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这是一本篇幅不算太小、内容又很驳杂的书,但大致的意思却可以概括得很简单:第一,中国古代文化是个完整的体系,尽管人们撷取的往往只是其中的片玉、一枝,但它们原本无不是与昆山和邓林连在一起。比如书中提到的汉代不足方寸的肖形印、铺天盖地的画像砖、色调艳丽的唐三彩、洁如冰雪的唐代白瓷、晋人的“手谈”、宋人的“分茶”、古董书画、琴棋诗酒、原始宗教、先秦诸子、魏晋玄学、宋明理学……,按照旧日的常例,所有这些或必划入形而下的“器”,或唯归在形而上的“道”,但实际上,其间未必总是隔着重山远水,它们与园林也都不仅有着现象上的关联。第二,中国古典园林的面目受到中国古代社会形态的基本特点和历史进程的严格制约,哪怕是极微末的叠山理水技巧,或是一件淡淡的盆景、一曲短短的栏杆、一张小小的明式椅……,它们每一步的演变都无不可以在政治、哲学、艺术的众多领域,直至整个社会文化体系的发展和命运中看到必然的原因。如果对这两点的叙说难以差强人意,那么不论作者如何比前人更清晰地描绘出历代园林的形貌,本书都应该说是失败的;反之,若幸而能使读者透过园林的山池亭台看到它后面的深广背景,则书中固然处处难掩浅陋,但其尽管拙朴,却并不多见于世的方法就仍然值得尝试。
作者简介:
王毅,1954年生,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人员兼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文学遗产》编审,曾发表中国史学、文学、哲学民间宗教、古典园林、造型艺术、“文化大革命”研究等方面的著述多种。近年来主要从事对中国专制社会晚期形态的研究,有关撰述的内容包括:中国皇权社会的法律制度、法权关系、官吏行政体制、政治权力的结构及其法理、城市经济体制、赋税体制及其法理等一系列制度形态与宪政政体的根本分野。
目录:
第一编中国古典园林发展要略
第一章“上古园林”与先民的原始崇拜
第一节灵台
第二节灵沼
第三节灵囿、苑林
第四节“上古园林”概貌及其意义和影响
第二章两周园林
第—节由娱神到娱人
第二节建筑美学中的天国与尘世
第三节山水之美与人格之美
第三章秦汉园林
第一节统一大帝国的艺术象征
第二节秦汉时期的宇宙观与园林、建筑的艺术风格
第三节汉代艺术风格概说——笼盖宇宙的气魄和力量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园林
第一节西汉宫苑的余绪——东汉至南北朝时期的皇家园林
第二节士人园林的勃兴
第五章隋、初盛唐园林
第一节皇家园林
第二节士人园林
第三节初盛唐艺术及汉唐风貌同异概说
第六章中唐至两宋园林
第一节“壶中天地”——中国古典园林在中唐以后的基本空间原则
第二节中晚唐时期园林艺术技巧在“壶中”的全面发展
第三节宋代园林的典型意义之一——“壶中”无比精美的景观体系
第七章明清园林
第一节从“壶中天地”到“芥子纳须弥”
第二节“九州清晏”——皇家宫苑的回光返照
第三节明清园林艺术技巧——“芥子纳须弥”的种种手段
第二编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的特点与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历史成因
第八章为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特点所决定的士大夫阶层与集权制度的关系
第九章士大夫出处仕隐的矛盾与隐逸文化的发展
第一节矛盾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提出与两汉时期的酝酿
第二节隐逸文化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探索到全面发展的过程
第三节仕隐出处间的平衡关系在初盛唐时的成熟及其对园林发展的影响
第四节“中隐”——中唐士人痛苦的再创造
第五节两宋土人对“中隐”的服膺和弘扬
第六节久已孕育的蜕变
第十章园林——隐逸文化最基本的载体
第三编“天人之际”的宇宙观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境界
第十一章“天人之际”成为中国古代哲学主题的原因
第十二章中国古典园林的四重境界
第一节无限广大和涵蕴万物的宇宙模式
第二节无我之境——园林景观与宇宙的融合
第三节有我之境——审美者与园林、宇宙的融合
第四节和谐而永恒的宇宙韵律
第四编土大夫人格的完善与中国古典园林所起的作用
第十三章中匡封建社会形态的特点与士大夫人格完善的意义
第十四章中国古典园林对士大夫人格完善的作用
第五编中国士大夫的思维方式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写意”手法
第十五章“写意”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运用
第十六章中国士大夫思维方式的特点及其成因
第十七章“写意”在中国士大夫文化艺术中的普遍意义
第六编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中和”原则与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艺术
第十八章“中和”——中国古典美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及其正题和反题题
第十九章“中和”在古典园林艺术中的实现——建立丰富、和谐、完整的景观体系
第一节中国古典园林景观要素的分类及其组合
第二节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空间原则和手法
第七编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高度自我完善及其对园林文化的影响
第二十章士大夫文化艺术体系在东晋的初步确立
第二十一章宋代园林的典型意义之二——“壶中”
目录
第一编 中国古典园林发展要略
第一章“上古园林”与先民的原始崇拜
第一节 灵台
第二节 灵沼
第三节 灵、苑林
第四节 “上古园林”概貌及其意义和影响
第二章 两周园林
第一节 由娱神到娱人
第二节 建筑美学中的天国与尘世
第三节 山水之美与人格之美
第三章 秦汉园林
第一节 统一大帝国的艺术象征
第二节 秦汉时期的宇宙观与园林、建筑的艺术风格
第三节 汉代艺术风格概说――笼盖宇宙的气魄和
力量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园林
第一节 西汉宫苑的余绪――东汉至南北朝时期
的皇家园林
第二节 士人园林的勃兴
第五章 隋、初盛唐园林
第一节 皇家园林
第二节 士人园林
第三节 初盛唐艺术及汉唐风貌同异概说
第六章 中唐至两宋园林
第一节 “壶中天地”――中国古典园林在中唐
以后的基本空间原则
第二节 中晚唐时期园林艺术技巧在“壶中”的
全面发展
第三节 宋代园林的典型意义之―――“壶中”
无比精美的景观体系
第七章 明清园林
第一节 从“壶中天地”到“芥子纳须弥”
第二节 “九州清晏”――皇家宫苑的回光返照
第三节 明清园林艺术技巧――“芥子纳须弥”
的种种手段
第二编 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的特点与中国古典
园林发展的历史成因
第八章 为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特点所决定的士大夫
阶层与集权制度的关系
第九章 士大夫出处仕隐的矛盾与隐逸文化的发展
第一节 矛盾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提出与两汉时
期的酝酿
第二节 隐逸文化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探索到
全面发展的过程
第三节 仕隐出处间的平衡关系在初盛唐时的
成熟及其对园林发展的影响
第四节 “中隐”――中唐士人痛苦的再创造
第五节 两宋士人对“中隐”的服膺和弘扬
第六节 久已孕育的蜕变
第十章 园林――隐逸文化最基本的载体
第三编‘ 天人之际”的宇宙观与中国
古典园林的境界
第十一章 “天人之际”成为中国古代哲学主题的原因
第十二章 中国古典园林的四重境界
第一节 无限广大和涵蕴万物的宇宙模式
第二节 无我之境――园林景观与宇宙的融合
第三节 有我之境――审美者与园林、宇宙的融合
第四节 和谐而永恒的宇宙韵律
第四编 士大夫人格的完善与中国古典
园林所起的作用
第十三章 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的特点与士大夫人格
完善的意义
第十四章 中国古典园林对士大夫人格完善的作用
......
第一章“上古园林”与先民的原始崇拜
第一节 灵台
第二节 灵沼
第三节 灵、苑林
第四节 “上古园林”概貌及其意义和影响
第二章 两周园林
第一节 由娱神到娱人
第二节 建筑美学中的天国与尘世
第三节 山水之美与人格之美
第三章 秦汉园林
第一节 统一大帝国的艺术象征
第二节 秦汉时期的宇宙观与园林、建筑的艺术风格
第三节 汉代艺术风格概说――笼盖宇宙的气魄和
力量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园林
第一节 西汉宫苑的余绪――东汉至南北朝时期
的皇家园林
第二节 士人园林的勃兴
第五章 隋、初盛唐园林
第一节 皇家园林
第二节 士人园林
第三节 初盛唐艺术及汉唐风貌同异概说
第六章 中唐至两宋园林
第一节 “壶中天地”――中国古典园林在中唐
以后的基本空间原则
第二节 中晚唐时期园林艺术技巧在“壶中”的
全面发展
第三节 宋代园林的典型意义之―――“壶中”
无比精美的景观体系
第七章 明清园林
第一节 从“壶中天地”到“芥子纳须弥”
第二节 “九州清晏”――皇家宫苑的回光返照
第三节 明清园林艺术技巧――“芥子纳须弥”
的种种手段
第二编 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的特点与中国古典
园林发展的历史成因
第八章 为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特点所决定的士大夫
阶层与集权制度的关系
第九章 士大夫出处仕隐的矛盾与隐逸文化的发展
第一节 矛盾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提出与两汉时
期的酝酿
第二节 隐逸文化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探索到
全面发展的过程
第三节 仕隐出处间的平衡关系在初盛唐时的
成熟及其对园林发展的影响
第四节 “中隐”――中唐士人痛苦的再创造
第五节 两宋士人对“中隐”的服膺和弘扬
第六节 久已孕育的蜕变
第十章 园林――隐逸文化最基本的载体
第三编‘ 天人之际”的宇宙观与中国
古典园林的境界
第十一章 “天人之际”成为中国古代哲学主题的原因
第十二章 中国古典园林的四重境界
第一节 无限广大和涵蕴万物的宇宙模式
第二节 无我之境――园林景观与宇宙的融合
第三节 有我之境――审美者与园林、宇宙的融合
第四节 和谐而永恒的宇宙韵律
第四编 士大夫人格的完善与中国古典
园林所起的作用
第十三章 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的特点与士大夫人格
完善的意义
第十四章 中国古典园林对士大夫人格完善的作用
......
中国园林文化史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