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世纪到近代的散文、游记、笔记和书信

副标题:无

作   者:(德)顾彬[等]著;周克骏,李双志译

分类号:

ISBN:9787561761090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从散文、游记、笔记和书信四种文体分门别类梳理各类散文作品变迁。古典散文(狭义的文学性散文):从区分广义散文与狭义散文入手,指出中国古代文学性散文的发展以韩愈等的古文运动为发端,在唐宋八大家达到高峰,并在明清有进一步发展,游记作为散文文学的一部分,详细阐述其成为独立文体的过程及其兴衰的表现与背后的动因,并将研究视野延伸入加世纪,展现了现代游记的新图景;古典笔记发源于两汉,历经南朝唐代的流变,在宋朝成为独立的文体;书信尽现中国古人的人情世态、义胆柔情,艺术性和个人性成为书信文本作为文学文本的两大特色,有时甚至艺术性超过了交流的实用性。本书纵观古今横鉴时局阐兴衰缘起,集西方汉学专门研究成果,采经典文本细究审美特性。

目录

目录
前言
古典散文
一 导言:散文、随笔
二 在概念语境中的散文
三 中世纪
(一) 韩愈
(二) 柳宗元
四 近代早期
(一) 欧阳修
(二) 苏东坡
(三) 王安石
(四) 曾巩
五 展望:近代后期
(一) 袁宏道
(二) 李渔
参考文献
游记
一 游记是散文文学的一部分
二 散文一游记文学的雏形及其早期实例
(一) 构成范式的文本
(二) 游记散文的早期实例
(三) 早期的地理著作
(四) 佛教游记
三 类别形成时期:8—9世纪
(一) 条件和雏形
(二) 柳宗元和游记类别的形成
(三) 李翱和第一篇文人行记
四 类别巩固时期:11—13世纪
(一) 游记和地方的记录:陈述内容在区分过程中的分化和独立
(二) 行记
五 潜在的发展时期:13—15世纪
(一) 远程游记
(二) 游记文学:功能的加强和第一批文本目录
六 游记的复兴:15—16世纪
(一) 旅游的解放
(二) 传记与灵性—16世纪晚期的游记文学
(三) 从考察自己到考察世界
七 游记文学的繁荣期:17世纪早期
(一) 游记中的文学独创性
(二) 边境旅行:旅游日记和远程旅行
八 明朝灭亡后的中国国内游记文学
(一) 地理学的转折点
(二) 旅行从娱乐到负担
(三) 游记作为哀丧之事
九 旅行的复兴:18世纪—19世纪中叶
(一) 游记作为限定的艺术形式
(二) 移民占地和远程旅行
十 新的地平线:到西方去旅行
附:展望:20世纪的游记文学
参考文献
古典笔记
一 导言
二 起源与开端
三 自成一体的随笔记录:宋朝
四 从元朝至明朝末年
五 传统笔记文体的最后发展阶段:清朝
参考文献
书信
一 导言
二 中国早期书信:汉朝至六朝
(一) 一个令人震惊的个人文档
(二) 付诸信纸的自我辩护
(三) 软硬兼麓的威胁信
(四) 两位学者间的通信
(五) 借信诉苦的丈夫
(六) 为友人与酒而作
(七) 位高权重者会在信中说
(八) 绝交信
三 作为艺术形式的书信:唐朝至宋朝
(一) 几封请求信
(二) 来自异地的书信
(三) 批判性的自我审查
(四) 信念的力量
四 转向抒情:明朝至清朝
(一) 批评与寻觅
(二) 警世者言
(三) 一次揭露
(四) 知心谈话
(五) 内心冲突
(六) 针砭时弊
(七) 真情告白及爱情
(八) 遗书
五 后记
参考文献
OY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从中世纪到近代的散文、游记、笔记和书信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