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20世纪中国新诗中的现代主义,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经过将近一个世纪的曲折发展,业已形成了具有自身独特性和系统性的文化精神、诗学思想与艺术传统。 本书注重对第一手材料的掌握,在现有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以一种新的理论视界和结构框架,重新整合20世纪中国新诗中的现代主义,即以整个20世纪为时间框架,把现代主义视作一个具有统一性的整体,侧重于从它与作为外来影响的西方现代主义诗潮的关系,诗人主体的人格精神、心路历程和期待视野,与主流文学或其他相关诗潮流派 的关系等角度人手 ,系统考察中国现代主义诗潮之生成的各种“合力”因素,发展的自律性特点,诗学思想的形成与特征等。
目录
目录
引言:缘起、意图和方法
第一章 现代主义及其文化精神和诗学思想
第一节 “现代主义”的名称、含义和性质
第二节 作为运动或潮流的现代主义诗歌
第三节 现代主义诗歌的文学观或诗学思想
第二章 20世纪中国新诗中的现代主义
第一节 20世纪中国新诗中的现代主义:规范及限定
第二节 20世纪中国新诗视野中的现代主义:升沉和流变
第三节 现代“诗学革命”:西方现代主义诗学与中国古典诗学的对立与融合
第三章 现代主义的传入与初期“象征派”诗的形成
第一节 西方现代主义的传入和新文学的文化背景
第二节 《少年中国》的象征主义译介与早期新诗的期待视野
第三节 “象征派”诗人群体的形成及思想特色
第四节 现代主义诗学思想的初步形成
第四章 30年代的“现代派”诗及其社会文化背景
第一节 “现代派”诗人群体的思想特色与文化心态
第二节 《现代》杂志的现代主义取向
第三节 “现代派”诗的现代主义诗学思想
第四节 “现代派”诗的艺术成就与现代都市诗的兴起
第五章 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潮与英美现代主义诗歌
第一节 严肃时代的自觉:对象征主义的反思和超越
第二节 《中国新诗》、《诗创造》的现代主义取向
第三节 “中国新诗”派诗人群体的思想特色与矛盾心态
第四节 现代主义诗学思想的深化与成熟
第六章 朦胧诗/后朦胧诗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转型
第一节 文化转型的诗性隐喻:从“朦胧诗”的崛起到“后朦胧诗”
第二节 主体的命运和自我意识的历程
第三节 《非非》、《他们》、《倾向》:语言意识的觉醒
第四节 象征诗学的衰变:从“朦胧诗”到“后朦胧诗”
第五节 时代文化转型与现代主义诗歌的命运
结语:走向中国新诗的现代化
主要参考书目
附录一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
附录二 20世纪中国新诗大事记
后记
]
K
引言:缘起、意图和方法
第一章 现代主义及其文化精神和诗学思想
第一节 “现代主义”的名称、含义和性质
第二节 作为运动或潮流的现代主义诗歌
第三节 现代主义诗歌的文学观或诗学思想
第二章 20世纪中国新诗中的现代主义
第一节 20世纪中国新诗中的现代主义:规范及限定
第二节 20世纪中国新诗视野中的现代主义:升沉和流变
第三节 现代“诗学革命”:西方现代主义诗学与中国古典诗学的对立与融合
第三章 现代主义的传入与初期“象征派”诗的形成
第一节 西方现代主义的传入和新文学的文化背景
第二节 《少年中国》的象征主义译介与早期新诗的期待视野
第三节 “象征派”诗人群体的形成及思想特色
第四节 现代主义诗学思想的初步形成
第四章 30年代的“现代派”诗及其社会文化背景
第一节 “现代派”诗人群体的思想特色与文化心态
第二节 《现代》杂志的现代主义取向
第三节 “现代派”诗的现代主义诗学思想
第四节 “现代派”诗的艺术成就与现代都市诗的兴起
第五章 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潮与英美现代主义诗歌
第一节 严肃时代的自觉:对象征主义的反思和超越
第二节 《中国新诗》、《诗创造》的现代主义取向
第三节 “中国新诗”派诗人群体的思想特色与矛盾心态
第四节 现代主义诗学思想的深化与成熟
第六章 朦胧诗/后朦胧诗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转型
第一节 文化转型的诗性隐喻:从“朦胧诗”的崛起到“后朦胧诗”
第二节 主体的命运和自我意识的历程
第三节 《非非》、《他们》、《倾向》:语言意识的觉醒
第四节 象征诗学的衰变:从“朦胧诗”到“后朦胧诗”
第五节 时代文化转型与现代主义诗歌的命运
结语:走向中国新诗的现代化
主要参考书目
附录一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
附录二 20世纪中国新诗大事记
后记
]
K
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学研究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