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于一九四四年湘桂大撤退时离开桂林,就再没有回过山尾村,算一算,五十六年。“四明狂客”贺知章罢官返乡写下他那首动人的名诗《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我的乡音也没有改,还能说得一口桂林话。在外面说普通话、说英文,见了上海人说上海话,见了广东人说广东话,因为从小逃难,到处跑,学得南腔北调。在美国住了三十多年,又得常常说外国话。但奇怪的是,我写文章,心中默诵,用的竟都是乡音,看书也如此。语言的力量不可思议,而且先入为主,*先学会的语言,一旦占据了脑中的记忆之库,后学的其他语言真还不容易完全替代呢。
——白先勇
《我的寻根记》是一部极具代表性的白先勇经典作品集,怀抱着一份对文学、对故园的眷念,展示着白先勇个人色彩的文学、艺术轨迹和生命历程。文分三辑:*辑小说,共8篇,收入《玉卿嫂》、《寂寞的十七岁》与《谪仙怨》等,以及获郁达夫文学奖的*作品《SilentNight》,篇篇皆是精品;第二辑散文,共9篇,收入《树犹如此》、《明星咖啡馆》与《第六只手指》等,满眼是乡愁与亲情;第三辑评论,共6篇,包括《与奚淞对谈三章》与《大观红楼》等,集结了近年来演讲、访谈、文论,可一窥文学大师的文学观与个人体验,也相当全面地呈现了白先勇这些年的文学活动。目录
(代序)蓦然回首/白先勇
【小说:从东方到西方】
玉卿嫂
寂寞的十七岁
芝加哥之死
香港—一九六○
谪仙记
Danny Boy
Tea for Two
Silent Night
【散文:从过去到现在】
明星咖啡馆
《现代文学》的回顾与前瞻
翻译苦、翻译乐:《台北人》中英对照本的来龙去脉
为逝去的美造像:谈《游园惊梦》的小说与演出
我的昆曲之旅:兼忆一九八七年在南京观赏张继青《三梦》
第六只手指:纪念三姐先明以及我们的童年
树犹如此:纪念亡友王国祥君
少小离家老大回:我的寻根记
父亲与民国
【评论:从当代到古典】
谈小说批评的标准:读唐吉松《欧阳子的〈秋叶〉》有感
我想文学*后还是一个“人”字:南方朔对谈白先勇(节选)
与奚淞对谈三章
昆曲的魅力 演艺的绝活:与昆曲名旦华文漪对谈
大观红楼
在当代接续古典:我心中的《牡丹亭》、《红楼梦》-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