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心理养生谈

副标题:无

作   者:吴中云著

分类号:

ISBN:9787504850294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中医心理养生谈》以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心理学理论为基础,介绍了中医心理养生的原则和方法。   中医心理养生以《黄帝内经》为源头,渊源久远、内涵丰厚。《中医心理养生谈》介绍了中医心理养生的12种方法,包括品德修养、顺时调神、悦纳自我、节制欲求、调节情志、清静养神、调节个性特征等。   当今时代,是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也是物质生活高度丰富的时代。但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加剧,也大幅度地增大了人们的心理压力,各种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中医心理养生谈》结合当代人的心理问题,探讨了中医心理养生方法在青少年、中年人及老年人心理养生中的应用,并探讨了女性的心理养生。   中医心理养生方法可为当代人的心理养生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   《中医心理养生谈》内容丰富、文字通俗,可作为各界人士进行心理养生的参考读物。

目录

第一章 内心世界:阳光与阴霾
内心世界的对峙
阳光心态:人生的动力和健康的使者
心理阴霾:让生活黯淡,还可能成为疾病的诱因
阳光与阴霾是共生共存的
尽可能让阳光心态占据优势的地位
心理健康关系到每一个人
心理问题影响各类社会人群
各年龄段的人群都会有其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波及古今
心理养生:心理健康的卫士
中医心理养生:历史悠久、内涵丰厚的养生之道
传统的中医心理养生适用于现代人吗
人人都来做心理健康的卫士
第二章 孔子和老子的心理养生之道
孔子的人格魅力
执著的信念
坦诚的襟怀
自信与乐观
孔子的心理养生之道
仁义之道:仁德的人可以远离忧虑
中和之道:世间万物的理想状态
自省之道:自知之明带来心理愉悦
俭朴之道:宁愿选择俭朴的生活
交友之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老子的人生理念
归于宁静:老子找到的人生真谛
宁静心态利于心理养生
老子的忠告:淡泊个人欲望
提醒人们: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
完善自我:首先要战胜自我
老子对于福与祸的认识
老子论述的人生技巧
老子的心理养生之道
道法自然:让喜怒哀乐都顺其自然
静为躁君:用宁静的心态来制约浮躁的心态
上善若水:崇尚水所象征的品德修养
少私寡欲:减少私利,淡泊欲望
为天下谿:要拥有博大的胸怀
“入世”与“出世”思想的交融与平衡
孔子和老子心理养生之道的相似与不同
孔子的“入世”与老子的“出世”
“入世”与“出世”思想的共存
第三章 中医心理学:植根于传统文化沃土的医学奇葩
中医心理学源远流长
久远的历史:以《内经》为源头
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历代医家的卓越贡献
现代对中医心理学的发掘与研究
中医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形神合一论:心理现象与人体五脏的关联
“形”是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人的心理状态对身体的反作用也很重要
关于个性气质论
生活环境和社会因素对于心理的影响
中医心理学的临床治疗方法
心理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方法和其他治疗方法
中医心理学与心理养生
中医心理学和中医心理养生何以如此渊源久远
我们为什么要向古人学习心理养生的理论和经验
中医心理养生方法:贴近普通人的心理感受
第四章 情志与健康
情志过激对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
中医学的“情志”
情志超过限度是重要的致病原因
喜伤心:过度喜悦会耗损心气
怒伤肝:激怒的情绪使肝气上逆
思伤脾:思虑过度损伤脾胃的消化功能
忧伤肺:忧伤的人唉声叹气,长期忧伤损毁健康
恐伤肾:过度恐惧会阻碍气的运行,使肾气受伤
五脏功能互相关联,情志影响也应综合看待
适度的情志活动与七情平衡
七情都有积极作用,适度的情志活动不会引起疾病
喜:积极的情绪状态
怒:心理的宣泄
忧:忧患意识有助防患于未然
思:一把双刃的剑
悲:化悲痛为力量
恐:人总应该有所敬畏
惊:惊悚刺激要避免过度
“情”与“思”的相互影响
七情平衡是理想的心理状态
“情志相胜”与情志调节
关于“情志相胜”
古代医家采用“情志相胜”的治疗案例
采用“情志相胜”调节情志
情志与健康的关系
情志因素致病
积极的情志因素有利于战胜疾病
第五章 中医心理养生的出发点和原则
中医心理养生的出发点:不治已病治未病
治理水患,应该在水还是涓涓细流的时候
与身体疾病相比,心理疾病更需要“治未病”
中医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能够经常保持乐观的心境
能够节制自己的欲求
心神宁静,不妄想妄为
意志坚强,理智行事
身心有劳有逸,生活有规律
人际关系良好
根据生活环境的变化而自我调整,适应能方强
善于涵养性格,陶冶气质,不断完善自身
中医心理养生的基本原则
讲求中节与和谐
注重品德修养
遵循客观规律
讲究清静养神
养神与养身相结合
第六章 中医心理养生的基本方法
提高品德修养
儒家的“德”与道家的“德”
健康长寿与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顺应自然,顺时调神
顺应天候规律,顺时调神养生
顺时调神法的现实意义
顺时调神养生的应用实例
顺应自然理念的拓展
认知自我,悦纳自我
与其羡慕别人,不如悦纳自我
多从积极的角度认识自我
提高自我认知的一些具体方法
节制欲求:避免为物欲所扰
欲求体现了人们的物质、精神需要
《内经》倡导“志闲而少欲”
欲望与情绪、情感的关系
现代人应该节制自己的欲求吗
怎样节制欲求
调节情志:保持情志的中节与和谐
调节方法之一:恬淡心态
调节方法之二:梳理心结
调节方法之三:用喜悦战胜忧愁
调节方法之四:宣泄法
调节方法之五:移神法
情志调节方法在“七情”调节中的具体应用
清静养神:维护心境的稳定与安宁
道家的主张与《内经》的论点
“清静”不是绝对的静止,而是静与动的平衡
清静养神的现实意义
现代人进行清静养神应该注意什么
清静养神的具体方法
和志意、节阴阳与调刚柔
扁鹊“换心”的故事
“和志意”,关键是一个“和”字
意志与情感、情绪的关系
节阴阳:陶冶气质
调刚柔:涵养性格
饮食、运动及音乐养生方法
中医关于饮食与饮食心理的论述
饮食养生及其与心理养生的关系
运动养生法
音乐养生法
多种养生方法的综合运用
第七章 摆脱抑郁情绪 享受心理阳光
抑郁的情绪并非都是抑郁症
心理正常的人也会有抑郁情绪
抑郁情绪与抑郁症
导致抑郁症发病上升的环境因素
抑郁症的危害
中医经典对于抑郁心理和抑郁症的认识
关于中医的“郁”和郁证
《内经》:“木郁达之”
朱丹溪的观点:“凡郁皆在中焦”
叶天士:郁证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
中医对于郁证病因的总体认识
现代医学对于抑郁症的认识
关于抑郁症的病因
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抑郁症
抑郁情绪的调节与抑郁症的预防
预防抑郁症的四个主要途径
青少年的心理保健:阻击抑郁症的第一道防线
青年人的职业选择与个性调节
品德修养与认知方式的调节
情绪调节:用积极情绪战胜消极情绪
交友之道:性格反差的作用与支持系统的建立
饮食和生活起居调理及运动养生
每天做“三件事”:走出抑郁的具体举措
第八章 青少年的心理养生
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幼小心灵难以承受沉重压力
青春年华的不幸事件
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与心理养生
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
少年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中医对于少年儿童心理特点和心理养生的认识
执者失之:少儿教育应该走出误区
借鉴“中和之道”,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避免不良的外界影响和心理刺激
把纯真还给少年儿童
青年人的心理特征和常见心理问题
青年人的心理特征
青年人的常见心理问题
青年人的心理养生
经常保持乐观的心境
有梦想,也要有脚踏实地的努力
学会关心和理解别人
悦纳自我,给自己以信心和勇气
理智行事,让自己在心理上成熟起来
缔结友谊,走出孤独
中医心理养生的各种方法对青年人都会有所裨益
社会应为青年人的成长提供一个怎样的环境
第九章 中年人的心理养生
中年人的心理特点
中年时期的两个阶段
中年人的基本心理特征
中医对于中年人心理的认识
中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心理疲劳:像绷紧弦的钟表
孤独感:缺少心灵的倾诉与倾听
安全感降低,忧虑感增加
过度的执拗
中年人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自身气质性格和成长经历导致心理问题
家庭和工作原因导致心理问题
更年期原因导致心理问题
中年人怎样心理养生
自我认知:活出自己的本色
哀莫大于心死:要保持积极的心态
顺应自然,调节身心
恬淡宁静,懂得放弃
在逆境中要有自强的意志
珍惜家庭和友谊,建立和维护支持系统
第十章 女性的心理养生
女性三个重要时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养生
青春期:从性的好奇到恋爱的困惑
妊娠期:调心神,和性情
更年期:恬淡心态,度过多事之秋
女性的心理优势与心理弱势
女性的心理优势
中医理论体系是平等地对待女性与男性
女性的心理弱势
女性的常见心理问题与心理养生
依附性与独立性
情感与理智
婚恋心理:你相信一见钟情吗
青年女性的心理养生
第十一章 老年人的心理养生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标准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标准
中医关于老年人心理养生的论述和著作
《内经》中关于健康长寿的论述
《老老恒言》:老年养生的经典著作
其他中医著作关于老年人心理养生的论述
老年心理养生的基本方法
修身养性,清静养神,动静结合
顺应自然,顺时调神养生
老年人的养生要寓于日常生活中,注重饮食起居
运动养生,身心兼养
家庭与社会环境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
关于家庭的影响
关于社会的责任
第十二章 历代名医名人的心理养生
嵇康与《养生论》
嵇康的生平
《养生论》提出的养生主张
《养生论》的现实意义
孙思邈的健康长寿之道
孙思邈生平
孙思邈的养生之道
朱丹溪的品格风尚和养生之道
用积极进取应对人生逆境
虔诚的信念
坦荡的襟怀
朱丹溪的养生之道
曹庭栋与《老老恒言》
曹庭栋生平
《老老恒言》的养生之道
陆游的心路历程
人生理念:执著与超脱
酣畅淋漓地抒发情感
博爱的襟怀
陆游的养生之道
陆游的心路历程引发的思考
写在结尾的话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路历程
心理学正在走出象牙之塔
主要参考文献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中医心理养生谈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