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2004年5月29日—31日,商务印书馆和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在杭州联合举办了商务印书馆语言学出版基金第二次中青年语言学者论坛。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等20余家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的古汉语中青年学者共34人参加会议。基金评议委员戴庆厦、蒋绍愚、陆俭明、徐通锵莅临指导。会上,学者们围绕“21世纪的中国语言学”这一中心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既有汉语史研究中宏观的理论和方法的探讨,也有微观的个案研究。本书将会议论文辑录成书,以飨读者。
目录
从语序问题看语法事实中的“优势序列”
词汇化与语法化的联系与区别——以汉语史中的一些词汇化为例
上古汉语的焦点表达
中古译经与中古汉语语法史研究
大力加强禅宗语录句法研究
汉语体标记“了”、“着”为什么不能强制性使用
语义特征分析在语法史研究中的作用——“V1+V2+O”向“V+C+O”演变再探讨
粤方言“V到C”述补结构的语法化及其与“V得C”述补结构互补分布的语法认知解释 汉汉语历史上跟介词“自”、“从”有关的几个句法结构词化问题
从汉语比较句看历时演变与共时地理分布的关系
副词“倒”及相关副词的语义功能和历时演变
再谈《左传》“贰于X”——兼谈学术研究的继承与发展
《祖堂集》中多功能副词“却”的综合研究
论佛教对古代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影响
汉语词汇和词汇历史研究琐见
纵横结合研究汉语词汇
从隐含到呈现(上)——试论中古词汇的一个本质变化
论词语结构在词义分析中的作用
中古近代汉语词汇学研究刍议
扬雄《方言》与中古、近代汉语词语溯源(二例)
《敦煌变文集》疑难校释
《敦煌文献语言辞典》编纂刍议
关于“异体字”的几个问题
郭店简《六德》“多”字旧说订误
殷墟甲骨文“鬼日”补说
敦煌俗字例释
先秦“替”字补证
东巴文研究材料问题建言三则
汉语史研究中的假设与证明——试论一个学术观念问题
历史方言研究的本体与特征问题
观念更新与科学的方法论——传统古音学的回顾和现代古音学的展望
《切韵》分韵和诗文用韵的关系问题
传统语言学的材料基础研究在21世纪中国语言学中的地位
传教士利玛窦的汉语学习与汉语研究
后记
词汇化与语法化的联系与区别——以汉语史中的一些词汇化为例
上古汉语的焦点表达
中古译经与中古汉语语法史研究
大力加强禅宗语录句法研究
汉语体标记“了”、“着”为什么不能强制性使用
语义特征分析在语法史研究中的作用——“V1+V2+O”向“V+C+O”演变再探讨
粤方言“V到C”述补结构的语法化及其与“V得C”述补结构互补分布的语法认知解释 汉汉语历史上跟介词“自”、“从”有关的几个句法结构词化问题
从汉语比较句看历时演变与共时地理分布的关系
副词“倒”及相关副词的语义功能和历时演变
再谈《左传》“贰于X”——兼谈学术研究的继承与发展
《祖堂集》中多功能副词“却”的综合研究
论佛教对古代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影响
汉语词汇和词汇历史研究琐见
纵横结合研究汉语词汇
从隐含到呈现(上)——试论中古词汇的一个本质变化
论词语结构在词义分析中的作用
中古近代汉语词汇学研究刍议
扬雄《方言》与中古、近代汉语词语溯源(二例)
《敦煌变文集》疑难校释
《敦煌文献语言辞典》编纂刍议
关于“异体字”的几个问题
郭店简《六德》“多”字旧说订误
殷墟甲骨文“鬼日”补说
敦煌俗字例释
先秦“替”字补证
东巴文研究材料问题建言三则
汉语史研究中的假设与证明——试论一个学术观念问题
历史方言研究的本体与特征问题
观念更新与科学的方法论——传统古音学的回顾和现代古音学的展望
《切韵》分韵和诗文用韵的关系问题
传统语言学的材料基础研究在21世纪中国语言学中的地位
传教士利玛窦的汉语学习与汉语研究
后记
21世纪的中国语言学.二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