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文学院《文学评论》编辑部主办

副标题:无

作   者:周勋初,杨义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305061271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文学评论丛刊(第11卷.第2期)》讲述了:鉴于现代性的复杂面向以及识者的洞见与不见,有关中国文学现代性的探讨,业已成为隆重而热烈的话题。尽管论者往往以五四为依归,将彼时新文学树立为现代文学的典范,虽不免令人有独沽一味之叹,但随着李欧梵等人对中国现代性“颓废”面向的重新挖掘和阐释,此类探讨诚也是多声复义、众声喧哗。单以李欧梵先生而言,他揭露五四新文学的话语霸权,表彰颓废文学的现代意义,其志并不在于为颓废文学翻案,何况在这“告别革命”、“放逐诸神”的时代,此举显然已不合时宜,而在于矫正中国文学现代性的线性叙述,重写现代文学真相的种种拟态。尤其在《漫谈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颓废”》一文中,李氏以“颓废”为关键词,勘察了中国文学谱系中“颓废”面向的播撒痕迹,并将此种现代性在五四新文学中的遭遇(被压抑)视为西方启蒙思想进步观的促逼,“我认为西方启蒙思想对中国最大的冲击是对时间观念的改变,从古代的循环变成近代西方式的时间直线前进——从过去经由现在而走向未来——的观念,所以着眼点不再过去而在将来,从而对未来产生乌托邦的憧憬”。

目录

瞿秋白的文学史观及整理中国文学史的思路
由资料征集到学术创新
——小议三十年来的现代文学史料研究
中国文学现代性的空间体验
——兼与李欧梵先生商榷
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厚此薄彼
——论当代家族小说的思想局限
论王国维语言观的现代性维度
——兼及胡适语言观之比较
从传说重述看当代小说的叙事危机
——以《春香》、《碧奴》等为例
沉沦与觉醒
——1966—1976年短篇小说论
关于《京报副刊》征求“青年必读书目”之解读
潘军论
新学术视野中的反思与重构
——谈孔范今先生的治学理路
乌者凶兆?
——浅论先秦两汉文学中“乌”意象的嬗变
论“《春秋》之‘书法’,实即文章之修词”
论魏晋史书对女性的不同书写
有情望乡与帝王之州
——南朝诗人谢胱的建康论述
两汉魏晋诗序述论
试论陈子昂的诗序
论韩、孟联句
从宋代诗文选本看宋人对韩愈文学的接受
论祝尧《古赋辨体》“祖骚”理论的造作和矛盾
金圣叹的“才子”论
清代散文选本视野下的清初古文三大家
试论《儒林外史》对八股取士制度的批判
评点者说
——《评点李渔》前言
词娱情而婉丽
——从中国古代娱情文学观说起
跨文化研究之途刍议
——从斯皮瓦克的《学科的死亡》谈开
学院式细读批评述论
论非个人化思潮及其对浪漫主义的反动
在审美与启蒙之间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主义文论的作者观
也是一种叙述的魔法
——在叙事修辞理论视野下重读《舞会之后》
错乱的历史
——论先锋派小说的时空重构
《中国当代戏剧史稿》的三境界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南京大学文学院《文学评论》编辑部主办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