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基本知识

副标题:无

作   者:广超法师讲述;果逸居士笔录

分类号:

ISBN:9787309066272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佛学基本知识》内容为:这《佛学基本知识》的内容,是1985年我应剃度恩师宏船老和尚的要求,在新加坡光明山普觉禅寺图书馆,为初级佛学班的学员所开示的基本佛法。由于当时佛学参考书不多,于是我参考《显扬圣教论》的部分名相及马来西亚出版的《佛教手册》的内容,来编写课程纲要。授课时,我发给每个学员一张纲要列表,就依据它来阐释佛法以及解释佛学的名相。由于我没有提供讲义,就介绍学员参考《佛教手册》。

目录

目录
序言
第一篇 业力与果报
一、 业的定义
二、 业的分类
(一) 业的造作分身、口、意三业
(二) 业的性质分善、恶、无记三业
(三) 业果分共业与不共业
(四) 受报时间分定业与不定业
(五) 受报种类分引业与满业
三、 业的活动
四、 业的造作者
五、 业的止息
六、 业的自性
七、 再生之谜
八、 对业与再生的理解
第二篇 十二因缘
一、 十二因缘三世二重因果
(一) 第一重:过去因到现在果
(二) 第二重:现在因到未来果
(三) 十二因缘后来发展为三世二重因果
二、 缘起法则
(一) 现前的一切法皆是果法
(二) 缘生果法无主宰
(三) 缘生果法无开始
(四) 缘生果法无作者
(五) 缘生果法无受者
(六) 缘生果法不独立起作用
(七) 缘生果法继续随众缘流转
(八) 缘生果法不自在
(九) 缘生法性相是无常、苦、无我
(十) 缘生法性本性空
三、 十二因缘的流转与还灭
(一) 十二因缘的流转
(二) 十二因缘的还灭
(三) 如何截断流转
四、 十二因缘的启示
五、 《大缘经》中的缘起法
第三篇 三法印
一、 法与法印
(一) 何谓法?
(二) 何谓法印?
(三) 三法印只符合究竟的佛法
二、 诸行无常
(一) 无常的诸行
(二) 无常的生、住、异、灭
(三) 无常的生、老、病、死
(四) 无常的因缘过程
(五) 刹那与一期之无常
三、 诸法无我
(一) 我是唯一、不变、主宰义
(二) 色身非我
(三) 心念非我
(四) 身、心之外亦无我
(五) 假名我
(六) 因自性见而产生我的执著
(七) 人我执与法我执
(八) 诸法无常是邪见
四、 涅槃寂静
(一) 解脱生死与烦恼的灭除
(二) 涅槃非心所知的境界
(三) 无我的涅槃智非生灭心
(四) 涅槃非妄想心所知
(五) 涅槃非任何处所
(六) 无为的涅槃非有无
五、 南传佛教的“有受皆苦”
六、 总结
第四篇 四圣谛
一、 苦圣谛:不自在的苦果
(一) 苦处
(二) 苦相
二、 集圣谛:苦因即惑与业
(一) 惑之烦恼造作
(二) 影响生死最严重的贪
(三) 业之果报不断
三、 灭圣谛:苦灭之果即涅槃
(一) 无生的涅槃离语言与心行
(二) 涅槃是诸法实相
(三) 证涅槃无所得
(四) 涅槃无生非存在
(五) 智者离虚幻生灭而证涅槃实相
(六) 四种涅槃
四、 道圣谛:苦灭之因有三十七道品
(一) 修道分五次第
(二) 修道的方法
(三) 五停心观
(四) 四念处
(五) 八正道
五、 总结
第五篇 烦恼
一、 根本烦恼
(一) 贪
(二) 瞋
(三) 痴
(四) 慢
(五) 疑
(六) 不正见
二、 随烦恼
(一) 小随烦恼
(二) 中随烦恼
(三) 大随烦恼
三、 总结
第六篇 三皈五戒
一、 皈依
(一) 皈依的意义
(二) 皈依佛、法、僧三宝
(三) 三宝的种类
(四) 皈依者的行持
二、 戒律
(一) 戒的意义
(二) 五戒
(三) 性戒与遮戒
(四) 破戒
(五) 五戒乃自通之法
(六) 受持五戒的好处与功德
(七) 犯五戒者的过失
(八) 犯戒好过无戒
(九) 犯了戒应当忏悔
三、 学佛的次第
(一) 三皈依
(二) 受持五戒
四、 总结
第七篇 五蕴
一、 五蕴略释
二、 众生的身心
三、 详谈五蕴
(一) 色蕴
(二) 受蕴
(三) 想蕴
(四) 行蕴
(五) 识蕴
四、 五蕴之间的互相关系
五、 五蕴的实相
六、 如何观察五蕴
第八篇 禅定
一、 各种禅定的差别
二、 入定的前行
(一) 粗心住
(二) 细心住
(三) 欲界定
(四) 未来禅
三、 四色界定
(一) 初禅:有觉有观,有喜、乐
(二) 二禅:无觉无观,有喜、乐
(三) 三禅:离喜妙乐,有舍、念、智
(四) 四禅:舍、念清净,出入息断
四、 四无色界定
(一) 空无边处定
(二) 识无边处定
(三) 无所有处定
(四) 非想非非想处定
五、 出世间定——灭尽定
六、 修习禅定的一些法门
第九篇 声闻与佛果
一、 声闻
(一) 初果:七往来
(二) 二果:一来
(三) 三果:不来
(四) 四果:无生
二、 缘觉
三、 佛
四、 证悟者的能力
(一) 六通
(二) 三明
(三) 佛十八不共法
五、 总结
第十篇 四念处
一、 何谓四念处
二、 四念处观行的修法
(一) 身念处
(二) 受念处
(三) 心念处
(四) 法念处
(五) 总相念处
三、 修四念处的次第
四、 缅甸禅师教导的四念处修法
五、 修学四念处的利益
第十一篇 六波罗蜜
一、 修六波罗蜜的菩萨
二、 六波罗蜜
(一) 布施
(二) 持戒
(三) 忍辱
(四) 精进
(五) 禅定
(六) 智慧
三、 修行六波罗蜜的功德
四、 菩萨的十地果位
佛教大事年表(摘录)
ac0x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佛学基本知识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