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文化圈的思想与宗教:儒教、佛教、道教

副标题:无

作   者:(日)福井文雅著;徐水生,张谷译

分类号:

ISBN:9787307076211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系着眼东亚文化圈生成与发展的曲折多致历程,所选择的论著,或总论整个东亚文化圈诸国间的文化互动(如池田温的《东亚文化交流史》、福井文雅的《汉字文化圈的思想与宗教》),或用力于东亚文化圈某一国度的文化史(如铃木贞美的《日本的文化民族主义》、森贞彦的《(菊与刀)新探》、上垣外宪一的《日本文化交流小史》),或研讨东亚文化圈内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史(如古濑奈津子的《遣唐使眼里的中国》、阿部洋的《中国的近代教育与明治日本》、刘岸伟的《小泉八云与近代中国》)。就浩博的东亚文化而言,这些论著所述当然只是冰山一角,却也可以一斑窥豹、以蠡测海。

目录

  概观:汉字文化圈的思想和宗教——儒教、佛教、道教
   一、儒教
   二、中国佛教
   三、道教
  儒教的仁爱与佛教的慈悲区别何在?——“仁”的本质
   一、问题之所在
   二、汉语“爱”的字义
   三、佛教中“爱”的字义
   四、“慈悲”与“爱”的比较
   五、对某种反驳的回应——附结论
  持续努力则人性可变?——“青出于蓝”的真意
   一、问题之所在
   二、“青出于蓝”的本义
   三、《劝学篇》的思想结构
   四、结论
  性善论和性恶论——东西方的人性观
   一、荀子的性恶论
   二、性恶论的真意
   三、东西方的人性观
  佛教“照千(于)一隅”争论的盲点——何谓“隅”?
   一、争论的开端
   二、被忽视的问题点——“隅”的意义
   三、关于“照千一隅”新解释的疑点
   四、“照于一隅”的真意
   五、解决为何竟需二十余年?
  讲经仪式和“论义”
   一、佛教礼仪研究的重要性
   二、讲经仪式的顺序
   三、“论义”形式的概要
   四、都讲和麈尾的职能
   五、“论义”的意义
   六、日本讲经仪式的流变
  古汉文训读的长处和问题
   一、古汉文等于汉语吗?
   二、古汉文音读的优点和条件
   三、古汉文教育的目的
  马来西亚的华人佛教管见
   一、马来西亚国
   二、马来西亚的寺院及其活动
   三、马来西亚佛教界的两大组织
   四、南马来西亚佛教青年会培训营
  “道家”、“道教”的系谱和异同点
   一、问题之所在
   二、道教概念的轮廓和语义的形成
   三、“道家是哲学,道教是宗教”的通常看法正确吗?
   四、今后的课题
  佛教和道教的交流
   一、意为佛教的“道教”
   二、道教中的佛教诸相
   三、儒教、佛教、道教的“三教归”
   四、今后的课题
  《斩龙》笔记——印度与道教的接触?
  上古日本与道教的关系——期刊连载讨论
   一、写在再刊之际
   二、书评、新刊介绍
   福永光司著《道教与日本文化》
   三、研究笔记
   津田左右吉博士与道教
   四、研究笔记
   关于福永教授的反驳
  有关道教的诸问题
   一、法国东方研究的今与昔
   二、世界道教研究的今与昔
   三、法国的研究特色
   四、什么是“气”?
   五、道家和道教是同义词——其形成的历史
   六、研究之要事——对用语的考究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汉字文化圈的思想与宗教:儒教、佛教、道教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