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21世纪高职高专教材?方剂学》是21世纪高职高专教材(供中医、中西医结合类专业用)中的一种,主要论述方剂学基本理论、历史沿革及其主治病证、配伍意义、临床应用等。本书的编写突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坚持体现“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教学,注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21世纪高职高专教材?方剂学》可供中医药院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医、中西医结合类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作为临床医师及自学中医者的学习参考书。
目录
上篇
1 总论
1·1 绪言
1·2 方剂学的形成与发展
1·3 方剂与治法
1·4 方剂的组成
1·5 方剂的分类
1·6 方剂的剂型
1·7 方剂的用法
下 篇
2 解表剂
2·1 辛温解表
2·2 辛凉解表
2·3 扶正解表
3 泻下剂
3·1 寒下
3·2 温下
3·3 润下
3·4 逐水
3·5 攻补兼施
.4 和解剂
4·1 和解少阳
4·2 调和肝脾
4·3 调和肠胃
4·4 表里双解
5 清热剂
5·1 清气分热
5·2 清营凉血
5·3 清热解毒
5·4 气血两清
5·5 清脏腑热
5·6 清虚热
5·7 清热祛暑
6 温里剂
6·1 温中祛寒
6·2 回阳救逆
6·3温经散寒
7 补益剂
7·1 补气
7·2 补血
7·3 气血双补
7·4 补阴
7·5 补阳
7·6 阴阳并补
8 安神剂
8·1 重镇安神
8·2 补养安神
9 开窍剂
9·1 凉开
9·2 温开
10 固涩剂
10·1 固表止汗
10·2 敛肺止咳
10·3 涩肠固脱
10·4 涩精止遗
10·5 固崩止带
11 消食剂
11·1 消食导滞
11·2 健脾消食
12 理气剂
12·1 行气
12·2 降气
13 理血剂
13·1 活血祛瘀
13·2 止血
14 治风剂
14·1 疏散外风
14·2 平息内风
15 治燥剂
15·1 轻宣外燥
15·2 滋润内燥
16 祛湿剂
16·1 化湿和胃
16·2 清热祛湿
16·3 利水渗湿
16·4 温化水湿
16·5 祛风胜湿
17 祛痰剂
17·1 燥湿化痰
17·2 清热化痰
17·3 润燥化痰
17·4 温化寒痰
17·5 治风化痰
18 驱虫剂
19 涌吐剂
20 痈疡剂
20·1 消散外痈
20·2 托里透脓
20·3 补虚敛疮
20·4 治脏腑痈
方剂歌诀
1 总论
1·1 绪言
1·2 方剂学的形成与发展
1·3 方剂与治法
1·4 方剂的组成
1·5 方剂的分类
1·6 方剂的剂型
1·7 方剂的用法
下 篇
2 解表剂
2·1 辛温解表
2·2 辛凉解表
2·3 扶正解表
3 泻下剂
3·1 寒下
3·2 温下
3·3 润下
3·4 逐水
3·5 攻补兼施
.4 和解剂
4·1 和解少阳
4·2 调和肝脾
4·3 调和肠胃
4·4 表里双解
5 清热剂
5·1 清气分热
5·2 清营凉血
5·3 清热解毒
5·4 气血两清
5·5 清脏腑热
5·6 清虚热
5·7 清热祛暑
6 温里剂
6·1 温中祛寒
6·2 回阳救逆
6·3温经散寒
7 补益剂
7·1 补气
7·2 补血
7·3 气血双补
7·4 补阴
7·5 补阳
7·6 阴阳并补
8 安神剂
8·1 重镇安神
8·2 补养安神
9 开窍剂
9·1 凉开
9·2 温开
10 固涩剂
10·1 固表止汗
10·2 敛肺止咳
10·3 涩肠固脱
10·4 涩精止遗
10·5 固崩止带
11 消食剂
11·1 消食导滞
11·2 健脾消食
12 理气剂
12·1 行气
12·2 降气
13 理血剂
13·1 活血祛瘀
13·2 止血
14 治风剂
14·1 疏散外风
14·2 平息内风
15 治燥剂
15·1 轻宣外燥
15·2 滋润内燥
16 祛湿剂
16·1 化湿和胃
16·2 清热祛湿
16·3 利水渗湿
16·4 温化水湿
16·5 祛风胜湿
17 祛痰剂
17·1 燥湿化痰
17·2 清热化痰
17·3 润燥化痰
17·4 温化寒痰
17·5 治风化痰
18 驱虫剂
19 涌吐剂
20 痈疡剂
20·1 消散外痈
20·2 托里透脓
20·3 补虚敛疮
20·4 治脏腑痈
方剂歌诀
方剂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