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共分为5章,以构建当代中国社会的共同理想为中心论题,对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诸多方面展开议论,论证了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创新;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客观要求;论证了理想的构建的政治领导和权力运作;共同理想构建的社会参与思想教。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本书按时间顺序记叙了其发展和作用的全过程。
繁荣社会科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也是社会科学研究在中国发展和繁荣的过程。积极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这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于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增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着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集中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社会科学的生命在于创造,在于创新,“若无新变,不能代雄”。新的世纪,新的千年,呼唤着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呼唤着社会科学研究的突破和创新。换言之,没有社会科学研究的突破和创新,也就没有社会科学真正的发展和繁荣。理论贵在创新,创新需要勇气,需要智慧,需要执着的追求和艰辛的探索;理论重在创新,创新需要有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理论功在创新,只有创新的理论成果,才能探索规律、把握规律,才能启示实践、指导实践,才能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坚持理论创新,是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和使命。
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必须坚持“百花刘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必须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事的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新世纪的世界,新世纪的中国,新世纪的江西,许许多多的新情况、新变化,新问题,许许多多的政治、经济、社会、课题,迫切需要我们去探索、去研究、去解答。社会科学工作者任重道远,大有可为。
目录
序
第一章 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创新
一、共同理想的科学内涵
1.人生理想与社会理想:理想的个人性与社会性
2.社会理想和共同理想:理想的先进性与广泛性
3.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理想的远大性与现实性
4.当代中国社会共同理想的内涵
二、共同理想的形成规律
1.形成共同理想的经济条件
2.形成共同理想的政治条件
3.形成共同理想的外部条件
三、当代中国社会共同理想的时代背景
1.当代中国的社会理想的流变
2.当代中国的价值重建与理想重建
3.我党提出共同理想的历史过程
四、共同理想的基本功能
1.有助于增加社会的整合力
2.有助于锻造民族精神支柱
3.有助于提升社会行为的价值性
4.有助于增强政党和政权的合法性
五.我国理想建设的理论创新
1.共同理想的提出,实现了理想的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理想建设更有代表性和号召力
2.共同理想的提出,实现了理想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理想建设更具有实践性和科学性
3.共同理想的提出,实现了理想的超越性与现实性的统一,理想建设更具有可信度和可操作性
4.回答了先进文化与共同理想的关系,明确了共同理想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第二章 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现实必然
一、执政意识与社会凝聚是当代中国建构社会理想的国家目的
1.党的地位发生重大变化,党的自身建设要求共同理想
2.党的工作重心和社会任务发生重大变化,要求确立共同理想
3.党对社会进程的态度有了变化,维护社会的稳定要求确立共同理想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构筑共同理想的国情基础
1.当代中国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国情决定了要在全社会构筑共同理想
2.当代中国的社会实际是构筑共同理想的基本出发点
3.共同理想的形成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当代中国构筑共同理想的社会条件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带来的新形势
2.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造成了共同理想的必要与可能
四、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中国构筑共同理想的国际环境回答了先进文化与共同理想的关系,明确了共同理想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第二章 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现实必然
一、执政意识与社会凝聚是当代中国建构社会理想的国家目的
1.党的地位发生重大变化,党的自身建设要求共同理想
2.党的工作重心和社会任务发生重大变化,要求确立共同理想
3.党对社会进程的态度有了变化,维护社会的稳定要求确立共同理想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构筑共同理想的国情基础
1.当代中国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国情决定了要在全社会构筑共同理想
2.当代中国的社会实际是构筑共同理想的基本出发点
3.共同理想的形成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当代中国构筑共同理想的社会条件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带来的新形势
2.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造成了共同理想的必要与可能
四、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中国构筑共同理想的国际环境
……
第一章 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创新
一、共同理想的科学内涵
1.人生理想与社会理想:理想的个人性与社会性
2.社会理想和共同理想:理想的先进性与广泛性
3.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理想的远大性与现实性
4.当代中国社会共同理想的内涵
二、共同理想的形成规律
1.形成共同理想的经济条件
2.形成共同理想的政治条件
3.形成共同理想的外部条件
三、当代中国社会共同理想的时代背景
1.当代中国的社会理想的流变
2.当代中国的价值重建与理想重建
3.我党提出共同理想的历史过程
四、共同理想的基本功能
1.有助于增加社会的整合力
2.有助于锻造民族精神支柱
3.有助于提升社会行为的价值性
4.有助于增强政党和政权的合法性
五.我国理想建设的理论创新
1.共同理想的提出,实现了理想的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理想建设更有代表性和号召力
2.共同理想的提出,实现了理想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理想建设更具有实践性和科学性
3.共同理想的提出,实现了理想的超越性与现实性的统一,理想建设更具有可信度和可操作性
4.回答了先进文化与共同理想的关系,明确了共同理想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第二章 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现实必然
一、执政意识与社会凝聚是当代中国建构社会理想的国家目的
1.党的地位发生重大变化,党的自身建设要求共同理想
2.党的工作重心和社会任务发生重大变化,要求确立共同理想
3.党对社会进程的态度有了变化,维护社会的稳定要求确立共同理想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构筑共同理想的国情基础
1.当代中国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国情决定了要在全社会构筑共同理想
2.当代中国的社会实际是构筑共同理想的基本出发点
3.共同理想的形成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当代中国构筑共同理想的社会条件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带来的新形势
2.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造成了共同理想的必要与可能
四、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中国构筑共同理想的国际环境回答了先进文化与共同理想的关系,明确了共同理想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第二章 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现实必然
一、执政意识与社会凝聚是当代中国建构社会理想的国家目的
1.党的地位发生重大变化,党的自身建设要求共同理想
2.党的工作重心和社会任务发生重大变化,要求确立共同理想
3.党对社会进程的态度有了变化,维护社会的稳定要求确立共同理想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构筑共同理想的国情基础
1.当代中国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国情决定了要在全社会构筑共同理想
2.当代中国的社会实际是构筑共同理想的基本出发点
3.共同理想的形成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当代中国构筑共同理想的社会条件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带来的新形势
2.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造成了共同理想的必要与可能
四、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中国构筑共同理想的国际环境
……
论当代中国社会的共同理想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