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植物病理学研究方法[电子资源.图书]

副标题:无

作   者:陈捷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109114005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是根据目前国内各高等农业院校,尤其是农业院校从事植物病害生理研究工作的教师和研究生的需求编写的。书中把通过从国内外各类权威杂志和专著收集、整理出一系列反映现代植物病理学最新成果的研究方法编辑成书,这样有利于在我国植物病理学工作者中能实现资源共享,拓展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在植物病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全书共分7个篇章,具体内容包括植物病害诊断方法与文献查询、植物病害流行学研究方法、植物致病生理的研究方法、植物抗病生理研究方法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目录

第一篇 植物病害诊断方法与文献查询第一章 植物病害诊断方法
第一节 微观诊断方法
一、免疫学方法
二、分子杂交检测法
三、多维显微观察法
四、超微观察
第二节 多媒体技术在病害诊断中的应用
一、多媒体技术的种类与原理
二、多媒体加工处理技术
三、病害诊断多媒体信息系统的构建
第二章 植物病害文献查询
第一节 数据库检索系统
一、Dialog检索系统
二、Questel-ORBIT系统
三、EINS系统
四、STN系统
五、OCLC FirstSearch检索系统
六、EI Compendex Web
七、CSA——剑桥科学文摘
八、PQDD——博士、硕士论文数据库
九、Ingenta检索系统
十、WOSP-ISTP
十一、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十二、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
十三、Kluwer Online Journals——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
十四、ELSEVIER SCIENCE电子期刊全文库
十五、ProQuest Academic Research Library——全文期刊与报纸数据库
第二节 Internet植物病害信息的检索
一、搜寻引擎和搜寻方法
二、有关植物病理学科重要网站
三、数字化图书馆
四、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简介
五、专利信息的网上检索
第三节 植物病害综合治理信息服务
一、工具类服务方式
二、讨论类服务方式
三、查询类服务方式
四、Internet在植物病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五、虚拟化网络环境在植物病害综合治理中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第二篇 植物病害流行学研究方法第一章 信息技术在病害流行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节 地理信息系统(GIS)
一、数据的采集方法
二、数据的存储、管理、分析
三、系统软件的构建
四、地理信息系统在植物保护领域的应用
第二节 全球定位系统(GPS)
一、全球定位系统(GPS)接受器的原理
二、全球定位系统(GPS)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第三节 遥感技术(RS)
一、遥感(RS)技术的原理
二、遥感(RS)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第二章 电算模拟在植物病害流行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节 流行模拟
一、系统分析和电算模拟
二、系统模拟的工作步骤
三、模型模拟的应用前景
第二节 损失估计
一、损失的生理学
二、损失估计模型
三、损失估计的类型
四、产量损失模型的数据要求
五、植物病害损失估计的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第三篇 植物致病生理的研究方法第一章 植物病原侵染过程的观察
第一节 植物病原物与寄主的识别
一、识别的类型
二、致病性相关识别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 侵入过程的超微和显微观察
一、侵染器官观察
二、侵染过程的组织学观察
第三节 植物病株内病原物分布的免疫细胞化学研究
一、植物免疫化学发展简况
二、免疫化学基本原理
三、免疫化学操作基本步骤
第二章 植物病原物产生的角质酶的致病作用分析
第一节 角质酶及其致病作用
一、酶的特性
二、致病作用
第二节 角质酶提取与致病性测定
一、酶的获得与活性测定
二、酶在病程中的作用
第三章 植物病原物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的致病作用分析
第一节 细胞壁降解酶的种类与一般特性
一、酶的种类与特性
二、酶的致病作用
第二节 细胞壁降解酶的提取、纯化与活性测定
一、胞外细胞壁降解酶的提取、纯化
二、细胞壁降解酶活性测定
第三节 细胞壁降解酶致病作用的确定
一、离体下的鉴定方法
二、活体下的鉴定方法
三、细胞壁降解酶致病作用鉴定与评价
第四节 细胞壁降解酶编码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一、植物病原细菌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二、植物病原真菌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第四章 植物病原物毒素的致病作用分析
第一节 植物病原菌毒素的种类和来源
一、毒素的概念及其演化
二、寄主选择性植物病原菌毒素的特点及来源
三、非寄主选择性植物病原菌毒素的特点及来源
第二节 植物病原菌毒素的生物测定
一、毒素致毒活性的确定
二、植株水平的生物测定
三、组织器官水平的生物测定
四、细胞水平的生物测定
五、细胞器水平的生物测定
六、酶及代谢水平的生物测定
第三节 植物病原菌毒素的定量化学分析
一、电导率法(电阻法)
二、分光光度法
三、色谱法
四、差重法
第四节 植物病原菌毒素作用机制
一、植物病原菌毒素致病作用确定
二、受体蛋白分离
三、受体蛋白功能鉴定
四、毒素对寄主代谢的影响
第五章 植物病原菌毒素的纯化与结构鉴定
第一节 植物病原菌的产毒条件
一、培养基选择
二、营养条件
三、环境条件
第二节 植物病原菌毒素的分离
一、活体外病原菌毒素的分离
二、活体内病原菌毒素的分离
三、毒素的萃取方法
第三节 植物病原菌毒素纯化方法
一、分馏纯化
二、重结晶纯化
三、色谱纯化
第四节 植物病原菌毒素的结构鉴定
一、毒素的红外光谱分析
二、毒素的气—质联用分析
三、毒素的高分辨率色谱分析
四、毒素的核磁共振分析
第六章 植物病原菌毒素的应用实践
第一节 植物病原菌毒素与作物品种抗病性测定
第二节 毒素与抗病突变体的筛选
一、基本原理
二、操作基本步骤
第三节 植物病原菌毒素与病原菌生理小种鉴定
一、基本原理
二、鉴定方法
三、应用实例
第四节 植物病原菌毒素与生物农药研制
一、毒素生物合成抑制剂
二、毒素活性钝化剂
三、毒素与感病植物受体结合的干扰剂
四、毒素间交互抑制
五、毒素的抗菌物质
第七章 激素失调的致病作用分析
第一节 激素的种类及来源
一、生长素
二、赤霉素
三、细胞分裂素
四、脱落酸
五、乙烯
六、油菜素甾醇类
七、水杨酸类
八、茉莉酸类
九、多胺
第二节 植株体内激素含量的测定
一、生物测试技术
二、免疫血清学技术
三、物理化学检测技术
四、其他方法
第三节 激素致病作用确定
一、生长素
二、赤霉素
三、细胞分裂素
四、脱落酸
五、乙烯
参考文献
第四篇 植物抗病生理研究方法第一章 植物组织结构抗性的观察
第一节 植物抗性结构种类与功能
一、植物固有的形态结构抗性
二、植物被诱发的形态结构抗性
第二节 抗性结构的显微观察方法
一、光学显微镜
二、荧光显微镜
三、抗性结构观察
第三节 抗性结构的超微观察方法
一、电子显微镜原理
二、电子显微镜制片
三、抗性结构的超微观察
第二章 生理生化抗性分析
第一节 致病因子的抑制因子分离与鉴定
一、果胶酶抑制因子的特性
二、果胶酶抑制因子的分离鉴定
三、木质素的测定
第二节 侵染诱发的抗病性和获得抗性
一、侵染诱发抗性和诱导抗性原理
二、激发子的种类与工作模式
三、抗性诱导方法
四、诱导抗性的生理效应
参考文献
第五篇 植物—病原物分子互作第一章 植物抗病信号转导研究
第一节 寄主—病原菌互作过程中的信号转导
一、病菌侵染诱发抗病性的信号种类
二、信号转导系统
三、防御反应的发生
第二节 信号转导的研究方法
一、标记配体法检测受体
二、亲和技术提纯受体
三、分子克隆技术获取微量受体
第三节 寡糖素信号测定
一、寡糖素的提取
二、寡糖素的检测
第四节 钙信号的测定
一、钙调素的定量测定
二、钙调素的分布与定位
三、钙调素结合蛋白(CaMBP)的检测
第五节 蛋白质磷酸化活性的测定
一、钙依赖蛋白激酶(CDPK)待测样制备
二、液闪法测定钙依赖蛋白激酶(CDPK)活性
三、放射自显影法测定钙依赖蛋白激酶(CDPK)
第六节 G蛋白的测定
一、GTP结合实验
二、GTPase活性实验
三、细菌毒素诱导的核糖基化实验
四、免疫转移电泳实验
第七节 水杨酸和茉莉酸含量的测定
一、水杨酸含量的测定
二、茉莉酸含量的测定
第八节 信号物质功能鉴定
一、寡糖素
二、钙离子(Ca2+)和钙调蛋白(CaM)
三、水杨酸
四、茉莉酸
五、G蛋白
六、活性氧
第九节 信号转导过程
一、信号分子级联转导
二、信号分子转导效应分析实例
第二章 植物病原致病性的分子机理
第一节 病原菌致病基因与相关基因
一、病原菌致病基因
二、病原菌致病相关基因
第二节 病菌生理分化的遗传学基础
一、病菌遗传多态性
二、生理分化分子鉴定技术
第三章 植物抗病的分子机理
第一节 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的遗传基础
一、抗病基因的种类及功能
二、抗病基因的克隆
三、抗病基因的转化
第二节 防御反应基因的诱导表达
一、防御反应基因种类与功能
二、防御反应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第三节 无毒基因的诱导表达
一、无毒基因的种类与功能
二、无毒基因的克隆
第四节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植物—病原菌互作研究中的应用
一、蛋白质组学的概念
二、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意义
三、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技术体系
四、蛋白质芯片技术
五、酵母双杂交系统
六、蛋白质组学在植物病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六篇 植物病害防治技术研究方法第一章 植物病害综合治理决策系统的构建
第一节 病害决策系统概述
第二节 决策系统构建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 决策系统构建的方法
一、病害综合治理决策系统方法
二、病害综合治理决策系统建立过程
三、病害决策支持系统应用实例——小麦病害防治决策支持系统EPIPRE
第二章 植物抗病基因工程原理和方法
第一节 植物抗病基因工程原理
一、目的基因的转化
二、外源基因的检测
三、转基因植物的抗病性鉴定
第二节 抗病基因工程植株构建关键技术
一、抗真菌病害
二、抗病毒病害
三、抗细菌病害
第三章 分子标记辅助抗性育种
第一节 植物中常用的抗性遗传标记
一、RFLP
二、RAPD
三、AFLP
四、SSR
五、SCAR、CAPs和STS
六、各标记间的联系及标记间的相互转化
第二节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一般程序
一、高密度分子图谱的构建
二、分子标记辅助抗性育种的方法及程序
三、展望
第四章 植物病害的基因治疗技术
第一节 基因治疗的基本过程
一、治疗相关基因的种类
二、基因导入载体
三、基因的导入
四、基因的表达
第二节 基因修正技术及应用
一、依赖于靶基因的同源重组
二、嵌合RNA/DNA寡聚核苷酸介导的基因修复
第三节 基因沉默在植物病害治疗中的应用
一、基因沉默产生的机理
二、RNA沉默与其他基因表达抑制技术的比较
三、基因沉默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第五章 生物农药的研制与开发
第一节 微生物源农药的研制与开发
一、一般筛选方法
二、分子筛选方法
三、工程菌株构建
四、拮抗微生物生产药物的提取精制工艺
第二节 植物源杀菌剂的研制与开发
一、应用植物源杀菌剂的重要性
二、植物源杀菌剂的概念与种类
三、植物源杀菌剂的筛选途径
四、植物源杀菌剂的主要组分和结构类型
五、植物源杀菌成分的提取
六、植物杀菌物质活性测定方法
七、植物源杀菌成分的分离、纯化及理化性质分析
八、植物源杀菌剂作用机制
第六章 转基因植物的应用与安全评价技术
第一节 生物安全性的概念
第二节 安全性研究技术
一、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价的内容
二、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价方法
第七章 转基因拮抗微生物的应用与安全评价技术
第一节 转基因拮抗微生物的应用
一、国外应用进展
二、国内应用进展
第二节 生物安全性评价的程序
一、安全性的分级标准
二、安全等级的划分程序
三、生物安全性评价的主要内容
四、安全性评价的方法和资料要求
五、生物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影响因素
附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参考文献
第七篇 植物病理学中统计方法与生物信息学第一章 统计分析软件
第一节 常用统计分析软件简述
一、SAS系统
二、SPSS(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
三、NCSS软件包
四、Stata软件
五、S-PLUS软件
六、MiniTab软件
七、SYSTAT统计分析软件
八、SigmaStat v3.1统计分析软件
九、JMTJ
十、非典型数据统计分析系统
第二节 数据统计分析软件SPSS11.0的应用
一、主要窗口功能、数据文件建立和数据转换
二、数据统计分析软件(频数分布分析)
三、数据统计分析软件SPSS的应用(均数比较)
四、广义因素方差分析
五、数据统计分析软件SPSS的应用——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六、数据统计分析软件SPSS的应用——统计图形
第二章 生物信息学
第一节 分子植物病理学中的生物信息学
第二节 引物设计与序列分析
一、引物设计
二、序列分析
参考文献
第一篇 植物病害诊断方法与文献查询第一章 植物病害诊断方法
第一节 微观诊断方法
一、免疫学方法
二、分子杂交检测法
三、多维显微观察法
四、超微观察
第二节 多媒体技术在病害诊断中的应用
一、多媒体技术的种类与原理
二、多媒体加工处理技术
三、病害诊断多媒体信息系统的构建
第二章 植物病害文献查询
第一节 数据库检索系统
一、Dialog检索系统
二、Questel-ORBIT系统
三、EINS系统
四、STN系统
五、OCLC FirstSearch检索系统
六、EI Compendex Web
七、CSA——剑桥科学文摘
八、PQDD——博士、硕士论文数据库
九、Ingenta检索系统
十、WOSP-ISTP
十一、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十二、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
十三、Kluwer Online Journals——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
十四、ELSEVIER SCIENCE电子期刊全文库
十五、ProQuest Academic Research Library——全文期刊与报纸数据库
第二节 Internet植物病害信息的检索
一、搜寻引擎和搜寻方法
二、有关植物病理学科重要网站
三、数字化图书馆
四、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简介
五、专利信息的网上检索
第三节 植物病害综合治理信息服务
一、工具类服务方式
二、讨论类服务方式
三、查询类服务方式
四、Internet在植物病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五、虚拟化网络环境在植物病害综合治理中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第二篇 植物病害流行学研究方法第一章 信息技术在病害流行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节 地理信息系统(GIS)
一、数据的采集方法
二、数据的存储、管理、分析
三、系统软件的构建
四、地理信息系统在植物保护领域的应用
第二节 全球定位系统(GPS)
一、全球定位系统(GPS)接受器的原理
二、全球定位系统(GPS)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第三节 遥感技术(RS)
一、遥感(RS)技术的原理
二、遥感(RS)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第二章 电算模拟在植物病害流行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节 流行模拟
一、系统分析和电算模拟
二、系统模拟的工作步骤
三、模型模拟的应用前景
第二节 损失估计
一、损失的生理学
二、损失估计模型
三、损失估计的类型
四、产量损失模型的数据要求
五、植物病害损失估计的研究方法
第三篇 植物致病生理的研究方法第一章 植物病原侵染过程的观察
第一节 植物病原物与寄主的识别
一、识别的类型
二、致病性相关识别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 侵入过程的超微和显微观察
一、侵染器官观察
二、侵染过程的组织学观察
第三节 植物病株内病原物分布的免疫细胞化学研究
一、植物免疫化学发展简况
二、免疫化学基本原理
三、免疫化学操作基本步骤
第二章 植物病原物产生的角质酶的致病作用分析
第一节 角质酶及其致病作用
一、酶的特性
二、致病作用
第二节 角质酶提取与致病性测定
一、酶的获得与活性测定
二、酶在病程中的作用
第三章 植物病原物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的致病作用分析
第一节 细胞壁降解酶的种类与一般特性
一、酶的种类与特性
二、酶的致病作用
第二节 细胞壁降解酶的提取、纯化与活性测定
一、胞外细胞壁降解酶的提取、纯化
二、细胞壁降解酶活性测定
第三节 细胞壁降解酶致病作用的确定
一、离体下的鉴定方法
二、活体下的鉴定方法
三、细胞壁降解酶致病作用鉴定与评价
第四节 细胞壁降解酶编码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一、植物病原细菌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二、植物病原真菌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第四章 植物病原物毒素的致病作用分析
第一节 植物病原菌毒素的种类和来源
一、毒素的概念及其演化
二、寄主选择性植物病原菌毒素的特点及来源
三、非寄主选择性植物病原菌毒素的特点及来源
第二节 植物病原菌毒素的生物测定
一、毒素致毒活性的确定
二、植株水平的生物测定
三、组织器官水平的生物测定
四、细胞水平的生物测定
五、细胞器水平的生物测定
六、酶及代谢水平的生物测定
第三节 植物病原菌毒素的定量化学分析
一、电导率法(电阻法)
二、分光光度法
三、色谱法
四、差重法
第四节 植物病原菌毒素作用机制
一、植物病原菌毒素致病作用确定
二、受体蛋白分离
三、受体蛋白功能鉴定
四、毒素对寄主代谢的影响
第五章 植物病原菌毒素的纯化与结构鉴定
第一节 植物病原菌的产毒条件
一、培养基选择
二、营养条件
三、环境条件
第二节 植物病原菌毒素的分离
一、活体外病原菌毒素的分离
二、活体内病原菌毒素的分离
三、毒素的萃取方法
第三节 植物病原菌毒素纯化方法
一、分馏纯化
二、重结晶纯化
三、色谱纯化
第四节 植物病原菌毒素的结构鉴定
一、毒素的红外光谱分析
二、毒素的气—质联用分析
三、毒素的高分辨率色谱分析
四、毒素的核磁共振分析
第六章 植物病原菌毒素的应用实践
第一节 植物病原菌毒素与作物品种抗病性测定
第二节 毒素与抗病突变体的筛选
一、基本原理
二、操作基本步骤
第三节 植物病原菌毒素与病原菌生理小种鉴定
二、鉴定方法
三、应用实例
第四节 植物病原菌毒素与生物农药研制
一、毒素生物合成抑制剂
二、毒素活性钝化剂
三、毒素与感病植物受体结合的干扰剂
四、毒素间交互抑制
五、毒素的抗菌物质
第七章 激素失调的致病作用分析
第一节 激素的种类及来源
一、生长素
二、赤霉素
三、细胞分裂素
四、脱落酸
五、乙烯
六、油菜素甾醇类
七、水杨酸类
八、茉莉酸类
九、多胺
第二节 植株体内激素含量的测定
一、生物测试技术
二、免疫血清学技术
三、物理化学检测技术
四、其他方法
第三节 激素致病作用确定
第四篇 植物抗病生理研究方法第一章 植物组织结构抗性的观察
第一节 植物抗性结构种类与功能
一、植物固有的形态结构抗性
二、植物被诱发的形态结构抗性
第二节 抗性结构的显微观察方法
一、光学显微镜
二、荧光显微镜
三、抗性结构观察
第三节 抗性结构的超微观察方法
一、电子显微镜原理
二、电子显微镜制片
三、抗性结构的超微观察
第二章 生理生化抗性分析
第一节 致病因子的抑制因子分离与鉴定
一、果胶酶抑制因子的特性
二、果胶酶抑制因子的分离鉴定
三、木质素的测定
第二节 侵染诱发的抗病性和获得抗性
一、侵染诱发抗性和诱导抗性原理
二、激发子的种类与工作模式
三、抗性诱导方法
四、诱导抗性的生理效应
第五篇 植物—病原物分子互作第一章 植物抗病信号转导研究
第一节 寄主—病原菌互作过程中的信号转导
一、病菌侵染诱发抗病性的信号种类
二、信号转导系统
三、防御反应的发生
第二节 信号转导的研究方法
一、标记配体法检测受体
二、亲和技术提纯受体
三、分子克隆技术获取微量受体
第三节 寡糖素信号测定
一、寡糖素的提取
二、寡糖素的检测
第四节 钙信号的测定
一、钙调素的定量测定
二、钙调素的分布与定位
三、钙调素结合蛋白(CaMBP)的检测
第五节 蛋白质磷酸化活性的测定
一、钙依赖蛋白激酶(CDPK)待测样制备
二、液闪法测定钙依赖蛋白激酶(CDPK)活性
三、放射自显影法测定钙依赖蛋白激酶(CDPK)
第六节 G蛋白的测定
一、GTP结合实验
二、GTPase活性实验
三、细菌毒素诱导的核糖基化实验
四、免疫转移电泳实验
第七节 水杨酸和茉莉酸含量的测定
一、水杨酸含量的测定
二、茉莉酸含量的测定
第八节 信号物质功能鉴定
一、寡糖素
二、钙离子(Ca2+)和钙调蛋白(CaM)
三、水杨酸
四、茉莉酸
五、G蛋白
六、活性氧
第九节 信号转导过程
一、信号分子级联转导
二、信号分子转导效应分析实例
第二章 植物病原致病性的分子机理
第一节 病原菌致病基因与相关基因
一、病原菌致病基因
二、病原菌致病相关基因
第二节 病菌生理分化的遗传学基础
一、病菌遗传多态性
二、生理分化分子鉴定技术
第三章 植物抗病的分子机理
第一节 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的遗传基础
一、抗病基因的种类及功能
二、抗病基因的克隆
三、抗病基因的转化
第二节 防御反应基因的诱导表达
一、防御反应基因种类与功能
二、防御反应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第三节 无毒基因的诱导表达
一、无毒基因的种类与功能
二、无毒基因的克隆
第四节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植物—病原菌互作研究中的应用
一、蛋白质组学的概念
二、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意义
三、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技术体系
四、蛋白质芯片技术
五、酵母双杂交系统
六、蛋白质组学在植物病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六篇 植物病害防治技术研究方法第一章 植物病害综合治理决策系统的构建
第一节 病害决策系统概述
第二节 决策系统构建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 决策系统构建的方法
一、病害综合治理决策系统方法
二、病害综合治理决策系统建立过程
三、病害决策支持系统应用实例——小麦病害防治决策支持系统EPIPRE
第二章 植物抗病基因工程原理和方法
第一节 植物抗病基因工程原理
一、目的基因的转化
二、外源基因的检测
三、转基因植物的抗病性鉴定
第二节 抗病基因工程植株构建关键技术
一、抗真菌病害
二、抗病毒病害
三、抗细菌病害
第三章 分子标记辅助抗性育种
第一节 植物中常用的抗性遗传标记
一、RFLP
二、RAPD
三、AFLP
四、SSR
五、SCAR、CAPs和STS
六、各标记间的联系及标记间的相互转化
第二节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一般程序
一、高密度分子图谱的构建
二、分子标记辅助抗性育种的方法及程序
三、展望
第四章 植物病害的基因治疗技术
第一节 基因治疗的基本过程
一、治疗相关基因的种类
二、基因导入载体
三、基因的导入
四、基因的表达
第二节 基因修正技术及应用
一、依赖于靶基因的同源重组
二、嵌合RNA/DNA寡聚核苷酸介导的基因修复
第三节 基因沉默在植物病害治疗中的应用
一、基因沉默产生的机理
二、RNA沉默与其他基因表达抑制技术的比较
三、基因沉默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第五章 生物农药的研制与开发
第一节 微生物源农药的研制与开发
一、一般筛选方法
二、分子筛选方法
三、工程菌株构建
四、拮抗微生物生产药物的提取精制工艺
第二节 植物源杀菌剂的研制与开发
一、应用植物源杀菌剂的重要性
二、植物源杀菌剂的概念与种类
三、植物源杀菌剂的筛选途径
四、植物源杀菌剂的主要组分和结构类型
五、植物源杀菌成分的提取
六、植物杀菌物质活性测定方法
七、植物源杀菌成分的分离、纯化及理化性质分析
八、植物源杀菌剂作用机制
第六章 转基因植物的应用与安全评价技术
第一节 生物安全性的概念
第二节 安全性研究技术
一、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价的内容
二、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价方法
第七章 转基因拮抗微生物的应用与安全评价技术
第一节 转基因拮抗微生物的应用
一、国外应用进展
二、国内应用进展
第二节 生物安全性评价的程序
一、安全性的分级标准
二、安全等级的划分程序
三、生物安全性评价的主要内容
四、安全性评价的方法和资料要求
五、生物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影响因素
附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第七篇 植物病理学中统计方法与生物信息学第一章 统计分析软件
第一节 常用统计分析软件简述
一、SAS系统
二、SPSS(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
三、NCSS软件包
四、Stata软件
五、S-PLUS软件
六、MiniTab软件
七、SYSTAT统计分析软件
八、SigmaStat v3.1统计分析软件
九、JMTJ
十、非典型数据统计分析系统
第二节 数据统计分析软件SPSS11.0的应用
一、主要窗口功能、数据文件建立和数据转换
二、数据统计分析软件(频数分布分析)
三、数据统计分析软件SPSS的应用(均数比较)
四、广义因素方差分析
五、数据统计分析软件SPSS的应用——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六、数据统计分析软件SPSS的应用——统计图形
第二章 生物信息学
第一节 分子植物病理学中的生物信息学
第二节 引物设计与序列分析
一、引物设计
二、序列分析
第一篇 植物病害诊断方法与文献查询第一章 植物病害诊断方法
第一节 微观诊断方法
一、免疫学方法
二、分子杂交检测法
三、多维显微观察法
四、超微观察
第二节 多媒体技术在病害诊断中的应用
一、多媒体技术的种类与原理
二、多媒体加工处理技术
三、病害诊断多媒体信息系统的构建
第二章 植物病害文献查询
第一节 数据库检索系统
一、Dialog检索系统
二、Questel-ORBIT系统
三、EINS系统
四、STN系统
五、OCLC FirstSearch检索系统
六、EI Compendex Web
七、CSA——剑桥科学文摘
八、PQDD——博士、硕士论文数据库
九、Ingenta检索系统
十、WOSP-ISTP
十一、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十二、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
十三、Kluwer Online Journals——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
十四、ELSEVIER SCIENCE电子期刊全文库
十五、ProQuest Academic Research Library——全文期刊与报纸数据库
第二节 Internet植物病害信息的检索
一、搜寻引擎和搜寻方法
二、有关植物病理学科重要网站
三、数字化图书馆
四、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简介
五、专利信息的网上检索
第三节 植物病害综合治理信息服务
一、工具类服务方式
二、讨论类服务方式
三、查询类服务方式
四、Internet在植物病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五、虚拟化网络环境在植物病害综合治理中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第二篇 植物病害流行学研究方法第一章 信息技术在病害流行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节 地理信息系统(GIS)
一、数据的采集方法
二、数据的存储、管理、分析
三、系统软件的构建
四、地理信息系统在植物保护领域的应用
第二节 全球定位系统(GPS)
一、全球定位系统(GPS)接受器的原理
二、全球定位系统(GPS)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第三节 遥感技术(RS)
一、遥感(RS)技术的原理
二、遥感(RS)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第二章 电算模拟在植物病害流行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节 流行模拟
一、系统分析和电算模拟
二、系统模拟的工作步骤
三、模型模拟的应用前景
第二节 损失估计
一、损失的生理学
二、损失估计模型
三、损失估计的类型
四、产量损失模型的数据要求
五、植物病害损失估计的研究方法
第三篇 植物致病生理的研究方法第一章 植物病原侵染过程的观察
第一节 植物病原物与寄主的识别
一、识别的类型
二、致病性相关识别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 侵入过程的超微和显微观察
一、侵染器官观察
二、侵染过程的组织学观察
第三节 植物病株内病原物分布的免疫细胞化学研究
一、植物免疫化学发展简况
二、免疫化学基本原理
三、免疫化学操作基本步骤
第二章 植物病原物产生的角质酶的致病作用分析
第一节 角质酶及其致病作用
一、酶的特性
二、致病作用
第二节 角质酶提取与致病性测定
一、酶的获得与活性测定
二、酶在病程中的作用
第三章 植物病原物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的致病作用分析
第一节 细胞壁降解酶的种类与一般特性
一、酶的种类与特性
二、酶的致病作用
第二节 细胞壁降解酶的提取、纯化与活性测定
一、胞外细胞壁降解酶的提取、纯化
二、细胞壁降解酶活性测定
第三节 细胞壁降解酶致病作用的确定
一、离体下的鉴定方法
二、活体下的鉴定方法
三、细胞壁降解酶致病作用鉴定与评价
第四节 细胞壁降解酶编码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一、植物病原细菌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二、植物病原真菌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第四章 植物病原物毒素的致病作用分析
第一节 植物病原菌毒素的种类和来源
一、毒素的概念及其演化
二、寄主选择性植物病原菌毒素的特点及来源
三、非寄主选择性植物病原菌毒素的特点及来源
第二节 植物病原菌毒素的生物测定
一、毒素致毒活性的确定
二、植株水平的生物测定
三、组织器官水平的生物测定
四、细胞水平的生物测定
五、细胞器水平的生物测定
六、酶及代谢水平的生物测定
第三节 植物病原菌毒素的定量化学分析
一、电导率法(电阻法)
二、分光光度法
三、色谱法
四、差重法
第四节 植物病原菌毒素作用机制
一、植物病原菌毒素致病作用确定
二、受体蛋白分离
三、受体蛋白功能鉴定
四、毒素对寄主代谢的影响
第五章 植物病原菌毒素的纯化与结构鉴定
第一节 植物病原菌的产毒条件
一、培养基选择
二、营养条件
三、环境条件
第二节 植物病原菌毒素的分离
一、活体外病原菌毒素的分离
二、活体内病原菌毒素的分离
三、毒素的萃取方法
第三节 植物病原菌毒素纯化方法
一、分馏纯化
二、重结晶纯化
三、色谱纯化
第四节 植物病原菌毒素的结构鉴定
一、毒素的红外光谱分析
二、毒素的气—质联用分析
三、毒素的高分辨率色谱分析
四、毒素的核磁共振分析
第六章 植物病原菌毒素的应用实践
第一节 植物病原菌毒素与作物品种抗病性测定
第二节 毒素与抗病突变体的筛选
一、基本原理
二、操作基本步骤
第三节 植物病原菌毒素与病原菌生理小种鉴定
二、鉴定方法
三、应用实例
第四节 植物病原菌毒素与生物农药研制
一、毒素生物合成抑制剂
二、毒素活性钝化剂
三、毒素与感病植物受体结合的干扰剂
四、毒素间交互抑制
五、毒素的抗菌物质
第七章 激素失调的致病作用分析
第一节 激素的种类及来源
一、生长素
二、赤霉素
三、细胞分裂素
四、脱落酸
五、乙烯
六、油菜素甾醇类
七、水杨酸类
八、茉莉酸类
九、多胺
第二节 植株体内激素含量的测定
一、生物测试技术
二、免疫血清学技术
三、物理化学检测技术
四、其他方法
第三节 激素致病作用确定
第四篇 植物抗病生理研究方法第一章 植物组织结构抗性的观察
第一节 植物抗性结构种类与功能
一、植物固有的形态结构抗性
二、植物被诱发的形态结构抗性
第二节 抗性结构的显微观察方法
一、光学显微镜
二、荧光显微镜
三、抗性结构观察
第三节 抗性结构的超微观察方法
一、电子显微镜原理
二、电子显微镜制片
三、抗性结构的超微观察
第二章 生理生化抗性分析
第一节 致病因子的抑制因子分离与鉴定
一、果胶酶抑制因子的特性
二、果胶酶抑制因子的分离鉴定
三、木质素的测定
第二节 侵染诱发的抗病性和获得抗性
一、侵染诱发抗性和诱导抗性原理
二、激发子的种类与工作模式
三、抗性诱导方法
四、诱导抗性的生理效应
第五篇 植物—病原物分子互作第一章 植物抗病信号转导研究
第一节 寄主—病原菌互作过程中的信号转导
一、病菌侵染诱发抗病性的信号种类
二、信号转导系统
三、防御反应的发生
第二节 信号转导的研究方法
一、标记配体法检测受体
二、亲和技术提纯受体
三、分子克隆技术获取微量受体
第三节 寡糖素信号测定
一、寡糖素的提取
二、寡糖素的检测
第四节 钙信号的测定
一、钙调素的定量测定
二、钙调素的分布与定位
三、钙调素结合蛋白(CaMBP)的检测
第五节 蛋白质磷酸化活性的测定
一、钙依赖蛋白激酶(CDPK)待测样制备
二、液闪法测定钙依赖蛋白激酶(CDPK)活性
三、放射自显影法测定钙依赖蛋白激酶(CDPK)
第六节 G蛋白的测定
一、GTP结合实验
二、GTPase活性实验
三、细菌毒素诱导的核糖基化实验
四、免疫转移电泳实验
第七节 水杨酸和茉莉酸含量的测定
一、水杨酸含量的测定
二、茉莉酸含量的测定
第八节 信号物质功能鉴定
一、寡糖素
二、钙离子(Ca2+)和钙调蛋白(CaM)
三、水杨酸
四、茉莉酸
五、G蛋白
六、活性氧
第九节 信号转导过程
一、信号分子级联转导
二、信号分子转导效应分析实例
第二章 植物病原致病性的分子机理
第一节 病原菌致病基因与相关基因
一、病原菌致病基因
二、病原菌致病相关基因
第二节 病菌生理分化的遗传学基础
一、病菌遗传多态性
二、生理分化分子鉴定技术
第三章 植物抗病的分子机理
第一节 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的遗传基础
一、抗病基因的种类及功能
二、抗病基因的克隆
三、抗病基因的转化
第二节 防御反应基因的诱导表达
一、防御反应基因种类与功能
二、防御反应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第三节 无毒基因的诱导表达
一、无毒基因的种类与功能
二、无毒基因的克隆
第四节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植物—病原菌互作研究中的应用
一、蛋白质组学的概念
二、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意义
三、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技术体系
四、蛋白质芯片技术
五、酵母双杂交系统
六、蛋白质组学在植物病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六篇 植物病害防治技术研究方法第一章 植物病害综合治理决策系统的构建
第一节 病害决策系统概述
第二节 决策系统构建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 决策系统构建的方法
一、病害综合治理决策系统方法
二、病害综合治理决策系统建立过程
三、病害决策支持系统应用实例——小麦病害防治决策支持系统EPIPRE
第二章 植物抗病基因工程原理和方法
第一节 植物抗病基因工程原理
一、目的基因的转化
二、外源基因的检测
三、转基因植物的抗病性鉴定
第二节 抗病基因工程植株构建关键技术
一、抗真菌病害
二、抗病毒病害
三、抗细菌病害
第三章 分子标记辅助抗性育种
第一节 植物中常用的抗性遗传标记
一、RFLP
二、RAPD
三、AFLP
四、SSR
五、SCAR、CAPs和STS
六、各标记间的联系及标记间的相互转化
第二节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一般程序
一、高密度分子图谱的构建
二、分子标记辅助抗性育种的方法及程序
三、展望
第四章 植物病害的基因治疗技术
第一节 基因治疗的基本过程
一、治疗相关基因的种类
二、基因导入载体
三、基因的导入
四、基因的表达
第二节 基因修正技术及应用
一、依赖于靶基因的同源重组
二、嵌合RNA/DNA寡聚核苷酸介导的基因修复
第三节 基因沉默在植物病害治疗中的应用
一、基因沉默产生的机理
二、RNA沉默与其他基因表达抑制技术的比较
三、基因沉默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第五章 生物农药的研制与开发
第一节 微生物源农药的研制与开发
一、一般筛选方法
二、分子筛选方法
三、工程菌株构建
四、拮抗微生物生产药物的提取精制工艺
第二节 植物源杀菌剂的研制与开发
一、应用植物源杀菌剂的重要性
二、植物源杀菌剂的概念与种类
三、植物源杀菌剂的筛选途径
四、植物源杀菌剂的主要组分和结构类型
五、植物源杀菌成分的提取
六、植物杀菌物质活性测定方法
七、植物源杀菌成分的分离、纯化及理化性质分析
八、植物源杀菌剂作用机制
第六章 转基因植物的应用与安全评价技术
第一节 生物安全性的概念
第二节 安全性研究技术
一、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价的内容
二、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价方法
第七章 转基因拮抗微生物的应用与安全评价技术
第一节 转基因拮抗微生物的应用
一、国外应用进展
二、国内应用进展
第二节 生物安全性评价的程序
一、安全性的分级标准
二、安全等级的划分程序
三、生物安全性评价的主要内容
四、安全性评价的方法和资料要求
五、生物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影响因素
附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第七篇 植物病理学中统计方法与生物信息学第一章 统计分析软件
第一节 常用统计分析软件简述
一、SAS系统
二、SPSS(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
三、NCSS软件包
四、Stata软件
五、S-PLUS软件
六、MiniTab软件
七、SYSTAT统计分析软件
八、SigmaStat v3.1统计分析软件
九、JMTJ
十、非典型数据统计分析系统
第二节 数据统计分析软件SPSS11.0的应用
一、主要窗口功能、数据文件建立和数据转换
二、数据统计分析软件(频数分布分析)
三、数据统计分析软件SPSS的应用(均数比较)
四、广义因素方差分析
五、数据统计分析软件SPSS的应用——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六、数据统计分析软件SPSS的应用——统计图形
第二章 生物信息学
第一节 分子植物病理学中的生物信息学
第二节 引物设计与序列分析
一、引物设计
二、序列分析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现代植物病理学研究方法[电子资源.图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