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

副标题:无

作   者:余英时著

分类号:

ISBN:9787108037008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余英时编著的《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是关于宋代文化史与政治史的综合研究,尤其注重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以研究的重心而论,文化史在儒学的复兴及其演进,政治史则在改革活动中所显现的权力结构与运作方式。但在实际的历史过程中,这两个系列的发展根本是交织在一起而不可能清楚分开的;二者统摄在士大夫的整体活动之中。宋代士阶层不但是文化主体,而且也是一定程度的政治主体,至少他们在政治上所表现的主动性超过了以前的汉、唐和后面的元、明、清。这是宋代在中国史上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色,过去的史学界对此也已或隐或显地有所察识。

目录

自序一自序二上篇 通论绪说 一、“政治文化”释义 二、道学、道统与“政治文化” 三、古文运动、新学与道学的形成 四、道学家“辟佛”与宋代佛教的新动向 五、理学与“政治文化” 第一章 回向“三代”——宋代政治文化的开端 第二章 宋代“士”的政治地位 第三章 “同治天下”——政治主体意识的显现 第四章 君权与相权之间——理想与权力的互动 第五章 “国是”考 上、北宋篇 下、南宋篇 第六章 秩序重建——宋初儒学的特征及其传衍 第七章 党争与士大夫的分化 一、引言 二、“国是”法度化下党争的新形态 三、朱熹时代的党争 四、王淮执政与党争的关系 五、余论下篇 专论绪说 第八章 理学家与政治取向 一、“内圣”与“外王”之间的紧张 二、从“内圣”转出“外王” 三、“得君行道”——朱熹与陆九渊 四、“得君行道”——张丰式与吕祖谦 五、余义 第九章 权力世界中的理学家 一、前言 二、陆九渊的被逐 三、刘清之“以道学自负”案 四、王淮罢政的过程 五、周必大与理学家 第十章 孝宗与理学家 一、前言 二、孝宗晚年部署之一——周必大,留正、赵汝愚三相 附说一:朱熹“立朝四十日”辨 附说二:六和塔与浙江亭 附说三:灵芝寺与北关 三、孝宗晚年部署之二——擢用理学型士大夫 四、理学集团的布局——荐士与重整台谏 第十一章 官僚集团的起源与传承 一、前言 二、起源:从陈贾“禁伪学”谈起 三、官僚集团的传承 四、光宗朝的官僚集团 五、刘德秀的自叙 六、姜特立——官僚集团与皇权 七、总结 第十二章 皇权与皇极 一、孝宗的三部曲——“三年之丧”、”太子参决”、“内禅” 二、概说:史学与心理分析的交互为用 三、从人宫到受禅——孝宗的心路历程 四、认同危机与心理挫折 五、孝宗“末年之政”的心理向度 六、“责善则离”——孝宗与光宗的心理冲突 七、环绕“皇极”的争论 八、代总结:三点观察附录 朱熹挽孝宗诗笺释附论三篇 附论一 “抽离”、“回转”与“内圣外王”——答刘述先先生 附论二 我摧毁了朱熹的价值世界吗?——答杨儒宾先生 附论三 试说儒家的整体规划——刘述先先生《回应》读后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