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中国儒学史:清代卷》采取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把清代儒学分为理学、汉学、今文经学三个形态。依次是:清初理学占主导地位,先是受晚明影响,王学大师领袖坛坫,后来由于王门后学的空疏误国而受到批评,遂使理学的重心由王学向朱子学转变,朱子学登上庙堂并得到清廷的支持。与此同时,明清之际渐出端倪的批判反思理学、倡导汉学的趋向也在不断扩大,到了乾隆时期,因编纂《四库全书》等原因内外互动导致汉学(东汉古文经学)复兴。汉学家精于考据,疏于义理,埋首于故纸堆里,不问世事。他们一味地倡导复古,加上嘉道之际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导致比汉学更古且具有济世特色的西汉今文经学复兴,从而把清代儒学复古的特点推向极致。以复古开新来概括清代儒学的发展与演进,一点也不为过,这种发展与演进似乎遵循着时间愈前复古愈近、时间愈后复古愈远的逻辑(清初的理学复宋明之古,清代中期的汉学,以及稍后兴起的今文经学复东汉、西汉之古),可以说清代儒学以复古开新的模式集传统儒学之大成,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中国儒学史:清代卷》分十一章,依次阐述儒学的三个形态即理学、汉学、今文经学在清代发展演进的历史。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理学的发展与衰落
第一节 明代遗民的理学
第二节 顺康雍时期的理学
第三节 乾嘉时期的理学
第二章 王学的延续与余波
第一节 孙奇逢的心学
第二节 黄宗羲对心学的改造
第三节 李?的体用之学
第四节 李绂对心学的总结
第三章 朱子学的发展
第一节 张履祥的平民朱子学
第二节 陆世仪的用世之学
第三节 李光地的正统朱子学
第四章 张载之学的阐扬
第一节 王夫之的自然观
第二节 王夫之的知识论与人性论
第三节 王夫之的历史观
第五章 反理学与务实学风
第一节 顾炎武的经学
第二节 阎若璩辨伪《古文尚书》
第三节 颜李学派的习行思想
第四节 唐甄的政治思想
第六章 汉学的复兴与发展
第一节 汉学的成因与源流
第二节 汉学的发展与别出
第三节 汉学的成就与局限
第四节 汉学家的“以礼代理”说
第七章 汉学家的义理学(上)
第一节 惠栋对汉易的发挥
第二节 戴震的反理学
第三节 洪亮吉的天人观
第八章 汉学家的义理学(下)
第一节 凌廷堪的礼学
第二节 焦循的变通之学
第三节 阮元的务实之说
第九章 汉学的别出及对汉学的批评
第一节 钱大昕的经史之学
第二节 章学诚的“六经皆史”说
第三节 方东树对汉学的批评
第十章 今文经学与经世思想
第一节 今文经学的复兴
第二节 公羊学的发展
第三节 经世思想的涌动
第十一章 春秋公羊学
第一节 庄存与的赵氏公羊学
第二节 孔广森的另类公羊学
第三节 刘逢禄的何氏公羊学
结语
后记
第一章 理学的发展与衰落
第一节 明代遗民的理学
第二节 顺康雍时期的理学
第三节 乾嘉时期的理学
第二章 王学的延续与余波
第一节 孙奇逢的心学
第二节 黄宗羲对心学的改造
第三节 李?的体用之学
第四节 李绂对心学的总结
第三章 朱子学的发展
第一节 张履祥的平民朱子学
第二节 陆世仪的用世之学
第三节 李光地的正统朱子学
第四章 张载之学的阐扬
第一节 王夫之的自然观
第二节 王夫之的知识论与人性论
第三节 王夫之的历史观
第五章 反理学与务实学风
第一节 顾炎武的经学
第二节 阎若璩辨伪《古文尚书》
第三节 颜李学派的习行思想
第四节 唐甄的政治思想
第六章 汉学的复兴与发展
第一节 汉学的成因与源流
第二节 汉学的发展与别出
第三节 汉学的成就与局限
第四节 汉学家的“以礼代理”说
第七章 汉学家的义理学(上)
第一节 惠栋对汉易的发挥
第二节 戴震的反理学
第三节 洪亮吉的天人观
第八章 汉学家的义理学(下)
第一节 凌廷堪的礼学
第二节 焦循的变通之学
第三节 阮元的务实之说
第九章 汉学的别出及对汉学的批评
第一节 钱大昕的经史之学
第二节 章学诚的“六经皆史”说
第三节 方东树对汉学的批评
第十章 今文经学与经世思想
第一节 今文经学的复兴
第二节 公羊学的发展
第三节 经世思想的涌动
第十一章 春秋公羊学
第一节 庄存与的赵氏公羊学
第二节 孔广森的另类公羊学
第三节 刘逢禄的何氏公羊学
结语
后记
中国儒学史,清代卷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