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日知录》的作者,是顾炎武。有关顾氏的生平,读者可参读《清史稿》卷481《儒林传(二)》中的顾传和全祖望《鲒琦亭集》卷12中的《神道表》。近出书中,有《日知录》著者所著《顾亭林与王山史》中的顾氏的《新传》,可供参读。根据丛书编委们的意见,《导言》重在一个“导”字,对作者生平及著述的版本等,不宜写得过分冗长。谨遵此旨,将顾氏生平概括简述如下。
顾氏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历为1613~1682年,终年(虚龄)70岁。南直隶昆山县(今属江苏省)之千墩镇人。原名忠清,学名绛;人清朝后更名炎武,字宁人,人称亭林先生,又曾署蒋山傭。平生活动,可分为三个明显的段落。自出生至明亡(公元16137-1644),约31个年头。自14岁人昆山县学,计学习、自修18个年头。在此期间,他在出嗣祖父的指导培养下,打造下有关传统文化典籍及其当时政治、经济构架的深厚与坚实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他一生中开阔性的学术发展将是不可能的。第二段,自清顺治元年至十三年(公元1645-1656),约12个年头。在此期间,他在江南地区对清朝军事贵族人主中原的统治,做了旗帜鲜明的以及秘密串联的反抗活动。他以南京为居住地。北到淮河上的清江浦和王家营,东到太湖等。
目录
导言
导读
第一辑
形而下者谓之器·言私其狱·大原·因国·文须有利于天下·著书之难·直言·立言不为一时·文辞欺人·作诗之旨·古人用韵无过十字·诗体代降·书法诗格·河东、山西·陕西·山东、河内
第二辑
乡亭之职·掾属·法制·部刺史·六条之外不察·隋以后刺史·知县·知州·知府·守令·亭·社
第三辑
治地·斗斛丈尺·地亩大小·州县赋税·州县界域·苏松二府田赋之重·纺织之利·马政·驿传
第四辑
周末风俗·两汉风俗·正始·宋世风俗·清议·名教·廉耻·素夷狄行乎夷狄·胡服
第五辑
三《易》·朱子《周易本义》·六爻言“位”·“艮其限”·游魂为变·孔子论《易》·“惟彼陶唐,有此冀方”·“罔中于信,以覆诅盟”
·《诗》有入乐、不入乐之分·四诗·“小人所腓”·乐章
第六辑
四海·九州·姓·氏族·黄金·银·以钱为赋·铜
第七辑
三反·召杀·南北风化之失·南北学者之病·行■·土炕·寺·省·骑·烧荒·代·陉·终葵·幺·亡·奈何·谁何·驴赢·草马·草驴女猫
附录
附录一
顾炎武《日知录》研究——为纪念顾炎武诞生350周年而作
附录二
论顾炎武两大代表著作中的内部结构
导读
第一辑
形而下者谓之器·言私其狱·大原·因国·文须有利于天下·著书之难·直言·立言不为一时·文辞欺人·作诗之旨·古人用韵无过十字·诗体代降·书法诗格·河东、山西·陕西·山东、河内
第二辑
乡亭之职·掾属·法制·部刺史·六条之外不察·隋以后刺史·知县·知州·知府·守令·亭·社
第三辑
治地·斗斛丈尺·地亩大小·州县赋税·州县界域·苏松二府田赋之重·纺织之利·马政·驿传
第四辑
周末风俗·两汉风俗·正始·宋世风俗·清议·名教·廉耻·素夷狄行乎夷狄·胡服
第五辑
三《易》·朱子《周易本义》·六爻言“位”·“艮其限”·游魂为变·孔子论《易》·“惟彼陶唐,有此冀方”·“罔中于信,以覆诅盟”
·《诗》有入乐、不入乐之分·四诗·“小人所腓”·乐章
第六辑
四海·九州·姓·氏族·黄金·银·以钱为赋·铜
第七辑
三反·召杀·南北风化之失·南北学者之病·行■·土炕·寺·省·骑·烧荒·代·陉·终葵·幺·亡·奈何·谁何·驴赢·草马·草驴女猫
附录
附录一
顾炎武《日知录》研究——为纪念顾炎武诞生350周年而作
附录二
论顾炎武两大代表著作中的内部结构
日知录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