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cover.yuntu.io/73/37/9787500438243.jpg)
Investment Fund Governance Structure:An Analytical Framework and Explanations for Problems in China
副标题:无
作 者:李建国著
分类号:
ISBN:978750043824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提出一个市场化基金治理结构的分析框架,以此解释我国目前基金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如何改进的对策与建议。
基金治理结构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有关基金管理人的激励与监督。基金治理由三类要素组成:内部治理、外部治理和第三方治理。基金治理结构是对呼咱基金治理要素按照一定规则所做的排列组合。基金治理结构的市场化要求将基金治理建立在平等交易和自由选择的基础上,使市场对各种基金治量要素起基础性支配作用。具体表现在:(1)基金组织形态由以封闭式基金为主转向以开放式基金为主;(2)基金治理由以监督为主转向以激励为主;(3)基金激励以投资者激励为主转向基金管理人自我激励——声誉机制——为主;(4)基金约束以投资者约束为主转向以市场约束为主;(5)政府监管定位由替代市场转向弥补市场,形成一个对基金管理人的市场化评价临督体系。
目录
目录
0 引言
0.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图
0.2 基金合约的特性与基金治理问题的核心
0.3 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0.4 方法论
1 基金演进历程考察
1.1 美国基金产业发展历程
1.2 中国基金产业发展历程回顾
2 非对称信息与基金管理人道德风险
2.1 基金市场中的非对称信息
2.2 基金运作中的利益冲突
2.3 基金管理人的道德风险
2.4 基金管理人道德风险下的投资基金功能扭曲
3 内部治理(Ⅰ):基金约束
3.1 基金股东大会:问题与对策
3.2 基金董事会的结构与独立董事制度
3.3 独立董事:契约型基金的引入
3.4 基金托管人制度
4 内部治理(Ⅱ):基金激励
4.1 基金管理人最优激励模型
4.2 我国目前基金激励方案的实证分析
4.3 几点建议
5 内部治理(Ⅲ):声誉机制
5.1 声誉机制在基金治理中的作用
5.2 产权结构、公司控制与声誉投资
5.3 公司规模、时间视野与声誉投资
5.4 政府管制与声誉机制
6 外部治理(上):理论分析
6.1 基金产业链分析
6.2 作为一种约束力量的市场竞争
6.3 基金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7 外部治理(下):实证分析
7.1 基金产业竞争状况
7.2 提高产业竞争性(1):由封闭式到开放式
7.3 提高产业竞争性(2):基金控制权市场
7.4 提高产业竞争性(3):私募基金规范化
8 第三方治理:政府管制与中间组织发育
8.1 基金管制的基础:私人产权制度与自由契约原则
8.2 准入管制
8.3 行为管制
8.4 信息披露管制
8.5 监督市场化:中间组织与新型业态的发育
9 信托、委托与基金治理结构的差异
9.1 投资者与基金管理人的两种关系:信托与委托
9.2 基金组织形态的两种构造:契约型与公司型
9.3 契约型基金与公司型基金治理结构的差异
10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国投资基金发展:动力机制与制度选择
1 总体思路
2 基金投资者的需求、偏好及其满足
3 非对称信息与基金管理人的道德风险
4 基金管理人道德风险下的市场萎缩和功能扭曲
5 基金管理人道德风险行为的缓解
6 基金管理人的激励机制
7 市场分工、功能分解与基金产业链的延伸
8 投资基金产业发展的政策供给
9 投资基金发展的国际化战略
附录二 基金投资者:需求、偏好及其满足
1 投资者的需求与偏好
2 基金产品开发与投资者需求和偏好的实现
3 基金产品销售与投资者需求和偏好的满足
附录三 基金管理在社会经济转变中的角色
1 基金管理业在中国加入WTO后的国际化进程
2 基金管理业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支持
3 基金管理业对中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作用
4 基金管理业如何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多样化的投资需求
附录四 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
附录五 关于申请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若干问题的通知
附录六 关于规范证券投资基金运作中证券交易行为的通知
附录七 关于完善基金管理公司董事人选制度的通知
后记
0 引言
0.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图
0.2 基金合约的特性与基金治理问题的核心
0.3 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0.4 方法论
1 基金演进历程考察
1.1 美国基金产业发展历程
1.2 中国基金产业发展历程回顾
2 非对称信息与基金管理人道德风险
2.1 基金市场中的非对称信息
2.2 基金运作中的利益冲突
2.3 基金管理人的道德风险
2.4 基金管理人道德风险下的投资基金功能扭曲
3 内部治理(Ⅰ):基金约束
3.1 基金股东大会:问题与对策
3.2 基金董事会的结构与独立董事制度
3.3 独立董事:契约型基金的引入
3.4 基金托管人制度
4 内部治理(Ⅱ):基金激励
4.1 基金管理人最优激励模型
4.2 我国目前基金激励方案的实证分析
4.3 几点建议
5 内部治理(Ⅲ):声誉机制
5.1 声誉机制在基金治理中的作用
5.2 产权结构、公司控制与声誉投资
5.3 公司规模、时间视野与声誉投资
5.4 政府管制与声誉机制
6 外部治理(上):理论分析
6.1 基金产业链分析
6.2 作为一种约束力量的市场竞争
6.3 基金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7 外部治理(下):实证分析
7.1 基金产业竞争状况
7.2 提高产业竞争性(1):由封闭式到开放式
7.3 提高产业竞争性(2):基金控制权市场
7.4 提高产业竞争性(3):私募基金规范化
8 第三方治理:政府管制与中间组织发育
8.1 基金管制的基础:私人产权制度与自由契约原则
8.2 准入管制
8.3 行为管制
8.4 信息披露管制
8.5 监督市场化:中间组织与新型业态的发育
9 信托、委托与基金治理结构的差异
9.1 投资者与基金管理人的两种关系:信托与委托
9.2 基金组织形态的两种构造:契约型与公司型
9.3 契约型基金与公司型基金治理结构的差异
10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国投资基金发展:动力机制与制度选择
1 总体思路
2 基金投资者的需求、偏好及其满足
3 非对称信息与基金管理人的道德风险
4 基金管理人道德风险下的市场萎缩和功能扭曲
5 基金管理人道德风险行为的缓解
6 基金管理人的激励机制
7 市场分工、功能分解与基金产业链的延伸
8 投资基金产业发展的政策供给
9 投资基金发展的国际化战略
附录二 基金投资者:需求、偏好及其满足
1 投资者的需求与偏好
2 基金产品开发与投资者需求和偏好的实现
3 基金产品销售与投资者需求和偏好的满足
附录三 基金管理在社会经济转变中的角色
1 基金管理业在中国加入WTO后的国际化进程
2 基金管理业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支持
3 基金管理业对中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作用
4 基金管理业如何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多样化的投资需求
附录四 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
附录五 关于申请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若干问题的通知
附录六 关于规范证券投资基金运作中证券交易行为的通知
附录七 关于完善基金管理公司董事人选制度的通知
后记
Investment Fund Governance Structure:An Analytical Framework and Explanations for Problems in China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loading icon](/img/book/loading_solarSystem.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