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实践政治

副标题:无

作   者:(英)巴特·穆尔-吉尔伯特(Bart Moore - Gilbert)著;陈仲丹译

分类号:

ISBN:9787305036644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近来围绕着文化分析后殖民模式的地位和价值有诸多争论。后殖民理论在几个方面受到挑战:在其跨学科的能力方面,其惯常定位的政治方面,以及其对其他类型后殖民分析内在的权力意愿,而这些分析许多都比后殖民理论本身出现的时间更早。随之而来的争辩常常是如此热烈甚至是个性化的。以致于这些被争辩的问题自身反而被模糊了。 在这部至今可说是对这一领域最全面明白的概览性著作中。巴特·穆尔—吉尔伯特系统地探讨了针对后殖民理论提出的反对意见,揭示了争论双方观点的单一和夸大之处。他详尽地提供了在历史上西方传统的研究文化与殖民关系方法的惯常做法,继之又探询了对这些问题另类形式后殖民分析的产生。他还从被称为欧洲中心论的观点到惑乱的散文风格各个方面,极为细心地介绍了后殖民理论三位主要代表人物(加亚特里·斯皮瓦克、爱德华·赛义德和霍米”巴巴)的复杂而费解的著作,并考虑到他们所遇到的批评。最后他虑及后殖民分析或许与各种压迫史相关的方向,考察这样一种混杂的理论是如何在文化非殖民化的连绵斗争中可以与联合和结盟的政治问题共容。

目录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总序
致谢
序言
第一章 后殖民批评还是后殖民理论
质疑后殖民
后殖民批评还是后殖民理论?
宗主国中对“帝国文化”的研究,1945-1980年
宗主国中对后殖民文学的研究,1965-1980年
第二章 爱德华·赛义德:《东方主义》及其他
《东方主义》中的矛盾
解读《东方主义》
《东方主义》之外:文化、帝国主义、人道主义
第三章 加亚特里·斯皮瓦克:解构的曲解
对后殖民理论的解构实践
在后殖民框架中“直率的”女性主义
结论:斯皮瓦克的“崩溃中重现”
第四章 霍米·巴巴:“巴别塔式的展现”
现代性、后殖民与后现代
“无源主体”:主体性、抵抗、政治
“惊人的骗局”:后殖民理论与精神分析政治
第五章 后殖民批评与后殖民理论
后殖民理论与后殖民批评
结论 后殖民的未来:分崩离析
索引
译者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语境实践政治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