的《高加索灰阑记》
该隐形象在欧洲文学中的演变
文学史上参孙形象的演变和发展
希腊神话与希伯来族长传说之家庭观念的歧异性
《庄子》与《传道书》人生哲学比较
当代文论脉络中的圣经批评
多元化圣经批评的当代景观
神话学视野中的圣经观照
符号学与当代圣经批评
德里达与圣经文学解构批评
精神分析视阈中的《挪亚诅咒迦南》
对《罗得与其女儿们》的精神分析解读
女性主义文论与圣经批评的互动关系
后殖民圣经批评的基本主题
生态批评视域中的《希伯来圣经》
后记
圣书之美:梁工教授讲圣经文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