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是全面研究陕西民间刺绣艺术图文并茂的著作,也是我国近年来探索民间美术的不可多得的佳作之一。
本书收集了大量珍贵的绣品资料,难能可贵的是,这些资料大多是编著者亲自调查而来。编著者本身是对陕西刺绣充满感情的艺术学者。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他们与一批艺术工作者开展田野调查,坚持近20年。陕西100多个县市,他们足迹几近一半,而征集作品的县市,竟占到90%。加上他们行家的慧眼,所选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品质精彩,诸如枕顶、裹肚、虎头帽、儿童马甲、围嘴兜、虎头鞋、鞋垫、袖套、门帘、落发夹、遮裙带,等等,向人们展示了一片艺术的新天地。而描摹的刺绣中的28式鱼纹、48式鸟纹以及24件针扎扎样式黑白描稿,更可见编著者的苦心和认真。对于陕西民间刺绣的关注和考察,其实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陕西的艺术工作者就开始了,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本书虽只选了500多幅作品,但却是从大量的资料中精选出来的,颇具代表性,它使本书的研究建立在广阔而深厚的基础之上,也是它得以成功的重要原因。
陕西的民间美术源远流长,而刺绣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门类,虽然没有“四大名绣”那样名气大,但它以其久远的历史及鲜明的地方色彩为人所瞩目。《母亲的花儿》就是对陕西民间刺绣艺术的“历史追寻”。从这一思路出发,编著者对全书的结构作了精心安排,除了序言和结语,全书分为“摇篮”、“女儿心”、“春华秋实”、“慈母手中线”、“田家情趣”、“文宗风流”、“针线华章”7个部分,综合运用考古、历史、文学、艺术等多方面知识,对陕西民间刺绣的历史渊源及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它的题材及艺术特点,它与生产、生活及民俗的关系等,作了形象生动而又条理清晰的论述,文字不算长,但很耐读,与500多幅绣品及相关资料图片穿插其间,相得益彰,使读者可对陕西民间刺绣有个全面系统的认识。
正由于编著者深入农村亲自调查、征集刺绣作品,因此作品制作的地点和时间,作品的规格,作者的姓名,甚至作品的用途,包括与此有关的活动的图片等,大都有明确的记录或相关场景的反映。这就使作品有了特定的环境和背景。也只有在这个“语境”下,这些绣品才不是一件件简单的静止的作品,而是充蕴着灵性与生命力的活的东西,包含着大量的信息。编著者又通过“由物及人、由事及义、由情及史,由具体的链环而及整体的文化链索”的方法,揭示了这些绣品的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特点,表现出绣品所反映的岁时节令、人生礼仪等民俗的丰富多彩。
书名《母亲的花儿》,据编著者说,因为在民间刺绣这种艺术中闪烁的是一种母性的热望、慈爱和责任心。
目录
叙语:雾里探源
原“绣”
緡绣故事
源流
雾
摇篮
土厚水深
抓髻不嘞嘞
来来回回都是思
绝不叫娘爱埋怨
同谐到老
春华秋实
喜上梅梢
路
心花
结缘法
鱼莲情义深
石榴开花结籽稠
慈母手中线
苗苗上扎下根
. 两家都喜欢
初生节
救救孩子
山里的老虎没人捉
一爱镇百邪
田家情趣
受苦的也是人
淡淡薄薄绕久长
你看俐伶不俐伶
上炕剪刀下炕鐮
布榖蟲,你早来
窮不离猪
人情聊百家
文宗风流
根性的文化母题
民俗是历史的一翼
高臺教化入心声
传花
创稿、交流及嬗变
针线华章
刺绣的语言——针线
一生万
面積的铺排
从齐奏到交乡
肌理的创造
琢刻藻绘亦天然
结语
原“绣”
緡绣故事
源流
雾
摇篮
土厚水深
抓髻不嘞嘞
来来回回都是思
绝不叫娘爱埋怨
同谐到老
春华秋实
喜上梅梢
路
心花
结缘法
鱼莲情义深
石榴开花结籽稠
慈母手中线
苗苗上扎下根
. 两家都喜欢
初生节
救救孩子
山里的老虎没人捉
一爱镇百邪
田家情趣
受苦的也是人
淡淡薄薄绕久长
你看俐伶不俐伶
上炕剪刀下炕鐮
布榖蟲,你早来
窮不离猪
人情聊百家
文宗风流
根性的文化母题
民俗是历史的一翼
高臺教化入心声
传花
创稿、交流及嬗变
针线华章
刺绣的语言——针线
一生万
面積的铺排
从齐奏到交乡
肌理的创造
琢刻藻绘亦天然
结语
陕西乡俗刺绣艺术的历史追寻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