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erican journalists’ legal handbook

副标题:无

作   者:孙莹编译

分类号:

ISBN:978780652827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在美国,媒体法律是一个新闻记者必备的知识。本书以大量实际案例来生动地讲解美国媒体的法律常识,以及新闻媒体自律、报业经营管理等相关内容,还为我们揭示了美国新闻人活生生的工作和生活。本书对于中国记者是必读的教程,对于老百姓也是有趣并且有用。本书将告诉你:老百姓在遇到诸如诽谤、侵犯隐私等等问题时,应该如何寻求法律的帮助?新闻媒体自身应该如何自律,防止侵犯普通公民的权利?媒体如何才能在实施舆论监督时,更好地利用法律保护自己?

目录

序言 新闻法律是和每个人有关的故事林达
本书作者的话:新闻自由的代价
怀特教授的开场白
第一章 法律程序
——女大学生莎莉的故事
为方便理解各种法律场合,我们需要先对法律程序有个大概的了解。为了听起来不那么枯燥沉闷,我们先来讲个故事,一个女大学生莎莉的故事。是否被采访对象威胁过:你敢发表,我就告你诽谤!
第一节 起源
第二节 上哪里找律师
第三节 肖像使用授权书
第四节 律师可以做什么
第五节 律师费
第六节 起诉
第七节 陪审团和法官
第八节 庭审
第九节 上诉
第十节 美国法院体系

第二章 诽谤
是否被采访对象威胁过:你敢发表,我就告你诽谤!在著名的“《纽约时报》诉沙利文”一案发生之前,美国诽谤法规定,只要媒体犯了错误,不管这个错误的原因是什么,媒体都应该为此负责。这又称为“严格责任制”。然而,发生于1964年的“《纽约时报》诉沙利文”一案里,法官首次要求公众人物需要证明媒体有“事实恶意”。本章还讨论了当媒体被诉诽谤时,可用于抗辩的种种理由。
第一节 严格责任制
第二节 事实恶意
第三节 诽谤的抗辩
第四节 “《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
第五节 从公职官员到一般百姓

第三章 隐私
在美国,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分为五类,本章将逐一介绍。事实证明,许多隐私案例都起源于不幸事件:报上赫然登出女儿被烧死的尸体照片;被警方救出时几乎全裸的人质;晚间新闻中露出不到一秒的生殖器镜头;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造假新闻的《本能》编剧;惨遭轮奸的少女姓名被公开……
第一节 五种隐私侵权行为
第二节 关于隐私侵权的案例

第四章 限制新闻出版
“限制出版几乎总是违宪。”在美国的媒体法律课上,教师总是用大写字母把这句话写在黑板上。因为这是美国人认为他们的媒体法律中,最重要的原则。基于这一点,负责审查淫秽书刊的政府委员会不得不解散;不得阻碍社区小册子的发行,尽管该小册子涉嫌“诽谤”和“侵犯隐私”;还有最最有名的五角大楼文件案……事实上最高法院的意思是,也许有人能有一个足够好的理由限制新闻出版;不过这个案子里的理由不够好,那个案子里的理由也不够好……
第一节 大众传播流程
第二节 限制出版几乎总是违宪
第三节 相关案例

第五章 公平审判与媒体自由
耸人听闻的罪案无疑是媒体的最爱之一。但对罪案长篇累牍的媒体报道,很容易引起公众超越理智的“义愤填膺”,使被告无法得到公正裁决。毕竟,审判者应该是法律,而不是媒体。
把这一章放在“限制新闻出版”后面,是因为有时候,限制的理由也可能是为了公平审判。在这一章里,我们要讨论两种类型的案例:一是由于媒体报道的偏颇,导致被告人被定罪;二是由于法官禁令,影响了媒体对判案的自由报道,而媒体不服上诉。后者中有个最高法院案例“内布拉斯加新闻协会对斯图亚特”(Nebra Ska Press Association v.Stuart),这既是一个“限制新闻出版”的案例,同时也是一个“公平审判与媒体自由”的案例。如何在新闻自由与公平审判之间取得平衡?最高法院给出的答案是“三要素测试”。
第一节 媒体审判——公平审判与新闻自由的冲突
第二节 “疯狗杀手”与“美国第一模范囚徒”
第三节 史柏德案——大片《亡命天涯》的原型
第四节 对陪审员的预先甄选
第五节 “三要素测试”
第六节 限制记者进入法庭

第六章 新闻人特权
许多读者大概听说过,在美国,记者有权不透露消息来源。这就是所谓“新闻人特权”。尽管如此,记者为保护消息源而入狱的案例仍层出不穷。最高法院裁定,“言论自由”权并不能保护记者的“守密权”,但各州可自行制定保护记者的“庇护法”。
第一节 嘉兰案——新闻人特权与诽谤
第二节 墨菲案与法柏案——新闻人特权与公平审判
第三节 泰勒案——新闻人特权与大陪审团
第四节 布莱兹伯格等三案并裁——最高法院的答案
第五节 纽约州记者庇护法

第七章 广告自由
广告是否享有言论自由?1975年以前,最高法院的答案是“不”。但1975年以后,最高法院逐渐将广告纳入了第一修正案的保护范围之内。1980年最高法院提出了“哈德逊测试”,来决定哪些广告可以享有言论自由。但是相对于政治言论,商业言论仍然被认为是仅仅具有“低价值”的言论,它只能得到法院较低程度的保护,一旦商业言论被证明是虚假的、误导的或者是鼓励非法活动的,法院仍将准许政府对其进行限制。
第一节 广告分类
第二节 毕格罗案——一则堕胎广告引起的争议
第三节 药品委员会案——低价药广告会误导消费者吗
第四节 1977年三案并审——房子“待售”与律师广告
第五节 公司是否有言论自由权
第六节 最高法院的答案——“哈德逊测试”
第七节 波多黎各案——政府的胜利

第八章 政府信息公开
在记者采访时,政府是否有权拒绝提供某些信息?在美国,联邦和各州都有一套法律系统,保证记者能接触到政府档案、政府会议和政府机关。“联邦资讯公开法”开篇就点明:联邦政府拥有的所有档案,都应该向索取它们的任何人公开。索取者无须是美国公民,也没有任何年龄限制。但是,该法案也花了大量篇幅,规定了“涉及国家安全”等九种“例外”情况。
第一节 资讯公开法的诞生
第二节 “九条例外”
第三节 资讯公开法的不足之处及补救措施
第四节 阳光政府法案
第五节 接触政府机关

第九章 电子传媒
有一些法律问题,是电子传媒所独有的。美国人认为,由于电波频道是有限的公众资源,不像印刷传媒那样可以无限生产,因此必须保证电子传媒服务于“公众利益、便利及需要”,而不应成为个人或组织的宣传工具。因此,美国电子传媒必须遵循“时间均等”原则。而“公平原则”的存废之争更远远没有平息。
第一节 电子传媒的特殊性
第二节 媒体使用权
第三节 称总统夫人为“老婊子”的电台老板
——“公平原则”的诞生
第四节 红狮案——都是吹牛惹的祸
第五节 和平理事会案——“公平原则”寿终正寝
……
第十章 版权和商标
第一节 商标
第二节 版权
后记 老板很可能是最能帮助你的人
附录 职业新闻记者协会(SPJ)道德守则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American journalists’ legal handbook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