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长短经》绝非长舌妇的飞短流长,而是帝王军师的穷通知变。宇宙万物,本无所谓长短,因人的见解不同,目的不同而有长短。长者能看见寸有所长,短者反觉得尺有所短。如果修佛炼道,参空悟无,天下无长无短,万物同体;如果建国立业,求名猎利,一定要看到所有的东西都参差不齐,利害互见。想成就伟业的人,不知物之长短,则不能驭物;不知人之长短,则不能用人;不知法之长短,则不能看法;不知事之长短,则不能成事。
目录
卷一
大体第一
1 知人善任 为政之本
2 君守其道 官知其事
3 料才核能 治世之要
4 任其所长 避其所短
品目第三
5 明于品材 安于任使
6 名实相符 尊以显位
量材第四
7 才有参差 各得其所
8 人主有道 方能用贤
9 知人不易 不可轻信
10 知人有术 多方观察
11 气质轩昂 方成大器
12 心气内蓄 观色取之
13 人各有志 神态不一
14 隐恶之人 谨防假冒
15 圣贤之美 贵在知人
察相第六
16 命运之痕 神态之貌
论士第七
17 得人则兴 失士则崩
18 礼贤下士 王者风范
19 国岂无士 要在识别
20 荐才求实 不可求全
21 服道致士 待如师友
22 礼遇待士 情如师友
23 人以类聚 志同相亲
24 知人不易 人知更难
25 良士称贤 须有伯乐
26 贤士功名 修身假道
27 知人则哲 惟帝难之
政体第八
28 奉立帝王 非养其欲
卷二
君德第九
29 理国之本 君德为先
30 西汉英主 谁更贤明
31 后汉衰微 在于君德
32 魏晋人杰 评长说短
33 隋朝短命 并非天亡
34 五行之说 不可尽信
臣行第十
35 臣有六正 是为良辅
36 官有六邪 务须防范
37 量主而进 前哲所题
38 贤者重义 决不轻生
39 大义大度 士所遵循
40 仁德之行 贵在自觉
41 残暴之治 祸患无穷
42 功亏一馈 乐毅无过
43 商鞍变法 秦成帝业
44 明法胜才 影响大业
45 英雄作为 宜看时势
46 明君之贤 甄辨人物
德表十一
47 知己所长 强其不足
48 修身养性 处世之宝
49 明于待人 自我完善
50 立德之本 首在正心
理乱十二
51 明察领袖 可知兴衰
52 细审风气 可知国情
53 四乱宜察 四危必晓
卷三
反经十三
54 御法非人 道不可行
55 实事求是 行之有度
56 忠不过职 职不过官
57 时过境迁 好事变坏
58 善有圣道 却成盗规
59 得道则理 失道则乱
是非十四
60 经典说教 皆可辩驳
61 明哲保身 杀身成仁
62 察古鉴今 扬长避短
63 勿揭隐私 勿蔽恶行
64 炫士不信 大行不谨
65 富国强兵 以何为先
66 身正无惧 积毁销金
67 借鉴外物 认识自我
68 人有内美 也需衣装
69 先发制人 不为福先
70 赏罚之道 不可无度
71 贤君慈父 如何体现
72 人心不同 其犹人面
73 人之知礼 可在贫富
74 忠直无报 谗邪胜直
75 同气相求 同美相妒
76 臣贤国昌 去之何愚
77 因物制宜 各取所长
78 大度容人 英雄本色
79 治道之要 知下之熊
80 尚信之主 难治末世
81 善于文辞 还须求实
82 万乘之主 应善借力
83 患己不立 患时不遇
84 尊重贤士 勿图虚名
85 王权可贵 争逐可悲
86 君子固穷 不随流俗
87 物势之反 君子之道
88 先要自帧 才行大志
89 进贤为功 勿越权限
90 诸家之说 相辅相成
适变十五
91 事有因革 顺变通达
92 黄老之术 无为而治
93 七教三至 孔子之言
94 墨翟之术 崇尚节俭
95 申商之术 以法为本
96 诸子之术 治国可鉴
正论十六
97 六艺之理 教化民众
98 宁固根本 革易时弊
99 因时变通 不泥于古
卷四
霸图十七
100 战国纷争 秦为一统
101 汉室败落 政权更迭
102 炀帝无道 天下共讨
103 历代兴亡 各有缘由
卷五
七雄略十八
104 天下大器 不可独理
105 恩厚下属 尾大不掉
106 苏秦合纵 先说燕王
107 苏秦赴赵 晓之利害
108 宁为鸡头 不为牛尾
109 为赵使臣 魏国设谋
110 齐之事秦 与名不符
111 纵则楚王 横则秦帝
112 六国合纵 张仪连横
113 怀王昏庸 与虎谋皮
114 张仪说韩 宣王事秦
115 张仪说齐 无奈事秦
116 合纵分化 赵亦事秦
117 张仪说燕 赵不可信
118 合纵既破 诸候遂并
119 周过其历 秦不及数
120 汉室裂土 终而削藩
121 光武之世 犹蹈覆辙
122 曹魏封王 势如百姓
123 布衣之心 纵横之祸
卷六
三国权十九
124 朝代更替 势与人事
125 三顾茅庐 而定天下
126 占领西川 刘备称帝
127 怒而伐吴 蜀汉衰败
128 孔明治蜀 得以立国
129 赤壁一战 东吴立国
130 残暴之治 终将灭亡
131 魏受汉禅 天下与能
132 用兵之道 先胜后战
133 奇兵灭蜀 蜀亡吴危
134 伐吴之举 须趁时机
135 羊枯上书 兴兵灭吴
136 隋兵伐陈 天下一统
137 分裂之祸 不可不察
卷七
惧诫二十
138 无德之主 臣民反之
139 欲救水火 先修其身
140 取国五难 人主宜知
141 子贡救鲁 田常兴兵
142 赵高乱政 改赐玺书
143 韩信拒谏 兔死狗烹
144 七国反叛 终被诛灭
145 不利之时 更需信心
146 姜维复蜀 钟会受死
147 有德者昌 无德受殃
148 天纵良机 还须远谋
149 主上无道 因机转祸
150 知惧思诫 国之福也
时宜二十一
151 趋同势异 时已变也
152 事同形异 切莫照搬
153 事同势异 更需细察
154 背水一战 需明原由
155 随时变通 不可执一
钓情二十二
156 说之难也 予欲无育
157 认识不难 说清则难
158 以物钓情 揣摩心思
159 以言钓情 说话慎之
160 以事钓情 同样收效
161 以志钓情 重在观察
162 以视钓情 重在外表
163 以贤钓情 决定行止
164 以色钓情 形之于面
卷八
诡信二十三
165 贞而不谅 信近于义
166 解扬守信 宁死不屈
167 苏秦得城 是否有信
168 毁誉是非 标准不定
169 意有所疑 弄假成真
170 孰是孰非 不可不察
171 有用无用 无用有用
172 在君为君 各为其主
173 贤明之君 不记旧怨
174 四处受宠 人臣之耻
175 忠而无信 孝而不爱
176 为人乞福 方可立世
177 色利势爱 足令智昏
178 治国之道 贵在求实
179 俗之好恶 与事相诡
180 立身从政 皆有根本
大体第一
1 知人善任 为政之本
2 君守其道 官知其事
3 料才核能 治世之要
4 任其所长 避其所短
品目第三
5 明于品材 安于任使
6 名实相符 尊以显位
量材第四
7 才有参差 各得其所
8 人主有道 方能用贤
9 知人不易 不可轻信
10 知人有术 多方观察
11 气质轩昂 方成大器
12 心气内蓄 观色取之
13 人各有志 神态不一
14 隐恶之人 谨防假冒
15 圣贤之美 贵在知人
察相第六
16 命运之痕 神态之貌
论士第七
17 得人则兴 失士则崩
18 礼贤下士 王者风范
19 国岂无士 要在识别
20 荐才求实 不可求全
21 服道致士 待如师友
22 礼遇待士 情如师友
23 人以类聚 志同相亲
24 知人不易 人知更难
25 良士称贤 须有伯乐
26 贤士功名 修身假道
27 知人则哲 惟帝难之
政体第八
28 奉立帝王 非养其欲
卷二
君德第九
29 理国之本 君德为先
30 西汉英主 谁更贤明
31 后汉衰微 在于君德
32 魏晋人杰 评长说短
33 隋朝短命 并非天亡
34 五行之说 不可尽信
臣行第十
35 臣有六正 是为良辅
36 官有六邪 务须防范
37 量主而进 前哲所题
38 贤者重义 决不轻生
39 大义大度 士所遵循
40 仁德之行 贵在自觉
41 残暴之治 祸患无穷
42 功亏一馈 乐毅无过
43 商鞍变法 秦成帝业
44 明法胜才 影响大业
45 英雄作为 宜看时势
46 明君之贤 甄辨人物
德表十一
47 知己所长 强其不足
48 修身养性 处世之宝
49 明于待人 自我完善
50 立德之本 首在正心
理乱十二
51 明察领袖 可知兴衰
52 细审风气 可知国情
53 四乱宜察 四危必晓
卷三
反经十三
54 御法非人 道不可行
55 实事求是 行之有度
56 忠不过职 职不过官
57 时过境迁 好事变坏
58 善有圣道 却成盗规
59 得道则理 失道则乱
是非十四
60 经典说教 皆可辩驳
61 明哲保身 杀身成仁
62 察古鉴今 扬长避短
63 勿揭隐私 勿蔽恶行
64 炫士不信 大行不谨
65 富国强兵 以何为先
66 身正无惧 积毁销金
67 借鉴外物 认识自我
68 人有内美 也需衣装
69 先发制人 不为福先
70 赏罚之道 不可无度
71 贤君慈父 如何体现
72 人心不同 其犹人面
73 人之知礼 可在贫富
74 忠直无报 谗邪胜直
75 同气相求 同美相妒
76 臣贤国昌 去之何愚
77 因物制宜 各取所长
78 大度容人 英雄本色
79 治道之要 知下之熊
80 尚信之主 难治末世
81 善于文辞 还须求实
82 万乘之主 应善借力
83 患己不立 患时不遇
84 尊重贤士 勿图虚名
85 王权可贵 争逐可悲
86 君子固穷 不随流俗
87 物势之反 君子之道
88 先要自帧 才行大志
89 进贤为功 勿越权限
90 诸家之说 相辅相成
适变十五
91 事有因革 顺变通达
92 黄老之术 无为而治
93 七教三至 孔子之言
94 墨翟之术 崇尚节俭
95 申商之术 以法为本
96 诸子之术 治国可鉴
正论十六
97 六艺之理 教化民众
98 宁固根本 革易时弊
99 因时变通 不泥于古
卷四
霸图十七
100 战国纷争 秦为一统
101 汉室败落 政权更迭
102 炀帝无道 天下共讨
103 历代兴亡 各有缘由
卷五
七雄略十八
104 天下大器 不可独理
105 恩厚下属 尾大不掉
106 苏秦合纵 先说燕王
107 苏秦赴赵 晓之利害
108 宁为鸡头 不为牛尾
109 为赵使臣 魏国设谋
110 齐之事秦 与名不符
111 纵则楚王 横则秦帝
112 六国合纵 张仪连横
113 怀王昏庸 与虎谋皮
114 张仪说韩 宣王事秦
115 张仪说齐 无奈事秦
116 合纵分化 赵亦事秦
117 张仪说燕 赵不可信
118 合纵既破 诸候遂并
119 周过其历 秦不及数
120 汉室裂土 终而削藩
121 光武之世 犹蹈覆辙
122 曹魏封王 势如百姓
123 布衣之心 纵横之祸
卷六
三国权十九
124 朝代更替 势与人事
125 三顾茅庐 而定天下
126 占领西川 刘备称帝
127 怒而伐吴 蜀汉衰败
128 孔明治蜀 得以立国
129 赤壁一战 东吴立国
130 残暴之治 终将灭亡
131 魏受汉禅 天下与能
132 用兵之道 先胜后战
133 奇兵灭蜀 蜀亡吴危
134 伐吴之举 须趁时机
135 羊枯上书 兴兵灭吴
136 隋兵伐陈 天下一统
137 分裂之祸 不可不察
卷七
惧诫二十
138 无德之主 臣民反之
139 欲救水火 先修其身
140 取国五难 人主宜知
141 子贡救鲁 田常兴兵
142 赵高乱政 改赐玺书
143 韩信拒谏 兔死狗烹
144 七国反叛 终被诛灭
145 不利之时 更需信心
146 姜维复蜀 钟会受死
147 有德者昌 无德受殃
148 天纵良机 还须远谋
149 主上无道 因机转祸
150 知惧思诫 国之福也
时宜二十一
151 趋同势异 时已变也
152 事同形异 切莫照搬
153 事同势异 更需细察
154 背水一战 需明原由
155 随时变通 不可执一
钓情二十二
156 说之难也 予欲无育
157 认识不难 说清则难
158 以物钓情 揣摩心思
159 以言钓情 说话慎之
160 以事钓情 同样收效
161 以志钓情 重在观察
162 以视钓情 重在外表
163 以贤钓情 决定行止
164 以色钓情 形之于面
卷八
诡信二十三
165 贞而不谅 信近于义
166 解扬守信 宁死不屈
167 苏秦得城 是否有信
168 毁誉是非 标准不定
169 意有所疑 弄假成真
170 孰是孰非 不可不察
171 有用无用 无用有用
172 在君为君 各为其主
173 贤明之君 不记旧怨
174 四处受宠 人臣之耻
175 忠而无信 孝而不爱
176 为人乞福 方可立世
177 色利势爱 足令智昏
178 治国之道 贵在求实
179 俗之好恶 与事相诡
180 立身从政 皆有根本
官场权谋大全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