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浸渗制备的理论与实践》从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概念出发,介绍了金属基复合材料浸渗制备的基本理论、实践和应用。全书共分四章,分别介绍了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基本概念、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原材料处理及液态浸渗的基本方式、金属基复合材料浸渗制备的润湿及界面问题,浸渗及凝固的基本理论及实践。《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浸渗制备的理论与实践》不仅可以作为高等院校本科生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作为生产部门的工程师及技术工人的参考书。
目录
1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基本概念
1.1 复合材料的基本概念
1.1.1 复合材料及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定义问题
1.1.2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中所接触到的一些基本概念
1.2 复合材料的基本类型
1.3 复合材料的发展
1.3.1 工程复合材料的发展
1.3.2 纤维的研究与发展
1.4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加工方法
1.4.1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一次成形方法
1.4.2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二次加工
1.5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特点
1.6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性能复合原理
1.6.1 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复合原则
1.6.2 用力学方法考虑连续纤维复合材料的模量及强度
1.6.3 短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复合原则
1.6.4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应力与应变关系
1.6.5 其他性能
主要参考文献
2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原材料处理及液态浸渗的基本方式
2.1 复合材料的相容性及对复合材料制备用原材料的基本要求
2.1.1 复合材料的相容性
2.1.2 对增强体材料选择的共同要求
2.2 基体材料
2.2.1 铝及铝合金
2.2.2 锌及锌合金
2.2.3 镁及镁合金
2.2.4 镍及镍合金
2.2.5 铜及铜合金
2.2.6 钛及钛合金
2.3 增强体材料
2.3.1 颗粒增强(添加)材料
2.3.2 纤维增强体的制备及性能
2.3.3 晶须增强体
2.4 增强体预制型
2.4.1 增强物的去胶
2.4.2 增强物的预制成型
2.5 基本浸渗方法
2.5.1 浸渗技术的发展
2.5.2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挤压铸造浸渗
2.5.3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气体压力浸渗
2.5.4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超声浸渗
2.5.5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电磁浸渗
2.5.6 溶剂浸渗技术
2.5.7 无压浸渗技术
2.5.8 真空浸渗技术
2.5.9 熔模铸造浸渗技术
2.5.10 离心铸造浸渗及消失模铸造
主要参考文献
3 金属基复合材料浸渗制备的润湿及界面问题
3.1 润湿热力学及接触角的概念
3.1.1 润湿基本概念
3.1.2 附着功
3.2 基体与增强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界面过程
3.2.1 界面的概念
3.2.2 界面反应
3.3 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及表征
3.3.1 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
3.3.2 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表征
3.4 复合材料的界面强度及复合材料的断裂
3.4.1 界面强度
3.4.2 复合材料的损伤及破断现象
3.5 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优化及界面反应控制的途径
3.5.1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优化
3.5.2 金属基复合材料增强界面润湿性、控制界面反应的途径
主要参考文献
4 浸渗及凝固的基本理论及实践
4.1 多孔介质及金属浸渗流动的特性
4.1.1 多孔介质及其特性
4.1.2 多孔介质中流体的性质
4.1.3 金属浸渗中的流动行为
4.1.4 浸渗过程流体流动数值模拟的数学模型
4.2 金属浸渗过程的压力
4.2.1 加压浸渗的过程
4.2.2 金属浸渗过程的作用力分析
4.2.3 金属浸渗过程的临界压力分析
4.2.4 浸渗过程中的压力分布
4.3 压渗动力学及浸渗过程控制
4.3.1 压渗动力学
4.3.2 饱和度
4.3.3 浸渗过程控制
4.4 金属基复合材料浸渗中的传热和凝固
4.4.1 复合材料浸渗中的传输现象
4.4.2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凝固
主要参考文献
1.1 复合材料的基本概念
1.1.1 复合材料及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定义问题
1.1.2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中所接触到的一些基本概念
1.2 复合材料的基本类型
1.3 复合材料的发展
1.3.1 工程复合材料的发展
1.3.2 纤维的研究与发展
1.4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加工方法
1.4.1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一次成形方法
1.4.2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二次加工
1.5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特点
1.6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性能复合原理
1.6.1 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复合原则
1.6.2 用力学方法考虑连续纤维复合材料的模量及强度
1.6.3 短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复合原则
1.6.4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应力与应变关系
1.6.5 其他性能
主要参考文献
2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原材料处理及液态浸渗的基本方式
2.1 复合材料的相容性及对复合材料制备用原材料的基本要求
2.1.1 复合材料的相容性
2.1.2 对增强体材料选择的共同要求
2.2 基体材料
2.2.1 铝及铝合金
2.2.2 锌及锌合金
2.2.3 镁及镁合金
2.2.4 镍及镍合金
2.2.5 铜及铜合金
2.2.6 钛及钛合金
2.3 增强体材料
2.3.1 颗粒增强(添加)材料
2.3.2 纤维增强体的制备及性能
2.3.3 晶须增强体
2.4 增强体预制型
2.4.1 增强物的去胶
2.4.2 增强物的预制成型
2.5 基本浸渗方法
2.5.1 浸渗技术的发展
2.5.2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挤压铸造浸渗
2.5.3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气体压力浸渗
2.5.4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超声浸渗
2.5.5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电磁浸渗
2.5.6 溶剂浸渗技术
2.5.7 无压浸渗技术
2.5.8 真空浸渗技术
2.5.9 熔模铸造浸渗技术
2.5.10 离心铸造浸渗及消失模铸造
主要参考文献
3 金属基复合材料浸渗制备的润湿及界面问题
3.1 润湿热力学及接触角的概念
3.1.1 润湿基本概念
3.1.2 附着功
3.2 基体与增强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界面过程
3.2.1 界面的概念
3.2.2 界面反应
3.3 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及表征
3.3.1 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
3.3.2 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表征
3.4 复合材料的界面强度及复合材料的断裂
3.4.1 界面强度
3.4.2 复合材料的损伤及破断现象
3.5 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优化及界面反应控制的途径
3.5.1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优化
3.5.2 金属基复合材料增强界面润湿性、控制界面反应的途径
主要参考文献
4 浸渗及凝固的基本理论及实践
4.1 多孔介质及金属浸渗流动的特性
4.1.1 多孔介质及其特性
4.1.2 多孔介质中流体的性质
4.1.3 金属浸渗中的流动行为
4.1.4 浸渗过程流体流动数值模拟的数学模型
4.2 金属浸渗过程的压力
4.2.1 加压浸渗的过程
4.2.2 金属浸渗过程的作用力分析
4.2.3 金属浸渗过程的临界压力分析
4.2.4 浸渗过程中的压力分布
4.3 压渗动力学及浸渗过程控制
4.3.1 压渗动力学
4.3.2 饱和度
4.3.3 浸渗过程控制
4.4 金属基复合材料浸渗中的传热和凝固
4.4.1 复合材料浸渗中的传输现象
4.4.2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凝固
主要参考文献
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浸渗制备的理论与实践[电子资源.图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loading icon](/img/book/loading_solarSystem.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