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nique of total amount control for water pollutants in watershed and its application

副标题:无

作   者:孟伟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802096394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流域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与示范》的重要成果和研究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总量控制技术体系的创新。继承“六五”、“七五”、“八五”和“九五”国內研究成果,吸收国际上最新的研究成果,对流域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相关技术进行了系统集成。充分体现流域环境管理的理念,实现流域的环境问题统筹管理,流域社会经济与水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构建了面向水生态安全的总量控制技术体系。本技术体系主要包括水环境功能区、水环境容量计算与核定、排污总量统计与分配、总量监控,等等,特别强调总量控制技术的监控管理与技术规范形成,针对不同水体河流型流域、湖泊型流域,不同类型污染物质,形成了一整套规范化、系统化总量控制技术规范体系,为进一步落实我国实行的总量控制制度提供更加科学的方法体系。(2)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分类、分区、分级、分期”管理理念的创新。针对我国地域广阔,水环境特征差异显著的特点,依据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研究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制定不同的总量控制对象、总量控制标准,实施差异性的污染控制策略。同时,本文通过分析富营养化标准与水文敏感的相互关系,建立了三峡库区基于富营养化敏感分区的富营养化评价标准,从而为三峡库区营养物的总量控制方案的科学制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目录

目录
第1章 流域水环境管理进展
1.1 水污染防治的策略
1.1.1 水污染控制与管理体制
1.1.2 水污染防治基本策略
1.1.3 流域水环境保护策略的形成和特点
1.2 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的进展与特点
1.2.1 欧盟水框架指令
1.2.2 日本
1.2.3 美国总量控制计划
1.2.4 日最大排放负荷(TMDL)技术
第2章 我国流域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现状
2.1 我国流域水环境质量状况
2.1.1 河流水质
2.1.2 湖泊水库水质
2.2 我国流域总量控制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2.2.1 研究进展
2.2.2 总量控制的实践进展概况
2.3 我国总量控制的理论与技术体系
2.3.1 概念与内涵
2.3.2 总量控制的技术体系
2.4 我国总量控制实施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2.4.1 法律责任不明确,缺乏相应的技术规范
2.4.2 总量控制与排放标准相脱节
2.4.3 由于管理缺乏流域整体性,跨边界冲突日益突出
2.4.4 总量分配没有体现出“公平、效率、可行”的分配原则
2.4.5 缺乏水质基准与标准的有效支持
2.4.6 缺乏对污染物达标的削减技术研究
2.4.7 污染物类型更为多样和复杂,现有的总量控制指标存在局限性
2.4.8 总量控制方案未能够与社会、经济发展综合考虑
第3章 总量控制指标体系与排污总量核定
3.1 总量控制指标的选取方法
3.2 水污染物因子分类
3.2.1 总量控制因子筛选原则
3.2.2 我国总量控制因子筛选分析
3.2.3 总量控制指标的建议
3.3 污染源调查与排污总量核定体系的构建
3.3.1 污染源类型及其调查体系
3.3.2 排放与入河总量核定体系
3.4 工业污染源的调查与排污总量核定方法
3.4.1 调查方法
3.4.2 排污总量核定技术
3.4.3 研究示范区工业污染源排污总量核定
3.5 城市生活污染源调查与污染负荷估算方法
3.5.1 污染源调查与污染负荷估算方法
3.5.2 城市生活污染源排污总量核定方法
3.5.3 研究示范区城市生活污染源负荷估算与排污总量核定
3.6 集约化畜禽养殖污染源调查与污染负荷估算方法
3.6.1 集约化畜禽养殖的界定与分类
3.6.2 污染源调查方法
3.6.3 污染负荷估算方法
3.6.4 示范区集约化畜禽养殖污染源排污总量核算
3.7 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方法
3.7.1 城市径流污染源
3.7.2 乡村径流污染源
3.7.3 矿山径流污染源
3.7.4 农村生活污染源
3.7.5 铁岭市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
3.8 入河排污口调查与污染物入河总量核定
3.8.1 入河排污口调查
3.8.2 污染物入河系数确定方法
3.8.3 区域与流域的污染物入河总量核定方法
3.8.4 研究示范区污染物入河总量分析
3.9 排污总量预测
3.9.1 经济预测
3.9.2 人口预测
3.9.3 废污水排放量预测
3.9.4 水污染物排放量预测
第4章 水环境容量模拟计算技术方法
4.1 水质保护目标选择
4.1.1 水环境质量基准及标准的应用
4.1.2 水环境容量及总量分配的约束体系
4.1.3 水环境容量计算达标的规定
4.1.4 水环境规划功能区水质目标的技术研究
4.1.5 容量规划执行的混合区限制
4.1.6 安全余量设计
4.2 设计水文条件选择
4.2.1 基本要求
4.2.2 水文设计规范表达系统研究
4.3 水环境容量计算水质及水动力模型选择方法
4.3.1 水环境模型的类型及实用软件分析
4.3.2 水环境模型在水环境容量分析中的应用
4.3.3 水环境容量一维水质模拟分析
4.3.4 水环境容量二维、三维水质模拟分析
4.4 水质模拟参数选择
4.4.1 模型参数选择及确定的方法类型
4.4.2 多参数的数学模型识别方法
4.4.3 参数的估值方法规范
4.5 流域水环境容量规划计算方法
4.5.1 总量分配的分级框架体系
4.5.2 流域水环境容量计算及污染物总量分配问题类别
4.5.3 流域总量分配原则的一般性分析
4.6 南方丰水流域实例研究——赣江流域水环境容量分析
4.6.1 区域背景
4.6.2 流域污染源调查
4.6.3 水质目标及设计水文条件分析
4.6.4 容量模拟计算分析
4.6.5 水环境容量分析
4.6.6 总量分配研究
4.6.7 水环境规划战略对策建议
第5章 水污染物总量分配技术方法
5.1 总量控制目标的确定
5.1.1 总量控制区域类型区分
5.1.2 污染物排放曲线趋势分析
5.1.3 排放总量目标初步确定
5.2 流域总量分配
5.2.1 分配主线论述
5.2.2 初次总量分配
5.2.3 总量初次分配后的调整方法
5.2.4 分配方案最终评估
5.2.5 流域总量分配情景分析
5.3 污染源总量分配
5.3.1 分配主线论述
5.3.2 初次总量分配
5.3.3 总量初次分配后的调整方法
5.3.4 分配最终评估
5.3.5 污染源总量分配情景分析
5.4 水污染物总量动态管理
5.4.1 总量管理基本框架
5.4.2 排污许可证管理
5.4.3 排污许可证制度的探讨和展望
5.5 杭州市总量控制案例研究
5.5.1 研究区域概况
5.5.2 杭州市水环境质量和污染排放状况分析
5.5.3 总量分配方案研究
第6章 流域水污染物总量监控技术方法
6.1 总量监控体系
6.1.1 总量监控体系构建的原则
6.1.2 总量监控体系的构成
6.2 污染源总量监控技术方法
6.2.1 污染源总量监控对象
6.2.2 污染源总量监控方式与监控频率
6.2.3 污染源总量监测的主要技术方法
6.3 入河排污口总量监控技术方法
6.3.1 入河排污口总量监控对象
6.3.2 入河排污口总量监控方式与监控频率
6.3.3 入河排污口总量监测的主要技术方法
6.4 河段总量监控技术方法
6.4.1 河段总量监控的主要技术方法
6.4.2 河流总量监控的时空代表性分析
6.4.3 示范区水环境质量监控体系评价与优化
6.5 总量控制效果定量评价技术研究
6.5.1 污染源变化与水环境质量响应关系
6.5.2 总量控制实施情况评价
6.5.3 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
6.5.4 水环境质量综合比较评价
第7章 辽河流域水环境管理技术示范研究
7.1 研究区背景
7.1.1 自然环境概况
7.1.2 社会经济现状
7.1.3 主要环境问题
7.2 总量控制因子与排污总量核定
7.2.1 总量控制因子
7.2.2 污染源调查与排污总量核定
7.3 水生态分区与环境功能区划
7.3.1 水生态分区
7.3.2 水环境功能区划
7.3.3 功能区划结果
7.4 水环境容量测算及分配
7.4.1 浑太水系控制因子及水环境目标
7.4.2 设计水文条件分析
7.4.3 水环境模型选择及运行
7.4.4 水环境容量分配
7.5 总量监控体系
7.5.1 浑太水系区域通量总量监控
7.5.2 浑太水系污染源总量监控
7.5.3 浑太水系入河排污口总量监控
7.6 总量控制实施方案
7.6.1 排污现状分析
7.6.2 排污预测及趋势分析
7.6.3 总量控制路线分析
7.6.4 控制目标
7.6.5 控制策略
7.6.6 目标可达性分析
第8章 三峡库区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示范研究
8.1 研究背景与流域概况
8.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8.1.2 区域自然概况
8.1.3 社会经济状况
8.1.4 三峡水库运行方式
8.2 三峡水库的富营养化标准与评价方法研究
8.2.1 标准制定的方法
8.2.2 三峡水库富营养化标准研究
8.3 三峡水库库区水质数值模拟
8.3.1 水质数值模型
8.3.2 水质模型参数
8.3.3 模型初边值条件
8.3.4 水质模型验证
8.3.5 水质预测条件设计
8.4 库区水环境功能区研究
8.4.1 水环境功能区划原则
8.4.2 水环境功能区划分类型与水质标准
8.5 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
8.5.1 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依据
8.5.2 三峡库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划结果
8.6 主库区混合区研究
8.6.1 干、支流超标范围控制方案
8.6.2 城市排污口超标范围控制
8.6.3 主库区环境功能区划
8.7 库区主要水环境容量核算
8.7.1 156m运行水位库区环境容量核定结论
8.7.2 175m运行水位库区环境容量核定
8.8 三峡库区水污染物总量控制
8.8.1 三峡库区优先控制污染物
8.8.2 三峡库区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对象
参考文献
?u6B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Technique of total amount control for water pollutants in watershed and its application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