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的基础理论、农村自我发展能力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基于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的新农村建设评价等。
目录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述评
1.3 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2 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的基础理论
2.1 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的概念界定
2.2 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的基本内涵
2.3 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的基本内容
2.4 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机制
2.5 农村自我发展能力与农村发展阶段
2.6 本章小结
3 农村自我发展能力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3.1 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涵和目标
3.2 新农村建设的现实约束与农村自我发展的需要。
3.3 提高农村自我发展能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实践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的新农村建设评价
4.1 新农村建设评价理论研究述评
4.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和原则
4.3 基于VSDA的新农村建设评价体系基本框架
4.4 基于VSDA的新农村建设评价模型与万法
4.5 本章小结
5 余姚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约束
5.1 余姚总体概况
5.2 余姚农村发展的历史比较
5.3 余姚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5.4 余姚农村建设的经验和成功要素
5.5 余姚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约束
5.6 本章小结
6 余姚新农村自我发展能力评价
6.1 经济能力
6.2 组织能力
6.3 投入机制
6.4 参与机制
6.5 本章小结
7 提升余姚新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的对策建议
7.1 改善投入机制,提高乡镇企业经济能力
7.2 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提高农业产业经济能力
7.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乡村服务业发展
7.4 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建立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有效表达机制
7.5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群体力量和公共意识
7.6 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发展公共事业,提升社会资本
7.7 本章小结
8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
}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述评
1.3 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2 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的基础理论
2.1 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的概念界定
2.2 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的基本内涵
2.3 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的基本内容
2.4 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机制
2.5 农村自我发展能力与农村发展阶段
2.6 本章小结
3 农村自我发展能力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3.1 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涵和目标
3.2 新农村建设的现实约束与农村自我发展的需要。
3.3 提高农村自我发展能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实践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的新农村建设评价
4.1 新农村建设评价理论研究述评
4.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和原则
4.3 基于VSDA的新农村建设评价体系基本框架
4.4 基于VSDA的新农村建设评价模型与万法
4.5 本章小结
5 余姚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约束
5.1 余姚总体概况
5.2 余姚农村发展的历史比较
5.3 余姚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5.4 余姚农村建设的经验和成功要素
5.5 余姚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约束
5.6 本章小结
6 余姚新农村自我发展能力评价
6.1 经济能力
6.2 组织能力
6.3 投入机制
6.4 参与机制
6.5 本章小结
7 提升余姚新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的对策建议
7.1 改善投入机制,提高乡镇企业经济能力
7.2 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提高农业产业经济能力
7.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乡村服务业发展
7.4 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建立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有效表达机制
7.5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群体力量和公共意识
7.6 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发展公共事业,提升社会资本
7.7 本章小结
8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
}
New village construction study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