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承袭了近几十年中国学术界“语言学转向”的立场,试图将中国学术的语言问题进一步转化为文字问题,将文字从语言中解放出来,认为文字不仅是记录语言的手段,更是看待语言的一种方式。从而系统地提出了一套汉字符号学理论,其主旨是要纠正“五四”以来中国学术的“去汉字化”倾向,努力恢复汉字的自主性,考察汉字如何成为汉语和汉文化的基本条件和建构力量的。 <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文字符号学的观点
第一节 不同文字观的嬗变
1 言本位文字观
2 文本位文字观
3 符号学文字观
第二节 符号学视野中的言文关系
1 语言与文字的差异
2 语言与文字的互补
第三节 符号学视野中的文字观
1 文字是一种表达方式
2 汉字与拉丁字母的差异
第二章 汉字的“文”化
第一节 独体“文”的意义方式
1 汉字“文”p的动机性分析
2 “a犹如b”的三个基本原则
3 汉字“文”的功能分析
第二节 独体“文”的结构方式
1 汉字“文的非线性”
2 非线性与互文性
. 3 汉字“文”的对应方式
第三章 汉字的“字”化
第一节 “字”化与会意方式
1 “字”化的含义
2 会意的意义原则
3 会意的结构原则
4 符号的意指定律
5 形声字是褪了色的会意字
第二节 汉字系统的功能分析:两书论
1 从“六书”到“两书”
2 两书分析
第四章 汉字的语言化
第一节 汉字是层累的二级符号系统
第二节 汉字汉语的分离性
第三节 词化和句化——言文的统一性问题
第四节 汉语意指语法
第五章 汉字的特诗化
第一节 字思维与传统诗歌美学原则
第二节 汉字诗化中的系统功能
第三节 汉字是汉文化的内在形式
后记
[
第一章 文字符号学的观点
第一节 不同文字观的嬗变
1 言本位文字观
2 文本位文字观
3 符号学文字观
第二节 符号学视野中的言文关系
1 语言与文字的差异
2 语言与文字的互补
第三节 符号学视野中的文字观
1 文字是一种表达方式
2 汉字与拉丁字母的差异
第二章 汉字的“文”化
第一节 独体“文”的意义方式
1 汉字“文”p的动机性分析
2 “a犹如b”的三个基本原则
3 汉字“文”的功能分析
第二节 独体“文”的结构方式
1 汉字“文的非线性”
2 非线性与互文性
. 3 汉字“文”的对应方式
第三章 汉字的“字”化
第一节 “字”化与会意方式
1 “字”化的含义
2 会意的意义原则
3 会意的结构原则
4 符号的意指定律
5 形声字是褪了色的会意字
第二节 汉字系统的功能分析:两书论
1 从“六书”到“两书”
2 两书分析
第四章 汉字的语言化
第一节 汉字是层累的二级符号系统
第二节 汉字汉语的分离性
第三节 词化和句化——言文的统一性问题
第四节 汉语意指语法
第五章 汉字的特诗化
第一节 字思维与传统诗歌美学原则
第二节 汉字诗化中的系统功能
第三节 汉字是汉文化的内在形式
后记
[
汉字:汉语和华夏文明的内在形式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