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作者运用现代正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范式,对中国经济改革的方式与过渡模式作出理论的实证分析与描述。作者认为,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价格改革是关键性的一步,“价格双轨制“是引进竞争性市场机制、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基本原因。于是作者从分析“价格双轨制“入手,研究工业部门的经济增长,并通过与以俄罗斯为代表的“大爆炸“式改革的比较,指出了中国渐进主义改革方式的比较优势。从而将中国改革成功的“经典主义“色彩上升为经济学的理性逻辑。
目录
目录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的回顾与评论
1.3 方法论
2. 改革方式与经济理论
2.1 激进改革思想的演变
2.2 激进与渐进改革的逻辑
2.3 改革与经济理论
3. 中国的改革方式
3.1 改革方式的进一步界定
3.2 中国工业部门的价格双轨制
4. 价格双轨制的效率特征
4.1 伯德的一般均衡模型
4.2 对双轨价格的进一步讨论
4.3 价格双轨制的动态特征
5. 配额约束下的价格双轨安排
5.1 “供给流失”的理论模型
5.2 有配额控制的价格双轨制
5.3 “体制外改革”的不同路径
6. 价格双轨制下的生产增长
6.1 中国工业部门的增长
6.2 价格双轨制条件下的产业组织理论
6.3 价格的完全自由化与国有部门的垄断
6.4 简短的评注
7. 中国的改革为何比较成功?
7.1 改革方式与改革的初始条件
7.2 改革起点、改革方式与改革路径
附录: 主导厂商模型的一般形式
参考文献
w1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的回顾与评论
1.3 方法论
2. 改革方式与经济理论
2.1 激进改革思想的演变
2.2 激进与渐进改革的逻辑
2.3 改革与经济理论
3. 中国的改革方式
3.1 改革方式的进一步界定
3.2 中国工业部门的价格双轨制
4. 价格双轨制的效率特征
4.1 伯德的一般均衡模型
4.2 对双轨价格的进一步讨论
4.3 价格双轨制的动态特征
5. 配额约束下的价格双轨安排
5.1 “供给流失”的理论模型
5.2 有配额控制的价格双轨制
5.3 “体制外改革”的不同路径
6. 价格双轨制下的生产增长
6.1 中国工业部门的增长
6.2 价格双轨制条件下的产业组织理论
6.3 价格的完全自由化与国有部门的垄断
6.4 简短的评注
7. 中国的改革为何比较成功?
7.1 改革方式与改革的初始条件
7.2 改革起点、改革方式与改革路径
附录: 主导厂商模型的一般形式
参考文献
w1
中国的经济改革(1978-1992)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