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目录
’96东方戏剧展暨学术研讨会开幕词&李希凡
宇宙之美人——东方戏剧的空间意识&苏国荣
东方戏剧及其文化命运&廖奔
从东西方戏剧之比较谈阴阳五行说对东方写意戏剧之影响&任光伟
中国藏戏与印度梵剧的比较研究&刘志群
“中国戏曲源于印度梵剧说”考辨&孙玫
艺能的流传——十月怀胎歌&诹访春雄
中国傩戏与日本能乐的比较——兼议东方传统戏剧的特征&曲六乙
日本的古典戏剧——“能乐”与中国&叶汉鳌
日中古典剧场构造比较考&松原刚
中日古典戏剧比较&黄殿祺
莎士比亚的梦与中国文人的梦&路应昆
西洋歌剧唱法与京剧唱法的比较&孙颖
古典风范现代诗篇——京剧、歌舞伎“联姻”的启示&涂沛
舞台时空自由与模糊思维&沈达人
戏曲舞台的哲理认知&周育德
论戏曲之“致”&陆炜
中国社会转型期中的戏剧转型&章诒和
转型中的戏曲艺术&吴毓华
饭和酒——中国民间戏剧的一种形态&王肯
目连戏与中国民间戏剧特征论&刘祯
祭仪剧的形态特征及其对我们的启示&王廷信
祭司与神尸——中国民间祭祀仪礼中的“分工型”&黄强
中国传统戏曲与民俗&刘文峰
论中国少数民族戏曲走向&谭志湘
歌仔戏在台湾地区的文化地位&林锋雄
广东戏曲传播海外的途径和特点概况&谢彬筹
关于现代演剧的歌舞伎&冈崎哲也
日本歌舞伎的艺术变迁&李颖
从面具看戏曲的起源&周传家
论泛戏剧形态&黄竹三
中国南戏研究十年——续《中国南戏研究之检讨》&孙崇涛
从曲论到剧论——评李渔戏曲理论的历史意义&王永敬
孔尚任的扇里乾坤&魏淑珠
珍贵的阙里戏曲文献&纪根垠
中国古戏楼研究&周华斌
初识中国戏曲表演体系的基本特征&胡芝风
“脸儿”与“脸谱”&王希平
论高腔及高腔戏曲之发展&流沙
中国戏曲音乐形态的民族性&刘正维
论中国戏曲音乐的特点&张民
戏曲音乐的现代转换&汪人元
中国戏曲学的发展与戏曲现代化&谭源材
中国戏曲的多元性及前景探讨&周锡山
戏在变中生——从程长庚的艺术精神探寻中国戏曲的长生之道&金芝
独特的综合——从东西方戏剧比较看中国戏曲&谭静波
独具魅力的东方艺术奇葩——中国戏曲&郑毓华
简论古典戏曲民间本审美特色&柯子铭
中国戏曲的前途与农村广场戏&隗芾
农村歌舞伎舞台的演技表现&原一平
日本传统戏剧中幽灵的表现&永井启夫
不戏之戏&张松岩
武安傩戏《捉黄鬼》&杜学德
中国历史剧《西太后》在日本上演&菱沼彬晁
努力增强现代戏人物形象的生命力&李尧坤
’96东方戏剧展暨学术研讨会的意义&安葵
编后记
东方戏剧论文集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