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49636210:本书论及了东海是大气二氧化碳的源、汇问题,黄海、东海物质输运机理和长江入海物质向大洋输运的问题等等。
目录
第1章 长江入海物质及陆架物质的输运过程
1.1 黄海、东海细颗粒物质的输运沉积机理
1.2 东海陆架沉积物的分布格局及形成机制
1.3 东海海水中悬浮体分布及其输运
1.4 黑潮左侧的气旋性回流与东海中陆架冷水
1.5 黄海、东海水交换与物质交换的数值研究——以32°N断面为例
第2章 冷涡区及中陆架区碳及有关生源要素的垂直通量过程
2.1 东海中陆架区及冷涡区叶绿素a垂直分布与初级生产力
2.2 东海微生物二次生产力
2.3 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
2.4 冷涡区温盐日变化
第3章 冷涡区颗粒物质沉积动力学过程
3.1 冷涡区沉积物碳酸盐粒度分布和物源
3.2 冷涡区沉积物生物标志物及有机质物源
3.3 冷涡区沉积物类型及其对沉积动力过程的响应
3.4 悬浮物参量与上升流
3.5 冷涡区环流季节变化的数值模拟
第4章 东海的固碳能力
4.1 东海二氧化碳分压的分布特征
4.2 东海:大气二氧化碳的一个汇
4.3 用卫星资料估算东海的初级生产力
4.4 北太平洋大气-海洋间二氧化碳交换系数的估算
4.5 测量海水二氧化碳分压的喷淋-鼓泡式平衡器的改进
参考文献
后记
插图目次
图1.1.1a 中国陆架海表层沉积物类型分布图
图1.1.1b 中国近海陆架环流概图
图1.1.2 上升流在沉积动力过程中的作用模式图
图1.1.3a 1972年7~8月冷涡区20m层温盐结构
图1.1.3b 冷涡区表层沉积物粘土含量及含水量分布图
图1.1.4 东海表层沉积物中化学元素分布图
图1.1.5a PN断面风生垂直环流与物质输运路径
图1.1.5b 冲绳海槽沉积物捕捉器颗粒物质通量记录(1993~1994)
图1.2.1 东海陆架区沉积类型分布
图1.2.2 东海陆架区沉积物中砂和粘土粒级含量分布
图1.2.3 沉积物中重矿物分区
图1.2.4 32°N断面、PN断面和V断面上的沉积物粒度分布
图1.2.5 32°N断面上海底沉积物粒度谱
图1.2.6 主要重矿物含量在30°N断面和PN断面上的分布
图1.2.7 东海外陆架残留砂区的大型波痕
图1.2.8 悬浮体中的有机膜
图1.3.1 东海悬浮体含量的平面分布
图1.3.2 东海悬浮体含量的断面分布
图1.3.3 东海悬浮体内TNC的分布
图1.4.1 1984年6~7月30m层温度、盐度分布
图1.4.2 PN断面温度、盐度分布
图1.4.3 1、4、7、10月份10m层模拟流场
图1.4.4 1、4、7、10月份30m层模拟流场
图1.4.5 1、4、7、10月份75m层模拟流场
图1.4.6 1、4、7、10月份沿29°N断面模拟经向流速的分布
图1.4.7 7、10月份沿29°N断面模拟温度、盐度的分布
图1.4.8 7、10月份沿29°N断面模拟垂直流速的分布
图1.5.1 模拟范围及水深图
图1.5.2 冬季和夏季10 m层模拟流场图
图1.5.3 32°N断面模拟经向流速分量图
图1.5.4 32°N断面冬季、夏季数值模拟温度分布图
图1.5.5 32°N断面冬季、夏季模拟盐度分布图
图1.5.6 32°N断面悬浮体含量在冬季、春季、夏季和秋季的分布图
图2.1.1 冬季冷涡区111站和中陆架区409′站叶绿素a的垂直分布
图2.1.2 夏季冷涡区111站和中陆架区410站叶绿素a的垂直分布
图2.1.3 1998年7月32°N断面温度分布
图2.1.4 1998年7月PN断面温度分布
图2.1.5 冷涡区及中陆架区营养盐冬季和夏季垂直分布
图2.2.1 BP、PP以及BP:PP在东海111连续站的垂直变化
图2.2.2 BP、PP以及BP:PP在东海409′(1997年2~3月)和410(1998年7月)连续站的垂直变化
图2.2.3 东海表层BP:PP的水平变化
图2.3.1 1998年7月表层温度、盐度和叶绿素浓度水平分布
图2.3.2 几个站位的温度垂直分布
图2.3.3 纤毛虫和桡足类幼虫总丰度在各断面上的分布
图2.3.4 纤毛虫和桡足类幼虫总生物量在各断面上的分布
图2.3.5 纤毛虫和桡足类幼虫水体(0~50 m)在不同测站上的生物量
图2.3.6 稀释培养的结果:叶绿素的增长和稀释度的回归
图2.3.7 东海表层水中桡足类幼虫、纤毛虫总生物量和叶绿素a的关系
图2.4.1 研究海域示意图
图2.4.2 1998年7月18~20日冷涡区中心温度、盐度在5 m、20 m和70 m深度上的日变化曲线
图2.4.3 1997年2月20~21日冷涡中心温度、盐度在5 m、20 m
和70 m深度上的日变化曲线
图2.4.4 1997年2月20~21日和1998年7月18~20日冷涡中心平均温度、盐度的垂直分布
图2.4.5 1998年7月18~20日冷涡中心5 m深度上温度和气温的日变化曲线
图2.4.6 1998年7月18~20日冷涡中心5 m深度上盐度和风速的日变化曲线
图3.1.1 研究区及采样位置
图3.1.2 不同粒级中碳酸盐含量
图3.1.3 粒度频率直方图
图3.1.4 碳酸盐粒级富集曲线
图3.2.1 研究海域和取样站位图
图3.2.2 111站正构烷烃分布
图3.2.3 111站m/z191藿烷谱图
图3.2.4 111站m/z217甾烷谱图
图3.2.5 111、CX4、117-B3和H9站正构烷烃分布
图3.2.6 H9、CX4和117-B3站m/z191藿烷谱图
图3.2.7 117-B3、CX4和H9站m/z217甾烷谱图
图3.3.1 东海底质类型图及采样站位设置
图3.3.2 32°N断面底质中各粒级含量分布
图3.3.3 32°N断面底质粒度参数分布
图3.3.4 32°N断面上底质中小于64μm各粒级的百分含量
图3.3.5 32°N断面上悬浮体中各粒级百分含量
图3.4.1 111站近底层悬浮体粒径直方图
图3.4.2 111站(1997年2~3月航次)悬浮体含量随时间变化图
图3.5.1 东海模拟流速分布
图3.5.2 东海模拟环流涡度分布
图3.5.3 东海模拟环流流线分布
图4.1.1 1997年冬季海水Pco2分布
图4.1.2 1998年夏季海水Pco2分布
图4.1.3 1994年春季海水Pco2分布
图4.1.4 1994年秋季海水Pco2分布
图4.2.1 东海海-气界面净碳通量的季节分布
图4.2.2 东海海-气界面净碳通量计算结果
图4.3.1 研究区域图
图4.3.2 1994年春季实测的浮游植物生物量-生产力关系
图4.3.3 东海逐月平均的日初级生产力平面分布
图4.3.4 VGPM和经验模式估算的东海逐月日平均初级生产力
图4.3.5 海水透明度与叶绿素浓度的相互关系
图4.4.1 碎波面积与海面摩擦风速的关系
图4.4.2 北太平洋海域夏季和冬季海面10 m高的风速分布;由NOAA/AVHRR资料反演获得的夏季和冬季海面温度分布;由ERS/SCAT计算获得的夏季和冬季海面碎波分布;北太平洋夏季和冬季的二氧化碳气体交换系数分布。
图4.4.3 基于修改的碎波模型并利用多卫星传感器资料计算获得的北太平洋二氧化碳气体交换系数的季节分布
图4.4.4 1991~1993年北太平洋海域的二氧化碳气体交换系数的季节变化
图4.4.5 基于修改的碎波模型并利用DMSP/SSMI资料计算获得的全球二氧化碳气体交换系数的季节变化
图4.5.1 喷淋-鼓泡式平衡器流程图
图4.5.2 检测信号与进样时间关系(300mL)
图4.5.3 检测信号与进样时间关系(1.5L)
图4.5.4 平衡器结构示意图
图4.5.5 检测信号与海气平衡时间关系条件实验
图4.5.6 检测信号与气体放置时间关系条件实验
图4.5.7 两种平衡器平行测量结果比较
表格目次
表1.5.1 32°N断面不同季节体积输送及悬浮物通量
表2.1.1 冬季111站叶绿素a和若干环境因子的垂直分布
表2.2.1 东海异养细菌生产力水平分布变化
表2.2.2 近几年国外海洋中有关初级生产力与异养细菌生产力的比较
表2.3.1 稀释实验结果
表2.3.2 稀释实验开始时培养瓶内叶绿素a和营养盐的初始值
表3.1.1 各类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
表3.2.1 111、CX4、H9和117-1B3站色谱分析参数
表3.2.2 111、CX4、H9和117-B3站藿烷参数
表3.2.3 111、CX4、H9和117-B3站甾烷参数
表3.4.1 1994年4月航次111站、410站悬浮物参量表
表4.2.1 东海四季海-气界面净碳通量
表4.3.1 不同估算模式得到的初级生产力结果的比较
表4.5.1 测量海水与大气Pco2精密度分析
表4.5.2 测量两种标准气Pco2精密度分析
表4.5.3 两种平衡器显著性检验
1.1 黄海、东海细颗粒物质的输运沉积机理
1.2 东海陆架沉积物的分布格局及形成机制
1.3 东海海水中悬浮体分布及其输运
1.4 黑潮左侧的气旋性回流与东海中陆架冷水
1.5 黄海、东海水交换与物质交换的数值研究——以32°N断面为例
第2章 冷涡区及中陆架区碳及有关生源要素的垂直通量过程
2.1 东海中陆架区及冷涡区叶绿素a垂直分布与初级生产力
2.2 东海微生物二次生产力
2.3 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
2.4 冷涡区温盐日变化
第3章 冷涡区颗粒物质沉积动力学过程
3.1 冷涡区沉积物碳酸盐粒度分布和物源
3.2 冷涡区沉积物生物标志物及有机质物源
3.3 冷涡区沉积物类型及其对沉积动力过程的响应
3.4 悬浮物参量与上升流
3.5 冷涡区环流季节变化的数值模拟
第4章 东海的固碳能力
4.1 东海二氧化碳分压的分布特征
4.2 东海:大气二氧化碳的一个汇
4.3 用卫星资料估算东海的初级生产力
4.4 北太平洋大气-海洋间二氧化碳交换系数的估算
4.5 测量海水二氧化碳分压的喷淋-鼓泡式平衡器的改进
参考文献
后记
插图目次
图1.1.1a 中国陆架海表层沉积物类型分布图
图1.1.1b 中国近海陆架环流概图
图1.1.2 上升流在沉积动力过程中的作用模式图
图1.1.3a 1972年7~8月冷涡区20m层温盐结构
图1.1.3b 冷涡区表层沉积物粘土含量及含水量分布图
图1.1.4 东海表层沉积物中化学元素分布图
图1.1.5a PN断面风生垂直环流与物质输运路径
图1.1.5b 冲绳海槽沉积物捕捉器颗粒物质通量记录(1993~1994)
图1.2.1 东海陆架区沉积类型分布
图1.2.2 东海陆架区沉积物中砂和粘土粒级含量分布
图1.2.3 沉积物中重矿物分区
图1.2.4 32°N断面、PN断面和V断面上的沉积物粒度分布
图1.2.5 32°N断面上海底沉积物粒度谱
图1.2.6 主要重矿物含量在30°N断面和PN断面上的分布
图1.2.7 东海外陆架残留砂区的大型波痕
图1.2.8 悬浮体中的有机膜
图1.3.1 东海悬浮体含量的平面分布
图1.3.2 东海悬浮体含量的断面分布
图1.3.3 东海悬浮体内TNC的分布
图1.4.1 1984年6~7月30m层温度、盐度分布
图1.4.2 PN断面温度、盐度分布
图1.4.3 1、4、7、10月份10m层模拟流场
图1.4.4 1、4、7、10月份30m层模拟流场
图1.4.5 1、4、7、10月份75m层模拟流场
图1.4.6 1、4、7、10月份沿29°N断面模拟经向流速的分布
图1.4.7 7、10月份沿29°N断面模拟温度、盐度的分布
图1.4.8 7、10月份沿29°N断面模拟垂直流速的分布
图1.5.1 模拟范围及水深图
图1.5.2 冬季和夏季10 m层模拟流场图
图1.5.3 32°N断面模拟经向流速分量图
图1.5.4 32°N断面冬季、夏季数值模拟温度分布图
图1.5.5 32°N断面冬季、夏季模拟盐度分布图
图1.5.6 32°N断面悬浮体含量在冬季、春季、夏季和秋季的分布图
图2.1.1 冬季冷涡区111站和中陆架区409′站叶绿素a的垂直分布
图2.1.2 夏季冷涡区111站和中陆架区410站叶绿素a的垂直分布
图2.1.3 1998年7月32°N断面温度分布
图2.1.4 1998年7月PN断面温度分布
图2.1.5 冷涡区及中陆架区营养盐冬季和夏季垂直分布
图2.2.1 BP、PP以及BP:PP在东海111连续站的垂直变化
图2.2.2 BP、PP以及BP:PP在东海409′(1997年2~3月)和410(1998年7月)连续站的垂直变化
图2.2.3 东海表层BP:PP的水平变化
图2.3.1 1998年7月表层温度、盐度和叶绿素浓度水平分布
图2.3.2 几个站位的温度垂直分布
图2.3.3 纤毛虫和桡足类幼虫总丰度在各断面上的分布
图2.3.4 纤毛虫和桡足类幼虫总生物量在各断面上的分布
图2.3.5 纤毛虫和桡足类幼虫水体(0~50 m)在不同测站上的生物量
图2.3.6 稀释培养的结果:叶绿素的增长和稀释度的回归
图2.3.7 东海表层水中桡足类幼虫、纤毛虫总生物量和叶绿素a的关系
图2.4.1 研究海域示意图
图2.4.2 1998年7月18~20日冷涡区中心温度、盐度在5 m、20 m和70 m深度上的日变化曲线
图2.4.3 1997年2月20~21日冷涡中心温度、盐度在5 m、20 m
和70 m深度上的日变化曲线
图2.4.4 1997年2月20~21日和1998年7月18~20日冷涡中心平均温度、盐度的垂直分布
图2.4.5 1998年7月18~20日冷涡中心5 m深度上温度和气温的日变化曲线
图2.4.6 1998年7月18~20日冷涡中心5 m深度上盐度和风速的日变化曲线
图3.1.1 研究区及采样位置
图3.1.2 不同粒级中碳酸盐含量
图3.1.3 粒度频率直方图
图3.1.4 碳酸盐粒级富集曲线
图3.2.1 研究海域和取样站位图
图3.2.2 111站正构烷烃分布
图3.2.3 111站m/z191藿烷谱图
图3.2.4 111站m/z217甾烷谱图
图3.2.5 111、CX4、117-B3和H9站正构烷烃分布
图3.2.6 H9、CX4和117-B3站m/z191藿烷谱图
图3.2.7 117-B3、CX4和H9站m/z217甾烷谱图
图3.3.1 东海底质类型图及采样站位设置
图3.3.2 32°N断面底质中各粒级含量分布
图3.3.3 32°N断面底质粒度参数分布
图3.3.4 32°N断面上底质中小于64μm各粒级的百分含量
图3.3.5 32°N断面上悬浮体中各粒级百分含量
图3.4.1 111站近底层悬浮体粒径直方图
图3.4.2 111站(1997年2~3月航次)悬浮体含量随时间变化图
图3.5.1 东海模拟流速分布
图3.5.2 东海模拟环流涡度分布
图3.5.3 东海模拟环流流线分布
图4.1.1 1997年冬季海水Pco2分布
图4.1.2 1998年夏季海水Pco2分布
图4.1.3 1994年春季海水Pco2分布
图4.1.4 1994年秋季海水Pco2分布
图4.2.1 东海海-气界面净碳通量的季节分布
图4.2.2 东海海-气界面净碳通量计算结果
图4.3.1 研究区域图
图4.3.2 1994年春季实测的浮游植物生物量-生产力关系
图4.3.3 东海逐月平均的日初级生产力平面分布
图4.3.4 VGPM和经验模式估算的东海逐月日平均初级生产力
图4.3.5 海水透明度与叶绿素浓度的相互关系
图4.4.1 碎波面积与海面摩擦风速的关系
图4.4.2 北太平洋海域夏季和冬季海面10 m高的风速分布;由NOAA/AVHRR资料反演获得的夏季和冬季海面温度分布;由ERS/SCAT计算获得的夏季和冬季海面碎波分布;北太平洋夏季和冬季的二氧化碳气体交换系数分布。
图4.4.3 基于修改的碎波模型并利用多卫星传感器资料计算获得的北太平洋二氧化碳气体交换系数的季节分布
图4.4.4 1991~1993年北太平洋海域的二氧化碳气体交换系数的季节变化
图4.4.5 基于修改的碎波模型并利用DMSP/SSMI资料计算获得的全球二氧化碳气体交换系数的季节变化
图4.5.1 喷淋-鼓泡式平衡器流程图
图4.5.2 检测信号与进样时间关系(300mL)
图4.5.3 检测信号与进样时间关系(1.5L)
图4.5.4 平衡器结构示意图
图4.5.5 检测信号与海气平衡时间关系条件实验
图4.5.6 检测信号与气体放置时间关系条件实验
图4.5.7 两种平衡器平行测量结果比较
表格目次
表1.5.1 32°N断面不同季节体积输送及悬浮物通量
表2.1.1 冬季111站叶绿素a和若干环境因子的垂直分布
表2.2.1 东海异养细菌生产力水平分布变化
表2.2.2 近几年国外海洋中有关初级生产力与异养细菌生产力的比较
表2.3.1 稀释实验结果
表2.3.2 稀释实验开始时培养瓶内叶绿素a和营养盐的初始值
表3.1.1 各类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
表3.2.1 111、CX4、H9和117-1B3站色谱分析参数
表3.2.2 111、CX4、H9和117-B3站藿烷参数
表3.2.3 111、CX4、H9和117-B3站甾烷参数
表3.4.1 1994年4月航次111站、410站悬浮物参量表
表4.2.1 东海四季海-气界面净碳通量
表4.3.1 不同估算模式得到的初级生产力结果的比较
表4.5.1 测量海水与大气Pco2精密度分析
表4.5.2 测量两种标准气Pco2精密度分析
表4.5.3 两种平衡器显著性检验
东海海洋通量关键过程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