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收是作者在全面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基础上,对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思想、理论和实践宝贵经验进行的概括和总结,是一部精湛之处。
该书的主要特点:一是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思想、理论和实践为主线,准确地把握了各个历史阶段广阔而复杂的背景和中国共产党建立后的主要经验,根据有现实意义的专题,从理论的层面探讨了中国革命的道路。二是作者以21世纪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和工作为主题,运用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基础知识,突出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中对当前工作有指导意义的宝贵经验,颇有现实意义。三是专题结构上得具匠心,既体现了历史的覆盖面,又反映了我国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理论与逻辑、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
目录
目录
导论: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奋斗之路
理论篇
一 主义是一面旗帜,旗帜问题至关重要。八十年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相继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作为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始终坚持高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旗帜,是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共同的鲜明特征
二 理论和实践密切地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指引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共同思想路线
三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它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创新。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中,善于研究、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善于理论创新,勇于实践,勇于探索,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和活力
道路篇
一 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由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所决定,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宣告终结,中国革命走上了新民主主义的道路
二 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作两步走:第一步,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三 社会主义道路是新民主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革命的终极前途必定是社会主义,这是中国人民的选择,是历史的选择
群众篇
一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和惟一宗旨
二 中国共产党依据唯物史观,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一切为了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党不断发展壮大,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最终完成自己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
三 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
革命篇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武装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暴力革命。从当时的中国国情出发,党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独特革命道路
二 社会主义改造是在人民掌握政权条件下的非暴力革命。依据当时国内的情况,党创造性地实行了对资产阶级“和平赎买”的社会主义革命方式
三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党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道路
政权篇
一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权理论的重要贡献
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无产阶级政权的主要形式,政治协商和多党合作是建立和巩固政权的重要保证
三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政权建设和进行体制改革,是新时期巩固和建设政权的根本保证和重要途径
经济篇
一 把经济作为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是中国共产党观察、分析和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观点。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任务
二 革命战争时期,在服从和服务于革命战争的前提下,边区建设把经济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则要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经过艰辛探索并付出巨大代价后得出的一条不可动摇的基本认识
三 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经济理论和实践上的一个伟大创造
四 在经济工作中尊重经济规律,研究经济规律,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是中国共产党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的具体体现
科教篇
一 中国共产党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认识科学技术的作用,历来重视科学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科技成为社会主义建设重要领域和四个现代化的关键
二 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到我国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
三 党历来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知识分子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作出了伟大贡献。党的科教兴国战略要求全党和全社会都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真正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带动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富强篇
一 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为繁荣富强的新中国,是百年来先进的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理想,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如一的奋斗目标。在这个崇高目标的感召下,中国共产党一成立便义无反顾地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统一、民主、富强的新中国的历史使命
二 要实现国家富强的目标,就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开辟走向富强之路
三 经过长期的探索,中国共产党人在正确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从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时代特点出发,确立了分“三步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
发展篇
一 新中国建立后,为尽快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不同时期都强调要紧紧抓住现代化建设这件头等大事
二 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搞现代化建设,必须努力把社会主义制度与现代化建设统一起来
三 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积极探索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加快现代化发展步伐
改革篇
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的决策,实现了伟大历史性转折,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二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其根本在于体制创新
三 中国的改革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开放篇
一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解放全人类。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在其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必须始终坚持开放的方针和宗旨
二 把对外开放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对中国历史经验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对外开放的提出和全国范围对外开放格局的基本形成,实现了历史性的重要突破
三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吸收借鉴全人类文明成果,促进中国在新世纪的跨越式发展
民主篇
一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八十年历程中,把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始终不渝地为人民民主而斗争
二 中国共产党通过民主建设方面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理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政治保障
三 在民主建设中,把对人民的民主与对敌人的专政结合起来,把民主与集中、民主与法制、民主与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建设重要的历史经验
四 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优越的经济制度,而且是一种高度民主的政治制度,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全面发展
法制篇
一 法制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重要保障
二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治国方略和政治目标
三 提高全民族的法律意识,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是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
文化篇
一 中国共产党始终非常重视文化问题。党的领导人的有关著述以及党的文献中所讲的文化,主要是指与经济、政治相对的观念形态的文化
二 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从中国革命和建设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出发,科学地解决了文化的社会结构定位与历史定位问题,为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建设先进文化的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保证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健康发展
四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先进文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功能与作用,其根本着眼点在于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通过文化工作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与革命和建设任务相适应的新人
文艺篇
一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文艺与人民的关系,把为什么人服务看做文艺的根本问题,强调我们的文艺必须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 尊重规律,要求按照文艺的特点和规律领导文艺工作、指导文艺生产,充分发挥文艺家的创造精神
三 文艺工作者要在继承我国文艺优良传统和学习国外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走文艺民族化的道路,争取为人类多作贡献
四 坚持正确的文艺批评,推介优秀作品,褒扬高尚审美情趣,批评各种错误倾向,保证社会主义文艺健康发展
精神篇
一 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物质与精神的辩证统一观,强调革命精神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铸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和特殊品格,以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为民族解放而英勇献身
三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继续保持和发扬革命战争年代那样一股劲,那样一种拼命精神,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高昂斗志,自力更生,勤俭建国,使我国的经济在艰难探索中取得长足进步
四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大力弘扬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精神,激励全国人民以饱满的激情,坚定的步伐,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统战篇
一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武器,是夺取政权并巩固其执政地位的“制胜法宝”
二 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是中国统一战线的一个重要特点和优点,必须坚持和维护中国共产党在多党合作中的领导地位
三 爱国主义是统一战线的重要凝聚力,在不同时期聚集了无数的炎黄子孙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
统一篇
一 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维护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立场上,为祖国的统一大业而斗争
二 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作为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伟大创造
三 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进入新世纪面临的主要历史任务之一
军事篇
一 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中国共产党通过实践斗争,认识到“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真理。毛泽东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斗争道路和游击战略为主的人民战争思想,并且系统地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无产阶级新型人民
二 邓小平提出的建设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化的人民军队,是新时期人民军队建设的目标
三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走“科技强军”之路,这是跨入新世纪对人民军队建设提出的新的任务
党建篇
一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成功地解决了如何建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问题。中国共产党在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中,保持了无产阶级政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成为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坚强核心
二 邓小平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当代中国,围绕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开创了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
三 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建党学说,是跨入21世纪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有力地推进了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导论: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奋斗之路
理论篇
一 主义是一面旗帜,旗帜问题至关重要。八十年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相继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作为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始终坚持高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旗帜,是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共同的鲜明特征
二 理论和实践密切地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指引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共同思想路线
三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它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创新。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中,善于研究、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善于理论创新,勇于实践,勇于探索,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和活力
道路篇
一 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由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所决定,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宣告终结,中国革命走上了新民主主义的道路
二 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作两步走:第一步,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三 社会主义道路是新民主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革命的终极前途必定是社会主义,这是中国人民的选择,是历史的选择
群众篇
一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和惟一宗旨
二 中国共产党依据唯物史观,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一切为了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党不断发展壮大,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最终完成自己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
三 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
革命篇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武装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暴力革命。从当时的中国国情出发,党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独特革命道路
二 社会主义改造是在人民掌握政权条件下的非暴力革命。依据当时国内的情况,党创造性地实行了对资产阶级“和平赎买”的社会主义革命方式
三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党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道路
政权篇
一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权理论的重要贡献
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无产阶级政权的主要形式,政治协商和多党合作是建立和巩固政权的重要保证
三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政权建设和进行体制改革,是新时期巩固和建设政权的根本保证和重要途径
经济篇
一 把经济作为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是中国共产党观察、分析和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观点。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任务
二 革命战争时期,在服从和服务于革命战争的前提下,边区建设把经济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则要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经过艰辛探索并付出巨大代价后得出的一条不可动摇的基本认识
三 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经济理论和实践上的一个伟大创造
四 在经济工作中尊重经济规律,研究经济规律,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是中国共产党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的具体体现
科教篇
一 中国共产党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认识科学技术的作用,历来重视科学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科技成为社会主义建设重要领域和四个现代化的关键
二 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到我国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
三 党历来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知识分子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作出了伟大贡献。党的科教兴国战略要求全党和全社会都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真正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带动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富强篇
一 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为繁荣富强的新中国,是百年来先进的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理想,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如一的奋斗目标。在这个崇高目标的感召下,中国共产党一成立便义无反顾地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统一、民主、富强的新中国的历史使命
二 要实现国家富强的目标,就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开辟走向富强之路
三 经过长期的探索,中国共产党人在正确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从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时代特点出发,确立了分“三步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
发展篇
一 新中国建立后,为尽快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不同时期都强调要紧紧抓住现代化建设这件头等大事
二 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搞现代化建设,必须努力把社会主义制度与现代化建设统一起来
三 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积极探索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加快现代化发展步伐
改革篇
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的决策,实现了伟大历史性转折,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二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其根本在于体制创新
三 中国的改革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开放篇
一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解放全人类。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在其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必须始终坚持开放的方针和宗旨
二 把对外开放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对中国历史经验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对外开放的提出和全国范围对外开放格局的基本形成,实现了历史性的重要突破
三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吸收借鉴全人类文明成果,促进中国在新世纪的跨越式发展
民主篇
一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八十年历程中,把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始终不渝地为人民民主而斗争
二 中国共产党通过民主建设方面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理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政治保障
三 在民主建设中,把对人民的民主与对敌人的专政结合起来,把民主与集中、民主与法制、民主与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建设重要的历史经验
四 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优越的经济制度,而且是一种高度民主的政治制度,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全面发展
法制篇
一 法制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重要保障
二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治国方略和政治目标
三 提高全民族的法律意识,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是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
文化篇
一 中国共产党始终非常重视文化问题。党的领导人的有关著述以及党的文献中所讲的文化,主要是指与经济、政治相对的观念形态的文化
二 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从中国革命和建设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出发,科学地解决了文化的社会结构定位与历史定位问题,为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建设先进文化的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保证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健康发展
四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先进文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功能与作用,其根本着眼点在于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通过文化工作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与革命和建设任务相适应的新人
文艺篇
一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文艺与人民的关系,把为什么人服务看做文艺的根本问题,强调我们的文艺必须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 尊重规律,要求按照文艺的特点和规律领导文艺工作、指导文艺生产,充分发挥文艺家的创造精神
三 文艺工作者要在继承我国文艺优良传统和学习国外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走文艺民族化的道路,争取为人类多作贡献
四 坚持正确的文艺批评,推介优秀作品,褒扬高尚审美情趣,批评各种错误倾向,保证社会主义文艺健康发展
精神篇
一 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物质与精神的辩证统一观,强调革命精神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铸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和特殊品格,以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为民族解放而英勇献身
三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继续保持和发扬革命战争年代那样一股劲,那样一种拼命精神,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高昂斗志,自力更生,勤俭建国,使我国的经济在艰难探索中取得长足进步
四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大力弘扬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精神,激励全国人民以饱满的激情,坚定的步伐,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统战篇
一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武器,是夺取政权并巩固其执政地位的“制胜法宝”
二 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是中国统一战线的一个重要特点和优点,必须坚持和维护中国共产党在多党合作中的领导地位
三 爱国主义是统一战线的重要凝聚力,在不同时期聚集了无数的炎黄子孙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
统一篇
一 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维护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立场上,为祖国的统一大业而斗争
二 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作为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伟大创造
三 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进入新世纪面临的主要历史任务之一
军事篇
一 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中国共产党通过实践斗争,认识到“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真理。毛泽东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斗争道路和游击战略为主的人民战争思想,并且系统地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无产阶级新型人民
二 邓小平提出的建设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化的人民军队,是新时期人民军队建设的目标
三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走“科技强军”之路,这是跨入新世纪对人民军队建设提出的新的任务
党建篇
一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成功地解决了如何建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问题。中国共产党在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中,保持了无产阶级政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成为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坚强核心
二 邓小平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当代中国,围绕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开创了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
三 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建党学说,是跨入21世纪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有力地推进了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经验与启示[电子资源.图书]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