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唐散文论稿

副标题:无

作   者:阮忠著

分类号:

ISBN:9787544326384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古代散文传统的定形与嬗变、前散文时代的文化思潮与散文的萌生、两汉文化的散文风格的演化、陆机的散文创作及其审美趣味、陶渊明散文的性情本色与艺术风貌等。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总论
一 古代散文传统的定形与嬗变
1 古代散文的多向流程与历史的认定
2 古代散文家的趣味与批评家的关注
3 古代散文的适性与传统的嬗变
二 传统文化与古代散文风格
1 儒、道文化对散文风格的渗透
2 制度、习俗文化下的散文屈就与张扬
3 “文以明道”与“文以明性”思潮下的散文新变
第二章 先唐文化与散文研究
一 前散文时代的文化思潮与散文的萌生
1 神话文化与追忆的虚构散文
2 卜筮文化与朦胧的诗化散文
3 政治文化与庄重的记事散文
二 战国文化的多元与散文风格的初建
1 战国文化的重辩特质及其多元的必然性
2 战国文化的非诗化与散文化
3 战国散文风格初建的非文学意图与文学性
二 两汉文化与散文风格的演化
1 两汉文化的转型与文化机制的建构
2 两汉文化与文学的冲突与融合
3 两汉散文风格的演化
四 魏晋文化的分裂整合与散文新风
1 魏晋文化的分裂与重新整合
2 名士风度与文人人格的变迁
3 文化风习下的散文风格
五 南朝文化、文学观与散文品格
1 三教之辩与“原道”之说
2 风神纵放与性情之说
3 质文代变与文无常体
4 作家性情贯穿下的文风融合
六 北朝风习与北朝散文的南化
1 北朝与南朝释、儒文化的趋同
2 北风南化之下北朝文坛的评说
3 北朝散文风格的本色
第三章 先唐散文家及其散文研究
一 两汉说理散文的艺术特质
1 说理骋辞的纵横家遗风
2 说理深怀的忧思与滋味的醇厚
3 说理的故事化取向与辞直气盛的回归
二 司马迁“立名”及《史记》的史性与诗性
1 重“立名”的现实人生的追寻
2 以“立名”为导向的历史记叙
3 因“立名”产生的诗性精神
三 建安散文的文风走向及三曹等人的散文艺术
1 建安文人的傲才视物与散文的通脱任气
2 曹操散文直面人生而尚实用的质性自然
3 曹丕散文的乃父之风与雅致沉着
4 曹植散文的好美趣味与华丽风采
四 阮籍的“徘徊”与散文的格调
1 “通易”与“达庄”的儒、道双重性
2 感怀寄意与说理明心的文体路径
3 传统文风的印痕与文学的自觉追求
五 嵇康心灵的内在冲突及其散文创作
1 老庄自然法则的自主遵循与背离
2 散文创作的传统方法与说理原则
3 自我剖白与适性通脱的文风
六 陆机的散文创作及其审美趣味
1 家族文风的承袭与世俗的迎合
2 散文创作的生成及其思想的取向
3 虚实缛华与散文骈化的自觉
七 陶渊明散文的性情本色与艺术风貌
1 以散文“自况”的人生体认
2 散文重在“适性”的审美多元
3 追求“真淳”的散文本色
附录
一 论闻一多的庄子诠释
二 从“重写文学史”到“古代散文史研究的反思”
后记
?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先唐散文论稿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