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收录首都图书馆藏稀见方志36种,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其中有19种仅见于首都图书馆藏。对研究相关地区的历史、地理、政治、军事等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目录
前 言
中國地方志約近15000種,其數量之巨,涵蓋之廣,入藏之遍,當居世界前列。方志內容統合古今,無不備載,被歷代所重視。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進步,方志的功能在於资治、存史、教化。因此,近年來各大圖書館陸續出版了自己的地方志書目,在館藏方志書目編制的基礎上,聯合目錄也開始編制,對於一般讀者和研究者瞭解館藏和利用相關的史料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與此同時,隨着各種方志專目的陸續出版,不僅為为广大读者提供了方便,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推進了方志研究的深入。
首都圖書館是歷史悠久的綜合性公共圖書館,其前身是京師圖書館分館、京師通俗圖書館和中山公園圖書閱覽所,三馆旧藏的古籍当是首图创始之初所拥有的最早一批古籍。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北京市政府將孔德學校和法文圖書館的藏書調撥給首都圖書館;八十年代以来,先后接收了市府贈書以及马彦祥、吴晓铃等学者的贈书。這些藏書基本上都是以古籍為主,並且孔德圖書館藏书、马氏藏书和吴氏藏书都是以戏曲、小说、俗文学为重点,因此,它們的併入不仅豐富了首都圖書館的古籍藏量和品种,而且還形成了自己的藏書特色。除此之外,還有一部份藏書是通過长期的自行采购和館際交換等途徑补充而來的。目前,首都圖書館藏綫裝古籍共計43000餘種、43萬餘冊,善本5272種、67034冊。就版本而言,最早的為宋元刻本,但為數較少,明清刻本較多,還有一些稿本和精抄本,其中不少是海內孤本。
方志收藏雖不是本館特色,但數量也不少,共計一千三百餘種,以縣志居多,為894種,其他依次為:州志139種,府志126種,鄉土志60種,通志(即省志)52種,廳志14種,其他一百餘種。現從館藏方志中挑選36種匯為《首都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涵蓋了包括北京在內的19個省份,其中有清刻本6種,清及民國間抄本11種,稿本15種,民國間鉛印本、石印本各2種,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其中有19種僅見於首都圖書館收藏。這些稀見方志又以新疆地區的居多,共15種,包括存世稀少的《莎車府志》,這些志書時間跨度為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到民國間,雖然各書篇幅長短不一,但均為稿、抄本,以鄉土志為主,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和版本價值,對研究新疆地區歷史、地理、政治、軍事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這些志書對新疆地區歷史的記述,除補正史、通志記述失之過簡的不足,還具有較強的地區特色,提供了豐富的經濟史、人口史、邊貿史的寶貴資料,還包容了一些地方性的獨特史料,如《創修鎮西鄉土志》(清光緒34年抄本)“古跡”一欄,對著名的西域金石碑文《鎮海碑》、《天山唐碑》、《天山廟記》均有詳載。其中《天山廟記》,尚未見他書有載,頗為珍貴,是我們今天研究新疆地區歷史地理不可多得的參考資料。此外,雍正《通州新志》增補吳存禮康熙間所修《通州志》中未收的人物志和藝文志,對康熙至雍正初年通州的史料起到了補充的作用,是通州地方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書;康熙《陝西通志》承前代所修,內容上有所增益,為研究陝西一省的政治、經濟、文化、地理等問題提供了重要的文獻史料;康熙《山陰縣志》有近代名家周肇祥的朱筆圈點、批校多處,文末有其朱筆題識;民國《東寧縣志略》雖然簡略,但卻為東寧縣僅有的方志……
丛刊按行政區劃顺序排列,同一省有兩種以上方志的則以版本年代先後排序,為便於讀者閱讀和利用這些方志,編者為每種書撰寫了提要,概述各志之版本、作者生平、條目門類、史料價值、收藏情況等,希望能为广大读者带来便利。
牛小燕
2011年4月
目录
1.[雍正]通州新志九卷 (清)黃成章纂。清雍正二年(1724)刻本
2. [光緒]南宮縣鄉土志不分卷 (清)佚名編。清光緒末年抄本
3. [雍正]朔州志十二卷 (清)汪嗣聖修,(清)王霷纂
4. [同治]和林格爾廳志略不分卷 (清)陳寶晉纂。抄本
5. [宣統]奉天備志?職官表五卷 吳廷燮纂。清宣統稿本
6. [民國]東寧縣志略不分卷 田征明纂修。民國九年(1920)鉛印本
7. [順治]海州志十卷 (清)劉兆龍修,(清)趙昌祚等纂,(清)畢秀增修。清順治十七年(1660)刻,康熙九年(1670)補刻
8. [康熙]臨安縣志十卷 (清)陸文煥纂修。民國抄本
9. [康熙]山陰縣志三十八卷 (清)高登先修,沈麟趾、單國驥等纂。民國抄本
10. [雍正]廬江縣志十二卷 (清)陳慶門修,孔傳詩、包彬纂。清雍正十年(1732)刻本
11. [民國]高安縣鄉土志不分卷 塗峻編。民國稿本
12. [民國]洛陽縣志略不分卷 一名《洛陽縣小志》,蘇從武纂修。民國九年(1920)石印本
13. [同治]恩施縣志十二卷首一卷 (清)多壽修,(清)羅淩漢纂。清同治七年(1868)朱三恪校訂刻本
14. [民國]湘潭縣地理圖說 張先民編。民國湘潭群守益圖書印刷社鉛印本
15. [民國]零陵縣鄉土志 蔣元龍編。民國七年(1918)稿本
16. [宣統]嘉應州鄉土志 (清)張芝田編。清宣統元年(1909)奇珍閣石印本
17. [民國]北流縣鄉土志不分卷 梁士棫編。民國稿本
18. [光緒]滎經縣鄉土志不分卷 (清)朱啟宇編。清末抄本
19. [乾隆]元謀縣志十四卷 (清)檀萃纂。民國周肇祥抄本
20. [康熙]陝西通志三十二卷卷首一卷圖一卷 (清)賈漢復修,王功成等續纂,韓奕續修。清康熙五十年(1711)刻本
21. [康熙]鄠縣志十二卷圖一卷 (清)康如璉修,康弘祥纂。民國抄本
22. [乾隆]塔爾巴哈台事宜四卷 (清)永保纂,民國三十一年(1942)抄本
23. [光緒]新疆吐魯番廳鄉土志不分卷 (清)曾炳熿修,清光緒抄本
24. [光緒]蒲犁廳鄉土志不分卷 (清)江文波編。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紅格稿本
25. [光緒]英吉沙爾廳鄉土志不分卷 (清)黎丙元編輯。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紅格稿本
26. [光緒]創修鎮西鄉土志四卷 (清)閻緒昌修,高耀南纂,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抄本
27. [光緒]昌吉縣鄉土圖志不分卷 (清)佚名編,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抄本
28. [光緒]奇台縣鄉土志不分卷 (清)楊方熾編纂,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抄本
29. [光緒]拜城縣鄉土志不分卷 (清)佚名修。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紅格稿本
30. [光緒]鄯善縣鄉土志不分卷 (清)陳光煒修。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紅格稿本
31. [光緒]焉耆府鄉土志不分卷 (清)張銑修。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紅格稿本
32. [光緒]和闐直隸州鄉土志不分卷 (清)謝維興編。清光緒三十四年 (1908)紅格稿本
33. [光緒]庫車直隸州鄉土志不分卷 (清)佚名編。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 紅格稿本
34. [宣統]莎車府志不分卷 (清)佚名纂,清宣統元年(1909)紅格抄本
提 要
[雍正]通州新志九卷 (清)黃成章纂。清雍正二年(1724)刻本。半葉9行,行20字,白口,四周雙邊,單黑魚尾,半框19.2×15.2cm。鈐“長白敷槎氏堇齋昌齡圖書印”朱文印。黃成章,字子達,號象山,四川綿竹人。舉人,康熙五十五年(1716)任順義知縣,至雍正元年(1723)擢通州知州。順義任上,修《順義縣志》。通州任上,補修吳存禮康熙間所修《通州志》,是為《通州新志》。書分九卷,內容分別為:卷一上諭、清官傳、刺史黃公傳、勸諭文、義學文、鄉飲儀注;卷二題名記、名宦傳、鄉賢傳、孝義、隱逸、寓賢;卷三科目、封贈;卷四節孝、義烈;卷五誥敕、祭文、奏疏、志銘、行吟;卷六碑記;卷七詩序、壽序、墓文、差科辨、各疏;卷八雜言;卷九雜詠、匾對。共三十目。據書前黃氏《重補通州志序》,其所補充的是忠節、奏疏、前賢過通遺韻、科第人物、鄉賢名宦、節婦等。可見,主要是增補吳志中未收的人物志和藝文志,對康熙至雍正初年通州的史料起到了補充的作用,是通州地方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書。目前僅見國家圖書館、首都圖書館有藏。
[光緒]南宮縣鄉土志不分卷 (清)佚名編。清光緒末年抄本。一冊。是本無目錄凡例,無序跋卷次。內容包括:歷史、政績、兵事、考舊、人類、戶口、氏族、宗教、實業、地理、物產、商務等門。其中,政績、考舊、地理、物產、商務等門之下皆有子目,如政績之下設興利、去害、聽訟等;考舊之下設事業、學問等;地理之下設古跡、祠廟、坊表、橋樑等,記載略為詳細,餘者如戶口、民族、宗教、實業等則記載甚為簡略。光緒年間,已有戴世文、喬國楨等人撰修《南宮縣志》十八卷,十一門七十六目,內容頗豐,體例完備。《鄉土志》之記載,即多取材於《縣志》,取其重要門目,撰述以成文,記事亦止於光緒二十九年(1903),與《縣志》同。較之《縣志》,該志在內容、體例上皆稍顯簡略,然從中仍可見南宮一縣人文、地理之概況,而其中記載較為詳細地理、商務等內容亦為某些專題的研究提供可資借鑒的史料。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載,該抄本藏於首都圖書館及天津圖書館。
[雍正]朔州志十二卷 (清)汪嗣聖修,(清)王霷纂。民國二十五年(1936)補版重印本。十冊。半葉9行,行20字,小字雙行字同,白口,四周雙邊,單黑魚尾,半框18.8×13.3 cm。汪嗣聖,湖北江陵人,康熙五十七年(1718)進士,雍正三年(1725)任朔州知州。王霷,號介庵,翼城人,康熙五十七年(1718)進士。是本據清雍正十三年(1735)刻版重修,記事止于雍正十二年。書前依次有民國二十五年(1936)重印序、清雍正十三年(1735)汪嗣聖序、清雍正十二年(1734)王霷《重纂朔州志序》、凡例諸內容。是本體例有綱有目,凡十二綱:一圖考;二星野;三方輿圖;四建置;五職官;六名宦;七賦役;八武備;九選舉;十人物;十一外志;十二藝文,轄八十六目,體例仿《順平府志》,而門目設置較舊志更為合理。是志冠圖較多,凡二十七圖,分別冠於星野志、方輿志與建置志。祠祀目記崇福寺位置、面積、寺內設置極詳。是志於民國二十五年補版重印時,增附抄印北京國立圖書館藏(明)宋子質修,王繼文等纂《馬邑舊志殘本》、(清)侯樹屏纂修《朔州舊志殘本》凡兩冊。《馬邑舊志殘本》記事止于萬曆三十六年,凡輿圖、建置、學校、祀典、官師、選舉、人物、雜附、藝文九門五十五目,前有城郭圖、地理圖。《朔州舊志殘本》凡六卷,前有山川、村堡、城署三圖,山川圖繪有梁郡、武州、馬邑、鄯城四座古城遺址,可为考古提供一定的史料。朔州與馬邑在清雍正時屬朔平府,朔平府同時兼領左玉、右玉等縣地,惟馬邑與朔州有志留存,故此次重印,將此二舊志一併收入《朔州志》,使得关于朔州一地的方志史料更为全面,對於全面瞭解朔州的歷史有较为重要的文獻價值。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是本首都圖書館、國家圖書館、北師大圖書館、人民大學圖書館有藏。
[同治]和林格爾廳志略不分卷 (清)陳寶晉纂。抄本。一冊。陳寶晉,字守吾,陳寶琛之弟。是志成書于清穆宗同治十年 (1871),陳寶晉時任和林格爾廳巡檢。編是本時,因史料難以稽考,编者遂“將素所聞見情形”,“繪具圖說二十八條”,“以備創造邊志采擇輯錄”。所言“二十八條”即山川方輿疆域古跡總圖、公署街道總圖、山川、古跡、疆域、邊堡、道路、橋樑、公署、監獄、祠祀、倉庫、兵制、馬政、教廠(附火藥庫軍械庫)、營汛、俸餉、田賦、稅課(附當息當課)、戶口、驛遞(附驛遞)、蒙古台站(附草場)、舊制文職、新制文職、已裁文職、現設武職、陵墓、物產凡二十八目。内蒙地区因系少数名族居住,历来史志文献都比较少,所以是志虽然類目設置較為繁瑣,所記內容也显簡略平實,仍然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是本首都圖書館、民族大學圖書館、內蒙古圖書館有藏。
[宣統]奉天備志?職官表五卷 吳廷燮纂。清宣統稿本。鈐“北平孔德學校之章”朱文印。吳廷燮,江蘇江寧(今南京)人,字向之。清光緒二十年(1894)舉人,歷任通判、同知等職。入民國後,曾任清史館總纂修、國務院統計局長等職。一生撰著豐富,有《晉方鎮年表》、《唐方鎮年表》、《北宋經撫年表》、《南宋制撫年表》、《明督撫年表》、《東三省沿革表》,並編寫段祺瑞、吳佩孚年譜等,堪稱表譜專家。《奉天備志》,原卷數不詳,未印行。目前僅見中科院圖書館存第二、三、五卷,遼寧圖書館藏《郡邑志》五卷,及首都圖書館藏《職官表》五卷。大約是上限接乾隆《盛京通志》,下迄宣統末年清朝結束。此表前有敘錄一篇,無署名。書分五卷,每卷又分上下卷。卷一至卷四分別記嘉慶朝、道光朝、咸豐朝、同治朝的職官情況,卷五記光緒元年(1875)至宣統元年(1909)的職官情況。職官列盛京將軍、戶部侍郎、禮部侍郎、兵部侍郎、刑部侍郎、工部侍郎、奉天府府尹、奉天府府丞八欄。至光緒末、宣統初,屢經變革。如光緒三十一年(1905),裁撤戶部侍郎、奉天府府丞等官職。將奉天府府丞改為東三省學政,三十二年(1906)又改為提學使。三十三年(1907),裁撤盛京將軍,改設東三省總督,並設奉天巡撫、奉天左參贊、奉天右參贊、奉天提法使、交涉使、旗務使、民政使、度支使、勸業道、巡警道等。宣統元年(1909)又裁撤奉天左右參贊、旗務使、巡警道等。此表簡明扼要,對考察清嘉慶至宣統時期奉天一地的職官設置及演變情況,有一定的意義,並為民國時修《奉天通志》做了資料上的準備。
[民國]東寧縣志略不分卷 田征明纂修。民國九年(1920)鉛印本。半葉10行,行19字,白口,四周雙邊,單黑魚尾,半框14.7×11.9cm。前有田征明自序。田征明,字景文,山東省日照縣人。生卒年不詳,北洋法政講習所畢業。民國元年(1912) 至東寧,被聘為三岔口模範小學校長。處理學校和社會事務之外,親自授課,被認為是東寧縣文化傳播的先驅。東寧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一名三岔口,清光緒二十八年始設治,是為綏芬廳,三十四年改為東寧廳,民國二年始稱東寧縣,向無史志。民國初年東寧縣勸學所長袁子仁等曾提議修志,以無款擱置。田征明遂將與同事採訪及見聞筆錄編為東寧縣志略,以為來者修志之備。是本分八章四十七節。八章為一疆域,二物產,三風俗,四商業,五生計狀況,六人物,七古跡,八交通。全書僅二十二葉,記載簡略,以物產和古跡較為詳備。是本為東寧最早史志。在1988年東寧縣政府修成東寧縣志之前,此書為東寧縣僅有的方志,雖簡略卻顯彌足珍貴。目前僅見首都圖書館有藏。另有吉林大學圖書館藏抄本。
[順治]海州志十卷 (清)劉兆龍修,(清)趙昌祚等纂,(清)畢秀增修。清順治十七年(1660)刻,康熙九年(1670)補刻。二冊。半葉10行,行20字,小字雙行字同,白口,四周單邊,單黑魚尾,半框20.6×13.6 cm。劉兆龍,字六禦,江西安福人。清順治四年(1647)貢生。順治十六年(1659)任海州知縣。趙昌祚,貢生,邑人。參與編修工作的還有肖汝藿、金世瑋。肖汝藿,號葵庵,莢山人,順治17年(1660)任海州學正。金世瑋,號子韋,太倉人,順治十四年(1657)任海州府學訓導。海州舊治即今連雲港東海縣,明時領贛榆縣。海州有志最早為明嘉靖時海州知州事張峰纂修,後經贛榆人裴天祐增訂,隆慶六年知州鄭複亨始為刊行。後清順治十五年知州龐宗聖曾着手增修《海州志》,惜未實現。此本為現存清朝海州最早的志書。卷首列序,述《海州志》歷次修纂經過。是志門目設置較多地沿襲明隆慶舊志,分輿圖、山川、戶賦、治典、教典、名宦、人物、雜誌、恩典、詞翰十門,個別子目有所刪改變動,赋役子目删盐课,人物子目删外传等。與《隆慶海州志》相同子目內容的載述也有所增訂,如《歷代沿革》開頭即言“海州本禹貢徐州之域”,將海州的歷史上溯到三千年前。是志增纂了八十餘年史事,保存了明隆慶至清初的珍貴史料。在文獻收錄方面,劉氏吸取精華,摒棄雜蕪。康熙9年補刻時,卷4《治典?知州》增畢秀傳記,卷10《詞翰》增畢秀的《諸山贍廟碑記》、《文昌樓記》。畢秀,山東濟南新城人,康熙六年(1677)知海州。鈐“藤香水榭收臧”朱文印、“江蘇省館所藏圖籍記”朱文印。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是本國家圖書館(惜不全,僅存七卷)和首都圖書館有藏。
[康熙]臨安縣志十卷 (清)陸文煥纂修。民國抄本。四冊。陸文煥,字廷元,江蘇常熟縣人,康熙十三年(1674)任臨安知縣。是本繼明修《臨安縣志》而成,前有康熙十四年(1675)王崇簡、駱鐘麟序各一篇,知縣陸文煥序二篇,前代舊志序六篇。正文之前,附縣圖十一幅,一曰“輿圖”,詳繪縣境、縣治等地;二曰“八景圖”,繪縣內景致之佳處。是志正文十卷,內容包括:一為輿地志,記沿革、疆界等;二為建置志,記公署、壇祠等;三為官師志,記官制、官跡等;四為人物志,記藩封、名賢等;五為選舉志,記征辟、進士等;六為田賦志,記丁田、賦役等;七為保卹志,記鄉約、鄉飲等;八為風土志,記風俗、祥異等;九為雜紀志,記仙釋、方技等;十為藝文志,記制勅、奏疏等,凡十門,四十六目。該書是現存最早的臨安縣志,明嘉靖間,知縣廖諭,修縣志八卷;萬曆間,知縣黃鼎象又修縣志四卷,今均已散佚。該志撰修即多循廖、黃二志,又旁搜博采,剔訛補闕,於山川、人物之撰修,多所增益,就前志所記之訛謬,則予以校改,內容上更趨完善,是研究臨安縣人物史事、史地情況的重要參考資料。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載,該志現存康熙十四年(1675)刻本、抄本及傳抄清雍正元年(1723)增刻本。抄本藏於首都圖書館和中共中央黨校圖書館。其中,首都圖書館所藏為民國抄本。
[康熙]山陰縣志三十八卷 (清)高登先修,沈麟趾、單國驥等纂。民國抄本。八冊。有近代書畫家周肇祥的朱筆圈點、批校多處,文末附朱筆題識。鈐“鹿岩精舍”朱文印、“清俸寫來手自校”朱文印、“養庵”朱文印。高登先,字於岸,鐘祥(今湖北鐘祥縣)人,順治十六年(1659)進士,康熙六年(1667)任山陰知縣。沈麟趾,字天石,山陰(今浙江紹興縣)人,康熙十三年(1674)府學貢生,官金華縣學訓導。該志繼明嘉靖《山陰縣志》而修,始修於康熙十年(1671),康熙二十二年(1683)續修。前有張三異、孫魯、張雲孫、高登先、薑布轍、張陛等撰《縣志》序文六篇,茹鉉《記略》一篇。書後附該縣教諭高基重跋一篇。是志正文分十七門,轄一百二十六目:一為疆域志,記沿革、分野等;二為城池志,記縣城、所城等;三為署廨志,記縣署、行署等;四為山川志,記山行地勢、江河湖海等;五為古跡志,記亭、台、樓、閣等;六為物產志,記穀、蔬、果、木等;七為風俗志,記歲時、俗變;八為災祥志,記災祥異兆;九為田賦志,記戶口、徵稅等;十為水利志,記閘、堰、壩、塘等;十一學校志,記典籍、書院等;十二祠祀志,記壇、祠、寺、院等,十三武備志,記軍制、戰守等;十四職官志,記令、丞、簿、尉等;十五選舉志,記薦舉、進士等;十六人物志,記名宦、寓賢等;十七為序志,存縣志舊序、修志申約、紀略數篇;凡三十八卷。是本門目細緻,記載詳備,體例亦較為嚴謹,記述之外,又有圖二十八幅,繪山川、城池、壇祠、寺院等地,分附於所述內容之後,文圖結合,使記述更為清晰具體。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載,該志現存清康熙十年(1671)刻本,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範其鑄、高基增刻本,清雍正二年(1724)丁弘、魯曾煜再增刻本及民國抄本。其中,民國抄本藏於首都圖書館。
[雍正]廬江縣志十二卷 (清)陳慶門修,孔傳詩、包彬纂。清雍正十年(1732)刻本。六冊。半葉9行,行20字,白口,單黑魚尾,四周雙邊,半框20×14.2 cm。陳慶門(生卒年不詳),字容駟,號渭川。陝西周至人,雍正元年(1723)進士,雍正七年(1929)任廬江知縣,著《仕學一貫錄》。明朝曾于嘉靖、隆慶、崇禎時三修《廬江縣志》,惜書已佚。清順治時廬江縣令孫弘喆曾纂修《廬江縣志》,後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知縣吳賓彥再修。是本乃清朝第三次修。始于雍正十年(1732)秋八月,迄於十年冬十月,历三月而付梓。記事上探春秋,下至清雍正十年。是志在前志基礎上“去取出入”。“續載人物、博訪輿情、旁搜家傳”,以“傳信於將來”。正文分十二門,為星野、疆土、營建、學校、賦役、職官、選舉、人物、政治、風俗、雜誌及藝文。卷首收原序六篇、誓文一道、凡例十二條、圖四幅。是志纂修耗時雖短,但在門目設置上有所創新,設有政治志,下設農政、荒政、軍政、郵政、馬政、惠政等。農政置於各政之首,實乃重農,並記雍正時期重農舉措,如雍正二年命州縣歲舉老農一人,給以八品頂帶榮身;又記規定每歲四月初一至七月終止,為農忙,不理詞訟等。詳檄中所收之《革腰差檄》、《議覆循例輪課等事詳文》、《旱災請賑詳文》、《請墾旱地詳文》等文揭示了廬江的弊政及自然災害帶給民眾的苦難,為研究地方史提供了不少有價值的資料。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載,是本首都圖書館、湖北省圖書館有藏和安徽省圖書館所藏本(惜不全,僅存卷9-11)。
[民國]高安縣鄉土志不分卷 塗峻編。民國稿本。全志正文僅七葉,約三千餘字,書于武昌高等師範學校稿紙之上,或為該校史地教材。書前附高安山水疆界略圖。塗峻,生平不詳。高安,在江西省之西,東界豐城、新建,南界清江,西界上高、宜豐,北界奉新,轄十五鄉。志分五章,分別為始論篇、天然篇、人為篇、旅行篇、結論篇,章下以課為目,如區域、山川、交通等,共二十三課。記載均為民國時期的內容,例如設有工業、商業、教育、公共建築物等課。最末三課簡要闡述了教育的重要性,高安縣與江西省、與整個中國軍事地理上的關係。高安縣在民國時期未有縣志,借此鄉土志可窺民國時期高安縣歷史、地理、風土人情之一二。目前僅見首都圖書館有藏。
[民國]洛陽縣志略不分卷 一名《洛陽縣小志》,蘇從武纂修。民國九年(1920)石印本。半葉12行,行24字,白口,四周雙邊,無界行,半框18.1×12.1cm。前有蘇從武自序。蘇從武,字景文,直隸沙河人(今屬河北省)。生卒年不詳,河南省立第四師範學校史地教師。此書為蘇從武任教期間與學生分項調查之篇章,供其學生地理調查參考之用。洛陽位於河南省西部,因地處古洛水之陽而得名。自古代起相當長的一段時期,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樞紐。是志民國八年始修,民國九年(1920)成書。分十八章,記載均為民國時期的內容。分別為一名稱,二位置,三疆域,四地勢,五形勝,六氣候,七物產,八人民,九教育狀況,十社會狀況,十一產業,十二政治區域,十三統治機關,十四警備,十五財政,十六宗教,十七交通,十八名勝古跡。另有附錄洛陽縣沿革、洛陽城池考、洛陽十景。全書僅二十一葉,記載相當簡略,以社會狀況和名勝古跡較為詳備。書前附地圖一幅,已採用數字式的比例尺形式。是本為民國時期刊行的洛陽縣唯一史志,雖簡略却仍然可資參考。目前僅見首都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有藏。
[同治]恩施縣志十二卷首一卷 (清)多壽修,(清)羅淩漢纂。清同治七年(1868)朱三恪校訂刻本。六冊。半葉9行,行21字,小字雙行字同,白口,單黑魚尾,四周單邊,半框19.1×12.7cm。多壽(生卒年不詳),咸豐間任恩施縣知事。羅淩漢,湖南灃州人,監生,同治四年(1865)任恩施知縣。縣志創修于嘉慶十三年(1798)邑令張家 ,曆四十餘年未修。是志為多壽任恩施知事時草繕,未及付梓,多壽即調遷他處。繼任者羅淩漢在多壽稿的基礎上增刪編輯,詳加校正,編為六冊。是本首一卷有序七篇、重修恩施縣志姓氏、凡例、目錄、恩施縣境等圖和上諭諸內容。據目錄載正文凡九章:一地理志、二建置志、三典禮志、四職官志、五學校志、六食貨志、七風俗志、八選舉制、九人物志。實則人物志後尚有藝文志兩卷,兵事志一卷,凡十二門六十一目。是志對恩施境內疆域之遠近、山川之源流、以及官師、學校、風俗、建置、文藝諸大端,靡不一一涉獵,細心參考,究其源委,且不拘泥於一己之見。是志采擇較當,提綱分目,較全面收錄恩邑之文獻史料。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是本首都圖書館、吉林大學圖書館、武漢大學圖書館有藏。
[民國]湘潭縣地理圖說 張先民編。民國湘潭群守益圖書印刷社鉛印本。一冊。半葉12行,行34字,白口,單黑魚尾,四周雙邊,半框20.1×11.8cm。張先民(生卒年不詳),湘潭人,對本地鄉土歷史地理頗有研究。是本編于民國初年,無序。正文分位置、疆界、地勢、山脈、河流、區域、政治、教育、交通、沿革十節。名為圖說,實為湘潭鄉土地理志,保存了光緒、宣統、民國初湘潭鄉土歷史的重要史料。“山脈”記湘潭山脈三支,“河流”記湘潭河流三道,“區域”史料稍詳,記述自明至清縣地劃分,街市佈局、人口田地分佈及地勢特點等。“教育”一節記述光緒末年至民國初湘潭縣學校的興衰演變歷史,收錄了廢科舉,興辦新式學堂,增設女校等史料。“交通”一節記鐵路、軍路、郵政與電報等湘潭交通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事件。是本乃研究湘潭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發展的重要資料,是編纂湘潭、株洲等地地方誌的重要的參考文獻。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是本首都圖書館、湖南省圖書館有藏。
[民國]零陵縣鄉土志 蔣元龍編。民國七年(1918)稿本。一冊。是本用紙為為武昌高等師範學校紅格稿紙。蔣元龍,邑人,生卒年不詳,據封面題“史地部二年級蔣元龍編”及序言,作者曾執教于武昌高等師範學校歷史地理部。是本編纂乃因感於前代所作之地理志或繁而不簡,或簡而不當,或城市山川位置錯雜,蓋因編纂者未親歷其地,誤據他書,駁而不純,對國民教育有不良影響,遂於民國七年(1918)編成此書。凡六章三十二課,為始論篇、天然篇、人為篇、旅行篇、結論篇、地圖篇,詳記零陵之沿革變化、地理位置、形勢險要、山脈水道、池沼氣候、物產及風景名勝、街肆商業、教育風俗、古跡及公共建築、交通與瀟湘紀遊等,結論篇論述本邑與本省及與世界之關係等。地圖篇詳繪本鄉土地圖與縣城略圖。其中天然篇、人為篇史料較為豐富,記載較詳。因著者乃零陵邑人,在對本邑歷史風物諸史料的瞭解及對地圖方位把握的精准度上有其不可比擬的優勢,故此志的編纂,客觀上彌補了一些舊志所存的缺憾,對於此邑歷史地理的研究有一定價值。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是本首都圖書館、湖南省圖書館有藏。
[宣統]嘉應州鄉土志 (清)張芝田編。清宣統元年(1909)奇珍閣石印本。一冊。半葉12行,行25字,小字雙行字同,四周單邊,半框14.7×9.4cm。張芝田(生卒年不詳),清朝末年貢生。嘉應州,南齊時名程鄉,隋唐時屬潮州,北宋時更名為梅州,清雍正時升為嘉應直隸州。是本無序,结构比较特殊,分前后两部分,每一部分皆下设歷史、政績、兵事、耆舊、人類、戶口、氏族、宗教、實業、地理、山、水、道里、物產、商務等十五门。内容上看重复之处。使用语言格式不同,前者为散文,后者四字一句,为骈体句。編輯體例上看,前者為總述在前,後援引前代史志中相關記錄予以說明,並對有誤之處加以考證,后者于文中用小字作注。兵事门记有太平軍活動的記載,所记史實部分為編者親歷,有助于太平天国史的研究。宗教门记录基督教在该地的传播概况。其餘例目敍述較簡略。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是本首都圖書館、天津圖書館有藏。
[民國]北流縣鄉土志不分卷 梁士棫編。民國稿本。全志正文僅十葉,約四千餘字,書于武昌高等師範學校稿紙之上,當為該校史地教材。梁士棫,生平不詳。北流,在廣西省之東南,南朝齊永明六年 (488) ,置北流郡,南梁改稱北流縣。因圭江流向由南而北,故名。志分五章,分別為始論篇、天然篇、人為篇、旅行篇、結論篇,章下以課為目,如沿革及名稱、山脈、物產等,共二十五課。記載均為民國時期的內容。最末兩課簡要闡述了編者關於北流縣之感觸,北流縣與廣西省、與整個中國的關係。北流縣有清光緒年間修纂的縣志,在民國時期並無縣志,此鄉土志對考察民國時期北流縣的工業、商業、教育等方面的情況提供了資料。目前僅見首都圖書館有藏。
[光緒]滎經縣鄉土志不分卷 (清)朱啟宇編。清末抄本。朱啟宇,滎經人,清末貢生,餘事不詳。滎經,因境內有滎水、經水而得名,古稱嚴道,唐武德三年置縣,今屬四川省雅安市。該志記事自夏商時期至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分歷史、人類、戶口、氏族、宗教、實業、地理、古跡、祠廟、坊表等部分。以歷史最為詳備,地理、古跡次之。歷史分政績錄、兵事錄、耆舊錄,其中兵事錄記載了咸豐年間藍大順、李永和等人起義攻入滎經,太平天國石達開撤退途經滎經等史料,為研究當時的農民戰爭提供了較為珍貴的資料。按《中國地方志總目提要》,尚有“物產”部分,記載滎經之土特產品、加工製造。本館所藏一冊,無該部分。不知是抄者未抄,或流傳中佚失。目前僅見首都圖書館有藏。
[乾隆]元謀縣志十四卷 (清)檀萃纂。民國周肇祥抄本,二冊。半葉10行,行21~24字,白口,四周單邊,兰色行綫邊框。檀萃(1725─1806),字豈田,號默齋,安徽望江(安慶)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進士。乾隆四十三年(1778),以補雲南祿勸知縣到雲南,曾兩任祿勸縣知縣,所在均有政聲。乾隆四十九年(1784),奉命運解滇銅赴京,中途失事,沉铜六万余斤,又因管理銅廠虧缺銅一萬餘斤,為巡撫譚尚忠请旨革审,流放雲南,後受聘于昆明育材書院及黑盐井萬春書院。在滇凡二十年,对风土民情、山川物产观察记录颇为留心,著有《黔囊》、《蒙嶽記》、《農部瑣錄》、《滇海虞衡志》十三卷、《楚庭稗珠錄》六卷、《穆天子傳?注疏》六卷等。乾隆四十五年(1780)檀萃任元謀知縣,着手纂修縣志,於乾隆四十六年完稿付梓。“华竹”原为元谋地方少数名族部族之称谓,故是本又別稱《華竹新編》。是本之前有莫舜鼐于康熙年間修《元謀縣志》,康熙五十年王宏任官元謀知縣時取莫本續修。是本不襲陳跡,正文設建置、疆里、名勝、城署、丁賦、禮儀、學校、秩官、人物等九門五十一目,凡十四卷。是本体例谨严,编次井然,文辞简约而不乏条畅,保存了大量珍贵的资料。建置門記夏至清乾隆間的歷史演變;疆里名勝門詳記土特產品、津渡、郵程、驛遞、鋪堡設置及勝景寺院等名勝古跡;水目載有全縣的海一、江二、河七、譚五、塘二、井泉七等水力資源及設施。卷十四人物門土司目下附“吾氏本末”,“勒品土舍”,是一部較為完整的彝族土官世襲譜,为研究云南彝族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鈐“石檜書巢”朱文印、“退翁遺意”朱文印。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是书首都圖書館有藏,故宮和臺灣圖書館藏有乾隆四十六年刻本。
[康熙]陝西通志三十二卷卷首一卷圖一卷 (清)賈漢復修,王功成等續纂,韓奕續修。清康熙五十年(1711)刻本。半葉9行,行20字,小字雙行字同,白口,四周單邊,單黑魚尾,半框21.9×15.1cm。鈐“秋水主人”朱文印、“志麐堂”朱文印。三十一冊。賈漢復(1605—1677),字膠侯,號靜庵,山西曲沃人,歷任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太子少保、都察院理事,曾任豫、陝兩省巡撫,主持修纂兩省通志,注重文事和教育。王功成,字允大,山東博平(今山東茌平縣)人,順治六年(1649)進士,康熙元年以按察司副使任提督陝西學政。是志于順治十七年(1660)始修,至康熙三年(1664)而成,康熙六年(1667)付梓刊行。續修者韓奕,鑲藍旗人,祖籍郫上(今陝西富縣),康熙四十七年(1708)調任西安知府。是志書版藏於郡學,後因“守者不戒於火,板多為燼,餘者十之二三”。韓遂“捐俸重鐫,並手為較正,閱數月而書成。”據韓氏自序,續刻之志“一丞賈公舊本,無所改易”,只是將前志成書以來“名卿良牧、英賢俊秀之特起者”續列在各卷之後。是志分為二十八門,分別是:星野、疆域、山川、建置沿革、城池、公署、學校、祠祀、貢賦、屯田、水利、茶法、鹽法、兵防、馬政、帝王、職官、名宦、選舉、人物、孝義、烈女、隱逸、流寓、仙釋、風俗、祥異、藝文,凡三十二卷。卷首收御書及序跋四十餘篇。正文之前附圖,包括:星象圖十二幅,地圖十九幅,城郭圖二十九幅,詳繪陝西一省天文星象、山川河流、府縣都城的歷史沿革與概貌,繪刻精美,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是志承前代所修,增益校改而成,內容豐富,考證精詳,即如凡例所述:“舊志所載,實多其事,今重新訂正,稍有承訛,業已概行竄削,至於事蹟有當表章,不得不仍錄故籍以傳信。”各門所述,皆重歷史沿革演變,昔存而今廢者必書,利弊因革則必詳。所述內容則力求豐富完備,對於天文地理、建置沿革、戶口田賦、人物詩文等皆有詳細記載,為研究陝西一省的政治、經濟、文化、地理等問題提供了重要的文獻史料,是一部較為完整且詳備的陝西通志,康熙十一年(1672),清廷以是志與《河南通志》作為全國修志的範本。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載,該志原有康熙六年(1667)刻本,韓奕續修後又有康熙五十年(1711)刻本,後者僅見首都圖書館藏。
[康熙]鄠縣志十二卷圖一卷
(清)康如璉修,康弘祥纂。民國抄本。四冊。康如璉,字岫庵,山西安邑(今解縣)人,庚戌科進士,康熙十八年(1679)任鄠縣知縣。是志繼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所修《鄠縣志》而作,前有康熙二十一年(1682)壬戌,康如璉、陳潷各一序;又存明修舊序六篇。正文前有凡例、目錄,並附疆域、城池諸圖及十二景圖。是本正文分為十一門,轄五十六目:一為建置志,設沿革、公署等目;二為地理考,設地理說、山、水等目;三為古跡考,設帝王遺跡、聖賢遺跡等目;四為田賦志,設賦役、屯衛等目;五為官師表,設知縣、主簿等目;六為選舉志,設狀元、進士等目;七為人物志,設鄉賢、名賢等目;八為災異志;九為異教考,設仙、釋等目;十為雞肋集,設傳疑、記異等目;十一文苑考,設詩賦、記、考等目;凡十二卷。是本依舊志增補訂正而成,文字簡練,撰修嚴謹,所補史事“必遍詢父老,細訪紳衿”,循“寧少無多,甯嚴無濫”之例,“不敢妄添一人,亦不濫增一事”,以昭征信。鄠縣,古為名勝之地,故該志于正文之前又繪十二景圖,冠以“中樓遠眺”、“西郊花柳”等為題,並附名人佳句,鄠縣山水,開卷瞭然,是為此書又一特色。雍正十年(1732)《鄠縣重續志》刊刻時,與是志合印出版。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載,該志現存清康熙二十一年(1862)刻本及抄本。其中,首都圖書館所藏為民國抄本。
[光緒]新疆吐魯番廳鄉土志不分卷 (清)曾炳熿修,清光緒抄本。一冊。卷首有“新疆吐魯番廳輿地圖”1幅,鈐“吐魯番同知兼管理事回民事務之關防”朱文印(維漢合文)。曾炳璜,湖南湘鄉人,舉人出身,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署新疆省吐魯番直隸廳同知。是志編纂完全按照清政府下達的“鄉土志例目”列十三目:歷史、政績、兵事、耆舊、人類、戶口、氏族、宗教、實業、地理、山水、道路、物產、商務,約四千餘字,記事至清光緒三十三年。敍述該地歷史沿革、民族戶口、山川道路、物產商務等,尤以吐魯番歷史沿革記載甚詳,佔據了三分之一多的篇幅,對城關四鄉戶口記載也頗為翔實,對瞭解和研究吐魯番地區的歷史和人口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此本僅見首都圖書館收藏。
[光緒]蒲犁廳鄉土志不分卷 (清)江文波編。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紅格稿本。一冊。江文波,湖南湘陰人,曆官照磨(官職名,掌照刷卷宗)、通判。蒲犁,即今新疆塔什庫爾幹塔克自治縣。是志列歷史、政績錄、兵事錄、耆舊錄、人類、戶口、氏族、宗教、實業、地理、山、水、道路、物產、商務等十五目,但政績錄、耆舊錄均注“無考”,實為十三目,以地理和商務二目記載較詳,其他列目較為簡略,“氏族”一項僅十七字,全書不足兩千字,但對研究今塔什庫爾幹地區歷史仍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此本僅見首都圖書館收藏。
[光緒]英吉沙爾廳鄉土志不分卷 (清)黎丙元編輯。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紅格稿本。一冊。鈐“英吉沙爾直隸廳撫彝同知之關防”朱文印(維漢合文)。黎丙元,光緒末署新疆省英吉沙爾直隸廳同知。是志列歷史、兵事錄、耆舊錄、人類、戶口、實業、地理、山、水、道路、物產等十一目,全書約兩千餘字,所述歷史、兵事、耆舊等內容均在文後注明資料來源,雖多錄耆舊,亦補充有新的資料,所載托公祠碑為他書所未見。對同治後之安集延入侵、張格爾叛亂、劉錦堂收復新疆等史實記載較詳,所載民族、戶口亦為珍貴的歷史資料。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此本僅見首都圖書館收藏。
[光緒]創修鎮西鄉土志四卷 (清)閻緒昌修,高耀南纂,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抄本。一冊。有晚清大翻譯家李晉年題識,鈐“甘肅鎮西撫民直隸廳同知之關防”朱文印(滿漢合文)。閻緒昌,生平不詳,高耀南,新疆迪化(今烏魯木齊)人,光緒末,緒昌署新疆省鎮西廳通知,耀南署鎮西廳儒學訓導。是志分四卷二十四目:疆域、山川、戶口、田賦、學校、忠孝、節烈、屯田、馬政、水道、城池、官制、營制、古跡、仕宦、人物、廟宇、風俗、農、工、商、礦、驛站、土產,約一萬五千餘字。是志以疆域山川為起點,較《例目》以歷史沿革為起點顯有新意,有關幣制之敍述為研究新疆經濟史之重要史料。“屯田” 、“馬政”列有專章,著重加以記述。在《鎮西廳鄉土志》中的“古跡”一欄,記載有三塊著名的西域金石碑:即漢永和二年(137)敦煌太守裴岑記功碑(鎮海碑) 、唐貞觀十四年(640)立于松樹塘的左屯衛將軍姜行本記功碑(天山唐碑) 、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靖逆將軍富甯安記功碑( 山神廟記) ,其中《天山廟記》尚未見他書有載,頗為珍貴。還記載了雍正年間甯遠大將軍征討準噶爾部叛亂駐軍時的點將台——嶽公台。是志棄置現成的《鄉土志例目》於不用,根據所需,重擬新目,雖然新目不見得完全合理,但構思新穎,富有主見,材料搜羅豐富,統計數字詳備,綜覽全部新疆鄉土志, 當以《鎮西鄉土志》特點較為突出,應列前茅。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此本僅見首都圖書館收藏。
[光緒]昌吉縣鄉土圖志不分卷 (清)佚名編,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抄本。一冊。卷首有昌吉縣地圖一幅。封面和封底均鈐“昌吉縣印”朱文印(滿漢合璧),全文約八千餘字。《昌吉縣鄉土圖志》成書於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十月,據戴良佐先生考證,該志當由時任昌吉縣知縣的譚師竹與當地文人編纂而成。該志編纂完全按照清政府下達的“鄉土志例目”分為15類:歷史、政績錄、兵事錄、耆舊錄、人類、戶口、氏族、宗教、實業、地理(包括古跡、祠廟、坊表、橋樑、市鎮、學堂)、山水、道路、物產、商務。其中“歷史”類簡述了自秦漢以來直到清代兩千多年的歷史沿革,可以說這是昌吉縣自清乾隆三十八年( 1773)建縣以來首次對昌吉一地改朝換代以及平定準噶爾部後建甯邊城和維修最完整的記述。在“氏族”所記本城縉紳徐學功,系出贏姓,伯益子,若木生,謂封于徐,曆夏、商、周為諸候,後以國為氏,將新疆著名民團首領徐學功的先祖回溯至秦代以及徐姓的來歷,此為《清史稿》、《湘軍記》與其他一切書文所缺載。“地理”首記昌吉縣與省城迪化的距離。所記“古跡、寺廟、坊表、橋樑”記載唐朝墩即爾時守捉張堡城遺址, 位於今甯邊城裏許。“爾時”即唐代,這對後人考證現稱“破城子”的唐城提供了依據。《昌吉縣鄉土圖志》其記載比較詳盡具體,可稱為昌吉縣建縣以來第一部“簡志”。儘管全志也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如歷史沿革部分年代有誤;宗教等例目過於簡等等。但瑕不掩瑜,《昌吉縣鄉土圖志》仍不失為新疆省鄉土志中的上乘之作。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此本僅見首都圖書館收藏。
[光緒]奇台縣鄉土志不分卷 (清)楊方熾編纂,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抄本。一冊。楊方熾,湖南湘陰人,監生,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署新疆省奇台縣知縣,清宣統二年(1910)因措置乖方,幾釀重案革職。是志共列十五目:歷史、政績錄、兵事錄、耆舊錄、人類、戶口、氏族、宗教、實業、地理、山、水、道路、物產、商務,全書約三千字,以歷史、兵事錄和地理類內容最為詳細。記事至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有關歷史、兵事均由《欽定新疆識略》及《漢西域圖考》節刪成文,“其餘或憑零篇散佚互較參稽,或訪野老遺民旁咨遠問,其有未確則守缺存信之義,不敢憑虛臆撰。”可見作者態度之嚴謹,從而保證了該志行文嚴謹,內容翔實。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此本僅見首都圖書館收藏。
[光緒]拜城縣鄉土志不分卷 (清)佚名修。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紅格稿本。一冊。是志列歷史、政績錄、兵事錄、耆舊錄、人類、戶口、宗教、實業、地理、山水、道路、物產、商務等十三目,全書約兩千餘字。其中以地理類內容最為詳盡,細述了東、西、南、北四鄉大小二十一個村莊到縣城的道裏遠近等內容,其中所載東漢永壽龜茲左將軍劉平國碑(烏壘碑)之位置,也較他書確切。是志為拜城建縣以來的第二部縣志,對研究該地區歷史、地理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此本僅見首都圖書館收藏,湖北圖書館藏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抄本。
[光緒]鄯善縣鄉土志不分卷 (清)陳光煒修。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紅格稿本。一冊。鈐“鄯善縣印”朱文印。陳光煒,湖南新化人,清光緒末署新疆省鄯善縣知縣。鄯善古為樓蘭,西漢昭帝元鳳四年(前77)改國名為“鄯善”。是志列歷史、政績錄、兵事錄、耆舊錄、人類、戶口、氏族、宗教、實業、地理、山、水、道路、物產、商務等十五目,政績錄又分興利、去害、聽訟三小目,全書約兩千餘字。是志雖簡,然“兵事錄”敘光緒初年清軍征討浩罕阿古柏入侵者收復該地情況較詳。“地理類”記載了包括縣城所在地在內的“八台”的具體位置,對轄區內的古跡也有記載,對研究該地區歷史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此本僅見首都圖書館收藏。
[光緒]焉耆府鄉土志不分卷 (清)張銑修。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紅格稿本。一冊。有“焉耆府輿地圖”一幅。 鈐“焉耆府印”朱文印。張銑,甘肅武威人,進士出身,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署新疆省焉耆府知府。是志列歷史、政績錄、兵事錄、耆舊錄、人類、戶口、氏族、宗教、實業、地理、山水、道路、物產、商務等十四目,全書約兩千餘字。以歷史、政績錄、兵事錄和耆舊錄記載較詳,其他各目都較為簡略,然其所載民族、戶口等內容,仍有一定參考價值。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此本僅見首都圖書館收藏。
[光緒]和闐直隸州鄉土志不分卷 (清)謝維興編。清光緒三十四年 (1908)紅格稿本。一冊。謝維興,浙江山陰(今紹興)人,監生,曆官知縣、知州。是志成書於光緒三十四年(1908),列歷史、政績錄、兵事錄、耆舊錄、人類、戶口、氏族、宗教、地理、山、水、道路、物產、商務等十四目,全書約三千字。其中尤以地理類內容記載最詳,對本境在省城之何方向、境內各區距縣城道裏遠近以及各區的四至都有詳細的記載,對研究新疆地方史有一定參考價值。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此本僅見首都圖書館收藏。
[光緒]庫車直隸州鄉土志不分卷 (清)佚名編。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 紅格稿本。一冊。是志列歷史、政績錄、兵事錄、耆舊錄、人類、戶口、實業、氏族、宗教、地理、山水、道路、物產、商務十四目,全書約兩千餘字。是志雖簡,但兵事錄、耆舊錄、地理等列目內容翔實,兵事錄詳載清同治三年(1864)庫車土回馬漋起義以及清廷派兵剿撫經過;耆舊錄所載所載回部郡王世系,為研究新疆民族史的重要資料;地理所記該地大小千佛洞的位置也較他書確切,對研究庫車地區歷史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該書也存在一些錯漏之處,例如“道路”首句“庫車東至輸台……”,其中“輸台”當為“輪台”之誤,使用時應當注意。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此本僅見首都圖書館收藏,湖北圖書館藏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抄本。
[宣統]莎車府志不分卷 (清)佚名纂,清宣統元年(1909)紅格抄本。一冊。約七千餘字。分歷史、天文、地理、人事、物產等五大類,各類下又分若干細目。歷史類附莎車古跡考,對古浮圖、古塚、土台、顯忠祠等古跡做了詳細介紹;天文類包括經緯度數、寒、暑、雨、賜、物候等內容;地理類分山脈、川流、國界、沙壤、水泉、牧界等細目;人事類則包含文藝、武功、種族、沿革、學校、職官、兵制、鄰交、商業、工藝、田賦、祀典、錢幣、名宦、鄉賢、節孝、忠烈、各種人生業、禮俗等,物產類指動物、種物、植物、樹藝、礦產。其中以歷史類記載甚為詳盡,歷數從漢初到清朝莎車歷史上的大小事件,對研究莎車歷史以及古代中央王朝與西域諸國間的關係史都有着較高的史料價值。此外,是志所詳細介紹的莎車地區地理、禮俗等內容,也具有一定參考價值。是志存世稀少,原抄本僅首都圖書館有藏,國家圖書館于1985年曾以該本為底本影印收藏。
[宣統]婼羌縣鄉土志圖不分卷 (清)瑞山修, 清宣統元年(1910)抄本。一冊。 瑞山,光緒末始署婼羌縣知縣,是志按“鄉土志例目”列十三目,全書約兩千字,概述該縣歷史、地理、政治、經濟、軍事、民族等。卷首有“婼羌縣地輿圖”一幅。記事至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封面及每葉均鈐“婼羌縣印”朱文印。由於婼羌自古人口稀少,常附屬于其他部族生存,史料記載甚少,因此是志為新疆各志中篇幅最少、內容最簡的兩種之一,但也因如此,為我們提供了瞭解和研究該地區的珍貴資料。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此本由首都圖書館和湖北省圖書館收藏。
[宣統]哈密直隸廳鄉土志不分卷 (清)劉潤通編。清宣統元年(1910)紅格稿本。一冊。劉潤通,籍貫不詳,光緒末年署新疆省哈密直隸廳通判,任職期間大力興辦學堂,對發展哈密地區教育事業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是志成書于宣統元年(1910),記事至光緒三十四年(1908),列歷史、政績錄、兵事錄、耆舊錄、人類、戶口、宗教、實業、地理、祠廟古跡、學堂、山、水、道路、動物、植物、礦物、商務等十八目,在《例目》的基礎上有所增加,其中“學堂”一目為新疆其他鄉土志所沒有,全書約兩千餘字。是志雖然簡略,但在條目上有所增益,各目所載內容對研究哈密地區歷史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此本僅見首都圖書館收藏。
[乾隆]塔爾巴哈台事宜四卷 (清)永保纂,民國三十一年(1942)抄本。一冊。永保(?-1808)費莫氏,滿洲鑲紅旗人,大學士溫福之子,勒保之弟。以官學生考授內閣中書,充軍機章京,遷侍讀。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其父溫福征金川,永保齎送定邊將軍印,遂隨軍。第二年,溫福戰歿於木果木,永保冒矢石奪回父屍,襲輕車都尉,遷吏部郎中。此書彙編時間較長,主持編纂的先後有清乾隆五十一年至五十八年(1786-1793)的塔爾巴哈台參贊大臣永保、清嘉慶元年至七年(1796-1802)的參贊大臣貢楚克札布、清嘉慶七年至九年(1802-1804)的參贊大臣興肇。此書先後有貢楚克札布和宗室興漫所撰序文,對編纂經過記述較詳。在興肇繼任參贊大臣時,于原有“事宜”的基礎上,“詳所當詳,而不厭其繁;略所當略,而不嫌其簡。逐案逐款,務歸明晰”並分類彙編,全書約二萬七千餘字。《塔爾巴哈台事宜》為四部“事宜”之首,內容豐富,體例完整,為今塔城地區首部方志,涵蓋塔爾巴哈臺地區的自然地理狀況、軍政制度、社會經濟、社會生活、民族管理等五個方面,“事宜”共分四卷, 卷一為疆理、山水、城垣、宮殿、壇廟、敘官、戶口、田賦、錢法、關稅;卷二為雜賦、庫藏、俸餉、開設新疆建立州縣、營制兵防、蠲恤;卷三為議敘議恤、薦舉、營房、船隻、公廨、倉廒、軍器、水利、薪炭、匠役、貢馬、卡倫;卷四為軍台、貿易、屯田、官廠牲畜、煤窯、柔遠、荒服。在“城垣”中收錄有清朝皇帝祭山文三篇,祭河文二篇,祭淖爾文二篇。其餘各項收錄資料均甚多而明確。至於“柔遠”與“荒服”,均以哈薩克部落為內容。“柔遠”所記寥寥數行;“荒服”所記為哈薩克部落的投誠及多次封賞的經過。是研究今塔城地區十八世紀中至十九世紀初政治、經濟、軍事的重要參考資料。據敘可知其書史料來源主要是匯官府文書案牘而成,詳列名目加以整理,由此保留案牘完整性,其內容所反映其地社會經濟、軍政建設具有客觀實在性,史料價值頗高。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此本由首都圖書館和南京圖書館收藏。國家圖書館等數家館藏清抄本。
中國地方志約近15000種,其數量之巨,涵蓋之廣,入藏之遍,當居世界前列。方志內容統合古今,無不備載,被歷代所重視。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進步,方志的功能在於资治、存史、教化。因此,近年來各大圖書館陸續出版了自己的地方志書目,在館藏方志書目編制的基礎上,聯合目錄也開始編制,對於一般讀者和研究者瞭解館藏和利用相關的史料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與此同時,隨着各種方志專目的陸續出版,不僅為为广大读者提供了方便,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推進了方志研究的深入。
首都圖書館是歷史悠久的綜合性公共圖書館,其前身是京師圖書館分館、京師通俗圖書館和中山公園圖書閱覽所,三馆旧藏的古籍当是首图创始之初所拥有的最早一批古籍。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北京市政府將孔德學校和法文圖書館的藏書調撥給首都圖書館;八十年代以来,先后接收了市府贈書以及马彦祥、吴晓铃等学者的贈书。這些藏書基本上都是以古籍為主,並且孔德圖書館藏书、马氏藏书和吴氏藏书都是以戏曲、小说、俗文学为重点,因此,它們的併入不仅豐富了首都圖書館的古籍藏量和品种,而且還形成了自己的藏書特色。除此之外,還有一部份藏書是通過长期的自行采购和館際交換等途徑补充而來的。目前,首都圖書館藏綫裝古籍共計43000餘種、43萬餘冊,善本5272種、67034冊。就版本而言,最早的為宋元刻本,但為數較少,明清刻本較多,還有一些稿本和精抄本,其中不少是海內孤本。
方志收藏雖不是本館特色,但數量也不少,共計一千三百餘種,以縣志居多,為894種,其他依次為:州志139種,府志126種,鄉土志60種,通志(即省志)52種,廳志14種,其他一百餘種。現從館藏方志中挑選36種匯為《首都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涵蓋了包括北京在內的19個省份,其中有清刻本6種,清及民國間抄本11種,稿本15種,民國間鉛印本、石印本各2種,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其中有19種僅見於首都圖書館收藏。這些稀見方志又以新疆地區的居多,共15種,包括存世稀少的《莎車府志》,這些志書時間跨度為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到民國間,雖然各書篇幅長短不一,但均為稿、抄本,以鄉土志為主,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和版本價值,對研究新疆地區歷史、地理、政治、軍事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這些志書對新疆地區歷史的記述,除補正史、通志記述失之過簡的不足,還具有較強的地區特色,提供了豐富的經濟史、人口史、邊貿史的寶貴資料,還包容了一些地方性的獨特史料,如《創修鎮西鄉土志》(清光緒34年抄本)“古跡”一欄,對著名的西域金石碑文《鎮海碑》、《天山唐碑》、《天山廟記》均有詳載。其中《天山廟記》,尚未見他書有載,頗為珍貴,是我們今天研究新疆地區歷史地理不可多得的參考資料。此外,雍正《通州新志》增補吳存禮康熙間所修《通州志》中未收的人物志和藝文志,對康熙至雍正初年通州的史料起到了補充的作用,是通州地方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書;康熙《陝西通志》承前代所修,內容上有所增益,為研究陝西一省的政治、經濟、文化、地理等問題提供了重要的文獻史料;康熙《山陰縣志》有近代名家周肇祥的朱筆圈點、批校多處,文末有其朱筆題識;民國《東寧縣志略》雖然簡略,但卻為東寧縣僅有的方志……
丛刊按行政區劃顺序排列,同一省有兩種以上方志的則以版本年代先後排序,為便於讀者閱讀和利用這些方志,編者為每種書撰寫了提要,概述各志之版本、作者生平、條目門類、史料價值、收藏情況等,希望能为广大读者带来便利。
牛小燕
2011年4月
目录
1.[雍正]通州新志九卷 (清)黃成章纂。清雍正二年(1724)刻本
2. [光緒]南宮縣鄉土志不分卷 (清)佚名編。清光緒末年抄本
3. [雍正]朔州志十二卷 (清)汪嗣聖修,(清)王霷纂
4. [同治]和林格爾廳志略不分卷 (清)陳寶晉纂。抄本
5. [宣統]奉天備志?職官表五卷 吳廷燮纂。清宣統稿本
6. [民國]東寧縣志略不分卷 田征明纂修。民國九年(1920)鉛印本
7. [順治]海州志十卷 (清)劉兆龍修,(清)趙昌祚等纂,(清)畢秀增修。清順治十七年(1660)刻,康熙九年(1670)補刻
8. [康熙]臨安縣志十卷 (清)陸文煥纂修。民國抄本
9. [康熙]山陰縣志三十八卷 (清)高登先修,沈麟趾、單國驥等纂。民國抄本
10. [雍正]廬江縣志十二卷 (清)陳慶門修,孔傳詩、包彬纂。清雍正十年(1732)刻本
11. [民國]高安縣鄉土志不分卷 塗峻編。民國稿本
12. [民國]洛陽縣志略不分卷 一名《洛陽縣小志》,蘇從武纂修。民國九年(1920)石印本
13. [同治]恩施縣志十二卷首一卷 (清)多壽修,(清)羅淩漢纂。清同治七年(1868)朱三恪校訂刻本
14. [民國]湘潭縣地理圖說 張先民編。民國湘潭群守益圖書印刷社鉛印本
15. [民國]零陵縣鄉土志 蔣元龍編。民國七年(1918)稿本
16. [宣統]嘉應州鄉土志 (清)張芝田編。清宣統元年(1909)奇珍閣石印本
17. [民國]北流縣鄉土志不分卷 梁士棫編。民國稿本
18. [光緒]滎經縣鄉土志不分卷 (清)朱啟宇編。清末抄本
19. [乾隆]元謀縣志十四卷 (清)檀萃纂。民國周肇祥抄本
20. [康熙]陝西通志三十二卷卷首一卷圖一卷 (清)賈漢復修,王功成等續纂,韓奕續修。清康熙五十年(1711)刻本
21. [康熙]鄠縣志十二卷圖一卷 (清)康如璉修,康弘祥纂。民國抄本
22. [乾隆]塔爾巴哈台事宜四卷 (清)永保纂,民國三十一年(1942)抄本
23. [光緒]新疆吐魯番廳鄉土志不分卷 (清)曾炳熿修,清光緒抄本
24. [光緒]蒲犁廳鄉土志不分卷 (清)江文波編。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紅格稿本
25. [光緒]英吉沙爾廳鄉土志不分卷 (清)黎丙元編輯。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紅格稿本
26. [光緒]創修鎮西鄉土志四卷 (清)閻緒昌修,高耀南纂,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抄本
27. [光緒]昌吉縣鄉土圖志不分卷 (清)佚名編,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抄本
28. [光緒]奇台縣鄉土志不分卷 (清)楊方熾編纂,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抄本
29. [光緒]拜城縣鄉土志不分卷 (清)佚名修。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紅格稿本
30. [光緒]鄯善縣鄉土志不分卷 (清)陳光煒修。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紅格稿本
31. [光緒]焉耆府鄉土志不分卷 (清)張銑修。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紅格稿本
32. [光緒]和闐直隸州鄉土志不分卷 (清)謝維興編。清光緒三十四年 (1908)紅格稿本
33. [光緒]庫車直隸州鄉土志不分卷 (清)佚名編。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 紅格稿本
34. [宣統]莎車府志不分卷 (清)佚名纂,清宣統元年(1909)紅格抄本
提 要
[雍正]通州新志九卷 (清)黃成章纂。清雍正二年(1724)刻本。半葉9行,行20字,白口,四周雙邊,單黑魚尾,半框19.2×15.2cm。鈐“長白敷槎氏堇齋昌齡圖書印”朱文印。黃成章,字子達,號象山,四川綿竹人。舉人,康熙五十五年(1716)任順義知縣,至雍正元年(1723)擢通州知州。順義任上,修《順義縣志》。通州任上,補修吳存禮康熙間所修《通州志》,是為《通州新志》。書分九卷,內容分別為:卷一上諭、清官傳、刺史黃公傳、勸諭文、義學文、鄉飲儀注;卷二題名記、名宦傳、鄉賢傳、孝義、隱逸、寓賢;卷三科目、封贈;卷四節孝、義烈;卷五誥敕、祭文、奏疏、志銘、行吟;卷六碑記;卷七詩序、壽序、墓文、差科辨、各疏;卷八雜言;卷九雜詠、匾對。共三十目。據書前黃氏《重補通州志序》,其所補充的是忠節、奏疏、前賢過通遺韻、科第人物、鄉賢名宦、節婦等。可見,主要是增補吳志中未收的人物志和藝文志,對康熙至雍正初年通州的史料起到了補充的作用,是通州地方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書。目前僅見國家圖書館、首都圖書館有藏。
[光緒]南宮縣鄉土志不分卷 (清)佚名編。清光緒末年抄本。一冊。是本無目錄凡例,無序跋卷次。內容包括:歷史、政績、兵事、考舊、人類、戶口、氏族、宗教、實業、地理、物產、商務等門。其中,政績、考舊、地理、物產、商務等門之下皆有子目,如政績之下設興利、去害、聽訟等;考舊之下設事業、學問等;地理之下設古跡、祠廟、坊表、橋樑等,記載略為詳細,餘者如戶口、民族、宗教、實業等則記載甚為簡略。光緒年間,已有戴世文、喬國楨等人撰修《南宮縣志》十八卷,十一門七十六目,內容頗豐,體例完備。《鄉土志》之記載,即多取材於《縣志》,取其重要門目,撰述以成文,記事亦止於光緒二十九年(1903),與《縣志》同。較之《縣志》,該志在內容、體例上皆稍顯簡略,然從中仍可見南宮一縣人文、地理之概況,而其中記載較為詳細地理、商務等內容亦為某些專題的研究提供可資借鑒的史料。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載,該抄本藏於首都圖書館及天津圖書館。
[雍正]朔州志十二卷 (清)汪嗣聖修,(清)王霷纂。民國二十五年(1936)補版重印本。十冊。半葉9行,行20字,小字雙行字同,白口,四周雙邊,單黑魚尾,半框18.8×13.3 cm。汪嗣聖,湖北江陵人,康熙五十七年(1718)進士,雍正三年(1725)任朔州知州。王霷,號介庵,翼城人,康熙五十七年(1718)進士。是本據清雍正十三年(1735)刻版重修,記事止于雍正十二年。書前依次有民國二十五年(1936)重印序、清雍正十三年(1735)汪嗣聖序、清雍正十二年(1734)王霷《重纂朔州志序》、凡例諸內容。是本體例有綱有目,凡十二綱:一圖考;二星野;三方輿圖;四建置;五職官;六名宦;七賦役;八武備;九選舉;十人物;十一外志;十二藝文,轄八十六目,體例仿《順平府志》,而門目設置較舊志更為合理。是志冠圖較多,凡二十七圖,分別冠於星野志、方輿志與建置志。祠祀目記崇福寺位置、面積、寺內設置極詳。是志於民國二十五年補版重印時,增附抄印北京國立圖書館藏(明)宋子質修,王繼文等纂《馬邑舊志殘本》、(清)侯樹屏纂修《朔州舊志殘本》凡兩冊。《馬邑舊志殘本》記事止于萬曆三十六年,凡輿圖、建置、學校、祀典、官師、選舉、人物、雜附、藝文九門五十五目,前有城郭圖、地理圖。《朔州舊志殘本》凡六卷,前有山川、村堡、城署三圖,山川圖繪有梁郡、武州、馬邑、鄯城四座古城遺址,可为考古提供一定的史料。朔州與馬邑在清雍正時屬朔平府,朔平府同時兼領左玉、右玉等縣地,惟馬邑與朔州有志留存,故此次重印,將此二舊志一併收入《朔州志》,使得关于朔州一地的方志史料更为全面,對於全面瞭解朔州的歷史有较为重要的文獻價值。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是本首都圖書館、國家圖書館、北師大圖書館、人民大學圖書館有藏。
[同治]和林格爾廳志略不分卷 (清)陳寶晉纂。抄本。一冊。陳寶晉,字守吾,陳寶琛之弟。是志成書于清穆宗同治十年 (1871),陳寶晉時任和林格爾廳巡檢。編是本時,因史料難以稽考,编者遂“將素所聞見情形”,“繪具圖說二十八條”,“以備創造邊志采擇輯錄”。所言“二十八條”即山川方輿疆域古跡總圖、公署街道總圖、山川、古跡、疆域、邊堡、道路、橋樑、公署、監獄、祠祀、倉庫、兵制、馬政、教廠(附火藥庫軍械庫)、營汛、俸餉、田賦、稅課(附當息當課)、戶口、驛遞(附驛遞)、蒙古台站(附草場)、舊制文職、新制文職、已裁文職、現設武職、陵墓、物產凡二十八目。内蒙地区因系少数名族居住,历来史志文献都比较少,所以是志虽然類目設置較為繁瑣,所記內容也显簡略平實,仍然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是本首都圖書館、民族大學圖書館、內蒙古圖書館有藏。
[宣統]奉天備志?職官表五卷 吳廷燮纂。清宣統稿本。鈐“北平孔德學校之章”朱文印。吳廷燮,江蘇江寧(今南京)人,字向之。清光緒二十年(1894)舉人,歷任通判、同知等職。入民國後,曾任清史館總纂修、國務院統計局長等職。一生撰著豐富,有《晉方鎮年表》、《唐方鎮年表》、《北宋經撫年表》、《南宋制撫年表》、《明督撫年表》、《東三省沿革表》,並編寫段祺瑞、吳佩孚年譜等,堪稱表譜專家。《奉天備志》,原卷數不詳,未印行。目前僅見中科院圖書館存第二、三、五卷,遼寧圖書館藏《郡邑志》五卷,及首都圖書館藏《職官表》五卷。大約是上限接乾隆《盛京通志》,下迄宣統末年清朝結束。此表前有敘錄一篇,無署名。書分五卷,每卷又分上下卷。卷一至卷四分別記嘉慶朝、道光朝、咸豐朝、同治朝的職官情況,卷五記光緒元年(1875)至宣統元年(1909)的職官情況。職官列盛京將軍、戶部侍郎、禮部侍郎、兵部侍郎、刑部侍郎、工部侍郎、奉天府府尹、奉天府府丞八欄。至光緒末、宣統初,屢經變革。如光緒三十一年(1905),裁撤戶部侍郎、奉天府府丞等官職。將奉天府府丞改為東三省學政,三十二年(1906)又改為提學使。三十三年(1907),裁撤盛京將軍,改設東三省總督,並設奉天巡撫、奉天左參贊、奉天右參贊、奉天提法使、交涉使、旗務使、民政使、度支使、勸業道、巡警道等。宣統元年(1909)又裁撤奉天左右參贊、旗務使、巡警道等。此表簡明扼要,對考察清嘉慶至宣統時期奉天一地的職官設置及演變情況,有一定的意義,並為民國時修《奉天通志》做了資料上的準備。
[民國]東寧縣志略不分卷 田征明纂修。民國九年(1920)鉛印本。半葉10行,行19字,白口,四周雙邊,單黑魚尾,半框14.7×11.9cm。前有田征明自序。田征明,字景文,山東省日照縣人。生卒年不詳,北洋法政講習所畢業。民國元年(1912) 至東寧,被聘為三岔口模範小學校長。處理學校和社會事務之外,親自授課,被認為是東寧縣文化傳播的先驅。東寧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一名三岔口,清光緒二十八年始設治,是為綏芬廳,三十四年改為東寧廳,民國二年始稱東寧縣,向無史志。民國初年東寧縣勸學所長袁子仁等曾提議修志,以無款擱置。田征明遂將與同事採訪及見聞筆錄編為東寧縣志略,以為來者修志之備。是本分八章四十七節。八章為一疆域,二物產,三風俗,四商業,五生計狀況,六人物,七古跡,八交通。全書僅二十二葉,記載簡略,以物產和古跡較為詳備。是本為東寧最早史志。在1988年東寧縣政府修成東寧縣志之前,此書為東寧縣僅有的方志,雖簡略卻顯彌足珍貴。目前僅見首都圖書館有藏。另有吉林大學圖書館藏抄本。
[順治]海州志十卷 (清)劉兆龍修,(清)趙昌祚等纂,(清)畢秀增修。清順治十七年(1660)刻,康熙九年(1670)補刻。二冊。半葉10行,行20字,小字雙行字同,白口,四周單邊,單黑魚尾,半框20.6×13.6 cm。劉兆龍,字六禦,江西安福人。清順治四年(1647)貢生。順治十六年(1659)任海州知縣。趙昌祚,貢生,邑人。參與編修工作的還有肖汝藿、金世瑋。肖汝藿,號葵庵,莢山人,順治17年(1660)任海州學正。金世瑋,號子韋,太倉人,順治十四年(1657)任海州府學訓導。海州舊治即今連雲港東海縣,明時領贛榆縣。海州有志最早為明嘉靖時海州知州事張峰纂修,後經贛榆人裴天祐增訂,隆慶六年知州鄭複亨始為刊行。後清順治十五年知州龐宗聖曾着手增修《海州志》,惜未實現。此本為現存清朝海州最早的志書。卷首列序,述《海州志》歷次修纂經過。是志門目設置較多地沿襲明隆慶舊志,分輿圖、山川、戶賦、治典、教典、名宦、人物、雜誌、恩典、詞翰十門,個別子目有所刪改變動,赋役子目删盐课,人物子目删外传等。與《隆慶海州志》相同子目內容的載述也有所增訂,如《歷代沿革》開頭即言“海州本禹貢徐州之域”,將海州的歷史上溯到三千年前。是志增纂了八十餘年史事,保存了明隆慶至清初的珍貴史料。在文獻收錄方面,劉氏吸取精華,摒棄雜蕪。康熙9年補刻時,卷4《治典?知州》增畢秀傳記,卷10《詞翰》增畢秀的《諸山贍廟碑記》、《文昌樓記》。畢秀,山東濟南新城人,康熙六年(1677)知海州。鈐“藤香水榭收臧”朱文印、“江蘇省館所藏圖籍記”朱文印。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是本國家圖書館(惜不全,僅存七卷)和首都圖書館有藏。
[康熙]臨安縣志十卷 (清)陸文煥纂修。民國抄本。四冊。陸文煥,字廷元,江蘇常熟縣人,康熙十三年(1674)任臨安知縣。是本繼明修《臨安縣志》而成,前有康熙十四年(1675)王崇簡、駱鐘麟序各一篇,知縣陸文煥序二篇,前代舊志序六篇。正文之前,附縣圖十一幅,一曰“輿圖”,詳繪縣境、縣治等地;二曰“八景圖”,繪縣內景致之佳處。是志正文十卷,內容包括:一為輿地志,記沿革、疆界等;二為建置志,記公署、壇祠等;三為官師志,記官制、官跡等;四為人物志,記藩封、名賢等;五為選舉志,記征辟、進士等;六為田賦志,記丁田、賦役等;七為保卹志,記鄉約、鄉飲等;八為風土志,記風俗、祥異等;九為雜紀志,記仙釋、方技等;十為藝文志,記制勅、奏疏等,凡十門,四十六目。該書是現存最早的臨安縣志,明嘉靖間,知縣廖諭,修縣志八卷;萬曆間,知縣黃鼎象又修縣志四卷,今均已散佚。該志撰修即多循廖、黃二志,又旁搜博采,剔訛補闕,於山川、人物之撰修,多所增益,就前志所記之訛謬,則予以校改,內容上更趨完善,是研究臨安縣人物史事、史地情況的重要參考資料。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載,該志現存康熙十四年(1675)刻本、抄本及傳抄清雍正元年(1723)增刻本。抄本藏於首都圖書館和中共中央黨校圖書館。其中,首都圖書館所藏為民國抄本。
[康熙]山陰縣志三十八卷 (清)高登先修,沈麟趾、單國驥等纂。民國抄本。八冊。有近代書畫家周肇祥的朱筆圈點、批校多處,文末附朱筆題識。鈐“鹿岩精舍”朱文印、“清俸寫來手自校”朱文印、“養庵”朱文印。高登先,字於岸,鐘祥(今湖北鐘祥縣)人,順治十六年(1659)進士,康熙六年(1667)任山陰知縣。沈麟趾,字天石,山陰(今浙江紹興縣)人,康熙十三年(1674)府學貢生,官金華縣學訓導。該志繼明嘉靖《山陰縣志》而修,始修於康熙十年(1671),康熙二十二年(1683)續修。前有張三異、孫魯、張雲孫、高登先、薑布轍、張陛等撰《縣志》序文六篇,茹鉉《記略》一篇。書後附該縣教諭高基重跋一篇。是志正文分十七門,轄一百二十六目:一為疆域志,記沿革、分野等;二為城池志,記縣城、所城等;三為署廨志,記縣署、行署等;四為山川志,記山行地勢、江河湖海等;五為古跡志,記亭、台、樓、閣等;六為物產志,記穀、蔬、果、木等;七為風俗志,記歲時、俗變;八為災祥志,記災祥異兆;九為田賦志,記戶口、徵稅等;十為水利志,記閘、堰、壩、塘等;十一學校志,記典籍、書院等;十二祠祀志,記壇、祠、寺、院等,十三武備志,記軍制、戰守等;十四職官志,記令、丞、簿、尉等;十五選舉志,記薦舉、進士等;十六人物志,記名宦、寓賢等;十七為序志,存縣志舊序、修志申約、紀略數篇;凡三十八卷。是本門目細緻,記載詳備,體例亦較為嚴謹,記述之外,又有圖二十八幅,繪山川、城池、壇祠、寺院等地,分附於所述內容之後,文圖結合,使記述更為清晰具體。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載,該志現存清康熙十年(1671)刻本,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範其鑄、高基增刻本,清雍正二年(1724)丁弘、魯曾煜再增刻本及民國抄本。其中,民國抄本藏於首都圖書館。
[雍正]廬江縣志十二卷 (清)陳慶門修,孔傳詩、包彬纂。清雍正十年(1732)刻本。六冊。半葉9行,行20字,白口,單黑魚尾,四周雙邊,半框20×14.2 cm。陳慶門(生卒年不詳),字容駟,號渭川。陝西周至人,雍正元年(1723)進士,雍正七年(1929)任廬江知縣,著《仕學一貫錄》。明朝曾于嘉靖、隆慶、崇禎時三修《廬江縣志》,惜書已佚。清順治時廬江縣令孫弘喆曾纂修《廬江縣志》,後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知縣吳賓彥再修。是本乃清朝第三次修。始于雍正十年(1732)秋八月,迄於十年冬十月,历三月而付梓。記事上探春秋,下至清雍正十年。是志在前志基礎上“去取出入”。“續載人物、博訪輿情、旁搜家傳”,以“傳信於將來”。正文分十二門,為星野、疆土、營建、學校、賦役、職官、選舉、人物、政治、風俗、雜誌及藝文。卷首收原序六篇、誓文一道、凡例十二條、圖四幅。是志纂修耗時雖短,但在門目設置上有所創新,設有政治志,下設農政、荒政、軍政、郵政、馬政、惠政等。農政置於各政之首,實乃重農,並記雍正時期重農舉措,如雍正二年命州縣歲舉老農一人,給以八品頂帶榮身;又記規定每歲四月初一至七月終止,為農忙,不理詞訟等。詳檄中所收之《革腰差檄》、《議覆循例輪課等事詳文》、《旱災請賑詳文》、《請墾旱地詳文》等文揭示了廬江的弊政及自然災害帶給民眾的苦難,為研究地方史提供了不少有價值的資料。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載,是本首都圖書館、湖北省圖書館有藏和安徽省圖書館所藏本(惜不全,僅存卷9-11)。
[民國]高安縣鄉土志不分卷 塗峻編。民國稿本。全志正文僅七葉,約三千餘字,書于武昌高等師範學校稿紙之上,或為該校史地教材。書前附高安山水疆界略圖。塗峻,生平不詳。高安,在江西省之西,東界豐城、新建,南界清江,西界上高、宜豐,北界奉新,轄十五鄉。志分五章,分別為始論篇、天然篇、人為篇、旅行篇、結論篇,章下以課為目,如區域、山川、交通等,共二十三課。記載均為民國時期的內容,例如設有工業、商業、教育、公共建築物等課。最末三課簡要闡述了教育的重要性,高安縣與江西省、與整個中國軍事地理上的關係。高安縣在民國時期未有縣志,借此鄉土志可窺民國時期高安縣歷史、地理、風土人情之一二。目前僅見首都圖書館有藏。
[民國]洛陽縣志略不分卷 一名《洛陽縣小志》,蘇從武纂修。民國九年(1920)石印本。半葉12行,行24字,白口,四周雙邊,無界行,半框18.1×12.1cm。前有蘇從武自序。蘇從武,字景文,直隸沙河人(今屬河北省)。生卒年不詳,河南省立第四師範學校史地教師。此書為蘇從武任教期間與學生分項調查之篇章,供其學生地理調查參考之用。洛陽位於河南省西部,因地處古洛水之陽而得名。自古代起相當長的一段時期,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樞紐。是志民國八年始修,民國九年(1920)成書。分十八章,記載均為民國時期的內容。分別為一名稱,二位置,三疆域,四地勢,五形勝,六氣候,七物產,八人民,九教育狀況,十社會狀況,十一產業,十二政治區域,十三統治機關,十四警備,十五財政,十六宗教,十七交通,十八名勝古跡。另有附錄洛陽縣沿革、洛陽城池考、洛陽十景。全書僅二十一葉,記載相當簡略,以社會狀況和名勝古跡較為詳備。書前附地圖一幅,已採用數字式的比例尺形式。是本為民國時期刊行的洛陽縣唯一史志,雖簡略却仍然可資參考。目前僅見首都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有藏。
[同治]恩施縣志十二卷首一卷 (清)多壽修,(清)羅淩漢纂。清同治七年(1868)朱三恪校訂刻本。六冊。半葉9行,行21字,小字雙行字同,白口,單黑魚尾,四周單邊,半框19.1×12.7cm。多壽(生卒年不詳),咸豐間任恩施縣知事。羅淩漢,湖南灃州人,監生,同治四年(1865)任恩施知縣。縣志創修于嘉慶十三年(1798)邑令張家 ,曆四十餘年未修。是志為多壽任恩施知事時草繕,未及付梓,多壽即調遷他處。繼任者羅淩漢在多壽稿的基礎上增刪編輯,詳加校正,編為六冊。是本首一卷有序七篇、重修恩施縣志姓氏、凡例、目錄、恩施縣境等圖和上諭諸內容。據目錄載正文凡九章:一地理志、二建置志、三典禮志、四職官志、五學校志、六食貨志、七風俗志、八選舉制、九人物志。實則人物志後尚有藝文志兩卷,兵事志一卷,凡十二門六十一目。是志對恩施境內疆域之遠近、山川之源流、以及官師、學校、風俗、建置、文藝諸大端,靡不一一涉獵,細心參考,究其源委,且不拘泥於一己之見。是志采擇較當,提綱分目,較全面收錄恩邑之文獻史料。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是本首都圖書館、吉林大學圖書館、武漢大學圖書館有藏。
[民國]湘潭縣地理圖說 張先民編。民國湘潭群守益圖書印刷社鉛印本。一冊。半葉12行,行34字,白口,單黑魚尾,四周雙邊,半框20.1×11.8cm。張先民(生卒年不詳),湘潭人,對本地鄉土歷史地理頗有研究。是本編于民國初年,無序。正文分位置、疆界、地勢、山脈、河流、區域、政治、教育、交通、沿革十節。名為圖說,實為湘潭鄉土地理志,保存了光緒、宣統、民國初湘潭鄉土歷史的重要史料。“山脈”記湘潭山脈三支,“河流”記湘潭河流三道,“區域”史料稍詳,記述自明至清縣地劃分,街市佈局、人口田地分佈及地勢特點等。“教育”一節記述光緒末年至民國初湘潭縣學校的興衰演變歷史,收錄了廢科舉,興辦新式學堂,增設女校等史料。“交通”一節記鐵路、軍路、郵政與電報等湘潭交通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事件。是本乃研究湘潭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發展的重要資料,是編纂湘潭、株洲等地地方誌的重要的參考文獻。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是本首都圖書館、湖南省圖書館有藏。
[民國]零陵縣鄉土志 蔣元龍編。民國七年(1918)稿本。一冊。是本用紙為為武昌高等師範學校紅格稿紙。蔣元龍,邑人,生卒年不詳,據封面題“史地部二年級蔣元龍編”及序言,作者曾執教于武昌高等師範學校歷史地理部。是本編纂乃因感於前代所作之地理志或繁而不簡,或簡而不當,或城市山川位置錯雜,蓋因編纂者未親歷其地,誤據他書,駁而不純,對國民教育有不良影響,遂於民國七年(1918)編成此書。凡六章三十二課,為始論篇、天然篇、人為篇、旅行篇、結論篇、地圖篇,詳記零陵之沿革變化、地理位置、形勢險要、山脈水道、池沼氣候、物產及風景名勝、街肆商業、教育風俗、古跡及公共建築、交通與瀟湘紀遊等,結論篇論述本邑與本省及與世界之關係等。地圖篇詳繪本鄉土地圖與縣城略圖。其中天然篇、人為篇史料較為豐富,記載較詳。因著者乃零陵邑人,在對本邑歷史風物諸史料的瞭解及對地圖方位把握的精准度上有其不可比擬的優勢,故此志的編纂,客觀上彌補了一些舊志所存的缺憾,對於此邑歷史地理的研究有一定價值。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是本首都圖書館、湖南省圖書館有藏。
[宣統]嘉應州鄉土志 (清)張芝田編。清宣統元年(1909)奇珍閣石印本。一冊。半葉12行,行25字,小字雙行字同,四周單邊,半框14.7×9.4cm。張芝田(生卒年不詳),清朝末年貢生。嘉應州,南齊時名程鄉,隋唐時屬潮州,北宋時更名為梅州,清雍正時升為嘉應直隸州。是本無序,结构比较特殊,分前后两部分,每一部分皆下设歷史、政績、兵事、耆舊、人類、戶口、氏族、宗教、實業、地理、山、水、道里、物產、商務等十五门。内容上看重复之处。使用语言格式不同,前者为散文,后者四字一句,为骈体句。編輯體例上看,前者為總述在前,後援引前代史志中相關記錄予以說明,並對有誤之處加以考證,后者于文中用小字作注。兵事门记有太平軍活動的記載,所记史實部分為編者親歷,有助于太平天国史的研究。宗教门记录基督教在该地的传播概况。其餘例目敍述較簡略。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是本首都圖書館、天津圖書館有藏。
[民國]北流縣鄉土志不分卷 梁士棫編。民國稿本。全志正文僅十葉,約四千餘字,書于武昌高等師範學校稿紙之上,當為該校史地教材。梁士棫,生平不詳。北流,在廣西省之東南,南朝齊永明六年 (488) ,置北流郡,南梁改稱北流縣。因圭江流向由南而北,故名。志分五章,分別為始論篇、天然篇、人為篇、旅行篇、結論篇,章下以課為目,如沿革及名稱、山脈、物產等,共二十五課。記載均為民國時期的內容。最末兩課簡要闡述了編者關於北流縣之感觸,北流縣與廣西省、與整個中國的關係。北流縣有清光緒年間修纂的縣志,在民國時期並無縣志,此鄉土志對考察民國時期北流縣的工業、商業、教育等方面的情況提供了資料。目前僅見首都圖書館有藏。
[光緒]滎經縣鄉土志不分卷 (清)朱啟宇編。清末抄本。朱啟宇,滎經人,清末貢生,餘事不詳。滎經,因境內有滎水、經水而得名,古稱嚴道,唐武德三年置縣,今屬四川省雅安市。該志記事自夏商時期至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分歷史、人類、戶口、氏族、宗教、實業、地理、古跡、祠廟、坊表等部分。以歷史最為詳備,地理、古跡次之。歷史分政績錄、兵事錄、耆舊錄,其中兵事錄記載了咸豐年間藍大順、李永和等人起義攻入滎經,太平天國石達開撤退途經滎經等史料,為研究當時的農民戰爭提供了較為珍貴的資料。按《中國地方志總目提要》,尚有“物產”部分,記載滎經之土特產品、加工製造。本館所藏一冊,無該部分。不知是抄者未抄,或流傳中佚失。目前僅見首都圖書館有藏。
[乾隆]元謀縣志十四卷 (清)檀萃纂。民國周肇祥抄本,二冊。半葉10行,行21~24字,白口,四周單邊,兰色行綫邊框。檀萃(1725─1806),字豈田,號默齋,安徽望江(安慶)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進士。乾隆四十三年(1778),以補雲南祿勸知縣到雲南,曾兩任祿勸縣知縣,所在均有政聲。乾隆四十九年(1784),奉命運解滇銅赴京,中途失事,沉铜六万余斤,又因管理銅廠虧缺銅一萬餘斤,為巡撫譚尚忠请旨革审,流放雲南,後受聘于昆明育材書院及黑盐井萬春書院。在滇凡二十年,对风土民情、山川物产观察记录颇为留心,著有《黔囊》、《蒙嶽記》、《農部瑣錄》、《滇海虞衡志》十三卷、《楚庭稗珠錄》六卷、《穆天子傳?注疏》六卷等。乾隆四十五年(1780)檀萃任元謀知縣,着手纂修縣志,於乾隆四十六年完稿付梓。“华竹”原为元谋地方少数名族部族之称谓,故是本又別稱《華竹新編》。是本之前有莫舜鼐于康熙年間修《元謀縣志》,康熙五十年王宏任官元謀知縣時取莫本續修。是本不襲陳跡,正文設建置、疆里、名勝、城署、丁賦、禮儀、學校、秩官、人物等九門五十一目,凡十四卷。是本体例谨严,编次井然,文辞简约而不乏条畅,保存了大量珍贵的资料。建置門記夏至清乾隆間的歷史演變;疆里名勝門詳記土特產品、津渡、郵程、驛遞、鋪堡設置及勝景寺院等名勝古跡;水目載有全縣的海一、江二、河七、譚五、塘二、井泉七等水力資源及設施。卷十四人物門土司目下附“吾氏本末”,“勒品土舍”,是一部較為完整的彝族土官世襲譜,为研究云南彝族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鈐“石檜書巢”朱文印、“退翁遺意”朱文印。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是书首都圖書館有藏,故宮和臺灣圖書館藏有乾隆四十六年刻本。
[康熙]陝西通志三十二卷卷首一卷圖一卷 (清)賈漢復修,王功成等續纂,韓奕續修。清康熙五十年(1711)刻本。半葉9行,行20字,小字雙行字同,白口,四周單邊,單黑魚尾,半框21.9×15.1cm。鈐“秋水主人”朱文印、“志麐堂”朱文印。三十一冊。賈漢復(1605—1677),字膠侯,號靜庵,山西曲沃人,歷任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太子少保、都察院理事,曾任豫、陝兩省巡撫,主持修纂兩省通志,注重文事和教育。王功成,字允大,山東博平(今山東茌平縣)人,順治六年(1649)進士,康熙元年以按察司副使任提督陝西學政。是志于順治十七年(1660)始修,至康熙三年(1664)而成,康熙六年(1667)付梓刊行。續修者韓奕,鑲藍旗人,祖籍郫上(今陝西富縣),康熙四十七年(1708)調任西安知府。是志書版藏於郡學,後因“守者不戒於火,板多為燼,餘者十之二三”。韓遂“捐俸重鐫,並手為較正,閱數月而書成。”據韓氏自序,續刻之志“一丞賈公舊本,無所改易”,只是將前志成書以來“名卿良牧、英賢俊秀之特起者”續列在各卷之後。是志分為二十八門,分別是:星野、疆域、山川、建置沿革、城池、公署、學校、祠祀、貢賦、屯田、水利、茶法、鹽法、兵防、馬政、帝王、職官、名宦、選舉、人物、孝義、烈女、隱逸、流寓、仙釋、風俗、祥異、藝文,凡三十二卷。卷首收御書及序跋四十餘篇。正文之前附圖,包括:星象圖十二幅,地圖十九幅,城郭圖二十九幅,詳繪陝西一省天文星象、山川河流、府縣都城的歷史沿革與概貌,繪刻精美,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是志承前代所修,增益校改而成,內容豐富,考證精詳,即如凡例所述:“舊志所載,實多其事,今重新訂正,稍有承訛,業已概行竄削,至於事蹟有當表章,不得不仍錄故籍以傳信。”各門所述,皆重歷史沿革演變,昔存而今廢者必書,利弊因革則必詳。所述內容則力求豐富完備,對於天文地理、建置沿革、戶口田賦、人物詩文等皆有詳細記載,為研究陝西一省的政治、經濟、文化、地理等問題提供了重要的文獻史料,是一部較為完整且詳備的陝西通志,康熙十一年(1672),清廷以是志與《河南通志》作為全國修志的範本。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載,該志原有康熙六年(1667)刻本,韓奕續修後又有康熙五十年(1711)刻本,後者僅見首都圖書館藏。
[康熙]鄠縣志十二卷圖一卷
(清)康如璉修,康弘祥纂。民國抄本。四冊。康如璉,字岫庵,山西安邑(今解縣)人,庚戌科進士,康熙十八年(1679)任鄠縣知縣。是志繼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所修《鄠縣志》而作,前有康熙二十一年(1682)壬戌,康如璉、陳潷各一序;又存明修舊序六篇。正文前有凡例、目錄,並附疆域、城池諸圖及十二景圖。是本正文分為十一門,轄五十六目:一為建置志,設沿革、公署等目;二為地理考,設地理說、山、水等目;三為古跡考,設帝王遺跡、聖賢遺跡等目;四為田賦志,設賦役、屯衛等目;五為官師表,設知縣、主簿等目;六為選舉志,設狀元、進士等目;七為人物志,設鄉賢、名賢等目;八為災異志;九為異教考,設仙、釋等目;十為雞肋集,設傳疑、記異等目;十一文苑考,設詩賦、記、考等目;凡十二卷。是本依舊志增補訂正而成,文字簡練,撰修嚴謹,所補史事“必遍詢父老,細訪紳衿”,循“寧少無多,甯嚴無濫”之例,“不敢妄添一人,亦不濫增一事”,以昭征信。鄠縣,古為名勝之地,故該志于正文之前又繪十二景圖,冠以“中樓遠眺”、“西郊花柳”等為題,並附名人佳句,鄠縣山水,開卷瞭然,是為此書又一特色。雍正十年(1732)《鄠縣重續志》刊刻時,與是志合印出版。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載,該志現存清康熙二十一年(1862)刻本及抄本。其中,首都圖書館所藏為民國抄本。
[光緒]新疆吐魯番廳鄉土志不分卷 (清)曾炳熿修,清光緒抄本。一冊。卷首有“新疆吐魯番廳輿地圖”1幅,鈐“吐魯番同知兼管理事回民事務之關防”朱文印(維漢合文)。曾炳璜,湖南湘鄉人,舉人出身,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署新疆省吐魯番直隸廳同知。是志編纂完全按照清政府下達的“鄉土志例目”列十三目:歷史、政績、兵事、耆舊、人類、戶口、氏族、宗教、實業、地理、山水、道路、物產、商務,約四千餘字,記事至清光緒三十三年。敍述該地歷史沿革、民族戶口、山川道路、物產商務等,尤以吐魯番歷史沿革記載甚詳,佔據了三分之一多的篇幅,對城關四鄉戶口記載也頗為翔實,對瞭解和研究吐魯番地區的歷史和人口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此本僅見首都圖書館收藏。
[光緒]蒲犁廳鄉土志不分卷 (清)江文波編。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紅格稿本。一冊。江文波,湖南湘陰人,曆官照磨(官職名,掌照刷卷宗)、通判。蒲犁,即今新疆塔什庫爾幹塔克自治縣。是志列歷史、政績錄、兵事錄、耆舊錄、人類、戶口、氏族、宗教、實業、地理、山、水、道路、物產、商務等十五目,但政績錄、耆舊錄均注“無考”,實為十三目,以地理和商務二目記載較詳,其他列目較為簡略,“氏族”一項僅十七字,全書不足兩千字,但對研究今塔什庫爾幹地區歷史仍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此本僅見首都圖書館收藏。
[光緒]英吉沙爾廳鄉土志不分卷 (清)黎丙元編輯。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紅格稿本。一冊。鈐“英吉沙爾直隸廳撫彝同知之關防”朱文印(維漢合文)。黎丙元,光緒末署新疆省英吉沙爾直隸廳同知。是志列歷史、兵事錄、耆舊錄、人類、戶口、實業、地理、山、水、道路、物產等十一目,全書約兩千餘字,所述歷史、兵事、耆舊等內容均在文後注明資料來源,雖多錄耆舊,亦補充有新的資料,所載托公祠碑為他書所未見。對同治後之安集延入侵、張格爾叛亂、劉錦堂收復新疆等史實記載較詳,所載民族、戶口亦為珍貴的歷史資料。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此本僅見首都圖書館收藏。
[光緒]創修鎮西鄉土志四卷 (清)閻緒昌修,高耀南纂,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抄本。一冊。有晚清大翻譯家李晉年題識,鈐“甘肅鎮西撫民直隸廳同知之關防”朱文印(滿漢合文)。閻緒昌,生平不詳,高耀南,新疆迪化(今烏魯木齊)人,光緒末,緒昌署新疆省鎮西廳通知,耀南署鎮西廳儒學訓導。是志分四卷二十四目:疆域、山川、戶口、田賦、學校、忠孝、節烈、屯田、馬政、水道、城池、官制、營制、古跡、仕宦、人物、廟宇、風俗、農、工、商、礦、驛站、土產,約一萬五千餘字。是志以疆域山川為起點,較《例目》以歷史沿革為起點顯有新意,有關幣制之敍述為研究新疆經濟史之重要史料。“屯田” 、“馬政”列有專章,著重加以記述。在《鎮西廳鄉土志》中的“古跡”一欄,記載有三塊著名的西域金石碑:即漢永和二年(137)敦煌太守裴岑記功碑(鎮海碑) 、唐貞觀十四年(640)立于松樹塘的左屯衛將軍姜行本記功碑(天山唐碑) 、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靖逆將軍富甯安記功碑( 山神廟記) ,其中《天山廟記》尚未見他書有載,頗為珍貴。還記載了雍正年間甯遠大將軍征討準噶爾部叛亂駐軍時的點將台——嶽公台。是志棄置現成的《鄉土志例目》於不用,根據所需,重擬新目,雖然新目不見得完全合理,但構思新穎,富有主見,材料搜羅豐富,統計數字詳備,綜覽全部新疆鄉土志, 當以《鎮西鄉土志》特點較為突出,應列前茅。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此本僅見首都圖書館收藏。
[光緒]昌吉縣鄉土圖志不分卷 (清)佚名編,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抄本。一冊。卷首有昌吉縣地圖一幅。封面和封底均鈐“昌吉縣印”朱文印(滿漢合璧),全文約八千餘字。《昌吉縣鄉土圖志》成書於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十月,據戴良佐先生考證,該志當由時任昌吉縣知縣的譚師竹與當地文人編纂而成。該志編纂完全按照清政府下達的“鄉土志例目”分為15類:歷史、政績錄、兵事錄、耆舊錄、人類、戶口、氏族、宗教、實業、地理(包括古跡、祠廟、坊表、橋樑、市鎮、學堂)、山水、道路、物產、商務。其中“歷史”類簡述了自秦漢以來直到清代兩千多年的歷史沿革,可以說這是昌吉縣自清乾隆三十八年( 1773)建縣以來首次對昌吉一地改朝換代以及平定準噶爾部後建甯邊城和維修最完整的記述。在“氏族”所記本城縉紳徐學功,系出贏姓,伯益子,若木生,謂封于徐,曆夏、商、周為諸候,後以國為氏,將新疆著名民團首領徐學功的先祖回溯至秦代以及徐姓的來歷,此為《清史稿》、《湘軍記》與其他一切書文所缺載。“地理”首記昌吉縣與省城迪化的距離。所記“古跡、寺廟、坊表、橋樑”記載唐朝墩即爾時守捉張堡城遺址, 位於今甯邊城裏許。“爾時”即唐代,這對後人考證現稱“破城子”的唐城提供了依據。《昌吉縣鄉土圖志》其記載比較詳盡具體,可稱為昌吉縣建縣以來第一部“簡志”。儘管全志也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如歷史沿革部分年代有誤;宗教等例目過於簡等等。但瑕不掩瑜,《昌吉縣鄉土圖志》仍不失為新疆省鄉土志中的上乘之作。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此本僅見首都圖書館收藏。
[光緒]奇台縣鄉土志不分卷 (清)楊方熾編纂,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抄本。一冊。楊方熾,湖南湘陰人,監生,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署新疆省奇台縣知縣,清宣統二年(1910)因措置乖方,幾釀重案革職。是志共列十五目:歷史、政績錄、兵事錄、耆舊錄、人類、戶口、氏族、宗教、實業、地理、山、水、道路、物產、商務,全書約三千字,以歷史、兵事錄和地理類內容最為詳細。記事至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有關歷史、兵事均由《欽定新疆識略》及《漢西域圖考》節刪成文,“其餘或憑零篇散佚互較參稽,或訪野老遺民旁咨遠問,其有未確則守缺存信之義,不敢憑虛臆撰。”可見作者態度之嚴謹,從而保證了該志行文嚴謹,內容翔實。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此本僅見首都圖書館收藏。
[光緒]拜城縣鄉土志不分卷 (清)佚名修。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紅格稿本。一冊。是志列歷史、政績錄、兵事錄、耆舊錄、人類、戶口、宗教、實業、地理、山水、道路、物產、商務等十三目,全書約兩千餘字。其中以地理類內容最為詳盡,細述了東、西、南、北四鄉大小二十一個村莊到縣城的道裏遠近等內容,其中所載東漢永壽龜茲左將軍劉平國碑(烏壘碑)之位置,也較他書確切。是志為拜城建縣以來的第二部縣志,對研究該地區歷史、地理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此本僅見首都圖書館收藏,湖北圖書館藏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抄本。
[光緒]鄯善縣鄉土志不分卷 (清)陳光煒修。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紅格稿本。一冊。鈐“鄯善縣印”朱文印。陳光煒,湖南新化人,清光緒末署新疆省鄯善縣知縣。鄯善古為樓蘭,西漢昭帝元鳳四年(前77)改國名為“鄯善”。是志列歷史、政績錄、兵事錄、耆舊錄、人類、戶口、氏族、宗教、實業、地理、山、水、道路、物產、商務等十五目,政績錄又分興利、去害、聽訟三小目,全書約兩千餘字。是志雖簡,然“兵事錄”敘光緒初年清軍征討浩罕阿古柏入侵者收復該地情況較詳。“地理類”記載了包括縣城所在地在內的“八台”的具體位置,對轄區內的古跡也有記載,對研究該地區歷史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此本僅見首都圖書館收藏。
[光緒]焉耆府鄉土志不分卷 (清)張銑修。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紅格稿本。一冊。有“焉耆府輿地圖”一幅。 鈐“焉耆府印”朱文印。張銑,甘肅武威人,進士出身,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署新疆省焉耆府知府。是志列歷史、政績錄、兵事錄、耆舊錄、人類、戶口、氏族、宗教、實業、地理、山水、道路、物產、商務等十四目,全書約兩千餘字。以歷史、政績錄、兵事錄和耆舊錄記載較詳,其他各目都較為簡略,然其所載民族、戶口等內容,仍有一定參考價值。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此本僅見首都圖書館收藏。
[光緒]和闐直隸州鄉土志不分卷 (清)謝維興編。清光緒三十四年 (1908)紅格稿本。一冊。謝維興,浙江山陰(今紹興)人,監生,曆官知縣、知州。是志成書於光緒三十四年(1908),列歷史、政績錄、兵事錄、耆舊錄、人類、戶口、氏族、宗教、地理、山、水、道路、物產、商務等十四目,全書約三千字。其中尤以地理類內容記載最詳,對本境在省城之何方向、境內各區距縣城道裏遠近以及各區的四至都有詳細的記載,對研究新疆地方史有一定參考價值。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此本僅見首都圖書館收藏。
[光緒]庫車直隸州鄉土志不分卷 (清)佚名編。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 紅格稿本。一冊。是志列歷史、政績錄、兵事錄、耆舊錄、人類、戶口、實業、氏族、宗教、地理、山水、道路、物產、商務十四目,全書約兩千餘字。是志雖簡,但兵事錄、耆舊錄、地理等列目內容翔實,兵事錄詳載清同治三年(1864)庫車土回馬漋起義以及清廷派兵剿撫經過;耆舊錄所載所載回部郡王世系,為研究新疆民族史的重要資料;地理所記該地大小千佛洞的位置也較他書確切,對研究庫車地區歷史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該書也存在一些錯漏之處,例如“道路”首句“庫車東至輸台……”,其中“輸台”當為“輪台”之誤,使用時應當注意。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此本僅見首都圖書館收藏,湖北圖書館藏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抄本。
[宣統]莎車府志不分卷 (清)佚名纂,清宣統元年(1909)紅格抄本。一冊。約七千餘字。分歷史、天文、地理、人事、物產等五大類,各類下又分若干細目。歷史類附莎車古跡考,對古浮圖、古塚、土台、顯忠祠等古跡做了詳細介紹;天文類包括經緯度數、寒、暑、雨、賜、物候等內容;地理類分山脈、川流、國界、沙壤、水泉、牧界等細目;人事類則包含文藝、武功、種族、沿革、學校、職官、兵制、鄰交、商業、工藝、田賦、祀典、錢幣、名宦、鄉賢、節孝、忠烈、各種人生業、禮俗等,物產類指動物、種物、植物、樹藝、礦產。其中以歷史類記載甚為詳盡,歷數從漢初到清朝莎車歷史上的大小事件,對研究莎車歷史以及古代中央王朝與西域諸國間的關係史都有着較高的史料價值。此外,是志所詳細介紹的莎車地區地理、禮俗等內容,也具有一定參考價值。是志存世稀少,原抄本僅首都圖書館有藏,國家圖書館于1985年曾以該本為底本影印收藏。
[宣統]婼羌縣鄉土志圖不分卷 (清)瑞山修, 清宣統元年(1910)抄本。一冊。 瑞山,光緒末始署婼羌縣知縣,是志按“鄉土志例目”列十三目,全書約兩千字,概述該縣歷史、地理、政治、經濟、軍事、民族等。卷首有“婼羌縣地輿圖”一幅。記事至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封面及每葉均鈐“婼羌縣印”朱文印。由於婼羌自古人口稀少,常附屬于其他部族生存,史料記載甚少,因此是志為新疆各志中篇幅最少、內容最簡的兩種之一,但也因如此,為我們提供了瞭解和研究該地區的珍貴資料。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此本由首都圖書館和湖北省圖書館收藏。
[宣統]哈密直隸廳鄉土志不分卷 (清)劉潤通編。清宣統元年(1910)紅格稿本。一冊。劉潤通,籍貫不詳,光緒末年署新疆省哈密直隸廳通判,任職期間大力興辦學堂,對發展哈密地區教育事業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是志成書于宣統元年(1910),記事至光緒三十四年(1908),列歷史、政績錄、兵事錄、耆舊錄、人類、戶口、宗教、實業、地理、祠廟古跡、學堂、山、水、道路、動物、植物、礦物、商務等十八目,在《例目》的基礎上有所增加,其中“學堂”一目為新疆其他鄉土志所沒有,全書約兩千餘字。是志雖然簡略,但在條目上有所增益,各目所載內容對研究哈密地區歷史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此本僅見首都圖書館收藏。
[乾隆]塔爾巴哈台事宜四卷 (清)永保纂,民國三十一年(1942)抄本。一冊。永保(?-1808)費莫氏,滿洲鑲紅旗人,大學士溫福之子,勒保之弟。以官學生考授內閣中書,充軍機章京,遷侍讀。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其父溫福征金川,永保齎送定邊將軍印,遂隨軍。第二年,溫福戰歿於木果木,永保冒矢石奪回父屍,襲輕車都尉,遷吏部郎中。此書彙編時間較長,主持編纂的先後有清乾隆五十一年至五十八年(1786-1793)的塔爾巴哈台參贊大臣永保、清嘉慶元年至七年(1796-1802)的參贊大臣貢楚克札布、清嘉慶七年至九年(1802-1804)的參贊大臣興肇。此書先後有貢楚克札布和宗室興漫所撰序文,對編纂經過記述較詳。在興肇繼任參贊大臣時,于原有“事宜”的基礎上,“詳所當詳,而不厭其繁;略所當略,而不嫌其簡。逐案逐款,務歸明晰”並分類彙編,全書約二萬七千餘字。《塔爾巴哈台事宜》為四部“事宜”之首,內容豐富,體例完整,為今塔城地區首部方志,涵蓋塔爾巴哈臺地區的自然地理狀況、軍政制度、社會經濟、社會生活、民族管理等五個方面,“事宜”共分四卷, 卷一為疆理、山水、城垣、宮殿、壇廟、敘官、戶口、田賦、錢法、關稅;卷二為雜賦、庫藏、俸餉、開設新疆建立州縣、營制兵防、蠲恤;卷三為議敘議恤、薦舉、營房、船隻、公廨、倉廒、軍器、水利、薪炭、匠役、貢馬、卡倫;卷四為軍台、貿易、屯田、官廠牲畜、煤窯、柔遠、荒服。在“城垣”中收錄有清朝皇帝祭山文三篇,祭河文二篇,祭淖爾文二篇。其餘各項收錄資料均甚多而明確。至於“柔遠”與“荒服”,均以哈薩克部落為內容。“柔遠”所記寥寥數行;“荒服”所記為哈薩克部落的投誠及多次封賞的經過。是研究今塔城地區十八世紀中至十九世紀初政治、經濟、軍事的重要參考資料。據敘可知其書史料來源主要是匯官府文書案牘而成,詳列名目加以整理,由此保留案牘完整性,其內容所反映其地社會經濟、軍政建設具有客觀實在性,史料價值頗高。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此本由首都圖書館和南京圖書館收藏。國家圖書館等數家館藏清抄本。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