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的比较

副标题:无

作   者:徐飞著

分类号:

ISBN:9787801984111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后现代主义产生于不同的时代,但它们都是对西方资本主义的批判与反思,都是源于对西方传统哲学的反叛和对形而上学的拒斥。并且,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开放的、发展的、面向未来的。因此,它们在当代必然相遇,也必然存在可比较性。 本书首先对两者的产生背景进行对比分析,之后对两者的总体特征、本体论特征、历史观特征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对比研究,指出了两者在上述几方面的异同,以及后现代主义的缺陷,分析了两者因各自不同的特征而导致的不同的发展趋势和历史命运。本书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后现代性,后现代主义境遇中存在着马克思主义哲学;而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了解后现代主义的特点和特征,避免后现代主义的失足,从而实际上又超越了“后现代”。

目录

目录
导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的当代相遇
第一节 工业时代的“单面”社会——后现代主义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哲学的反思与转向——后现代主义的哲学背景与资源
第三节 工业时代的“异化”社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背景
小结
第一章 解构、摧毁与批判性、实践性: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总体特性比较
第一节 继承与反叛: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
第二节 解构与摧毁:后现代主义的理论特征
第三节 实践性与批判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特征
小结
第二章 “在场”与“出场”: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比较
第一节 “消亡”与“出场”:后现代主义的本体论特征
第二节 “以人为本”与“在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特征
小结
第三章 文本、话语的滑动与实践、人的展开: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观比较
第一节 文本、话语的滑动:后现代主义的历史观特征
第二节 实践、人的展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观特征
小结
第四章 救助与趋向: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命运的比较
第一节 激活的思维与怀疑后的疲惫:后现代主义的合理性与缺陷
第二节 分化与转向:后现代主义的趋势
第三节 挫折与前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
结束语 跋涉后的沉思: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再认识
第一节 后现代性:后现代主义的批判精神
第二节 实践批判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
第三节 批判性或批判精神:后现代性与实践性的“视界融合
主要参考书目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的比较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