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分子细胞遗传学的基本理论、基础实验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和最新细胞工程技术。内容丰富、材料翔实,可作为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有关专业的教学、科研及学习的参考书。
目录
目录
1、概论
1.1细胞起源与进化
1.11细胞起源
1.12细胞进化
1.12.1真核细胞来自原始原核细胞
1.1.2.2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亲缘关系
1.1.2.3细胞染色体的进化
1.13细胞器的起源与进化
1.2细胞增殖与周期
1.2.1细胞增殖
1.2.1.1无丝分裂
1.2.1.2有丝分裂
1.2.1.3细胞增殖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1.2.2细胞周期
1.2.2.1细胞周期中各时相特征
1.2.2.2细胞周期同步化及动力学参数测定
1.3细胞分化与发育
1.3.1细胞分化
1.3.1.1细胞分化的细胞学基础
1.3.1.2细胞分化机理
1.3.1.3细胞分化的核质作用
1.3.1.4细胞分化的影响因素
1.3.2细胞发育
1.3.2.1受精卵发育
1.3.2.2卵裂与胚胎发育
1.3.2.3胚胎发育预定程序
1.4细胞生长与衰老
1.4.1细胞生长
1.4.1.1细胞增长与增殖
1.4.1.2细胞增长类型
1.4.1.3肿瘤细胞增长与增殖
1.4.2细胞衰老
1.4.2.1细胞衰老的特征
1.4.2.2细胞衰老与核质作用
1.4.2.3细胞衰老与DPC变化
2、细胞信息库——DNA
2.1DNA组构
2.1.1DNA一级结构
2.1.2DNA二级结构
2.2DNA拓扑学
2.2.1DNA变构
2.2.1.1单链变构
2.2.1.2双链变构
2.2.1.3环状变构
2.2.2DNA变性与复性
2.2.2.1DNA变性
2.2.2.2DNA复性
2.2.2.3真核细胞DNA序列
2.3DNA突变
2.3.1DNA突变热点
2.3.2DNA进化
2.3.2.1DNA序列进化
2.3.2.2氨基酸序列进化
2.4DNA防卫
2.4.1DNA修饰
2.4.1.1限制与修饰
2.4.1.2甲基化作用
2.4.2DNA修复
2.4.2.1校正差错修复
2.4.2.2倾向差错修复
2.5DNA技术
2.5.1DNA酶切
2.5.2DNA序列测定
2.5.2.1Sanger酶学测序法
2.5.2.2Maxam-Gilbert化学测序法
2.5.3DNA杂交
2.5.3.1Southern印迹法
2.5.3.2Northern印迹法
2.5.3.3原位杂交
2.5.3.4RFLP和RAPD分析
2.5.4DNA合成
2.5.5DNAPCR扩增
3、细胞的基因·基因族·染色体
3.1割裂基因
3.1.1割裂基因组构
3.1.1.1内含子与外显子分布
3.1.1.2内含子与外显子接界
3.1.1.3内含子与外显子重叠
3.1.1.4tRNA与rRNA基因的内含子
3.1.2割裂基因限制性酶切
3.1.3割裂基因进化
3.2基因家族
3.2.1rRNA和tRNA基因家族
3.2.1.1rRNA基因簇
3.2.1.2tRNA基因簇
3.2.2结构基因家族
3.2.2.1组蛋白基因簇
3.2.2.2珠蛋白基因簇
3.2.2.3免疫球蛋白基因簇
3.2.3可移动基因家族
3.2.3.1转座子
3.2.3.2假基因族
3.2.3.3Alu族
3.3染色体
3.3.1染色体组构
3.3.1.1染色质
3.3.1.2活性染色质
3.3.2动物染色体
3.3.2.1染色体分析
3.3.2.2染色体多态性
4、细胞遗传信息的传递
4.1DNA复制
4.1.1复制的顺序性
4.1.1.1复制起点、复制方向和复制单位
4.1.1.2复制的酶系统
4.1.1.3SV40的复制程序
4.1.1.4复制的核小体装配
4.1.2复制的半间断性
4.1.3复制的保真性
4.2RNA转录
4.2.1转录装置
4.2.1.1RNA聚合酶
4.2.1.2启动区
4.2.1.3转录的起始、延伸、终止
4.2.2转录后加工
4.2.2.1原核细胞RNA转录后加工
4.2.2.2真核细胞RNA转录后加工
4.3蛋白质合成
4.3.1转译装置
4.3.1.1tRNA
4.3.1.2核糖体
4.3.1.3mRNA
4.3.2转译程序
4.3.2.1转译的起始
4.3.2.2延伸
4.3.2.3终止
5、细胞遗传信息传递的调控
5.1复制调控
5.1.1复制周期起始频率调控
51.2基因扩增调控
51.3反义RNA调控
5.2转录调控
5.2.1原核细胞转录调控
52.1.1调控单位——操纵子
5.2.1.2调控方式
5.2.2真核细胞转录调控
5.2.2.1转录前调控
5.2.2.2转录调控
5.2.2.3转录后调控
5.3转译调控
5.3.1原核细胞转译调控
5.3.1.1反义RNA调控
5.3.1.2mRNA稳定性对基因表达调控
5.3.1.3蛋白质合成的自体调控
5.3.2真核细胞转译调控
5.3.2.1mRNA稳定性调控
5.3.2.2mRNA转译的起始调控
5.3.2.3mRNA转译的蛋白质调控
5.3.2.4蛋白质合成的自体调控
5.4发育调控
5.4.1细胞周期调控
5.4.1.1S期激活物的调控作用
5.4.1.2M期激酶的调控作用
5.4.1.3酵母cdc基因的调控作用
5.4.1.4R制控点与抑素的调控作用
5.1.1.5cAMP与cGMP的调控作用
5.4.2生长发育控调
5.4.2.1果蝇合子基因产物梯度转变成分隔区的调控
5.4.2.2胚胎发育早期母体基因产物建立梯度的基因调控
5.4.2.3囊胚期胚胎发育命运的基因调控
5.4.2.4同源异型基因对胚胎形态结构的调控
5.4.2.5同源异型基因的同源异型框产物对基因表达的调控
6、细胞工程
6.1动物细胞工程
6.1.1细胞培养
6.1.1.1细胞培养条件、方法与保存
6.1.1.2特定细胞培养与选择
6.1.2细胞融合
6.1.2.1融合细胞制备
6.1.2.2融合细胞特征与应用
6.1.3基因转移
6.1.3.1对体细胞基因转移
6.1.3.2对受精卵基因转移
6.1.4核移植
6.1.4.1核移植操作技术
6.1.4.2核移植技术应用前景
6.1.5嵌合体
6.1.5.1嵌合体操作技术
6.1.5.2研究嵌合体的现状与意义
6.1.6性别控制
6.1.6.1性别控制方法
6.1.6.2性别控制的应用与展望
6.2植物细胞工程
6.2.1细胞和组织培养
6.2.1.1细胞培养
6.2.1.2微繁殖技术
6.2.1.3原生质体分离与培养
6.2.2原生质体融合
6.2.2.1融合方法
6.2.2.2杂种细胞形成与选择
6.2.2.3体细胞杂种植物的鉴定
6.2.3植物细胞遗传工程
6.2.3.1植物细胞遗传工程技术
6.2.3.2植物细胞遗传工程展望
目录
1、概论
1.1细胞起源与进化
1.11细胞起源
1.12细胞进化
1.12.1真核细胞来自原始原核细胞
1.1.2.2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亲缘关系
1.1.2.3细胞染色体的进化
1.13细胞器的起源与进化
1.2细胞增殖与周期
1.2.1细胞增殖
1.2.1.1无丝分裂
1.2.1.2有丝分裂
1.2.1.3细胞增殖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1.2.2细胞周期
1.2.2.1细胞周期中各时相特征
1.2.2.2细胞周期同步化及动力学参数测定
1.3细胞分化与发育
1.3.1细胞分化
1.3.1.1细胞分化的细胞学基础
1.3.1.2细胞分化机理
1.3.1.3细胞分化的核质作用
1.3.1.4细胞分化的影响因素
1.3.2细胞发育
1.3.2.1受精卵发育
1.3.2.2卵裂与胚胎发育
1.3.2.3胚胎发育预定程序
1.4细胞生长与衰老
1.4.1细胞生长
1.4.1.1细胞增长与增殖
1.4.1.2细胞增长类型
1.4.1.3肿瘤细胞增长与增殖
1.4.2细胞衰老
1.4.2.1细胞衰老的特征
1.4.2.2细胞衰老与核质作用
1.4.2.3细胞衰老与DPC变化
2、细胞信息库——DNA
2.1DNA组构
2.1.1DNA一级结构
2.1.2DNA二级结构
2.2DNA拓扑学
2.2.1DNA变构
2.2.1.1单链变构
2.2.1.2双链变构
2.2.1.3环状变构
2.2.2DNA变性与复性
2.2.2.1DNA变性
2.2.2.2DNA复性
2.2.2.3真核细胞DNA序列
2.3DNA突变
2.3.1DNA突变热点
2.3.2DNA进化
2.3.2.1DNA序列进化
2.3.2.2氨基酸序列进化
2.4DNA防卫
2.4.1DNA修饰
2.4.1.1限制与修饰
2.4.1.2甲基化作用
2.4.2DNA修复
2.4.2.1校正差错修复
2.4.2.2倾向差错修复
2.5DNA技术
2.5.1DNA酶切
2.5.2DNA序列测定
2.5.2.1Sanger酶学测序法
2.5.2.2Maxam-Gilbert化学测序法
2.5.3DNA杂交
2.5.3.1Southern印迹法
2.5.3.2Northern印迹法
2.5.3.3原位杂交
2.5.3.4RFLP和RAPD分析
2.5.4DNA合成
2.5.5DNAPCR扩增
3、细胞的基因·基因族·染色体
3.1割裂基因
3.1.1割裂基因组构
3.1.1.1内含子与外显子分布
3.1.1.2内含子与外显子接界
3.1.1.3内含子与外显子重叠
3.1.1.4tRNA与rRNA基因的内含子
3.1.2割裂基因限制性酶切
3.1.3割裂基因进化
3.2基因家族
3.2.1rRNA和tRNA基因家族
3.2.1.1rRNA基因簇
3.2.1.2tRNA基因簇
3.2.2结构基因家族
3.2.2.1组蛋白基因簇
3.2.2.2珠蛋白基因簇
3.2.2.3免疫球蛋白基因簇
3.2.3可移动基因家族
3.2.3.1转座子
3.2.3.2假基因族
3.2.3.3Alu族
3.3染色体
3.3.1染色体组构
3.3.1.1染色质
3.3.1.2活性染色质
3.3.2动物染色体
3.3.2.1染色体分析
3.3.2.2染色体多态性
4、细胞遗传信息的传递
4.1DNA复制
4.1.1复制的顺序性
4.1.1.1复制起点、复制方向和复制单位
4.1.1.2复制的酶系统
4.1.1.3SV40的复制程序
4.1.1.4复制的核小体装配
4.1.2复制的半间断性
4.1.3复制的保真性
4.2RNA转录
4.2.1转录装置
4.2.1.1RNA聚合酶
4.2.1.2启动区
4.2.1.3转录的起始、延伸、终止
4.2.2转录后加工
4.2.2.1原核细胞RNA转录后加工
4.2.2.2真核细胞RNA转录后加工
4.3蛋白质合成
4.3.1转译装置
4.3.1.1tRNA
4.3.1.2核糖体
4.3.1.3mRNA
4.3.2转译程序
4.3.2.1转译的起始
4.3.2.2延伸
4.3.2.3终止
5、细胞遗传信息传递的调控
5.1复制调控
5.1.1复制周期起始频率调控
51.2基因扩增调控
51.3反义RNA调控
5.2转录调控
5.2.1原核细胞转录调控
52.1.1调控单位——操纵子
5.2.1.2调控方式
5.2.2真核细胞转录调控
5.2.2.1转录前调控
5.2.2.2转录调控
5.2.2.3转录后调控
5.3转译调控
5.3.1原核细胞转译调控
5.3.1.1反义RNA调控
5.3.1.2mRNA稳定性对基因表达调控
5.3.1.3蛋白质合成的自体调控
5.3.2真核细胞转译调控
5.3.2.1mRNA稳定性调控
5.3.2.2mRNA转译的起始调控
5.3.2.3mRNA转译的蛋白质调控
5.3.2.4蛋白质合成的自体调控
5.4发育调控
5.4.1细胞周期调控
5.4.1.1S期激活物的调控作用
5.4.1.2M期激酶的调控作用
5.4.1.3酵母cdc基因的调控作用
5.4.1.4R制控点与抑素的调控作用
5.1.1.5cAMP与cGMP的调控作用
5.4.2生长发育控调
5.4.2.1果蝇合子基因产物梯度转变成分隔区的调控
5.4.2.2胚胎发育早期母体基因产物建立梯度的基因调控
5.4.2.3囊胚期胚胎发育命运的基因调控
5.4.2.4同源异型基因对胚胎形态结构的调控
5.4.2.5同源异型基因的同源异型框产物对基因表达的调控
6、细胞工程
6.1动物细胞工程
6.1.1细胞培养
6.1.1.1细胞培养条件、方法与保存
6.1.1.2特定细胞培养与选择
6.1.2细胞融合
6.1.2.1融合细胞制备
6.1.2.2融合细胞特征与应用
6.1.3基因转移
6.1.3.1对体细胞基因转移
6.1.3.2对受精卵基因转移
6.1.4核移植
6.1.4.1核移植操作技术
6.1.4.2核移植技术应用前景
6.1.5嵌合体
6.1.5.1嵌合体操作技术
6.1.5.2研究嵌合体的现状与意义
6.1.6性别控制
6.1.6.1性别控制方法
6.1.6.2性别控制的应用与展望
6.2植物细胞工程
6.2.1细胞和组织培养
6.2.1.1细胞培养
6.2.1.2微繁殖技术
6.2.1.3原生质体分离与培养
6.2.2原生质体融合
6.2.2.1融合方法
6.2.2.2杂种细胞形成与选择
6.2.2.3体细胞杂种植物的鉴定
6.2.3植物细胞遗传工程
6.2.3.1植物细胞遗传工程技术
6.2.3.2植物细胞遗传工程展望
1、概论
1.1细胞起源与进化
1.11细胞起源
1.12细胞进化
1.12.1真核细胞来自原始原核细胞
1.1.2.2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亲缘关系
1.1.2.3细胞染色体的进化
1.13细胞器的起源与进化
1.2细胞增殖与周期
1.2.1细胞增殖
1.2.1.1无丝分裂
1.2.1.2有丝分裂
1.2.1.3细胞增殖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1.2.2细胞周期
1.2.2.1细胞周期中各时相特征
1.2.2.2细胞周期同步化及动力学参数测定
1.3细胞分化与发育
1.3.1细胞分化
1.3.1.1细胞分化的细胞学基础
1.3.1.2细胞分化机理
1.3.1.3细胞分化的核质作用
1.3.1.4细胞分化的影响因素
1.3.2细胞发育
1.3.2.1受精卵发育
1.3.2.2卵裂与胚胎发育
1.3.2.3胚胎发育预定程序
1.4细胞生长与衰老
1.4.1细胞生长
1.4.1.1细胞增长与增殖
1.4.1.2细胞增长类型
1.4.1.3肿瘤细胞增长与增殖
1.4.2细胞衰老
1.4.2.1细胞衰老的特征
1.4.2.2细胞衰老与核质作用
1.4.2.3细胞衰老与DPC变化
2、细胞信息库——DNA
2.1DNA组构
2.1.1DNA一级结构
2.1.2DNA二级结构
2.2DNA拓扑学
2.2.1DNA变构
2.2.1.1单链变构
2.2.1.2双链变构
2.2.1.3环状变构
2.2.2DNA变性与复性
2.2.2.1DNA变性
2.2.2.2DNA复性
2.2.2.3真核细胞DNA序列
2.3DNA突变
2.3.1DNA突变热点
2.3.2DNA进化
2.3.2.1DNA序列进化
2.3.2.2氨基酸序列进化
2.4DNA防卫
2.4.1DNA修饰
2.4.1.1限制与修饰
2.4.1.2甲基化作用
2.4.2DNA修复
2.4.2.1校正差错修复
2.4.2.2倾向差错修复
2.5DNA技术
2.5.1DNA酶切
2.5.2DNA序列测定
2.5.2.1Sanger酶学测序法
2.5.2.2Maxam-Gilbert化学测序法
2.5.3DNA杂交
2.5.3.1Southern印迹法
2.5.3.2Northern印迹法
2.5.3.3原位杂交
2.5.3.4RFLP和RAPD分析
2.5.4DNA合成
2.5.5DNAPCR扩增
3、细胞的基因·基因族·染色体
3.1割裂基因
3.1.1割裂基因组构
3.1.1.1内含子与外显子分布
3.1.1.2内含子与外显子接界
3.1.1.3内含子与外显子重叠
3.1.1.4tRNA与rRNA基因的内含子
3.1.2割裂基因限制性酶切
3.1.3割裂基因进化
3.2基因家族
3.2.1rRNA和tRNA基因家族
3.2.1.1rRNA基因簇
3.2.1.2tRNA基因簇
3.2.2结构基因家族
3.2.2.1组蛋白基因簇
3.2.2.2珠蛋白基因簇
3.2.2.3免疫球蛋白基因簇
3.2.3可移动基因家族
3.2.3.1转座子
3.2.3.2假基因族
3.2.3.3Alu族
3.3染色体
3.3.1染色体组构
3.3.1.1染色质
3.3.1.2活性染色质
3.3.2动物染色体
3.3.2.1染色体分析
3.3.2.2染色体多态性
4、细胞遗传信息的传递
4.1DNA复制
4.1.1复制的顺序性
4.1.1.1复制起点、复制方向和复制单位
4.1.1.2复制的酶系统
4.1.1.3SV40的复制程序
4.1.1.4复制的核小体装配
4.1.2复制的半间断性
4.1.3复制的保真性
4.2RNA转录
4.2.1转录装置
4.2.1.1RNA聚合酶
4.2.1.2启动区
4.2.1.3转录的起始、延伸、终止
4.2.2转录后加工
4.2.2.1原核细胞RNA转录后加工
4.2.2.2真核细胞RNA转录后加工
4.3蛋白质合成
4.3.1转译装置
4.3.1.1tRNA
4.3.1.2核糖体
4.3.1.3mRNA
4.3.2转译程序
4.3.2.1转译的起始
4.3.2.2延伸
4.3.2.3终止
5、细胞遗传信息传递的调控
5.1复制调控
5.1.1复制周期起始频率调控
51.2基因扩增调控
51.3反义RNA调控
5.2转录调控
5.2.1原核细胞转录调控
52.1.1调控单位——操纵子
5.2.1.2调控方式
5.2.2真核细胞转录调控
5.2.2.1转录前调控
5.2.2.2转录调控
5.2.2.3转录后调控
5.3转译调控
5.3.1原核细胞转译调控
5.3.1.1反义RNA调控
5.3.1.2mRNA稳定性对基因表达调控
5.3.1.3蛋白质合成的自体调控
5.3.2真核细胞转译调控
5.3.2.1mRNA稳定性调控
5.3.2.2mRNA转译的起始调控
5.3.2.3mRNA转译的蛋白质调控
5.3.2.4蛋白质合成的自体调控
5.4发育调控
5.4.1细胞周期调控
5.4.1.1S期激活物的调控作用
5.4.1.2M期激酶的调控作用
5.4.1.3酵母cdc基因的调控作用
5.4.1.4R制控点与抑素的调控作用
5.1.1.5cAMP与cGMP的调控作用
5.4.2生长发育控调
5.4.2.1果蝇合子基因产物梯度转变成分隔区的调控
5.4.2.2胚胎发育早期母体基因产物建立梯度的基因调控
5.4.2.3囊胚期胚胎发育命运的基因调控
5.4.2.4同源异型基因对胚胎形态结构的调控
5.4.2.5同源异型基因的同源异型框产物对基因表达的调控
6、细胞工程
6.1动物细胞工程
6.1.1细胞培养
6.1.1.1细胞培养条件、方法与保存
6.1.1.2特定细胞培养与选择
6.1.2细胞融合
6.1.2.1融合细胞制备
6.1.2.2融合细胞特征与应用
6.1.3基因转移
6.1.3.1对体细胞基因转移
6.1.3.2对受精卵基因转移
6.1.4核移植
6.1.4.1核移植操作技术
6.1.4.2核移植技术应用前景
6.1.5嵌合体
6.1.5.1嵌合体操作技术
6.1.5.2研究嵌合体的现状与意义
6.1.6性别控制
6.1.6.1性别控制方法
6.1.6.2性别控制的应用与展望
6.2植物细胞工程
6.2.1细胞和组织培养
6.2.1.1细胞培养
6.2.1.2微繁殖技术
6.2.1.3原生质体分离与培养
6.2.2原生质体融合
6.2.2.1融合方法
6.2.2.2杂种细胞形成与选择
6.2.2.3体细胞杂种植物的鉴定
6.2.3植物细胞遗传工程
6.2.3.1植物细胞遗传工程技术
6.2.3.2植物细胞遗传工程展望
目录
1、概论
1.1细胞起源与进化
1.11细胞起源
1.12细胞进化
1.12.1真核细胞来自原始原核细胞
1.1.2.2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亲缘关系
1.1.2.3细胞染色体的进化
1.13细胞器的起源与进化
1.2细胞增殖与周期
1.2.1细胞增殖
1.2.1.1无丝分裂
1.2.1.2有丝分裂
1.2.1.3细胞增殖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1.2.2细胞周期
1.2.2.1细胞周期中各时相特征
1.2.2.2细胞周期同步化及动力学参数测定
1.3细胞分化与发育
1.3.1细胞分化
1.3.1.1细胞分化的细胞学基础
1.3.1.2细胞分化机理
1.3.1.3细胞分化的核质作用
1.3.1.4细胞分化的影响因素
1.3.2细胞发育
1.3.2.1受精卵发育
1.3.2.2卵裂与胚胎发育
1.3.2.3胚胎发育预定程序
1.4细胞生长与衰老
1.4.1细胞生长
1.4.1.1细胞增长与增殖
1.4.1.2细胞增长类型
1.4.1.3肿瘤细胞增长与增殖
1.4.2细胞衰老
1.4.2.1细胞衰老的特征
1.4.2.2细胞衰老与核质作用
1.4.2.3细胞衰老与DPC变化
2、细胞信息库——DNA
2.1DNA组构
2.1.1DNA一级结构
2.1.2DNA二级结构
2.2DNA拓扑学
2.2.1DNA变构
2.2.1.1单链变构
2.2.1.2双链变构
2.2.1.3环状变构
2.2.2DNA变性与复性
2.2.2.1DNA变性
2.2.2.2DNA复性
2.2.2.3真核细胞DNA序列
2.3DNA突变
2.3.1DNA突变热点
2.3.2DNA进化
2.3.2.1DNA序列进化
2.3.2.2氨基酸序列进化
2.4DNA防卫
2.4.1DNA修饰
2.4.1.1限制与修饰
2.4.1.2甲基化作用
2.4.2DNA修复
2.4.2.1校正差错修复
2.4.2.2倾向差错修复
2.5DNA技术
2.5.1DNA酶切
2.5.2DNA序列测定
2.5.2.1Sanger酶学测序法
2.5.2.2Maxam-Gilbert化学测序法
2.5.3DNA杂交
2.5.3.1Southern印迹法
2.5.3.2Northern印迹法
2.5.3.3原位杂交
2.5.3.4RFLP和RAPD分析
2.5.4DNA合成
2.5.5DNAPCR扩增
3、细胞的基因·基因族·染色体
3.1割裂基因
3.1.1割裂基因组构
3.1.1.1内含子与外显子分布
3.1.1.2内含子与外显子接界
3.1.1.3内含子与外显子重叠
3.1.1.4tRNA与rRNA基因的内含子
3.1.2割裂基因限制性酶切
3.1.3割裂基因进化
3.2基因家族
3.2.1rRNA和tRNA基因家族
3.2.1.1rRNA基因簇
3.2.1.2tRNA基因簇
3.2.2结构基因家族
3.2.2.1组蛋白基因簇
3.2.2.2珠蛋白基因簇
3.2.2.3免疫球蛋白基因簇
3.2.3可移动基因家族
3.2.3.1转座子
3.2.3.2假基因族
3.2.3.3Alu族
3.3染色体
3.3.1染色体组构
3.3.1.1染色质
3.3.1.2活性染色质
3.3.2动物染色体
3.3.2.1染色体分析
3.3.2.2染色体多态性
4、细胞遗传信息的传递
4.1DNA复制
4.1.1复制的顺序性
4.1.1.1复制起点、复制方向和复制单位
4.1.1.2复制的酶系统
4.1.1.3SV40的复制程序
4.1.1.4复制的核小体装配
4.1.2复制的半间断性
4.1.3复制的保真性
4.2RNA转录
4.2.1转录装置
4.2.1.1RNA聚合酶
4.2.1.2启动区
4.2.1.3转录的起始、延伸、终止
4.2.2转录后加工
4.2.2.1原核细胞RNA转录后加工
4.2.2.2真核细胞RNA转录后加工
4.3蛋白质合成
4.3.1转译装置
4.3.1.1tRNA
4.3.1.2核糖体
4.3.1.3mRNA
4.3.2转译程序
4.3.2.1转译的起始
4.3.2.2延伸
4.3.2.3终止
5、细胞遗传信息传递的调控
5.1复制调控
5.1.1复制周期起始频率调控
51.2基因扩增调控
51.3反义RNA调控
5.2转录调控
5.2.1原核细胞转录调控
52.1.1调控单位——操纵子
5.2.1.2调控方式
5.2.2真核细胞转录调控
5.2.2.1转录前调控
5.2.2.2转录调控
5.2.2.3转录后调控
5.3转译调控
5.3.1原核细胞转译调控
5.3.1.1反义RNA调控
5.3.1.2mRNA稳定性对基因表达调控
5.3.1.3蛋白质合成的自体调控
5.3.2真核细胞转译调控
5.3.2.1mRNA稳定性调控
5.3.2.2mRNA转译的起始调控
5.3.2.3mRNA转译的蛋白质调控
5.3.2.4蛋白质合成的自体调控
5.4发育调控
5.4.1细胞周期调控
5.4.1.1S期激活物的调控作用
5.4.1.2M期激酶的调控作用
5.4.1.3酵母cdc基因的调控作用
5.4.1.4R制控点与抑素的调控作用
5.1.1.5cAMP与cGMP的调控作用
5.4.2生长发育控调
5.4.2.1果蝇合子基因产物梯度转变成分隔区的调控
5.4.2.2胚胎发育早期母体基因产物建立梯度的基因调控
5.4.2.3囊胚期胚胎发育命运的基因调控
5.4.2.4同源异型基因对胚胎形态结构的调控
5.4.2.5同源异型基因的同源异型框产物对基因表达的调控
6、细胞工程
6.1动物细胞工程
6.1.1细胞培养
6.1.1.1细胞培养条件、方法与保存
6.1.1.2特定细胞培养与选择
6.1.2细胞融合
6.1.2.1融合细胞制备
6.1.2.2融合细胞特征与应用
6.1.3基因转移
6.1.3.1对体细胞基因转移
6.1.3.2对受精卵基因转移
6.1.4核移植
6.1.4.1核移植操作技术
6.1.4.2核移植技术应用前景
6.1.5嵌合体
6.1.5.1嵌合体操作技术
6.1.5.2研究嵌合体的现状与意义
6.1.6性别控制
6.1.6.1性别控制方法
6.1.6.2性别控制的应用与展望
6.2植物细胞工程
6.2.1细胞和组织培养
6.2.1.1细胞培养
6.2.1.2微繁殖技术
6.2.1.3原生质体分离与培养
6.2.2原生质体融合
6.2.2.1融合方法
6.2.2.2杂种细胞形成与选择
6.2.2.3体细胞杂种植物的鉴定
6.2.3植物细胞遗传工程
6.2.3.1植物细胞遗传工程技术
6.2.3.2植物细胞遗传工程展望
分子细胞遗传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loading icon](/img/book/loading_solarSystem.gif)