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对世界和人自身的理解可以由不同的视域。“视域”既渗入了多样的观点,又蕴含了参考问题的不同角度。广而言之,在哲学对世界的把握之后,总是可以看到不同的视域,这种视域在将哲学之思引向世界的同时,也使世界呈现多方面的意义。对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看法,同样蕴含着多样的视域。
目录
引言
学科性与超学科性
问题与方法
人的完成及其多重向度――哲学视域中的教育
价值观念的内涵
伦理生活与道德实践
以人观之与以物观之――生态问题的哲学意蕴
形而上学及其他――对若干哲学问题的回应
作为哲学的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问题及其衍化
认同与承认
道与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中的人性问题
中国哲学中的理性观念
历史中的诸子之学
中国思想史中的“公正”观念
《诗经》的情感世界
形上原理与价值原则――《老子》哲学中的道与自然
贤能政治:意义与限度
学以成人――《苟子?劝学》札记
规范与秩序――《苟子?非十二子》的哲学诠释
宋明理学的内在论题及其哲学意蕴
物?势?人――叶适哲学思想研究
体用之辩与古今中西之争
分析哲学与中国哲学
现象学:哲学进路及其意义
附录
进路与视域――对相关问题的回应
后形上学时代的形上之思――杨国荣教授访谈
学科性与超学科性
问题与方法
人的完成及其多重向度――哲学视域中的教育
价值观念的内涵
伦理生活与道德实践
以人观之与以物观之――生态问题的哲学意蕴
形而上学及其他――对若干哲学问题的回应
作为哲学的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问题及其衍化
认同与承认
道与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中的人性问题
中国哲学中的理性观念
历史中的诸子之学
中国思想史中的“公正”观念
《诗经》的情感世界
形上原理与价值原则――《老子》哲学中的道与自然
贤能政治:意义与限度
学以成人――《苟子?劝学》札记
规范与秩序――《苟子?非十二子》的哲学诠释
宋明理学的内在论题及其哲学意蕴
物?势?人――叶适哲学思想研究
体用之辩与古今中西之争
分析哲学与中国哲学
现象学:哲学进路及其意义
附录
进路与视域――对相关问题的回应
后形上学时代的形上之思――杨国荣教授访谈
哲学的视域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