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cover.yuntu.io/76/45/9787802547087.jpg)
Study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atholicism and confucianism in late ming dynasty from a perspective of history of thoughts
副标题:无
作 者:孙尚扬著
分类号:
ISBN:9787802547087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基督教中国化研究丛书·明末天主教与儒学的互动:一种思想史的视角》是一本颇有学术价值的专著。《基督教中国化研究丛书·明末天主教与儒学的互动:一种思想史的视角》末章亦颇有特色。作者孙尚扬在论及“拒斥”反应时,对其排外的错误倾向进行了重点批评,但并不片面,相反,还揭示了这种排斥反应中也包含着极富洞察力的正当方面。这是全面的研究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学风。在上篇论及利玛窦对儒学的批评中,作者已抓住了“大伦与五伦”这一耶儒之学差别、分歧之关键问题;到最后一章,通过思想上强烈的突出对比,进一步揭示了这一要点,从而把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伦为本的核心昭示出来,并提出了以往中国人伦文化有宗法性缺点这一本质问题。
目录
总序
绪言:基督教中国化研究的三重视野
序一
序二
前言
上篇
利玛窦研究
小引
第一章 利玛窦的传教策略
第一节 争取士大夫的同情
第二节 “利玛窦规矩”
第三节 学术传教
附:《辩学遗牍》作者考
第二章 解释与调和
第一节 利玛窦的儒学观
附:利玛窦的中国文化观在欧洲的影响
第二节 调和与附会
一、退化史观
二、灵魂与肉体.天堂与地狱
三、人性与道德
第三章 对儒学的批判
第一节 太极不能为万物本原
第二节 万物不可为一体
第三节 三教合一——“折断天下之心于三道”
第四节 人世与出世——“吾尝笑且惜彼经国之士”
第五节 “大伦”与五伦——“人有三父”
下篇 明末士大夫对“天学”的理解与反应
小引
第四章 士大夫与传教士的结交
第一节 “咸与晋接”
第二节 宗教的整合
第三节 疑怪者的宽容
第五章 理解、接受与融汇(上)
第一节 综合与竞争
第二节 从科学真理到“启示真理”
第三节 虔信者的执著
第六章 理解、接受与融汇(下)
第一节 仁爱与圣爱的融汇
第二节 熔中西大小传统于一炉
第七章 拒斥和批判
第一节 “纵巧何益于心身”
第二节 “用夷变夏”
第三节 “反伦”与“裂性”
第四节 “诬天”
结语
后记
再版后记
绪言:基督教中国化研究的三重视野
序一
序二
前言
上篇
利玛窦研究
小引
第一章 利玛窦的传教策略
第一节 争取士大夫的同情
第二节 “利玛窦规矩”
第三节 学术传教
附:《辩学遗牍》作者考
第二章 解释与调和
第一节 利玛窦的儒学观
附:利玛窦的中国文化观在欧洲的影响
第二节 调和与附会
一、退化史观
二、灵魂与肉体.天堂与地狱
三、人性与道德
第三章 对儒学的批判
第一节 太极不能为万物本原
第二节 万物不可为一体
第三节 三教合一——“折断天下之心于三道”
第四节 人世与出世——“吾尝笑且惜彼经国之士”
第五节 “大伦”与五伦——“人有三父”
下篇 明末士大夫对“天学”的理解与反应
小引
第四章 士大夫与传教士的结交
第一节 “咸与晋接”
第二节 宗教的整合
第三节 疑怪者的宽容
第五章 理解、接受与融汇(上)
第一节 综合与竞争
第二节 从科学真理到“启示真理”
第三节 虔信者的执著
第六章 理解、接受与融汇(下)
第一节 仁爱与圣爱的融汇
第二节 熔中西大小传统于一炉
第七章 拒斥和批判
第一节 “纵巧何益于心身”
第二节 “用夷变夏”
第三节 “反伦”与“裂性”
第四节 “诬天”
结语
后记
再版后记
Study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atholicism and confucianism in late ming dynasty from a perspective of history of thoughts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loading icon](/img/book/loading_solarSystem.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