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庄子》共52篇。经过秦朝焚书坑儒的浩
劫,到晋代郭象注《庄子》时,只剩下33篇,即内篇7、外篇15、杂篇11。
内篇的思想、结构、文风较为一致,一般认为是庄周自著。外篇和杂篇则
兼有其后学之作,甚至羼杂其他学派的个别篇章,思想观点与内篇多有出
入。
庄子的思想,博大精深。老庄的道家学派,与其他各家的思想观点在
一定程度上是相对的,尤其表现为与儒家思想的尖锐对立。唯心主义的本
体论、相对主义的循环论、认识上的不可知论、无为的政治主张、虚无的
人生哲学,构成了庄子学派的基本倾向。书中有不少辩证的因素,尤其对
社会黑暗面的揭露与批判,不遗余力,十分深刻。《庄子》一书,以我们
今天的观点来看,也是精华与糟粕共存,但庄子思想作为一种系统完整的
体系,其精华与糟粕又是杂糅在一起的。下面只就《庄子》哲学思想做一
简单概括,以便读者能从总体上进行把握。
一、庄子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境界。庄子认为常人之所以不能实现自
由,达不到逍遥游,是因为有包袱、有依赖、有追求,把自己看得很重。
要想达到思想的绝对自由,应放任其性,摆脱束缚,要抛弃大小、荣辱、
生死等差别,做到“无己”、“无功”、“无名”,这样才能做到逍遥自
在,达到“至人”所处的随心所欲的精神境界。但是,人是社会关系的总
和,不能不受各种社会关系的制约,同时也不能脱离对自然条件的依赖而
生活,所以,庄子企图超越客观条件的制约,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是不
可能达到的。
二、庄子认为“道”形成万物,又是万物的归宿。庄子所认为的道,
又称“真君”或“真宰”,是他哲学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是非物质、
客观存在的,甚至产生物质,最终万物又归结为道。庄子认为:道是客观
万物和人的内心的主宰。生与死、祸与福、物与影、梦与觉、是与非等各
种现象,表面看来是各不相同的,但本体上是一致的,都是道的物化现象
。故圣人在认识上取消了它们之间的对立关系,任之自然、随之变化。天
地和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不必苦心追求事物的究竟,是非标准难以寻
求。这其中虽包含了庄子“不避是非”、“逃之穿虚”的避世思想,也体
现了庄子相对主义中辩证的因素。
三、庄子尊尚一种知天安命、安时处顺的养生之道。养生要做到“依
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亦即顺从自然,就可以保全身体,保持本
性,可以奉养父母,安享天年。同时,养生不必介意形体上的缺陷,而养
生主要是使精神上得到自由。养生主要是养神而不是养形。一切现象,都
是道的物化,是暂存的,终会消失,而道却是永存的。所以养生要养神,
养神主要是修道。
四、庄子主张“法天贵真”、“复归于朴”,以“自然为宗”的思想
。这对后世“崇尚自然”的美学思想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然而它与
后世“崇尚自然”的美学思想,却有很大的不同。庄子的此种主张含有:
恬淡无为,安时处顺的思想;反对人为约束,恢复自然本性的思想;向往
“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和“混茫”世界的思想。
目录
内篇
逍遥游
齐物论
养生主
人间世
德充符
大宗师
应帝王
外篇
骈拇
马蹄
胜箧
秋水
至乐
山木
田子方
知北游
杂篇
徐无鬼
外物
寓言
列御寇
天下
历年考题
逍遥游
齐物论
养生主
人间世
德充符
大宗师
应帝王
外篇
骈拇
马蹄
胜箧
秋水
至乐
山木
田子方
知北游
杂篇
徐无鬼
外物
寓言
列御寇
天下
历年考题
庄子选译:名师伴读版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