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如潮:口碑营销的魔力

副标题:无

作   者:庄立

分类号:

ISBN:9787519500696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不好的口碑对于企业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在互联网发展迅猛的今天,营销的成本往往十分巨大,但口碑营销却能做到低成本且高收益。这是一本系统介绍口碑营销方法的实用指南,从平台、参与、话题等方面介绍建立口碑、传播口碑的技巧,是互联网时代营销人的案头必备。

目录


第一章 口口相传的营销方式——口碑营销的回归001他人建议的巨大影响 / 003002 
口碑如何创造销售奇迹 / 007003 
口碑营销的特点 / 012004 
口碑的创立与传播 / 018005 
从口碑传播到口碑营销的转变 / 023006 
互联网:口碑急速传播的平台 / 026007 
推动口碑营销的助力——诚信 / 031
第二章 顾客体验是最具说服力的广告——体验式经济时代的口碑建立001 
为何企业越来越强调体验 / 039002 
什么是体验营销 / 041003 
消费者购买的不仅是商品 / 048004 
如何在用户初体验时建立口碑 / 050005 
以用户体验反馈改善产品和服务 / 057006 
增加消费者的情感体验 / 063007 
出其不意的永远是消费者关注的 / 067
第三章 顾客买账才重要——如何让消费者成为传播者001 
提供消费者与新产品的互动机会 / 075002 
将“人传”与“媒传”结合 / 081003 
谁设计了这一概念——顾客 / 084004 
突出产品的“非常规价值” / 089005 
将服务做到极致 / 092006 
建立价格口碑 / 098007 
提高相对满意值 / 104
第四章 给人们一个推荐的理由——如何用话题塑造口碑001 
话题一:良好的购物体验 / 109002 
话题二:持续更新的活动 / 115003 
话题三:“以顾客为中心”的定位 / 121004 
话题四:免费信息 / 128005 
话题五:有创意的广告 / 132006 
话题六:口碑证明 / 137
第五章 仅此一家的魅力——用独特性打造口碑竞争力001 
管理着重于细节 / 145002 
提供的服务形式不再单一 / 150003 
创造独属于自己的品牌故事 / 162004 
为品牌追根溯源 / 165005 
产品至少保有一种特色 / 169
第六章 口碑传播的极速模式——如何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口碑营销001 
平台一:电子邮件 / 179002 
平台二:博客 / 190003 
平台三:论坛 / 195004 
平台四:微博 / 202005 
平台五:微信 / 206006 
其他网络口碑营销工具 / 210
第七章 错误的理念和方法导致营销无效——避免进入口碑营销的误区001 
口碑广告的认识误区 / 217002 
塑造品牌口碑易忽视的问题 / 221003 
口碑营销的主动权到底属于谁 / 225004 
口碑营销同样受到约束 / 227
第八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拓宽口碑传播的影响001 
借势营销:“借”出来的口碑 / 233002 
通过媒体新闻扩大传播范围 / 238003 
拓宽口碑的销售策略与服务策略 / 240
第九章 将顾客满意度扭负为正——应对负面口碑001 
负面口碑是如何形成的 / 245002 
减少出现的可能性 / 251003 
处理口头传播的负面信息 / 262004 
阻隔大范围传播 / 265005 
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 / 269

【书摘与插画】
第一章 口口相传的营销方式——口碑营销的回归口口相传这一营销方式的历史重现,是时代的选择,也是消费者的回归,更是营销方式发展的趋势。在信息时代,媒体、公共舆论不再是唯一的权威,消费者更加信任来自亲友、权威专家的话语,口碑营销胜过铺天盖地的广告、公关或者其他营销活动。001他人建议的巨大影响口碑营销拥有着怎样的力量?看看某权威机构发布的一份某调查公司对我国10座城市的3000多位居民进行调查的报告。根据该调查,近六成的年轻人表示,在选择车辆时或多或少会依赖他人的建议;半数以上的人在朋友的推荐下才去看电影大片;近四成的受访者表示经常与人交流“购买及使用商品的经验”,其中担当重要角色的35岁以下的女性在商品购买过程中,更多会相互交流意见;消费者的收入越高、学历越高,就越会注重交流商品的品牌信息;六成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最可靠的信息来源是口碑营销,也就是说,他们在购买商品时更倾向于听取朋友的介绍。另外,据分析数据显示,消费者经常在交流“购买及使用商品经验”,相互“介绍购物场所”“购物经验”“推荐品牌”等的同时,还会传播“产品中失败的经验和不好的感受”,而其传播频率竟接近30%。口碑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品牌形象和销售。只有当消费者体验到良好的品质,才会为企业做宣传,也才能够将对企业的体验感受传播开来。而同样的,毁誉的传播将会影响,甚至打击产品的声誉,正印证了那句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另外一家调查公司的调查报告也同样给出了相似的结论。通过对大量产品信息渠道的研究,零点调查的调查人员发现,口碑传播是一种被消费者普遍接受并深受信赖的信息渠道。调查指出,四成以上的受访者会经常与他人交流关于“购买及使用商品的经验”,而有五成以上的人会交流社会热点问题,近五成的人谈论子女教育问题。同时,分析数据还指出,消费者在交流“购买及使用商品的经验”时,除了“介绍购物场所”(50.7%)、“介绍购买和选择商品的经验”(37.6%)、“推荐品牌”(37.4%)等外,还会传播“产品使用中失败的经验或不好的感受”,占全部受访者的25.7%。通过对不同性别、年龄、收入群体进行口碑传播的内容的比较,不难发现,男性以及35岁以下的年轻女性更倾向于“推荐品牌”,并且,随着学历、收入的增高,消费者中进行品牌信息的交流比例在不断增高。因此,研究人员认为这与男性、年轻女性、高学历、高收入的消费者对品牌的密切关注度不无关系。调查显示,人们乐于传播信息的产品种类中,“服装鞋帽”(53.4%)、“日用百货”(46.7%)、“家用电器”(39.2%)和“食品饮料”(37.1%)占据主要地位。另外,不同年龄、性别的人所交流的商品种类不尽相同:年龄越小的人越倾向于交流“服装鞋帽”有关的信息,甚至在18~25岁受访者中有61.7%的人经常与其他人交流“服装鞋帽”信息。并且,在25岁以下的年轻人中,关于“手机”(50.7%)、“化妆品”(41.5%)、“电脑”(40.9%)、“音像制品”(38.8%)的信息交流程度远远高于其他年龄层的人。年龄逐渐增大,这些话题也逐渐被“日用百货”“食品”以及“住房”所取代。对女性而言,“服装鞋帽”(65.3%)、“日用百货”(54.8%)、“化妆品”(44.2%)是其最爱交流的话题产品,男性则通常会谈论“家用电器”(50.6%)、“手机”(45.3%)以及“住房”(42.0%)的相关话题。在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之后,可以明显看到口碑营销所具有的强大力量。口碑营销是一种永远不褪色、永不过时的营销手段,也是一种不需要成本投入却卓有成效的营销方法,还是一种适合传统经济和新经济的营销模式。现在,人们对广告的甜言蜜语正逐渐免疫,相反,顾客更倾向于理性地消费,因此,口碑营销变得日益重要且有价值。总而言之,口碑营销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发觉潜在的客户群,并依赖于客户间信息传递;营造品牌忠诚度,提升产品价值;避开对手锋芒,赢取还击空间。关于品牌,其有两层含义:一是产品品牌,二是信誉品牌。前者是有形的,且真实存在的品牌,是品牌的基础;而后者虽然表面看起来无形,却是众口铄金的表现,也是社会广泛认同的结果。同时,一个品牌的信誉是具有很高含金量的,并且还可以转化成为价值。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竞争者之间难免会有正面冲突。而口碑营销却能帮助企业很好地避开正面的较量。当企业非常仔细、到位且持久地完成每项基础工作,并使其产品和服务水平超出顾客预期时,便能得到顾客的推荐和宣传。而这时,那些领先于竞争对手或别出心裁的服务和举动则更会让消费者生动形象地传播产品的良好评价,最终形成良好的口碑。其实,口碑的力量在其传达了用户对于某个品牌品质核心价值的理解方面得到了显现,尤其是在用户体验方面。口碑的力量还表现在它的联想力。每当提到Sun公司,就会想到Java“网络就是计算机”;而一旦提到戴尔(Dell),则会联想到直销模式等。企业的这些核心价值观已经深深刻入消费者的脑海中,并成为一种口碑广为流传。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互联网为人们口口相传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同时,还大大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无限制地分享自己的经验。在原来只能将信息传递给周围的人的基础上,互联网使得这种传播范围扩展到其他认识和不认识的人。每个人都可以阅读他人发表在BBS(在线论坛)上的帖子,并且不断地将帖子里传递的信息转载并复制给他人。这样一来,信息越传越远,越传越广。所以,可以说当今的口碑能无数倍地扩大传统口口相传的速度和效果范围。
本节小结: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更倾向于听取朋友的介绍,这一点体现在消费的方方面面。他们经常在交流“购买及使用商品经验”,相互“介绍购物场所”“交流购物经验”“推荐品牌”的同时,还会传播“产品中失败的经验和不好的感受”。所以,口碑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品牌形象和销售。
【经管秒杀专场】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好评如潮:口碑营销的魔力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