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这本《现代汉语语法理论与方法(修订本)》是我们多年来学习朱德熙先生论著的心得和体会,也是我们向语言学前辈们交上的一份语法学的作业。书中有些地方作了一些补充、发挥和阐释,我们力求同朱先生论著的原意保持一致。
这本书的基本内容我们主要是依据陆俭明先生的《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而确定的。这是因为,陆俭明先生的《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不仅“是一本八十年代中国的语法学史,也是了解中国语法研究的现状的可靠读物”。(叶蜚声先生语)20世纪90年代的汉语语法研究的内容,我们根据我国语法学界的研究状况,作了适当的补充。
目录
第一章 关于现代汉语语法特点的理论
1.1 现代汉语语法特点研究概述
1.2 探求汉语语法特点的方法和原则
1.3 现代汉语语法特点
第二章 现代汉语词类理论
2.1 与划分词类相关的若干问题
2.2 现代汉语词类系统概貌
2.3 划类或归类时应注意的问题
2.4 关于现代汉语词类系统的几点共识
第三章 句法同构理论和句法结构系统
3.1 句法结构
3.2 句法同构
3.3 现代汉语基本句法结构的识别和分析
3.4 句法结构同构关系的确定
3.5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关于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理论
4.1 语法形式
4.2 语法意义
4.3 形式和意义相结合
第五章 句法结构二重性理论
5.1 问题的发现
5.2 句法结构的二重性
5.3 句法成分的二重性
5.4 句法成分的语法性质和语义性质的确定
5.5 语法和语义的对应关系
第六章 关于指称、陈述、修饰的理论
6.1 语言的表达形态及其相互转化
6.2 指称的类型及其句法制约
6.3 “VP的”结构的转指状况
6.4 关于陈述的理论
第七章 汉语语法本位理论
7.1 语法本位
7.2 各种语法本位学说的要点
7.3 关于各种语法本位学说的评析
7.4 语法本位和汉语语法研究
7.5 关于词组本位语法的进一步说明
第八章 层次分析
8.1 线性、层次和语法递归
8.2 层次分析的来源与发展
8.3 层次分析的原则
8.4 几种特殊结构的层次分析
8.5 层次分析的优点
8.6 层次分析的不足
第九章 变换分析
9.1 变换和变换分析的定义
9.2 变换分析的依据
9.3 变换的类型
9.4 变换手段
9.5 变换分析的原则
9.6 变换分析的作用
第十章 语义特征分析
10.1 狭义同构的句法结构语义有别的原因
10.2 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兼容
10.3 句式意义和语义特征
10.4 语义特征和语义特征分析的依据
10.5 提取语义特征的方法
10.6 语义特征的特点和类型
10.7 语义特征分析的作用
10.8 语义特征分析存在的问题
第十一章 语义格分析
11.1 语义分析的依据和必要性
11.2 格和格语法
11.3 汉语语义分析的格系统
11.4 格的分析和例释
11.5 动词的格分类
11.6 基本式、变换式、扩展式
11.7 格系统和格分析的价值和意义
第十二章 语义属性分析
12.1 语义属性和语义格的区别
12.2 定中结构中心语和定语的语义属性
12.3 语义属性内部的区分
12.4 相关的问题
第十三章 语义指向分析
13.1 关于语义指向的若干问题
13.2 从词类范畴观察语义指向
13.3 从句子成分的角度观察语义指向
13.4 语义指向分析的意义和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修订后记
1.1 现代汉语语法特点研究概述
1.2 探求汉语语法特点的方法和原则
1.3 现代汉语语法特点
第二章 现代汉语词类理论
2.1 与划分词类相关的若干问题
2.2 现代汉语词类系统概貌
2.3 划类或归类时应注意的问题
2.4 关于现代汉语词类系统的几点共识
第三章 句法同构理论和句法结构系统
3.1 句法结构
3.2 句法同构
3.3 现代汉语基本句法结构的识别和分析
3.4 句法结构同构关系的确定
3.5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关于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理论
4.1 语法形式
4.2 语法意义
4.3 形式和意义相结合
第五章 句法结构二重性理论
5.1 问题的发现
5.2 句法结构的二重性
5.3 句法成分的二重性
5.4 句法成分的语法性质和语义性质的确定
5.5 语法和语义的对应关系
第六章 关于指称、陈述、修饰的理论
6.1 语言的表达形态及其相互转化
6.2 指称的类型及其句法制约
6.3 “VP的”结构的转指状况
6.4 关于陈述的理论
第七章 汉语语法本位理论
7.1 语法本位
7.2 各种语法本位学说的要点
7.3 关于各种语法本位学说的评析
7.4 语法本位和汉语语法研究
7.5 关于词组本位语法的进一步说明
第八章 层次分析
8.1 线性、层次和语法递归
8.2 层次分析的来源与发展
8.3 层次分析的原则
8.4 几种特殊结构的层次分析
8.5 层次分析的优点
8.6 层次分析的不足
第九章 变换分析
9.1 变换和变换分析的定义
9.2 变换分析的依据
9.3 变换的类型
9.4 变换手段
9.5 变换分析的原则
9.6 变换分析的作用
第十章 语义特征分析
10.1 狭义同构的句法结构语义有别的原因
10.2 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兼容
10.3 句式意义和语义特征
10.4 语义特征和语义特征分析的依据
10.5 提取语义特征的方法
10.6 语义特征的特点和类型
10.7 语义特征分析的作用
10.8 语义特征分析存在的问题
第十一章 语义格分析
11.1 语义分析的依据和必要性
11.2 格和格语法
11.3 汉语语义分析的格系统
11.4 格的分析和例释
11.5 动词的格分类
11.6 基本式、变换式、扩展式
11.7 格系统和格分析的价值和意义
第十二章 语义属性分析
12.1 语义属性和语义格的区别
12.2 定中结构中心语和定语的语义属性
12.3 语义属性内部的区分
12.4 相关的问题
第十三章 语义指向分析
13.1 关于语义指向的若干问题
13.2 从词类范畴观察语义指向
13.3 从句子成分的角度观察语义指向
13.4 语义指向分析的意义和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修订后记
现代汉语语法理论与方法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