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social and cultural history reader

副标题:无

作   者:刘永华主编

分类号:K203

ISBN:9787301186336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社会文化史强调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将社会史分析和文化史诠释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在分析社会现象时,不能忽视相关人群对这些现象的理解或这些现象之于当事人的意义,唯有如此,社会史分析才不致死板、僵硬;在诠释文化现象时,不能忽视这些现象背后的社会关系和权力关系,唯有如此,文化史诠释才不致空泛、玄虚。   本书按主题分成五编:一、认同,二、神明信仰,三、宗教仪式,四、历史记忆,五、感知、空间及其他。这些主题远远没有囊括社会文化史触及的所有课题,但应该说眼下比较重要的论题,大体已经涵盖在这些主题之下。   在选编论文过程中,编者考虑到论文触及的区域和时段,注意体现当前中国社会文化史领域触及的区域、时段的广度。不过,不难看出,就区域而言,本书所收论文,对南中国的讨论多于对华北的讨论;就时段而言,对明清的讨论多于对其他时段的讨论,这种不平衡并非出自编者的研究偏好,也不意味着这些区域和时段才是社会文化史分析的有效研究范围,而是大体反映了目前研究界的现状。  

目录

  第一编 国家认同
   造像记所见民众的国家观念与国家认同
   宗族与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
   ――明清华南地区宗族发展的意识形态基础
   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
   ――晚清以来“广东文化”观的形成
  第二编 信仰?世界观?地域社会
   财富的法术
   ――江南社会史上的五通神
   明清江南城隍考
   ――商品经济的发达与农民信仰
   神明的标准化
   ――华南沿海天后的推广,960-1960年
   帝制中国晚期的标准化和正确行动之说辞
   ――从华琛理论看福州地区的仪式与崇拜
  第三编 仪式?政治?社会
   元会的建构
   ――中国古代帝国的朝政与礼仪
   莆田平原的宗族与宗教
   ――福建兴化府历代碑铭解析
   福建社神之转型
   元代墓祠祭祖问题初探
   明清徽州的祭祀礼仪与社会生活
  第四编 历史记忆
   女性形象的重塑
   ――“姑嫂坟”及其传说
   祖先记忆、家园象征与族群历史
   ――山西洪洞大槐树传说解析
   乡村的故事与国家的历史
   ――以樟林为例兼论传统乡村社会研究的方法问题
   开山宿老与英雄
   ――历史记忆与香港的移民、定居与纠纷的传说
   瓦寺土司的祖源
   ――一个对历史、神话与乡野传说的边缘研究
  第五编 感知?交流?空间?习俗
   风尘、街壤与气味
   ――明清北京的生活环境与士人的帝都印象
   崇祯十七年的江南社会与关于北京的信息
   二十世纪初的茶馆与中国城市社会生活
   ――以成都为例
   妇女何在?
   ――抗婚和华南地域文化的再思考
  延伸阅读
  编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Chinese social and cultural history reader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