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边婴宛:晚清以来江南女弹词研究

副标题:无

作   者:周巍 著

分类号:

ISBN:9787100095242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围绕“女弹词”,借鉴最新的性别理论和新文化史的相关方法,从三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章主要阐述明末以降女弹词与江南社会变迁之间的关联,进而对女弹词自身演变有初步了解;第二章主要以女弹词群体生成与职业生涯为对象,对其学艺生活、演艺生活、婚姻生活进行细致勾勒,揭示性别观念对这一群体的约束和限制;第三章主要从社会观感的角度讨论女弹词形象塑造背后不同社会群体与阶层性别观念的差异。通过对女弹词这一群体进行的多层次的研究,揭示了“文化”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目录

再版序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学术史回顾
    (一)苏州评弹研究概况
    (二)近代中国女性群体研究
  三  概念界定
    (一)女弹词
    (二)性别
  四  思路与方法
    (一)新文化史的借鉴
    (二)“技艺”与“性别”
  五  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明末以降江南女弹词与江南社会
  一  明末清初至19世纪中叶的女弹词
    (一)明清时期的苏州评弹与江南社会
    (二)盲女弹词与闺秀的“弦歌之乐”
    (三)从盲女弹词到非盲女弹词
  二  19世纪中叶至民国初年的女弹词
    (一)从苏州到上海:书寓女弹词的空间转移
    (二)上海租界的繁荣与书寓女弹词的勃兴
    (三)书寓女弹词与文人的冶游消费
  三  民国初年至20世纪40年代的职业女弹词
    (一)女性解放思潮与职业女弹词的出现
    (二)评弹商业化与职业女弹词的繁荣
    (三)职业女弹词与大众娱乐消费
  四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女弹词
    (一)新中国成立后的评弹革新运动
    (二)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女弹词
第二章  晚清以来女弹词的群体生成与职业生涯
  一  走上书台
    (一)从业背景
    (二)拜师学艺
  二  演艺生活
    (一)跑码头
    (二)坐场唱
    (三)叫堂唱
    (四)应电台
  三  离开书台
    (一)婚姻生活
    (二)重作冯妇
第三章  晚清以来女弹词的形象塑造与性别论述
  一  书场中呈现与塑造的演艺形象
    (一)书台上的“自我呈现”
    (二)听客的听书经验与想象
    (三)场方的“性别”策略
    (四)男艺人的焦虑与认同
  二  舆论再现与叙述的公众形象
    (一)“风雅”兼有“才艺”
    (二)“花榜”的意涵
    (三)报刊中的“私生活”
    (四)女弹词的“自述文字”
  三  文学加工与创作的艺术形象
    (一)情爱、风月与现代性想象
    (二)爱国、革命与国族建构
    (三)虚构中的“真实”
结语
附录
  附录1  清中叶至20世纪60年代苏州评弹社团组织关系演变图
  附录2  清中叶以来苏州评弹曲调关系图
  附录3  晚清以来女弹词师承关系图
  附录4  晚清时期上海女书场广告情况表
  附录5  民国时期职业女弹词拼档情况表
  附录6  民国以后职业女弹词基本情况一览表
  附录7  民国时期部分报刊中职业女弹词所隶书场、电台广告一览表
参考文献
再版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弦边婴宛:晚清以来江南女弹词研究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