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大学》解析

副标题:无

作   者:赵逢玉著

分类号:

ISBN:9787810706407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中引用《论语》、《大学》语则或经文,依具体情况设注释,包括读音、字义、词义、文义等;解析中凡引用诸家学术思想的,尽可能举出所著书名。

目录

第一篇 孔子及其思想概观
第一章 孔子对历史思想文化的研究
一、“夫子之道”的由来
二、孔子求“道”的态度
第二章 关于对孔子及其思想的评价问题
一、恢复孔子及其思想真面目的困难
二、时人对孔子及其思想的评价
第三章 孔子思想的主要特色
一、孔子关于仁的思想的基本逻辑构想
二、“夫子之道”的“一贯”特色
第四章 关于孔子思想的传述
一、孔子身边的弟子对仁学思想的掌握
二、关于《论语》的成书
三、关于《大学》的成书
第二篇 论仁(上)
第一章 仁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一、孔子学说的组成
二、追溯“仁”字的使用
三、关于仁的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章 仁是“爱人的感性实体”
一、孔子仁学中的“仁”
二、仁的包容性
三、“无讼”的生活景象
第三篇 论仁(下)
第一章 仁者的人格
一、仁者的理念
二、仁者的精神境界
三、仁者的外在形象
第二章 仁人风范
一、仁人的殉道精神
二、仁人的弘道精神
三、仁人的传道精神
第四篇 习性论
第一章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一、“性”、“心”的含义
二、“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的道理
三、关于“十六字道统”解
第二章 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联系
一、人的本性无善无恶论
二、矫枉的理论
三、人性处在不断变化中
第三章 习性论的心理学依据
一、天下熙熙,未必只是求利
二、个性乃“习”而成
三、与习性论有关的历史争论
第四章 习性论中的美学思想
一、关于美的定义
二、关于美的标准
第五章 人生价值的选择
一、价值哲学的主体论
二、孔子的价值理想
三、价值真理的含义
第六章 仁的社会人格创造
一、群体共性的形成
二、仁学中的人格创造方法
第五篇 论崇德、中庸
第一章 孔子“德”的使用义
一、“德”字的使用溯源
二、“道德”与“明德”
三、《大学》传文释“三纲领”
四、修身立德者之美
五、关于“乡原”的含义
第二章 关于“崇德”的理论
一、“尚德”、“崇德”、“好德”辨
二、关于“德”的层次问题
三、关于仁与诸德的关系问题
第三章 “中庸”初探
一、孔子之“民之至德”义
二、孔子“中庸”的“中”的含义
三、孔子“中庸”的“庸”的含义
四、孔子“中庸”含义的确定
第四章 关于孔子“中庸”的传述
一、孟子、荀子对孔子“中庸”的传述
二、《礼记·中庸》之新辨
第五章 孔子“中庸”思想在仁学中的地位
一、“庸”与“利”的联系
二、“中庸”与“仁”的联系
三、关于中庸风尚的实现
第六篇 格物论和正心论
第一章 关于“格物”问题的讨论
一、《大学》“八条目”的提出
二、关于“格物”的历史解释
第二章 “格物”的含义
一、“格物”只属于感性认识
二、“格物”中的“物”的形态区别
第三章 关于“诚”的学问
一、“诚”之本义
二、“意”之本义
三、《大学》传文释“诚其意”与“慎其独”
第四章 释“正其心”
一、“正其心”的含义
二、“正其心”时所应保持的心态
三、“正其心”的形象创造意义
第五章 释“修其身”、“齐其家”
一、“修其身”和“身修”的含义
二、“齐其家”和“家齐”的含义
第六章 平天下之道
一、絜矩之道
二、“先慎乎德”之道
三、“以义为利”之道
四、“格物论和正心论”写后语
第七篇 论天命
第一章 孔子“天命”的含义
一、孔子“命”的哲学性质
二、孔子“天”的含义
三、孔子宇宙观的比喻性表述
四、孔子“命”的范畴
五、孔子“命”之析义
第二章 孔子之于宗教
一、孔子不信鬼神
二、关于“凤鸟”、“河图”问题的真相
三、孔子的宗教观念
第三章 孔子“命”哲学的辩证精神
一、“知天命”的智慧
二、“畏天命”的态度
三、“顺天命”而防“非正命”
四、先觉能力的培养
第四章 孔子“知言”、“知人”的学问
一、“知人”的意义
二、孔子“知人”的功底
第八篇 伦理引义
第一章 孔子“名”、“义”观念
一、孔子“正名”的思想
二、关于“正名”的伦理学意义
三、仁、义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第二章 夫妇之义
一、孔子“夫妇之义”传述
二、孔子“夫妇之义”谬传
三、关于“妇顺”问题的讨论
四、关于“君子偕老”的理论
五、关于孔子“戒色”、“辟色”、“见南子”的问题
第三章 父子之义
一、“慈”之义
二、“孝”之义
三、关于丧、祭活动中的“孝”
四、孔子“孝之义”之谬传
五、“孝慈”与“悌”的普适意义
第四章 君臣之义
一、君的责任和义务
二、臣的责任和义务
第九篇 论君子
第一章 “君子”、“儒”、“士”之名
一、“君子”之名
二、“儒”解
三、释“士”
四、君子人格分质、文两个方面
第二章 君子人格中的“质”
一、君子有仁
二、君子行义
三、君子于言必忠信
四、君子当智
五、君子勇气的培养
六、君子之“恒”
第三章 君子之“文”
一、“文”的修养
二、孔子之“文”
第四章 孔子的君子论在仁学中的定位
第十篇 论诗礼乐
第一章 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一、“先进”、“后进”解
二、艺术的发展与生产力水平的关系
三、宗教活动与艺术的发展
四、原始社会的艺术创造和美育活动
五、“野人”与“君子”的艺术创作特点
六、孔子用礼“从先进”的活动
第二章 论“兴于《诗》”
一、《诗经》的编集及其特色
二、“兴”、“观”、“群”、“怨”解
第三章 论“立于礼”
一、礼的方式的成立
二、礼仪的“节文”作用
三、礼的损益
第四章 论“成于乐”
一、乐的含义
二、乐的内容和形式要求
三、孔子的从乐活动
第五章 孔子美育理论的指导意义
第十一篇 论教学
第一章 劝学
一、论“学”与“知之”
二、好学者之美
第二章 教学方向
一、“志于道”
二、孔子办教育的现实目标
三、“四教”的教学内容
四、关于孔子教育理念的建构问题
第三章 教学方法
一、学与习结合
二、学与思结合
三、思与省结合
四、启发式教学
五、言教与身教相结合
六、因材施教
七、孔子“诱”、“博”、“精”、“约”诸法的综合运用
第四章 孔子的全民教育思想
一、“有教无类”解
二、孔子“有教无类”的事迹
三、孔子的文化普及活动
第五章 孔子的教育成果
一、关于弟子成才的情况
二、孔子的教育活动与中国传统文化
第十二篇 论从政
第一章 从政的意义
一、“政”的含义
二、君子从政的目的
三、孔子从政的努力
第二章 政治路线的选择
一、两条可行的“道”
二、“王者之道”与“善人之道”之异同
第三章 “王者”政权的建立和运作
一、关于政权的建立
二、关于政令通行问题
三、关于民心归顺问题
第四章 国家建设
一、国家建设策略的制定
二、国家建设的步骤
三、致“富”的策略
四、文化建设
第五章 实现天下归仁的策略
一、以“修文德”统一天下
二、国家政治横向影响机制
三、实现仁世的政治步骤
第十三篇 仁学与未来
第一章 仁学与现代化
一、仁学与现代化的关系
二、实施社会人格创造工程的紧迫性
第二章 未来之路
一、东方社会人格创造之路
二、西方社会人格创造之路
三、宗教社会人格创造之路
四、天下归仁的实现
附录一《论语》
附录二《大学》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论语》《大学》解析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