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史:1949-1999

副标题:无

作   者:郑万鹏著

分类号:

ISBN:9787508045221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中国当代文学史(1949-1999)》主要内容:“革命历史小说”是革命者写小说,其小说视角是整齐划一的革命视角:描写革命者当年的丰功伟绩,表现革命的神圣。这里没有“反思”。毋庸置疑,革命在这里是天经地义的。并且,几乎所有的“革命历史小说”都把国内革命斗争同民族解放战争视为一体,把阶级论当成民族主义。就是在此期间出现的一批抗战题材的长篇小说,其创作也纳入了“革命历史小说”模式,写的是共产党员领导下的抗战,往往“内战”贯穿于“外战”之中。   “新写实”小说精细地摹写现状,一个小单位的庸俗,一个小家庭的困顿,一个小日子的心酸,表现得淋漓尽致,现实感强烈,体现出发达的知性思维。而“现实”在时间长河中所处的位置则很难看到。“新写实”小说缺少悟性思维,缺少历史感。有的是细节真实,缺的是趋势性真实。这样,所有的这个“真实”便仅仅属于一个小天地的了。   路遥是关注重大历史进程中人的命运变迁的作家,是善于描写“活人的路”的作家。《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活人的路”,体现着路遥的现代人格理想,即在完成自我意识觉醒的基础上完成对他人的责任,克服二元对立,以其实现更高意义上的社会和谐。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建国文学
 全方位的“建设”主题
 现代民族国家思想
 建设性批判主题
第二章 悲惨与光荣——十七年文学
 概说
 赵树理与老舍
 “高大全”与“中间人物”
 革命历史小说的位置
 凄美的“天鹅绝唱”
第三章 哀而不伤——伤痕文学
 现实主义新生
 思想解放运动的先声
 理性的文学思维
第四章 痛定思痛——反思文学
 对历史的反思
 对干群关系问题的反思
 对人生价值的反思
.第五章 张贤亮的直觉艺术
 以幽默超越“伤痕”
 《灵与肉》:最初的直觉信息
 《肖尔布拉克》:直觉体验的新天地
 《绿化树》:对“自由”的直觉选择
 中国当代文学“新感觉”
 《习惯死亡》:意识形态的恶果
第六章 民族精神——王蒙小说的灵魂
 信念篇:《布礼》
 顿悟篇:《蝴蝶》
 民族篇:《相见时难》
 哲学篇:《春之声》
第七章 民族文化意识的觉醒——寻根文学
 到民族文化中寻找“精神家园”
 弥合长长的文化断裂带
 传统与现代间的桥梁
第八章 改革文学
 社会心理和观念上的改革
 改革的渐进特征
 生存——人的最基本权利
 经济改革促进干部制度改革
 克服“浮躁”,走中国改革之路
第九章 《平凡的世界》:中国农民二次“翻身”的史诗
 小说的史诗构造
 同“荒谬”进行抗争
 历史与人生的有机结合
 探索当代“自由”哲学
第十章 《白鹿原》:中国二十世纪文学的总结
 对“文化革命”的解构
 重塑传统人文精神
 探索民族秘史
 世纪史诗
第十一章 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
 在新的文化冲突中兴起
 新抗战文学
 世纪交年的民族主义文学
第十二章 新现实主义
 相关的文学思潮
 新现实主义的写作立场
 表现当代人的价值观念
 一种“探索的现实主义”
附录一 中国当代文学重要作品年表
附录二 《中国当代文学史》作家作品索引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中国当代文学史:1949-1999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