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上海市北中学校长陈军30年从事语文教学,30年研读《论语》,他把《论语》研究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互相融合,互相对照,开拓了一条从教育学的角度读《论语》的新路,因此在古今中外众多的《论语》研究成果中独树一帜。本书的研究首先立足文本,把数千年前的孔子与学生的问答还原成鲜活的教学对话,循波探源,寻绎中国教育精神的源头所在,同时又立足现代教育学,把当下课堂与《论语》对话作比较、印证,从而连接古今,发掘出了中国教育传统精神的当下意义。全书共十二章,如“人生”“诗性”“时习”“学友”“批判”“师境”,构成了一个完整而自洽的《论语》教育思想体系性解读。
目录
弁言一、人生 (一)起点:人生过程的奠基预设 (二)阶段:人生成长的顺序与标志 (三)志向:人生推进的不竭动力二、诗性 (一)诗性内涵及孔门人格特征 (二)浪漫,直面现实的孤傲与狂狷 (三)颜乐,诗性人生的高潮三、思考 (一)“思”的内涵及原则 (二)孔子的“八字宪法” (三)“思”的三种“三境界”四、问答 (一)问答:思想交锋的情境化平台 (二)孔子“问—答—问”的逻辑走向 (三)“孔问”的育人智慧五、时习 (一)时习,自主而学的要旨 (二)思考推进与时机调控 (三)时习:“生活一学习”的教育范式六、知识 (一)知识教养的民族创举 (二)“述”“作”:知识化过程与模型 (三)系统化:灵动的课程思想结构七、弟子 (一)多样——思想生态的特征考察 (二)挑战——思想个体的自由成长 (三)包容——思想发育的必要条件八、学友 (一)学友思想,中国教育伦理学的精髓 (二)和而不同,学友关系的本质特征 (三)人生三友,学友思想的立论基点九、群己 (一)群己关系的教育化建立 (二)提升群己互益过程中的认识能力 (三)自我提升生命高度十、批判 (一)继往开来:学习的批判与引导 (二)自强不息:人生的批判与指正 (三)怀古察今:社会的批判与向往十一、言教 (一)人格示范:“言教”的育人之道 (二)思想启发:“言教”的教育策略 (三)艺术感染:“言教”的修辞之美十二、师境 (一)济世:师者的时代担当 (二)树人:帅看的育人追求 (三)相长:师者的人生智慧附录一:诗教附录二:得其门而入,不可阶而升 ——向燕国材、于漪、夏乃儒三位先生请教记主要参考书目后记
《论语》教育思想今绎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