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根据内容的需要采取了多种方法。第一编采用历史的方法,介绍了许多背景材料,一方面为读者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另一方面也为后面的许多分析和论证打下了基础。对莎士比亚本人的介绍中,说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和基督教精神共同抚育着这位伟大的作家,交代了全书的立论基础。第二编和第三编是本书的核心,所占的篇幅也最多。这两编主要采用实证的方法和对比的方法,系统整理莎剧与圣经的联系。值得称赞的是,编者不仅注意二者的联系,而且注意二者的差别,因此在列出莎剧如何运用圣经资源的同时,结合着分析和论证,辨析其中的异同,说明莎士比亚对圣经有时引用,有时化用,有时是创造性地借用的特点,避免了某些西方学者把莎士比亚宗教化的偏差。这两编也吸收了大量的国外成果,但正如本书导论所说,编者对它们进行了“本土化”的处理。第四编主要采用审美的方法,同时结合运用实证的和历史的方法,三者结合,把问题引向深入,引向理论的高度,并展开讨论(其实,在第二编,特别是第三编,已经有一些理论性的探讨)。这一编提出了许多有意思有启发性的问题,然崦又仿佛是想到哪些就提哪些,不大周全。这也许是缺乏全面规划的缘故。
目录
序言/陈惇
导言
第一编 莎士比亚时代的圣经文化语境
第一章 英国宗教改革及其影响
第一节 英国宗教改革史略
第二节 英国宗教改革的影响
第二章 莎士比亚时代的圣经英译简史
第三章 莎士比亚的生平与基督教
第一节 莎士比亚的生平
第二节 莎士比亚与基督教
第二编 莎士比亚戏剧与圣经的事实联系
第一章 喜剧
第一节 《维洛那二绅士》
第二节 《驯悍记》
第三节 《错误的喜剧》
第四节 《爱的徒劳》
第五节 《仲夏夜之梦》
第六节 《威尼斯商人》
第七节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第八节 《无事生非》
第九节 《皆大欢喜》
第十节 《第十二夜》
第十一节 《一报还一报》
第十二节 《终成眷属》
第二章 历史剧
第一节 《亨利六世上篇》
第二节 《亨利六世中篇》
第三节 《亨利六世下篇》
第四节 《理查三世》
第五节 《理查二世》
第六节 《约翰王》
第七节 《亨利四世上篇》
第八节 《亨利四世下篇》
第九节 《亨利五世》
第十节 《亨利八世》
第三章 悲剧
第一节 《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
第二节 《罗密欧与朱丽叶》
第三节 《裘力斯·凯撒》
第四节 《哈姆雷特》
第五节 《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
第六节 《奥瑟罗》
第七节 《李尔王》
第八节 《麦克白》
第九节 《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
第十节 《科利奧兰纳斯》
第十一节 《雅典的泰门》
第四章 传奇剧
第一节 《泰尔亲王配力克里斯》
第二节 《辛白林》
第三节 《冬天的故事》
第四节 《暴风雨》
第五节 《两个高贵的亲戚》
第三编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圣经文化母题
一、爱
二、仁慈
三、正直
四、宽恕
五、祈祷
六、忏悔
七、上帝
八、王权
九、审判
十、荣耀
十一、崇拜
十二、天堂
十三、人
十四、独立之人
十五、人性与兽性
十六、选择
十七、自由
十八、苦难
十九、恐惧
二十、罪
二十一、骄傲
二十二、伪善
二十三、恨
二十四、报复
二十五、死亡
二十六、赎罪
二十七、自然
二十八、天命
二十九、魔鬼
三十、末日
第四编 莎士比亚戏剧与圣经关系专题论述
一、莎士比亚戏剧与圣经原型
二、《威尼斯商人》的双重文本
三、从隐藏自我到表现自我
四、《一报还一报》与圣经的事实联系
五、《一报还一报》中的罪与宽恕主题
六、作为道德剧的《一报还一报》
七、《亨利六世》对圣经意象的反讽
八、圣经背景中的亨利五世
九、《罗密欧与朱丽叶》的“U”型结构及其人物的救赎功能
十、走向十字架的哈姆雷特:兼与大卫形象比较
十一、《哈姆雷特》——上帝之国的重建
十二、《李尔王》与《约伯记》比较分析
十三、《李尔王》中的次要人物与圣经
十四、析麦克白之罪
十五、《冬天的故事》的圣经原型和道德理想
十六、《暴风雨》中的时间和空间
十七、《暴风雨》中的隐喻系统
十八、《暴风雨》人物的圣经原型
十九、《暴风雨》与《创世记》情节结构的对应
二十、莎士比亚剧作中的基督教妇女观
二十一、莎士比亚戏剧对圣经典故的运用
附件一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圣经典故索引
附件二 莎士比亚生平创作年表
附件三 莎士比亚戏剧、圣经、圣经英译本中英文
译名对照表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导言
第一编 莎士比亚时代的圣经文化语境
第一章 英国宗教改革及其影响
第一节 英国宗教改革史略
第二节 英国宗教改革的影响
第二章 莎士比亚时代的圣经英译简史
第三章 莎士比亚的生平与基督教
第一节 莎士比亚的生平
第二节 莎士比亚与基督教
第二编 莎士比亚戏剧与圣经的事实联系
第一章 喜剧
第一节 《维洛那二绅士》
第二节 《驯悍记》
第三节 《错误的喜剧》
第四节 《爱的徒劳》
第五节 《仲夏夜之梦》
第六节 《威尼斯商人》
第七节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第八节 《无事生非》
第九节 《皆大欢喜》
第十节 《第十二夜》
第十一节 《一报还一报》
第十二节 《终成眷属》
第二章 历史剧
第一节 《亨利六世上篇》
第二节 《亨利六世中篇》
第三节 《亨利六世下篇》
第四节 《理查三世》
第五节 《理查二世》
第六节 《约翰王》
第七节 《亨利四世上篇》
第八节 《亨利四世下篇》
第九节 《亨利五世》
第十节 《亨利八世》
第三章 悲剧
第一节 《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
第二节 《罗密欧与朱丽叶》
第三节 《裘力斯·凯撒》
第四节 《哈姆雷特》
第五节 《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
第六节 《奥瑟罗》
第七节 《李尔王》
第八节 《麦克白》
第九节 《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
第十节 《科利奧兰纳斯》
第十一节 《雅典的泰门》
第四章 传奇剧
第一节 《泰尔亲王配力克里斯》
第二节 《辛白林》
第三节 《冬天的故事》
第四节 《暴风雨》
第五节 《两个高贵的亲戚》
第三编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圣经文化母题
一、爱
二、仁慈
三、正直
四、宽恕
五、祈祷
六、忏悔
七、上帝
八、王权
九、审判
十、荣耀
十一、崇拜
十二、天堂
十三、人
十四、独立之人
十五、人性与兽性
十六、选择
十七、自由
十八、苦难
十九、恐惧
二十、罪
二十一、骄傲
二十二、伪善
二十三、恨
二十四、报复
二十五、死亡
二十六、赎罪
二十七、自然
二十八、天命
二十九、魔鬼
三十、末日
第四编 莎士比亚戏剧与圣经关系专题论述
一、莎士比亚戏剧与圣经原型
二、《威尼斯商人》的双重文本
三、从隐藏自我到表现自我
四、《一报还一报》与圣经的事实联系
五、《一报还一报》中的罪与宽恕主题
六、作为道德剧的《一报还一报》
七、《亨利六世》对圣经意象的反讽
八、圣经背景中的亨利五世
九、《罗密欧与朱丽叶》的“U”型结构及其人物的救赎功能
十、走向十字架的哈姆雷特:兼与大卫形象比较
十一、《哈姆雷特》——上帝之国的重建
十二、《李尔王》与《约伯记》比较分析
十三、《李尔王》中的次要人物与圣经
十四、析麦克白之罪
十五、《冬天的故事》的圣经原型和道德理想
十六、《暴风雨》中的时间和空间
十七、《暴风雨》中的隐喻系统
十八、《暴风雨》人物的圣经原型
十九、《暴风雨》与《创世记》情节结构的对应
二十、莎士比亚剧作中的基督教妇女观
二十一、莎士比亚戏剧对圣经典故的运用
附件一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圣经典故索引
附件二 莎士比亚生平创作年表
附件三 莎士比亚戏剧、圣经、圣经英译本中英文
译名对照表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莎士比亚与圣经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