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课程实验教材精粹选评,思想品德卷
副标题:无
分类号:
ISBN:9787107231117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思想品德》是为适应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新开设的一门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综合性必修课。它以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为宗旨,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构的基础,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是课程的基本特征。课程开设以来,受到理论界和广大教师、学生的肯定和欢迎。
.
课程开设的成功离不开教材的编写。可喜的是,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颁行以来,理论工作者、教科研人员、学校教师和出版社的编辑一起,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准确把握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听取各方意见,努力从实际出发,明晰设计思路,形成结构框架,编写了教材。教材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在各地使用,受到学生和教师的认可和欢迎。教材编写是一项极富创造性的工作。
值得指出的是,
《思想品德》教材特别重视初中阶段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从初中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思想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自然地结合起来,创设开放、多元、真实的情景,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育氛围,引导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0这种文化气息在教材中特别浓郁,这就是《思想品德》课程、教材所追求的青春文化。读着教材,你似乎感受到青春的律动,似乎听到美好的青春节拍。但是,这种青春文化的主旋律,不是单纯追求纯洁与美好,而是在生活中坚守鲜明的价值引领,注重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思想品德教育。
为了展示教材建设的成就,交流经验,促进教材的进一步发展,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我们在各出版社推荐的基础上,从审查通过的教材中精心挑选了典型案例,并加以评析。我们要求,挑选案例要客观、公正;评析意见力求中肯,且有一定深度,并追求清新、生动的语言风格,增加亲切感和可读性。在编排时,我们以课程理念为建构框架,并以案例来体现理念,支持理念,使理念具体起来,生动起来,
“活”起来。当然,各种理念都是互相渗透的,应是一个整体。但是为了说明案例的不同侧重点,我们把理念作了初步划分。相信大家会从整体上去理解和把握。
我们把书名定为《思想品德,唱响青春的节拍》,就是让青春文化滋养初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从某种角度说,这种诗意的表达,是为了彰显该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根本宗旨,说明新教材的风格和特点,让大家感到思想品德教育是多么美好、多么温暖,从而去追求思想品德教育的活力与魅力。这也应是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今后的追求。
目录
一 青春节拍:初中课程教材的主旋律
1.少年形象的设计
2.引导学生悦纳自己
3.感受青春律动,共享花季友情
4.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
5.青春期交往的指导
6.幸福的追寻
7.激发学生的高雅情趣
8.玩——青春成长期的一个重要话题
9.与好奇心为伴
10.青春的心
11.以“美丽”的方式探寻内在之美
12.让学生感受时代使命
13.青春的想象
14.生活主题中的青春文化
二 生活拓展:教材建构的基础
1.生活的时空——构造教材的基本线索
2.生活资源的发掘与“借用”
3.在劳动中体验快乐
4.从学生熟知的事例出发
5.让熟知的现象有新的视角
6.生活的智慧在“换一种”中
7.把目光投向家庭
8.在生活中寻找解决难题的办法
9.选取实在、真切的生活素材
10.从不做“看客”到亲近社会
11.引导学生参与政治生活
12.多元文化,从生活切入
13.将学生置于地球村村民的位置
14.在生活中感受生命意义
三 有机综合:教材的基本特征和形态
1.思想品德教育“驻”在综合中
2.综合,以学生的生活为主题
3.在同一主题下走向综合
4.国情教育的统筹安排
5.设计主线下的内容整合
6.在结合与统一中理解主题
7.乐教与德教的结合
8.教材设计要会选“点”
9.关注学习方式的综合
10.通过评价去综合
四 自主学习:教材倡导的学习活动和方式
1.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知识
2.让活动在正确轨道上展开
3.小课题研究
4.探究活动的实质与深度
5.让榜样来自同龄人
6.在调查与制作中践行
7.知识、思考与实践的整合
8.“痛苦抉择”中尝试“问题解决”
9.在小主题活动中回顾与感悟
10.学习方法的“自助餐”
11.评价与自我新期待
12.不同的活动不同的体验
13.不同的视角 不同的方式
14.给学习活动分分类型
15.活动设计的艺术
16.单元活动设计的开放与多元
五 价值追求:重点与难点的突破
1.“自立”主题的成功展开
2.让道德情感、理性与学生“对接”
3.心灵的导航
4.确认公民身份:突破口的选择
5.深刻学理的平易阐释
6.让深刻的意义问题离自己很近
7.学写“议案”体验民主
8.“正义”在经典文献中
9.彰显核心理念
10.“阅读感悟”化解难题
11.在模拟情境中感受
12.让榜样说话
13.辩点的设计
14.关于集体的比喻与链接
15.在“我属于……”中寻找位置
16.好的课题就是提出一个好命题
六 生动活泼:教材呈现方式的变革
1.诗意的表达
2.一张“退货单”
3.对话的设计
4.情景设计与生活细节
5.让学生成为故事的“我”
6.拟人手法:地球与人的对话
7.案例、漫画、美文的互动
8.生命之花在教材中绽放
9.漫画与生活体验的联结
10.索象于图先声夺人
11.图画的真实与虚拟
12.让图富于哲理
13.读图与感悟
14.清新的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期待
后记
1.少年形象的设计
2.引导学生悦纳自己
3.感受青春律动,共享花季友情
4.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
5.青春期交往的指导
6.幸福的追寻
7.激发学生的高雅情趣
8.玩——青春成长期的一个重要话题
9.与好奇心为伴
10.青春的心
11.以“美丽”的方式探寻内在之美
12.让学生感受时代使命
13.青春的想象
14.生活主题中的青春文化
二 生活拓展:教材建构的基础
1.生活的时空——构造教材的基本线索
2.生活资源的发掘与“借用”
3.在劳动中体验快乐
4.从学生熟知的事例出发
5.让熟知的现象有新的视角
6.生活的智慧在“换一种”中
7.把目光投向家庭
8.在生活中寻找解决难题的办法
9.选取实在、真切的生活素材
10.从不做“看客”到亲近社会
11.引导学生参与政治生活
12.多元文化,从生活切入
13.将学生置于地球村村民的位置
14.在生活中感受生命意义
三 有机综合:教材的基本特征和形态
1.思想品德教育“驻”在综合中
2.综合,以学生的生活为主题
3.在同一主题下走向综合
4.国情教育的统筹安排
5.设计主线下的内容整合
6.在结合与统一中理解主题
7.乐教与德教的结合
8.教材设计要会选“点”
9.关注学习方式的综合
10.通过评价去综合
四 自主学习:教材倡导的学习活动和方式
1.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知识
2.让活动在正确轨道上展开
3.小课题研究
4.探究活动的实质与深度
5.让榜样来自同龄人
6.在调查与制作中践行
7.知识、思考与实践的整合
8.“痛苦抉择”中尝试“问题解决”
9.在小主题活动中回顾与感悟
10.学习方法的“自助餐”
11.评价与自我新期待
12.不同的活动不同的体验
13.不同的视角 不同的方式
14.给学习活动分分类型
15.活动设计的艺术
16.单元活动设计的开放与多元
五 价值追求:重点与难点的突破
1.“自立”主题的成功展开
2.让道德情感、理性与学生“对接”
3.心灵的导航
4.确认公民身份:突破口的选择
5.深刻学理的平易阐释
6.让深刻的意义问题离自己很近
7.学写“议案”体验民主
8.“正义”在经典文献中
9.彰显核心理念
10.“阅读感悟”化解难题
11.在模拟情境中感受
12.让榜样说话
13.辩点的设计
14.关于集体的比喻与链接
15.在“我属于……”中寻找位置
16.好的课题就是提出一个好命题
六 生动活泼:教材呈现方式的变革
1.诗意的表达
2.一张“退货单”
3.对话的设计
4.情景设计与生活细节
5.让学生成为故事的“我”
6.拟人手法:地球与人的对话
7.案例、漫画、美文的互动
8.生命之花在教材中绽放
9.漫画与生活体验的联结
10.索象于图先声夺人
11.图画的真实与虚拟
12.让图富于哲理
13.读图与感悟
14.清新的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期待
后记
新课程实验教材精粹选评,思想品德卷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