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以中国现代文学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中国现代叙事文学的情感姿态和叙述方式。本书主要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①新文化知识分子的情感姿态。②叙述策略和文化立场。③中国现代左翼革命文学的叙事伦理。④苏雪林的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
目录
总 序 1
前 言 1
第一辑 新文化知识分子的情感姿态
《茶馆》:“世变暠“民生暠与民族寓言 3
祥林嫂的人生困境与鲁迅的现代性焦虑
——以《祝福》为中心 14
现代士大夫的艳情白日梦
——以《荷塘月 色》为中心 25
血仇困境中的人性与阶级救赎
——以《原野》为中心 30
乡土乌托邦的破毁与重建
——以《边城》为中心 39
浮游在梦想与现实的边缘
——论郁达夫的性爱叙述 48
爱的黄金分割:三部中国文学作品的精神分析学研究 60
第二辑 新文学的叙述策略与文化立场
叙述祛魅:科学语境中的中国新文学 71
现代化进程中的新文学叙事成长 82
论报纸副刊连载体式与张恨水小说章回体选择的关系 94
叙事桽 时代与性别政治
——《莎菲女士的日 记》与《红楼梦》之比较 104
戏仿中的颠覆:《阿 Q 正传》的反传统修辞策略 111
1
现代“革命文学暠:别一种意义上的启蒙修辞 116
从宗法叙事到阶级文本
——论20 世纪30—60 年代的红色浪漫主义 127
第三辑 现代左翼“革命文学暠的情感伦理
论左翼文学的人民伦理秩序及其道德情感的形成 137
文学书写的情感祛魅与知识分子的主体隐身
———对20 世纪红色罗曼司的一种理解 157
左翼文学的血统化和知识分子的隐退 172
普罗文学的建构焦虑与创作主体的再造 185
成长:从家族英雄到阶级战士
——20 世纪40—60 年代的红色罗曼司 198
碰撞与调适:1942 年的延安文学生态 206
托洛茨基与中国现代左翼文艺 215
第四辑 苏雪林的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
出游与回归:现代知识分子的成长寓言
——论苏雪林的早期创作 229
国家情怀:现代知识分子的成年镜像
——论苏雪林的战时创作 238
论苏雪林的文学批评实践及其对新文学学科创立的贡献 247
论苏雪林学术研究的品格 259
后 记 269
前 言 1
第一辑 新文化知识分子的情感姿态
《茶馆》:“世变暠“民生暠与民族寓言 3
祥林嫂的人生困境与鲁迅的现代性焦虑
——以《祝福》为中心 14
现代士大夫的艳情白日梦
——以《荷塘月 色》为中心 25
血仇困境中的人性与阶级救赎
——以《原野》为中心 30
乡土乌托邦的破毁与重建
——以《边城》为中心 39
浮游在梦想与现实的边缘
——论郁达夫的性爱叙述 48
爱的黄金分割:三部中国文学作品的精神分析学研究 60
第二辑 新文学的叙述策略与文化立场
叙述祛魅:科学语境中的中国新文学 71
现代化进程中的新文学叙事成长 82
论报纸副刊连载体式与张恨水小说章回体选择的关系 94
叙事桽 时代与性别政治
——《莎菲女士的日 记》与《红楼梦》之比较 104
戏仿中的颠覆:《阿 Q 正传》的反传统修辞策略 111
1
现代“革命文学暠:别一种意义上的启蒙修辞 116
从宗法叙事到阶级文本
——论20 世纪30—60 年代的红色浪漫主义 127
第三辑 现代左翼“革命文学暠的情感伦理
论左翼文学的人民伦理秩序及其道德情感的形成 137
文学书写的情感祛魅与知识分子的主体隐身
———对20 世纪红色罗曼司的一种理解 157
左翼文学的血统化和知识分子的隐退 172
普罗文学的建构焦虑与创作主体的再造 185
成长:从家族英雄到阶级战士
——20 世纪40—60 年代的红色罗曼司 198
碰撞与调适:1942 年的延安文学生态 206
托洛茨基与中国现代左翼文艺 215
第四辑 苏雪林的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
出游与回归:现代知识分子的成长寓言
——论苏雪林的早期创作 229
国家情怀:现代知识分子的成年镜像
——论苏雪林的战时创作 238
论苏雪林的文学批评实践及其对新文学学科创立的贡献 247
论苏雪林学术研究的品格 259
后 记 269
中国现代叙事文学的情感与叙述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