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在现代政治学中,“政府过程”既是一个研究领域,也是一种研究方法。本书是作者所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的机制和功能》的最终研究成果。是对我国政府工作的实际运作机制、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目录
目 录
引 论 政府过程分析:概念与框架
第一章 政府过程的宪政体制
一 当代中国的宪政体制:政府过程的含义
1.宪法、政体与政府过程:规范的考察
2.人民代表大会制:宪法性解释及体制分析
3.政府过程的客观体制:综合透视
二 中共的领导体制:党章的框架及惯例
1.中共领导制度的基本原则
2.组织性一元化领导体制及二头多元制
3.政府过程中的党的领导:规范与失范
三 政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2.政治协商制度:宪政体制的相关分析
四 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体制关系
1.中央和地方政府关系:宪政规范和体制结构
2.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权力消长
五 国家政策的形成机制:总的原则规范
第二章 政府过程结构:体制化层面
一 中国共产党组织系统
1.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结构与功能
2.党的中央机构:当代中国的决策中枢
3.中共党组织的发展:政府过程的视角
二 国家政权机构系统
1.人民代表大会及政治协商会议
2.国务院及地方人民政府
3.司法机关及其他国家机构
4.国家机构的政府过程功能:总的分析
三 军队系统
1.军队组织及其领导机构
2.军队在政府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
四 政府过程结构:决策圈分析
1.当代中国决策圈:宏观的考察
2.政府过程的体制外结构
第三章 政府过程结构:人格化层面
一 体制化结构和人格化结构
1.政府过程结构的二层面:体制化与人格化
2.人格化结构:中国政府过程的基本分析变量
二 权力精英及其群体
1.人格化结构中的领袖与权力精英
2.权力精英群体的成因与功能特点
三 权力结构的张力与平衡
1.人格化权力张力:中国特色的权力制约机制
2.人格化权力结构的平衡与失衡
第四章 利益输入与政治沟通
一 利益结构及其分化:政府过程的含义
1.纵向利益结构:地方利益及其分化
2.横向利益结构:社会分层与利益群体
二 群众性利益表达与综合方式
1.利益表达:制度性渠道
2.强制性利益表达
3.作为利益表达与综合途径的选举
三 政府过程中的政治沟通
1.政治沟通的类型:上行、平行与下行沟通
2.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3.沟通的决策功能
第五章 政府决策过程
一 决策程序和规则
1.政策议程建立
2.政策规划
3.政策合法化
二 精英决策:有序性和无序性
1.当代中国的精英决策
2.决策的有序性
3.精英决策的无序性
三 决策过程中的政治折冲
1.政治折冲的制度基础:中共党委制
2.当代中国政治折冲的政策的含义
3.权力精英的内输入
第六章 政府执行过程
一 政府执行的结构一功能关系
1.当代中国政府整合与公共行政的确立:政府执行的意义
2.党政双轨行政结构一功能系统
3.行政机构重叠与职能交错
4.政府执行体系的人格化因素
二 执行过程:官僚模式与动员模式
1.官僚模式:理论与实践
2.政府过程中的官僚主义
4.政治动员的副作用
三 权力精英与政府执行:人治的执行方式
1.作为政府执行方式的法治与人治:中国的透视
2.权力精英与政府执行的效率
3.人格化权力结构与人治的执行方式
3.动员模式:当代中国政府执行的驱动力
第七章 政府政策:决策与执行的互动结果
一 政府执行功能与政策结果:影响因素分析
1.影响政策结果的因素:分析的框架
2.当代中国政府执行能力的变化:比较分析
3.政府执行功能障碍的若干成因
4.政府执行的政策结果:总体分析
二政府决策与执行的互动:渐进决策的途径
1.政府决策与政府执行在当代中国的互动关系
2.当代中国的渐进决策:过程和意义
后 记
引 论 政府过程分析:概念与框架
第一章 政府过程的宪政体制
一 当代中国的宪政体制:政府过程的含义
1.宪法、政体与政府过程:规范的考察
2.人民代表大会制:宪法性解释及体制分析
3.政府过程的客观体制:综合透视
二 中共的领导体制:党章的框架及惯例
1.中共领导制度的基本原则
2.组织性一元化领导体制及二头多元制
3.政府过程中的党的领导:规范与失范
三 政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2.政治协商制度:宪政体制的相关分析
四 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体制关系
1.中央和地方政府关系:宪政规范和体制结构
2.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权力消长
五 国家政策的形成机制:总的原则规范
第二章 政府过程结构:体制化层面
一 中国共产党组织系统
1.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结构与功能
2.党的中央机构:当代中国的决策中枢
3.中共党组织的发展:政府过程的视角
二 国家政权机构系统
1.人民代表大会及政治协商会议
2.国务院及地方人民政府
3.司法机关及其他国家机构
4.国家机构的政府过程功能:总的分析
三 军队系统
1.军队组织及其领导机构
2.军队在政府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
四 政府过程结构:决策圈分析
1.当代中国决策圈:宏观的考察
2.政府过程的体制外结构
第三章 政府过程结构:人格化层面
一 体制化结构和人格化结构
1.政府过程结构的二层面:体制化与人格化
2.人格化结构:中国政府过程的基本分析变量
二 权力精英及其群体
1.人格化结构中的领袖与权力精英
2.权力精英群体的成因与功能特点
三 权力结构的张力与平衡
1.人格化权力张力:中国特色的权力制约机制
2.人格化权力结构的平衡与失衡
第四章 利益输入与政治沟通
一 利益结构及其分化:政府过程的含义
1.纵向利益结构:地方利益及其分化
2.横向利益结构:社会分层与利益群体
二 群众性利益表达与综合方式
1.利益表达:制度性渠道
2.强制性利益表达
3.作为利益表达与综合途径的选举
三 政府过程中的政治沟通
1.政治沟通的类型:上行、平行与下行沟通
2.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3.沟通的决策功能
第五章 政府决策过程
一 决策程序和规则
1.政策议程建立
2.政策规划
3.政策合法化
二 精英决策:有序性和无序性
1.当代中国的精英决策
2.决策的有序性
3.精英决策的无序性
三 决策过程中的政治折冲
1.政治折冲的制度基础:中共党委制
2.当代中国政治折冲的政策的含义
3.权力精英的内输入
第六章 政府执行过程
一 政府执行的结构一功能关系
1.当代中国政府整合与公共行政的确立:政府执行的意义
2.党政双轨行政结构一功能系统
3.行政机构重叠与职能交错
4.政府执行体系的人格化因素
二 执行过程:官僚模式与动员模式
1.官僚模式:理论与实践
2.政府过程中的官僚主义
4.政治动员的副作用
三 权力精英与政府执行:人治的执行方式
1.作为政府执行方式的法治与人治:中国的透视
2.权力精英与政府执行的效率
3.人格化权力结构与人治的执行方式
3.动员模式:当代中国政府执行的驱动力
第七章 政府政策:决策与执行的互动结果
一 政府执行功能与政策结果:影响因素分析
1.影响政策结果的因素:分析的框架
2.当代中国政府执行能力的变化:比较分析
3.政府执行功能障碍的若干成因
4.政府执行的政策结果:总体分析
二政府决策与执行的互动:渐进决策的途径
1.政府决策与政府执行在当代中国的互动关系
2.当代中国的渐进决策:过程和意义
后 记
政府过程[地方志]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