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王仁湘编著的《史前中国的艺术浪潮——庙底沟文化彩陶研究》为史前彩陶研究著作。全书系统整理研究了全部庙底沟文化的彩陶资料,在分类和演变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彩陶象征性的认识。又根据十多类主要纹饰的分布与传播过程,指出6000年前曾出现过一次艺术浪潮,浪潮所及区域文化趋同,这正是后来一统帝国出现的基础。
目录
绪言
第一章 发现
一关于仰韶文化
二关于庙底沟文化
三彩陶发现:河南西部地区
1.渑池仰韶村遗址
2.陕县庙底沟遗址
3.汝州洪山庙遗址
4.济源长泉遗址
5.新安槐林遗址
6.灵宝西坡遗址
7.灵宝北阳平遗址
四彩陶发现:山西南部地区
1.夏县西阴村遗址
2.河津固镇遗址
3.洪洞耿壁遗址
4.汾阳段家庄遗址
5.翼城北橄遗址
6.侯马乔山底遗址
7.芮城西王村遗址
8.垣曲小赵遗址
五彩陶发现:陕西地区
1.华县泉护村遗址
2.宝鸡福临堡遗址
3.扶风案板遗址
4.华阴西关堡遗址
5.西乡何家湾遗址
6.华阴南城子遗址
7.陇县原子头遗址
8.铜川李家沟遗址
9.岐山王家咀遗址
10.西安南殿村遗址
六彩陶发现:甘肃东部地区
1.天水师赵村遗址
2.秦安大地湾遗址
七彩陶发现:同期外围文化分布区
1.河南郑州大河村遗址
2.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
3.湖北郧县大寺遗址
4.湖北枣阳雕龙碑遗址
5.青海民和胡李家遗址
6.青海民和阳洼坡遗址
7.江苏邳县大墩子遗址
8.山东兖州王因遗址
9.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
10.内蒙古清水河及邻近区域诸遗址
八彩陶研究:考古学阐释
1.第一阶段:20世纪20~40年代
2.第二阶段:20世纪50~60年代
3.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
第二章 艺术特征
一彩陶一般特征
1.器类选择
2.色彩配合
3.图案元素
二彩陶艺术形式
1.基本形式原则:连续
2.对比
3.平衡与对称
4.律动
5.变化
6.纹饰的方向
7.衬托:地纹手法
三纹饰绘法举例
1.双瓣花瓣纹绘法
2.花瓣纹绘法
3.叶片纹与圆形组合绘法
4.双旋纹组合绘法
5.菱形纹组合绘法
6.鱼纹绘法
第三章 纹饰分类系统
一象生纹饰
1.鸟纹
2.蟾蜍纹
3.鱼纹
4.眼目纹
5.人形纹
二直线形几何纹饰
1.宽带纹
2.网格纹
三多边形与三角形几何纹饰
1.三角形纹
2.菱形纹
3.四边形纹
四圆弧形几何纹饰
1.连弧纹
2.“西阴纹”
3.叶片纹
4.花瓣纹:双瓣和三瓣
5.花瓣纹:四瓣与多瓣
6.圆圈纹
7.单旋纹
8.双旋纹
第四章 传承与扩散:一次艺术浪潮
一源头:来自半坡文化的传统
二扩散:传承与流变
1.东向:黄河下游地区
2.西向:黄河上游地区
3.北向:塞外地区
4.南向:大江南北
5.西南向:横断山区及邻近地区
三彩陶艺术浪潮
1.彩陶的播散
2.彩陶艺术的延伸
第五章 纹饰意象
一认同:彩陶的传承背景
二象形:观物取象
1.游鱼
2.飞鸟
3.行蟾
4.悬璧
5.杖戊
三变形:“得意忘象”
1.鱼纹:无体的鱼头
2.鱼纹:无头的鱼体
3.鱼纹:无目之鱼
4.鱼纹:圆目与偏目之鱼
5.旋纹:旋目之神
四意符:无象之象
1.纹饰的简化
2.无形之象
3.形离神存
4.大象无形:纹饰的拆解与重组
第六章 简短的结论:彩陶的魅力
参考文献
后记
图版
第一章 发现
一关于仰韶文化
二关于庙底沟文化
三彩陶发现:河南西部地区
1.渑池仰韶村遗址
2.陕县庙底沟遗址
3.汝州洪山庙遗址
4.济源长泉遗址
5.新安槐林遗址
6.灵宝西坡遗址
7.灵宝北阳平遗址
四彩陶发现:山西南部地区
1.夏县西阴村遗址
2.河津固镇遗址
3.洪洞耿壁遗址
4.汾阳段家庄遗址
5.翼城北橄遗址
6.侯马乔山底遗址
7.芮城西王村遗址
8.垣曲小赵遗址
五彩陶发现:陕西地区
1.华县泉护村遗址
2.宝鸡福临堡遗址
3.扶风案板遗址
4.华阴西关堡遗址
5.西乡何家湾遗址
6.华阴南城子遗址
7.陇县原子头遗址
8.铜川李家沟遗址
9.岐山王家咀遗址
10.西安南殿村遗址
六彩陶发现:甘肃东部地区
1.天水师赵村遗址
2.秦安大地湾遗址
七彩陶发现:同期外围文化分布区
1.河南郑州大河村遗址
2.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
3.湖北郧县大寺遗址
4.湖北枣阳雕龙碑遗址
5.青海民和胡李家遗址
6.青海民和阳洼坡遗址
7.江苏邳县大墩子遗址
8.山东兖州王因遗址
9.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
10.内蒙古清水河及邻近区域诸遗址
八彩陶研究:考古学阐释
1.第一阶段:20世纪20~40年代
2.第二阶段:20世纪50~60年代
3.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
第二章 艺术特征
一彩陶一般特征
1.器类选择
2.色彩配合
3.图案元素
二彩陶艺术形式
1.基本形式原则:连续
2.对比
3.平衡与对称
4.律动
5.变化
6.纹饰的方向
7.衬托:地纹手法
三纹饰绘法举例
1.双瓣花瓣纹绘法
2.花瓣纹绘法
3.叶片纹与圆形组合绘法
4.双旋纹组合绘法
5.菱形纹组合绘法
6.鱼纹绘法
第三章 纹饰分类系统
一象生纹饰
1.鸟纹
2.蟾蜍纹
3.鱼纹
4.眼目纹
5.人形纹
二直线形几何纹饰
1.宽带纹
2.网格纹
三多边形与三角形几何纹饰
1.三角形纹
2.菱形纹
3.四边形纹
四圆弧形几何纹饰
1.连弧纹
2.“西阴纹”
3.叶片纹
4.花瓣纹:双瓣和三瓣
5.花瓣纹:四瓣与多瓣
6.圆圈纹
7.单旋纹
8.双旋纹
第四章 传承与扩散:一次艺术浪潮
一源头:来自半坡文化的传统
二扩散:传承与流变
1.东向:黄河下游地区
2.西向:黄河上游地区
3.北向:塞外地区
4.南向:大江南北
5.西南向:横断山区及邻近地区
三彩陶艺术浪潮
1.彩陶的播散
2.彩陶艺术的延伸
第五章 纹饰意象
一认同:彩陶的传承背景
二象形:观物取象
1.游鱼
2.飞鸟
3.行蟾
4.悬璧
5.杖戊
三变形:“得意忘象”
1.鱼纹:无体的鱼头
2.鱼纹:无头的鱼体
3.鱼纹:无目之鱼
4.鱼纹:圆目与偏目之鱼
5.旋纹:旋目之神
四意符:无象之象
1.纹饰的简化
2.无形之象
3.形离神存
4.大象无形:纹饰的拆解与重组
第六章 简短的结论:彩陶的魅力
参考文献
后记
图版
庙底沟文化彩陶研究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loading icon](/img/book/loading_solarSystem.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